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820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古代文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docx

《古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docx

古代文学

剖析《三国演义》中的三大战役

武杰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113034011)

[摘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

简单的几句词,道明了三国的风云变化。

上千个人物形象,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为世人现出经典的历史巨著《三国演义》。

在众多战役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最为著名,并载入史册。

不仅因为其在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战略思想,更是其为三国鼎力的三权分立的格局的铺垫,以及其中众多人物形象的经典刻画。

这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墨较多的篇章。

[关键词]: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数据;文学线索。

三国期间:

官渡,赤壁,彝陵并称三大战役。

这三场战役对三国局势的影响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这一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但击败了袁绍,而且一鼓作气彻底消灭了这个对自己北方统治构成最大威胁的邻居。

此战下来,曹操得到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自己的兵力也从抵抗袁绍的十几万,迅速扩充到百万之众。

使曹操成为北方不败的霸主。

而且此战之后,曹操收袁绍文臣武将几十员,如名将张郃,高览,文臣辛毗,陈琳等人。

曹操得到北方稳固的根基全赖此战。

从此曹操可以称得上是发展最好的时期。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正值巅峰时期的曹操想一股作气取得江东,灭掉刘备以及孙权。

却受到孙刘联军的顽强抵抗,并招致史无前例的惨败。

这场战争之所以著名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它确立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彝陵之战,(从走麦城算起)这场战役对赢得了汉中胜利发展势头正盛的刘备来说无疑是伤筋动骨的打击。

刚刚建立的蜀国,刚刚有几十万兵,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使刘备万事皆空。

损失将领几十员,其中包括五虎将中的三位。

刘备自己也在这场战役之后命损白帝城。

一赤壁之战

苏东坡曾以黄州(今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为赤壁古战场,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河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笔力雄健、意气纵横的词作倾倒了无数读者,也使“黄州赤壁说”一度风行。

然而,有人指出,赤界矶的地理位置既不在樊口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记载不合,并非真正的古战场,只是历史上的以讹传讹,使苏东坡信以为真,而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又使此说为更多的人熟知。

不过,也有人仔细考证了刘、孙、曹军队当时的进退路线及屯驻地点,又考察了黄州赤壁的地貌概况,认为并不能简单否定“黄州赤壁说”。

嘉鱼县(今属湖北)东北说源于《水经注》:

“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其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

”清朝的《大清一统志》,也说赤壁山在“嘉鱼县东北江滨”。

不过,近年来认为赤壁在蒲圻市西北的说法渐趋上风,主要原因是:

其一,今湖北蒲圻赤壁山、洪湖乌林、监利古华容道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完全符合于《三国志》所载的赤壁地形。

其二.南朝盛弘《荆州记》和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对赤壁战地位置的记载,也均与今蒲圻西北的赤壁十分吻合。

其三,蒲圻赤壁地区从南宋起便先后出土大量兵器,包括箭镞、弩机、刀、枪、剑、戟、钺等有数百件之多,考古学家据其形制与特点推断这些兵器的年代属东汉末年无疑。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已将赤壁的位置标于蒲圻西北的长江南岸。

从目前看来“蒲圻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过,要想最终确认赤壁古战场的方位,还有待于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出。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美妙华丽的词句顿出,当年赤壁古战场星星点点的片段,让人难以忘怀。

古一世之雄怎么这样惨败于孙刘联军呢?

一下数据对比,笔者让各位了解一些战况。

(一)数据对比

陆军

水军

总计

曹操

15~16万

7~8万

23万多

孙刘联军

2万

3万

5万

虽然曹操坐拥23万多雄狮,但终败于孙权和刘备。

其中有种种的原因,有曹操的轻敌,北方战士不擅长水战,同事也有孙刘联盟的共同努力等等。

由此可见,赤壁之战的确是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二)文学线索

虽说赤壁之战是一场军事上战略战役,但也不可忽视其重要的文学线索的价值。

《三国演义》中围绕这赤壁之战发生了四十一回到五十回的故事。

由此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和进一步的塑造了孔明和周瑜的任务形象。

例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等故事。

关羽义释曹操,再一次的显现其仁德的一面,也被后人所传颂。

赤壁之战也为众多诗人引发灵感,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睹古战场,或许你将留下千古诗篇。

