篆刻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777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篆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篆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篆刻教案.docx

《篆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刻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篆刻教案.docx

篆刻教案

课题名称:

 篆刻艺术

   课型:

理论鉴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它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示了书法美、刀法美、章法美和意境美。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篆刻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不断萎缩其艺术性日渐彰显。

了解篆刻,学习篆刻也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现代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有主见,特别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3、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4、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印章的鉴赏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2、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及内容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一、导入:

(5分钟)

同学们是否见过下面这些印迹?

    

    

那这些印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那和下面这些印章(篆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又有什么异同?

    

    

天然形成、机器做工、凹凸有致、手工制作、形状不同等

那同学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篆刻又了解多少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

(板书课题:

中华篆刻艺术)

二、讲授新课:

(25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一)篆刻的起源和发展。

篆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汉魏时便已盛行。

早期印章多采用铜、银、金或牙角、水晶等材料制作,材质昂贵,且坚硬难以受刀,所以印多为官方权信的表征,布衣百姓很少用印。

自元代后,石质印材在篆刻中开始被大量使用,文人当中也开始盛行篆刻之风,金石篆刻艺术由此走进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可以说,金石篆刻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正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能够在世界性的审美眼光中脱颖而出。

                    

         

  

(二)篆刻材料及工具:

1、印材:

 四大名石

寿山石——福建寿山石特点是:

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

其中最名贵的品种是“田黄”,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青田石——浙江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

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

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

      

   

昌化石——浙江昌化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件。

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鸡血石”,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

     

  

巴林石——内蒙古巴林印石质地通灵,色泽瑰丽,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于此处。

  

   

 

现在生活中也可使用如马铃薯、橡皮、木块、砖瓦块、橡胶、肥皂等印章坯料。

2、刻刀:

有粗细的不同,有平口和斜口的区别。

    

  

3、其他工具:

印泥、白纸、铅笔、印纸、绘图纸、印章若干,砂纸,小镜子,印床等等。

(简单介绍作用)

(三) 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

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

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发票、证明信加盖的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阴刻”(印文红底白字)和“阳刻”两种(白底红字)、肖形印等。

    

     

      

 阴刻                    阳刻               肖印画

根据印文内容不同,可分为文字印、图形印和肖像印三种,其中文字印最常见。

 

   

    

      

    文字印              图形印                 肖像印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姓名章                        闲章

 (四)篆刻构图及章法(分小组讨论研究)

   出示一系列实物及名家的篆刻作品,用以说明印文的构图及章法。

(配有音乐)

问题设置:

1、观察印章上的字与印出来的字有什么不同?

答:

正好相反

2、探究如何将字反写在印材上?

小组分别猜测、讨论、尝试。

3、分析印章都有什么样的规律?

答:

⑴文字的排列(基本上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⑵印刻阳刻⑶字以篆书为主

4、谈谈自己对印章的理解和感受。

答:

笔画穿插呼应,有疏有密,虚实相间,统一中有变化,达到了整体的和谐。

文字富有变化,布局丰富多采,虚实疏密、欹侧均衡等艺术规律。

之外,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安排以及奇边的方法使其有残缺趣味,来处理布局的变化。

5、小组派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适时点播、评价、总结。

(五)能力提升(8分钟)

给出两幅篆刻作品(阴刻、阳刻、肖形印可各一张)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结合所学的构图章法)

     

    

  

(六)课堂小结(4分钟)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我们先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接着又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明白了不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最后学习了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

感受到了篆刻艺术的魅力。

(投影知识点)

20世纪已经过去,那当今乃至以后,我们面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又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所以传承和创新便是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七)布置作业(3分钟)

本课我们已经了解学习了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那光说不练假把式,下一节课我们便亲自动手制作一枚印章,所以留给同学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查找了解篆刻的制作步骤及有关资料如印稿等,为我们的实践课做好准备。

我们下节课再见!

   (八)课后反思:

    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过程,并对他们技术掌握的情况和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多方面评价。

本课时量安排较紧,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必须讲透彻,一定要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印稿,可用工具书帮学生查找字体,这样便于第二课时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