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8956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docx

《古代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docx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1、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王杨擅长五律,卢骆擅长七言歌行体。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抒情诗、写景诗、咏物咏史诗),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成就:

①文风改革:

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的骨气。

②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题材。

③转变了诗风。

闻一多对“四杰”的评价: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

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庭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

2、陈子昂

字伯玉,官至右拾遗,称“陈拾遗”。

代表作:

《登幽州台歌》、《感遇》38首。

试述陈子昂诗的诗歌革新理论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主张:

1、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

2、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3、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的结合,创造健康瑰丽的文学,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①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②提出诗美理想,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

③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出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意义,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吴中四士”:

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包融。

诗情——淡淡的忧伤;画意;宇宙奥秘;人生哲理;明净纯美的诗境。

以明丽流畅、轻快纯美的语言,缔造了玲珑透彻、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艺术特点:

 

①人生哲理思考融合离别相思之咏叹;

②情景相谐,情随景变;

③表现方法上吸取南朝民歌的技巧,喜用铺陈渲染,蝉联复叠,再三咏叹;

④构思独特,境界优美。

地位:

“以孤篇压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七言歌行)

特点:

第一,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第二,全诗以浩瀚幽远、静谧瑰丽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

第三,表现了对年华、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

全篇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第四,韵律和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4、律诗定型

杜审言在诗歌形式方面,是初唐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宋之问——五律最终定型。

定型律诗:

一.完成了由永明体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

二.确立粘对的声律原则,由五律推导至五绝、七律。

5、田园山水诗派

又称“王孟诗派”,是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诗歌题材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表现隐逸主题,风格以静逸明秀、清新自然为主,以五言律诗和绝句为诗歌的主要体裁。

代表作家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鹿柴》等。

孟浩然

人称“孟襄阳”,他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

代表作: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春晓》。

王维

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

和孟浩然并称“王孟”。

代表作:

《使至塞上》、《观猎》、《终南山》、《山居秋暝》等。

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

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王维的诗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试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特点:

首先,王维受佛、禅影响较深,其山水田园诗常能揭示出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也表现山水的雄伟气魄,反映农村生活的情趣;孟浩然诗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风格恬淡孤清。

其次,王维常刻画空寂的境界,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孟浩然对山水的描写,主观色彩甚浓,常融入游子的飘泊之感,在恬淡中缺乏热情。

王维的诗歌与禅宗的关系:

“诗佛”—“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①坐禅相关联,王维喜欢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

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②风格清幽空灵,明净秀雅,又于此中透出理趣,于平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

如《鹿柴》、《竹里馆》。

③在写作手法上,王维善于以动写静,用一声鸟鸣、一缕月光来衬托环境的清幽,从而突出自己进入禅境中心境的空灵。

如《鸟鸣涧》、《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④王维参禅之作成功之处更在于它们写出了空灵的禅趣,这种理趣之作“不用禅语,时得禅理”如《终南别业》。

6、边塞诗派

又称高岑诗派。

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以描写边塞风光,表现边塞军旅生活、民族风貌为题,体现出刚健奇伟、慷慨悲壮为主的诗风的一群诗人。

诗歌多为歌行体和绝句。

代表作品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高适

字达夫,有《高常侍集》。

代表作:

《燕歌行》。

岑参

因曾为嘉州刺史,称“岑嘉州”。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

王昌龄:

“诗家天子(夫子)王江宁”(《唐才子传》)

字少伯,曾谪为江宁丞,称“王江宁”;又曾被贬龙标尉,称“王龙标”。

代表作: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相同:

①都有强烈的功业观念,具有高度的自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②都非常熟悉边塞 风光与边塞战争的内容。

③都擅长七言歌行体。

  

不同:

①高适善于揭示边塞战争的内容,岑参善于描写边塞奇异的风光,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

②高适诗风倾向于悲壮,岑参诗风以奇峭取胜。

③艺术手法上,高适擅长对比,岑参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

④高适将自己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色彩,讲究感觉形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

7、盛唐气象

指盛唐时期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自由与兼容并包、文化的开放与中外融合、世人昂扬的进取精神,以及文学艺术的高度繁荣等物质与精神内容在盛唐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与艺术审美上的总体风貌。

8、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代表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等。

思想内容:

①讴歌理想,抒发抱负,张扬自我,突出个性,表现了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颠却沧溟水。