二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

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

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

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起初形势袁强曹弱。

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2]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张杨欲出军救援吕布时却为部下杨丑所杀,曹操解除进攻徐州吕布的后顾之忧,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张杨旧部眭固杀杨丑,欲北投袁绍,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3],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4]。

刘表坐观成败[5],孙策保守江东。

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一)数据对比

曹操军

袁绍军

∙曹操(统帅)

o郭嘉杨阜

o荀攸荀彧(留守许都)

o董昭贾诩

o刘延(东郡太守,守白马)

o程昱(留守鄄城)关羽(中途叛降归走刘备)

o张辽(先锋)阎柔

o鲜于辅徐晃(先锋、游击和奇袭部队)

o史涣曹洪(守卫官渡)

o夏侯渊

o曹仁(守卫许都)

o乐进

o于禁

o李典

o许褚(近卫部队)

总兵力3~4万

o袁谭郭图

o沮授(监军,被俘)

o田丰(后被袁绍杀害)

o许攸(中途投奔曹操)

o颜良(白马之役中战死)文丑(延津之役中战死)

o韩猛

o蒋奇(乌巢之役中战死)

o淳于琼(乌巢之役中战死)

o眭元进(乌巢之役中战死)

o韩莒子(乌巢之役中战死)

o吕威璜(乌巢之役中战死)

o赵睿(乌巢之役中战死)

o何茂(投降)王摩(投降)

o高览(投降)张郃(投降)蒋义渠

o审配(其二子被俘)

∙刘备(以客将身份参战)

总兵力约12万

(二)战争结果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三)文学线索

在《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的描写固然精彩,其中不乏许多精彩的片段。

其中对关羽的描述更是出神入化。

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为每个喜爱三国的人所熟知。

前前后后十回,也有经典的曹操煮酒论英雄。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虽然官渡之战没有赤壁之战的影响那么大,但其对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并逐步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

三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猇亭古战场又名三国猇亭古战场,雄踞长江峡口,南北两岸悬崖陡壁,群峰叠嶂,在虎牙山的绝壁上有一条长150米的古栈道名,位于318国道旁,濒临长江,与枝城市荆门山隔江相望,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猇亭乃弹丸之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最为著名的是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猇亭,这次战役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杨素伐陈的江关之战、西晋伐吴的索桥之战等数十次战争发生在这里。

“猇亭”这一地名的由来,与一个三国故事相关。

公元208年,三国蜀汉虎将张飞任宜都郡太守,传说有一天他来到虎牙滩下,看见这里地势险要,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丛生,便令工匠在此修亭以示纪念。

亭即将竣工,张飞前来视察,只见亭的楹栏上刻有动物的图案,形似虎类犬,张飞看后双眼圆瞪,勃然大怒,责问工匠此为何物,工匠吓得浑身发抖,忽然急中生智答道:

此乃虎猎食时的姿态,名为猇,是显示将军的神威。

张飞随即转怒为笑,命人在亭中刻上“猇亭”二字。

猇亭因此而得。

(一)《三国演义》的描述

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中发生最晚的。

《资治通鉴》这样记载: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治中从事黄权谏曰:

“吴人悍战,而水军沿流,进易退难。

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汉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使督江北诸军;自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

吴将皆欲迎击之。

陆逊曰:

“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

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太势,非小故也。

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

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

”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汉人自佷山通武陵,使侍中襄阳马良以金锦赐五溪诸蛮夷,授以官爵。

(二)历史评价

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可以认为是重要转折,这既是刘备最大的军事失误,也是陆逊军事谋略的重要体现。

当魏文帝曹丕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就对群臣说:

“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孙权上事今至矣。

”[6]

而对于陆逊的出色指挥,晋代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的评语写到:

“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7]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辨亡论》称赞陆逊说:

“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

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

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

“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

”[8]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对于夷陵之战,写诗歌三首称赞陆逊,一是:

“坐帐谈兵按六韬,安排香饵钓鲸鳌。

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

”[9]二是:

“陆逊运良筹,能分吴国忧。

挥毫关将堕,焚铠蜀王羞。

功业昭千载,声名播九州。

至今巫峡地,草木尚添愁。

[10]”三是:

“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

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

清代学者邓廷罗在《兵镜》中评价说:

“司马懿挑朱然,吴班挑陆逊,皆不得行其计,岂非将之有能有不能哉?

