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8965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docx

带答案逻辑学自我测试考试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1.“逻辑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句中“逻辑”一词含义是()。

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人类思维的规律、规则

C.某种理论观点

D.逻辑学

2.“所有S不是P”与“有的S不是P”这两个命题,它们含有()。

A.相同逻辑常项,相同逻辑变项 

B.相同逻辑常项,不同逻辑变项

C.不同逻辑常项,相同逻辑变项

D.不同逻辑常项,不同逻辑变项

3.“人老珠黄”与“人心向上”中划线部分()。

A.前者与后者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与后者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D.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4.下列定义正确的是()。

A.平反就是对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B.犯罪行为就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C.商品不是生产者用来自己消费的产品

D.未成年人就是年龄不满18周年的人

5.下列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A.军队:

限制为人民战士;概括为专政工具

B.勇敢:

限制为冲锋陷阵;概括为品德

C.学生:

限制为小学生;概括为大学生

D.审判长:

限制为审判员;概括为司法人员

6.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A.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B.概念间的关系分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

C.人体可分为头、躯干与四肢

D.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

7.“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中词项的周延性情况()。

A.主项与谓项都不周延

B.主项与谓项都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8.关于“划分”、“二分法”、“分解”、“分类”四个概念,以下论述均正确,除了()。

A.二分法是一种划分方法

B.分解是划分的一种特殊方法

C.分类是一种划分方法

D.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9.“红色与黄色”、“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前后两句话中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为反对关系,后者为矛盾关系

B.前者为矛盾关系,后者为反对关系

C.前者、后者都是矛盾关系

D.前者、后者都是反对关系

c

10.具有下图所表示的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概念组有()。

b

a

A.犯罪行为(a)违法行为(b)行为(c)

B.过失犯罪(a)故意犯罪(b)杀人罪(c)

C.司法机关(a)审判机关(b)公安机关(c)

D.宪法(a)刑法(b)民法(c)

11.关于“如果他不是凶手,那么她是凶手”与“如果她不是凶手,那么他是凶手”这两个命题,下列选项均正确,除了()。

A.前者与后者都是假言命题

B.前者与后者是等值命题

C.前者与后者是矛盾的

D.前者与后者都是复合命题

12.已知“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为真,以下为真的是()。

A.如果小张年满18周岁,那么他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如果小张没有年满18周岁,那么他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如果小张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那么他没有年满18周岁

D.如果小张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那么他年满18周岁

13.“并非某甲与某乙都是该案凶手”为真,则以下正确的是()。

A.某甲和某乙都不是该案凶手

B.某甲和某乙中至少有一个是该案凶手

C.如果某甲是该案凶手则某乙不是该案凶手

D.如果某甲不是该案凶手则某乙是该案凶手

14.现有复合命题r

(p

q),欲得结论r真,以下条件均可,除了()。

A.p与q必须都是真的

B.p与q必须都是假的

C.p真q假

D.p假q真

15.“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以下表达的逻辑形式最为恰当的是()。

A.(p∨

q)

w

B.(

p∨q)

w

C.(

p∧q)

w

D.(p∧

q)

w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归纳推理实质上是演绎推理

B.假说演绎推理其实就是演绎推理

C.科学归纳法比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更有效

D.类比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17.下列与“并非甲和乙都是律师”等值的命题是( )。

A.或者甲不是律师,或者乙不是律师

B.或者甲是律师,或者乙是律师

C.或者甲不是律师,或者乙是律师

D.或者甲不是律师,或者乙是律师

18.下列与“并非如果他在现场,那么他就是案犯”等值的是()。

A.他没有在现场且他不是案犯

B.他没有在现场且他是案犯

C.他在现场且他是案犯

D.他在现场且他不是案犯

19.已知“只有某公司违约,才应受处罚”为假,则“某公司没有违约且受处罚”为()。

A.真

B.假

C.可真也可假

D.不真也不假

20.已知“只有某人使用暴力,才能构成抢劫罪。

”并且已知“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

”则“张某使用暴力”为()。

A.真

B.假

C.可能真

D.可能假

21.下列命题与“并非有的被告人有罪”等值的是()。

A.所有被告人都有罪

B.所有被告人都没有罪

C.并非有的被告人没有罪

D.有的被告人有罪、有的被告人无罪

22.若SI

真,则()为真。

A.

SA

B.

SE

C.

SI

D.