②傲视权要、蔑视富贵,抗争命运,宣泄悲愤,追求人格自由。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④游览写景之作。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⑤离别、相思诗。

《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静夜思》。

艺术风格: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

②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

③纵横开阖、跳跃跌宕的诗歌结构。

④吞吐山河、包揽日月的壮美意象。

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⑤奇特的想象与夸张。

⑥诗歌风格

雄豪奔放――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

清新俊逸――绝句,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杜甫

字子美,“杜工部”,代表作:

《丽人行》、《登高》、《秋兴八首》等。

艺术成就:

㈠诗歌风格:

(1)沉郁顿挫;

(2)萧散自然

㈡叙事手法: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2)寓主观于客观。

(3)对话、独白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细节描写:

(5)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

抒情诗(以《秋兴八首》为例):

(1)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

(2)情景和谐。

(3)通过强烈的对比抒情。

㈢诗体:

众体兼备。

五言古诗、乐府诗、律诗等。

㈣语言:

(1)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2)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

(表示色彩的词置于句首: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3)炼字炼句。

(叠字、象声词等)

“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

10、大历诗风 

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遂露出中唐面目。

11、韩孟诗派:

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

主要作家有:

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

以不平则鸣为旗帜,奇崛险怪是其主要特征,与元白诗派的浅近通俗相对,对宋诗影响较大。

12、新乐府运动: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坤等诗人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敢于面向生活,自觉地从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大量的赋咏新题材,及运用新体写实事的乐府诗。

特点:

①用新体,不用乐府旧题材;

②写事实,不是借古讽今,而是直接反映事实;

③不以是否入乐为标准。

13、古文运动:

广义上是一场以复兴儒学为号召的政治革新运动,狭义上是指中唐贞观年间以韩愈柳宗元为领袖的一场以倡导古文,谋求政治核心的文学革新运动,争取文体挣脱骈文的桎梏,旨在谋求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等方面实行变革的散文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和艺术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14、郊寒岛瘦

 “郊寒岛瘦”是对于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称谓。

孟郊一生困顿,贫寒凄苦,其诗也常道穷愁、凄凉;贾岛诗注意字句雕琢、推敲,二人诗歌都清峭瘦硬,好作苦语,因此有“郊寒岛瘦”之称。

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又因二人都以苦吟著称,后也称其为苦吟诗人。

15、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因穆宗长庆年间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元稹编有《元氏长庆集》,故又称为长庆体。

16、李贺

字长吉,又称“李昌谷”。

艺术特色:

⑴风格:

凄艳诡激、奇崛幽峭。

《金铜仙人辞汉歌》

⑵奇异怪诞的想象。

⑶意象色彩冷艳凄迷,且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常用“泣”、“啼”等使所选取物象感情化,“老死、瘦、枯、硬”等词汇经常使用。

⑷通感手法。

如“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难忘曲》)。

17、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有《白氏长庆集》。

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1)重写实。

a.提出并贯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

b.强调诗歌美刺比兴的社会功能。

(2)尚通俗。

“白俗”:

①语言俗;②思想俗

关于《长恨歌》之主题:

①讽刺说(讽谕说);讽刺唐明皇贪色误国,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②爱情说;歌颂二人专一、忠贞的感情,在当时此种美好品德具有普遍意义。

③讽刺兼爱情说;唐、杨二人既是悲剧的承受着,又是悲剧的创造者,作者对二人有谴责也有同情。

也可理解,杨玉环是美的象征,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追求和毁灭。

④隐事逸文说;

⑤长恨自寓说

《长恨歌》艺术特色:

①咏史诗的传奇化写法;

②叙事诗的情绪化表现;

③讽谕诗的主体化潜移。

18、元稹

字微之,别字威明。

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有《元氏长庆集》。

代表作:

《连昌宫词》。

“元轻”

(1)人品轻薄:

政治上,任左拾遗期间为宦官所伤被贬江陵府曹参军,后却转而依附藩镇严绶和监军宦官崔潭峻;情感上,(《莺莺传》)韦丛,薛涛等。

(2)诗风轻巧。

19、韩愈

字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代表作: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艺术特色:

㈠以文为诗,而诗意盎然:

(1)按行程逐层叙写行踪,每个画面都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

(2)善于捕捉不同事物在特定时间里所呈现的不同光感、色调、温度。

㈡气势雄浑。

㈢崇尚怪奇。

《落齿》等。

20、柳宗元

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因曾被贬柳州,又称“柳柳州”。

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冷峭简淡

他的很多诗歌都蒙上了一种悲凉凄清的色彩,充斥着一种难以摆脱的寂寞愁苦,缔造了空旷孤寂、砭人肌骨的清冷峭拔的意境。

如《江雪》。

21、刘禹锡

字梦得,又称“刘宾客”。

有《刘宾客集》。

代表作:

《西塞山怀古》、《乌衣巷》。

22、杜牧

字牧之,又称“杜司勋”。

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

《泊秦淮》、《过华清宫》、《赤壁》。

23、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豀生,又号樊南生。

有《李义山诗集》三卷。

代表作:

《锦瑟》、《安定城楼》、《无题》。

诗歌艺术:

①朦胧多义而又亲切可感。

(课本358-361页)

(1)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如《锦瑟》。

(2)意象:

a.非现实、心灵化:

多用一些带有秾丽诡艳色彩的非自然意象。

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碧城、瑶台、灵风、梦雨,等等,均难以指实。

b.意象组合方式:

多重意象之叠合、错综跳跃。

(课本360页)

c.这些意象又大都蕴含有一定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

感觉凄冷而逗引愁思的月、露、细雨、夕阳等景物都是他所喜欢采用的。

(3)独特的用典方式:

借典故旨在传达情绪。

(课本359页)

②结构:

收敛细密,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

③诗歌风格:

深情缅邈,凄艳浑融,绮丽精工。

(课本361-364页)

题材的细小化、内容的深微化、意境的朦胧化、意象的纤柔化。

24、唐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

“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

发展阶段:

(课本320-326页)

①发轫期;②兴盛期;③转折期;④衰落期。

艺术成就:

人物塑造方面,工于白描式的肖像描写,三言两语即飞笔传神。

例如,莺莺初见张生:

“常服晬(润泽)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

25、唐五代词

花间词派是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

以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而得名,它产生于晚唐五代。

这个词派的代表人物有:

温庭筠、韦庄、皇浦松等。

词的题材多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

风格以剪红刻翠、香软浓艳称“花间词派”。

这一词派在当时颇有影响,树立了“词为艳科”的樊篱。

南唐词人:

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

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

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

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

26、李煜

字重光,夏承焘有《南唐二主年谱》。

代表作:

《虞美人》、《相见欢》、《乌夜啼》等。

怎样理解王国维评价李煜词“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艺术成就:

①李煜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传达人物的情态和心理, 于平淡中见新奇 ;

②善于借助比喻, 对比等修辞手段将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

③语言朴素生动,而耐人寻味,达到直白通俗与形象精炼统一的完美境界。

 

贡献:

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使词由花前月下娱宾遣兴的应歌之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独立抒情文体,开文人抒情词的先河。

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性情,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

1、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

2、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

3、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27、晏殊

字同叔,世称晏元献。

有《珠玉词》三卷,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艺术特色:

(1)、他更能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特别是善于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爱情,显得神清而气远,蕴藉而雅健。

A、他的词作充满了富贵之气,雍容和雅。

但是,他不会用秾艳的笔调写富贵,而是着中富贵之气,出语淡雅。

B、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思。

语言上也一洗“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而变为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2)、深沉的理性思索,使其词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趣美。

A、苦于人生短暂的哲理思索和生命意识。

《浣溪沙》

B、相思小词中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但是又能自我排解,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气度。

(3)、音律和谐,“珠圆玉润”,语言精美工巧而又清新自然。

“圆美流转如弹丸”。

如《破阵子》。

28、欧阳修

字永叔,自号醉翁,又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

诗歌:

(1)内容:

a.表现民生疾苦与评论国事联系起来,具有政治家的深度。

如《边户》。

b.写贬谪生活,表现坦荡的胸怀和旷达的气概。

如《戏答元珍》(14页)。

(2)艺术特色:

a.学李白清新流畅,与其特有的委婉平易相结合,形成流丽宛转的风格。

(课本46页)如《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b.更学韩愈,议论化和散文化。

如《画眉鸟》。

(课本45页)

29、张先

字子野,是宋代知名作家中最高寿者。

有《安陆词》,又称《张子野词》。

30、柳永

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世故称“柳屯田”。

有《乐章集》。

试叙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即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柳永词的贡献:

(1)扩大词的题材,创作都市词、歌女生活的词作、羁旅之作;

(2)发展了词体,词调最多133,创作慢词91个字;

(3)词的表现技巧:

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4)语言上,口语、俚语、俗语入词。

艺术成就:

⒈发展了慢词,善于铺叙,结构缜密。

(1)长于铺叙。

善于铺叙,有首有尾,在完整叙事的基础上,展现此时此地的心情和主观感受,并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完整地展现整个发展过程。

如《雨霖铃》。

(2)曲折缜密的叙事与情感结构。

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回环往复。

(3)善用赋体和白描,直抒情怀,不加修饰。

⒉大量创用词调。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课本33页)

⒊语言:

雅俗并陈。

一方面善于化用以前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

另一方面,他也善于运用口语俚句。

30、梅尧臣与苏舜钦

梅尧臣:

字圣俞,后人称为“梅都官”,又称之为“梅宛陵”。

有《宛陵先生集》。

代表作:

《陶者》。

苏舜钦:

字子美,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

代表作:

《庆州败》。

梅尧臣开创宋诗生活化的风气:

1.题材上:

对日常琐事的叙写

梅诗中一些作品成功地实现了题材的开拓,把日常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写得饶有兴味,为宋诗开辟了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

如《师厚云虱古未有诗,邀予赋之》、《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2.风格上,“平淡”。

(1)以平淡为追求;

(2)梅尧臣式平淡。

如《鲁山山行》(11页)、《书哀》。

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有什么不同?

①梅诗对统治阶级的揭露是比较平和含蓄的,而苏诗指陈时弊,则直截痛快,略无隐晦。

苏诗也偶有精致之作:

如《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②梅以古淡著称,古淡中带有一种沉著之气和涵远隽永之美;其诗有句曰: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可视为其风格的自我写照。

苏舜钦以豪放见长,豪放中带有一种悲凉之风和粗犷阳刚之美;其诗有句曰: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可视为其风格的自我形容。

31、诗文革新运动

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

这次运动以欧阳修为领袖,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力量,革新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的骈文),提倡的是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韩柳的散文。

是为适应北宋中叶政治改革而兴起的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理论主张:

⒈文道并重——“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1)强调道的主导作用。

(针对晚唐五代及宋初无内容的绮靡文风而发。

(2)道与“百事”。

(3)重文。

⒉感情真挚、平淡自然。

⒊“诗穷而后工”

⒋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

32、王安石

字介甫,世称王荆公。

卒谥“文”。

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散文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小诗独成一体,即”荆公体“。

有《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荆公体”:

含蓄深沉,深婉不迫,清丽精工,奇硬峭拔。

诗歌艺术特色:

(1)前期:

a.多是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河北民》(20页)

b.咏史之作。

善作翻案之语,表达自己新颖的见解,并在其中寄寓着自己的政治情感。

c.变法心情的流露。

(2)后期:

a.含蓄深沉、深含禅意之作。

b.精工细致的写景之作。

c.人格写照。

d.以学问为诗。

33、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思想性格:

⒈“渐变”思想。

⒉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⒊坦荡率真的性格。

⒋旷达乐观、随缘任运的文化品格。

⒌幽默有趣、平易重情。

散文艺术特色:

(一)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

苏轼的论证、论史,以及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都很善于出奇,写自己的独特见解,议论精辟,往往气势雄放而语言平易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无碍。

如《日喻说》。

(2)叙事、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

如《石钟山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对词体的贡献:

(1)提高词品。

(2)扩大词境。

1.自我写照

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爱国豪情。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个人出处之矛盾痛苦。

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超然物外的旷达。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理趣词。

《临江仙·夜饮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咏史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4.咏物词。

《卜算子》、《水龙吟》

5.亲情友情。

《江城子·记梦》。

6.农村词。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清平乐.村居》

(三)改变词风

“豪放”:

“豪”、“放”

婉约:

清丽宛转,轻灵活泼。

—刚柔相济

(四)推进词律

1.在声调上,为求声、辞相合,着重引进了许多慷慨豪放的曲调为词。

如《水调歌头》、《念奴娇》、《永遇乐》、《贺新郎》、《醉翁操》等。

2.苏词以意为主,不拘守词调原有词律句法的特点。

他作词“曲子束缚不住”,在大体遵守音律的基础上,对词的句法、调法时作个别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