”[11]

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说:

“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

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按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四结语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是《三国演义》当中着墨最多的战役。

在《三国演义》中总计一百零二回,但但其中对这三大战役的描述就多达近30多回。

其中有体现关羽神勇正义,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有陆逊的火烧连营等都被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有的更被奉为家喻户晓的传说。

如果我们从历史学的角度去深度剖析这三大战役,你可能永远都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

因为我们无法重现当年的古战场,所以更无法知道其具体的情节。

仅仅依靠些许文献去判断固然是不精确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三国演义》的问世,能让我们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

小说吸收和发展了两阵对决简单化的描写上将军事斗争注重从宏观和侧面描写来,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同时对战争中精彩的场面特别是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的描写上各具特色。

如兵力的较量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思想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往往通过战争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例。

如袁绍一方地广兵多粮足,袁绍确实处于优势。

但袁绍又不善用人,让淳于琼去守粮屯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

袁军军粮被烧军心涣散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产生很大影响。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共计八十三万大军,而刘备退守樊口。

东吴孙权派周瑜带领五六万多人。

强大的曹军给孙刘联军带来极大的压力,但周瑜巧设反间计杀水军统领蔡瑁张允,利用庞统之计用铁索将战船连接起来。

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夷陵之战当时刘备率兵七十五万,由于报仇心切一开始取得节节胜利。

孙权派人求和刘备,大军压境他听取部下的建议他假装怯敌坚守不出进一步激起了刘备的轻敌情绪。

兵疲意阻喝水困难,最终陆逊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

使刘备统一中原的愿望也即成为泡影。

《左传》在三大战役中小说对谋士分析形势的言论,描写得十分详细具体。

在官渡之战中双方的谋士作了基本相同的分析,曹操的谋士荀攸进言说:

“不足惧”。

袁绍的谋士沮授也分析说,:

“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无粮,我军有粮,则彼军不战自败矣”,但分析的敌我双方的特点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双方的谋士都认为应该速战速决应该采用拖延战术不战自败,这为战争的胜败已经奠定了基础抓住了战争的关键。

诸葛亮的智慧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充分地展现出来,孙刘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取胜的可能,所以说服孙权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场外交斗争。

舌战群儒这一笔精彩的语言描写。

又说服不甘心投降曹操的孙权,并故意劝他投降曹操。

而在孙权基本上下定了抗曹的决心,之后又以北军不习水战和不能得到荆州人民的拥护等重大弱点,进而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和信心。

周瑜的态度是很关键的,但也是采用了先是极力劝他降曹,如果投降了曹操故意说曹操举兵南下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江东二乔,周瑜听后勃然大怒。

诸葛亮的智慧辩才是建立在对人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这些描写虽然是赤壁之战的准备阶段,是整个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写出这场尖锐复杂表现了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在赤壁之战中穿插许多妙趣横生的场面在刀光剑影中诸葛亮的辩才,让读者领略到三国时期战略家的风彩,淡化了战争的血腥色彩冲淡了战争的残酷。

横槊赋诗,作者描写孔明沐浴斋戒不仅使读者在心理上得以调整,增加了小说美感的容量。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双方的战略布署矛盾转化等等,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人和事等要素真实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深刻之处对我们处理其他事务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开篇词,词牌名《临江仙》,这首词是明代文人杨慎所作,后人将其录入《三国演义》后,更加广为流传。

[2]《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

[3]《三国志》:

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

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

交战,大破之,斩固。

公遂济河,围射犬。

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

[4]《三国志》: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

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

“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绣惊惧曰:

“何至于此!

”窃谓诩曰:

“若此,当何归?

”诩曰:

“不如从曹公。

”绣曰:

“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

”诩曰:

“此乃所以宜从也。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

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

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

愿将军无疑!

”绣从之,率众归太祖。

[5]《三国志》: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6]《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

[7]《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8]《越缦堂读书记

[9]《先主夜走白帝城》

[10]《八阵图石伏陆逊》

[11]《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