SO

23.从下列三段论的前提中,能够得出“有的S是P”是()。

A.所有P都是M,有些M是S

B.所有P都不是M,所有M都不是S

C.有些P是M,所有M都是S

D.有些P是M,有些S是M

24.三段论规则要求:

“如果前提中有不周延的词项,那么该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由此可知(  )。

A.如果前提中有周延的词项,那么该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B.如果前提中有周延的词项,那么该词项在结论中必须周延

C.如果结论中有周延的词项,那么该词项在前提中周延

D.如果结论中有不周延的词项,那么该词项在前提中不周延

25.有人认为鸡蛋黄的颜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关。

若采用求异法进行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实验方案应当是(   )

A.选择一批优良品种的鸡蛋进行实验

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和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

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

D.对同一批蛋鸡逐渐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的比例

26.贪污行为是犯罪的行为,杨某的行为不是贪污行为,所以杨某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这一推论的逻辑错误是( )。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大小项不当周延

D.前提不真实

27.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根据前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正确选项为()。

A.杨某与彭某是邻居,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打起架来,杨某被打成重伤,事后杨某为报仇,将彭某捅死

B.乙遭到抢劫,他夺下歹徒的凶器,将其摔倒在地,歹徒当场昏迷,乙随后用自己携带的匕首将歹徒杀死

C.甲看到几个流氓围住一位少女欲对其施暴。

甲奋不顾身与流氓搏斗,将他们打成重伤

D.老师发现学生聚集的地方有定时炸弹,奋不顾身将炸弹扔到街上

28.王羲之:

《兰亭序》。

下列的正确选项为()。

A.陶渊明:

《归园田居》

B.贾岛:

《枫桥夜泊》

C.王勃:

《寻隐者不遇》

D.刘禹锡:

《江雪》

29.关于类比推理,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类比推理是由个别到个别或类到类的推理。

B.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C.类比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大量的实例验证,不能遇到反例

D.只要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类比推理的结论就真实

30.有人称“他是被告,所以他是不可信的”,这个省略了大提前的三段论的论断是错误的。

原因是如果省略的是“所有的被告都不可信”,那么逻辑错误就是理由虚假;如果省略的是“有的被告不可信”,则逻辑错误是()。

A.中项不周延

B.大项不当周延

C.四词项或揄换概念

D.预期理由

31.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凡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而某个被批准离婚的案件中并不是双方自愿离婚的。

下列的哪个选项从前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

A.这个案件是不能判决离婚的

B.只有双方自愿离婚,法院才准予

C.如果法院认为离婚理由充分,即使只是单方要求,也将准予

D.只要有一方提出离婚,法院就会准予

32.某人做了好事没有留下姓名。

已知在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做好事的人。

当有人问到甲、乙、丙、丁四人时,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他们回答如下:

甲:

是我做的。

乙:

不是丁做的。

丙:

不是乙做的。

丁:

是我做的。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乙说真话,做好事的是乙

B.甲说真话,做好事的是丙

C.丁说真话,做好事的是甲

D.丙说真话,做好事的是丁

33.某班共有54名同学。

①有人通过了CET4。

②有人没有通过CET4。

③班长没有通过CET4。

上述3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则以下哪项为真()

A.有人没有通过CET4

B.至少有一人没有通过CET4

C.全班同学都通过了CET4

D.全班同学都没有通过CET4

(34~37基于以下材料)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问题。

甲说: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都差劲。

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去年分到我们车间的五名大学,就没有一个是工作能力强的。

另外,我邻居家的那个老大都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可他连他们自己家养的猪得了猪瘟都治不好,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也是大学毕业生。

乙说:

“甲的说法我觉得太绝对了,我认为至少有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工作能力不强的。

丙说:

“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我完全同意……。

丁说:

“丙的看法是‘合稀泥’。

坦率的说,甲、乙二人的看法我都不同意。

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不是娘肚子里带来的,只要这些大学生肯虚心学习,我们也肯热情帮助,他们的工作能力会不断地提高的。

甲、乙、丙、丁四人的评述是否有逻辑错误?

34.甲()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以偏概全

D.没有逻辑错误

35.乙()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以偏概全

D.没有逻辑错误

36.丙()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以偏概全

D.没有逻辑错误

37.丁()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以偏概全

D.没有逻辑错误

38.“笑一笑,十年少”,笑是免费的药品,不仅能够振奋精神,而且能够增进健康。

为加强这个论题,应当进行科学分析,使之成为科学归纳法。

下面最能加强以上观点的选项为( )。

A.笑能够使面部17块肌肉活动,使得面部肌肤永葆光润

B.笑能够使得大脑心血管的血液降温,使思维敏捷

C.笑能够使体内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提高肌体的保护功能

D.人在大笑时心跳比平常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

39.天文学家在观察天王星时,发现它在运行轨道上有4个地方发生倾斜。

天文学家知道其中3个地方发生倾斜是由于分别受到已知的三个行星的吸引造成的,于是推测第4个地方发现倾斜,是由于另一个未知的行星吸引造成的。

1846年,人们发现了这个行星,称之为海王星。

天文学家是如何探求因果关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40.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的关键因素不是灌输给他们知识,而是培养他们的能力。

所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是尽快把目前的应试教育改变为素质教育。

下列都可能是前述论证所假设的,除了( )。

A. 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

B. 有较强能力的学生一定能掌握较多的知识

C. 目前素质教育的着重点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能力

D.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41.一对新婚夫妇吵架,最后妻子忍不住了,大哭起来:

“我跟你一刀两断,收拾东西回我娘家去。

”“好啊,亲爱的。

”丈夫说,“路费在这儿。

”她数了数钱问:

“回来的路费呢?

