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075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篆刻》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篆刻》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篆刻》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篆刻》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篆刻》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篆刻》教学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篆刻》教学大纲.doc

《《篆刻》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刻》教学大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篆刻》教学大纲.doc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篆刻

课程类型: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数:

42学时讲授学时:

4学时辅导学时:

38学时

适用对象:

本科(中国画)

先修课程:

书法1

后续课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中国画专业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创作能力的理论基础,是绘画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课程的任务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相对独立的一门艺术品种。

传统中习惯于将“金石诗书画”并称,这“金石”便是我们现在习称的篆刻艺术。

因此这是我院国画专业的必修课,是国画专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熟悉中国古文字书法为前提,了解和掌握刻印工具和材料,将古文字书法表现在印材上,提高学生的篆刻艺术基本技能和篆刻艺术水平。

二、本课程的目标

(一)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过程,重点了解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过程。

(二)了解和学习秦汉实用性书体——小篆,重点学习秦汉印章文字。

(三)了解东汉许慎名著《说文解字》的基本情况,认识“六书”之说,强调正确用字的重要性。

(四)了解刻印工具——印刀;了解刻印材料——印石的特点及各品种性能,并通过对工具材料的把握进行有效实践。

(五)通过对印章历史发展的基本了解,逐步提高篆刻艺术的鉴赏及审美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过程

(一)甲骨文的产生、字形特点和书法特征

(二)金文的特点和历史发展

(三)小篆的产生和应用(秦汉两代)、小篆的书法艺术特征、汉人“六书”之说

第二章小篆书法实践

(一)标准小篆的形式:

用笔、结构、章法(石刻文字)

(二)其它器物小篆特征(秦权、诏版、新莽嘉量等)

(三)秦汉印章文字

(四)秦汉瓦当及青铜器铭文书法特征

第三章刻印工具和材料

(一)印刀

(二)印石

(三)其它辅助工具和材料

第四章刻印实践

二、讲授内容

(一)“冲刀”的具体方法(含示范)

(二)“切刀”的具体方法(含示范)

(三)“冲刀”法所体现的笔意特征

(四)“切刀”法所体现的笔意特征

(五)“白文”和“朱文”的制作

(六)秦汉印章的种类和艺术特征

第五章近代名家印章学习

(一)清·邓石如与吴让之篆刻艺术特征

(二)赵之谦篆刻艺术介绍

(三)黄牧甫篆刻艺术介绍

(四)现代乔大壮、王福厂、陈巨来、方介堪篆刻艺术

第六章古代经典作品鉴赏

(一)战国古钅尔两方

(二)秦小钅尔两方

(三)汉官印四方、私印四方

(四)近代赵之谦两方

(五)近代吴昌硕两方

(六)现代王福庵、方介堪、徐无闻各两方

四、练习与实验

要求学生每周完成2方篆刻作品上交。

五、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共计5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内容

理论讲授

辅导课

小计

第一章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过程

(一)甲骨文的产生、字形特点和书法特征

(二)金文的特点和历史发展

(三)小篆的产生和应用(秦汉两代)、小篆的书法艺术特征、汉人“六书”之说

8

第二章小篆书法实践

(一)标准小篆的形式:

用笔、结构、章法(石刻文字)

(二)其它器物小篆特征(秦权、诏版、新莽嘉量等)

(三)秦汉印章文字

(四)秦汉瓦当及青铜器铭文书法特征

0.5

第三章刻印工具和材料

(一)印刀

(二)印石

(三)其它辅助工具和材料

0.5

9

第四章刻印实践

二、讲授内容

(一)“冲刀”的具体方法(含示范)

(二)“切刀”的具体方法(含示范)

(三)“冲刀”法所体现的笔意特征

(四)“切刀”法所体现的笔意特征

(五)“白文”和“朱文”的制作

(六)秦汉印章的种类和艺术特征

1

20

2

第五章近代名家印章学习

(一)清·邓石如与吴让之篆刻艺术特征

(二)赵之谦篆刻艺术介绍

(三)黄牧甫篆刻艺术介绍

(四)现代乔大壮、王福厂、陈巨来、方介堪篆刻艺术

1

21

第六章古代经典作品鉴赏

(一)战国古钅尔两方

(二)秦小钅尔两方

(三)汉官印四方、私印四方

(四)近代赵之谦两方

(五)近代吴昌硕两方

(六)现代王福庵、方介堪、徐无闻各两方

1

10

11

合计

4

38

42

六、教学条件

(一)师资要求:

必修专业主干课程,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配助教一名。

师生比为1:

30。

(二)教学条件:

理论教室、媒体演示教室。

七、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考查

(二)考核形式:

课程作业

(三)成绩核定:

课程成绩=平时(20%)+期末(80%)

八、建议教材及参考用书

(一)教材:

《中国篆刻的艺术与技巧》叶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二)参考用书:

1、《篆刻艺术》讲义张一农著

2、《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

3、《秦汉石刻的篆书》人民美术出版社

4、《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

5、《历代印风系列》重庆出版社

九、其它说明

大纲制订人:

纪保超  大纲审核人:

×××(教研室主任) 

大纲审定人:

大纲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