”妻子的逻辑错误是()。

A.自相矛盾

B.模棱两可

C.揄换概念

D.混淆概念

42.光是有质量的。

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而如果光没有质量,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

”这段论证用的是( )。

A.直接演绎证明   

B.直接归纳证明

C.选言证法

D.反证法

(43~44基于以下材料)有位美国参议员对逻辑学家贝克尔说:

“所有的共产党人都反对我,你反对我,所以你是共产党人。

”贝克尔回答道:

“亲爱的参议员先生,如果你的推理成立,那么下面的推理也成立:

所有的鹅都吃白菜,您也吃白菜,所以您是鹅。

43.参议员的逻辑错误是()

A.小项不周延

B.大项不周延

C.中项不周延

D.以偏概全

44.贝克尔反驳的逻辑方法是()

A.独立证明反驳法

B.归谬法

C.反证法

D.直接反驳法

45.某人说:

“我认识了150个人,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失业的,所以中国的失业率一定很低。

”下列最能反驳上述推理的选项为( )。

A. 某人所认识的人中有小孩

B. 某人所在城市的失业率与其他城市不一样

C. 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很难计算失业率

D. 某人所认识的绝大多数人是单位的同事

46.某海关缉私队要充实海上缉私组力量,关于队中哪些同志参加该组,已初步商定出如下意见:

(1)如果吴同志参加,则邱同志也参加;

(2)如果赵同志不参加,则孙同志不能不参加;

(3)或者吴同志不参加,或者赵同志参加,则队长老白参加;

(4)队长老白和副队长老李不能都参加;

(5)上级决定副队长老李参加。

以下哪项可从上述推理得出()

A.老白不参加,其他人都参加

B.除老李参加外,其他人都不参加

C.老李、吴同志参加,其它人都不参加

D.老李、吴同志、邱同志.孙同志参加,其它人不参加

47.“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

()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B.所有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48.人们发现,蝙蝠在黑夜里能快速而准确的飞行而不会撞在任何东西上。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科学家们设想:

蝙蝠能在黑夜中避开障碍物飞行是由于它有特别强的视力。

那么,如果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飞行中就会由于看不见东西而撞在障碍上。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在一暗室中系上许多纵横交错的纲丝,在每条纲丝上系上一个灵敏的铃子,让一些蝙蝠蒙上眼睛在这个暗室里飞行,蝙蝠如果撞上钢丝,铃子便会发出响声。

可实验结果铃子不响,蝙蝠没有撞在钢丝上。

蝙蝠是否有别的特异功能呢?

是否无需眼睛就能辩别障碍物呢?

科学家们设想:

蝙蝠能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以后会发出反射,反射波被蝙蝠接收,便可知前方有障碍物。

由此可推知:

蝙蝠在飞行中会不断发生超声波。

后来,科学家们用仪器把这种超声波探测出来了,从而证实了设想。

上述材料阐明了某种推理原理,这种推理是( )

A.假说演绎推理

B.回溯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D.枚举法推理

49.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他们的血型各是A、B、O、AB四种血型中的一种。

甲说:

“我是A型。

乙说:

“我是O型。

丙说:

“我是AB型。

丁说:

“我不是AB型。

结果发现四个人中的话,只有一个的话是假的。

根据上述情况,下列的正确选项为( )。

A.若乙的话是假的,可以推出四个人各是何种血型

B.若丙的话是假的,可以推出四个人各是何种血型

C.若丁的话是假的,可以推出四个人各是何种血型

D.无论哪个人的话是假的,都推不出四个人是何种血型

50.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

经分析凶手是两个人。

侦查员拘留了A、B、C、D、E五个犯罪嫌疑人,掌握了如下情况:

(1)如果A是凶手,B也是凶手。

(2)C不作案,B也不会作案。

(3)如果D是凶手,E一定是帮凶。

(4)A和D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凶手。

(5)C没有参与这起凶杀案。

问:

哪两人是凶手?

()。

A.A、C

B.B、D

C.D、E

D.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