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744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docx

1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

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选择题、简答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是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A.CuSO4、NaCl、KNO3、BaCl2B.KCl、AgNO3、HCl、HNO3

C.Fe(NO3)3、NaOH、H2SO4、KClD.HNO3、NaOH、Na2CO3、HCl

2.为检验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须进行的实验有: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④测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3.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4.人体备注中钾元素偏低会影响肌肉和神经功能。

下列物质中适合人体补充钾元素的是( )

A.KClB.KNO3C.KOHD.KCN(氰化钾)

5.已知NaHS、MgSO4、和NaHSO3由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75a%  B.1.25a%  C.1-1.75a%D.无法计算

6.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

A.(NH4)2SO4、FeCl3、NaNO3、K2SO4B.KOH、KNO3、NaCl、KMnO4

C.MgSO4、NaCl、HNO3、K2CO3    D.Ba(OH)2、CuSO4、MgCl2、H2SO4

7.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和NH4+相同的微粒是(  )

A.NH3B.Na+C.K+D.H2O

8.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l,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9.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下列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和硫酸钠

B.稀盐酸和铁

C.水和生石灰

D.水和氯化钠

10.现有t1℃时某溶液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溶液密度为1.5g/mL,降温至t2℃时有5g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则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5.4%B.20.3%C.15.8%D.5.9%

11.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锌粉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固体残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③残留固体的质量等于样品中CuO的质量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⑤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⑨④D.②③⑤

12.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13.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CaCO3

CaO

Ca(OH)2

NaOH溶液

B.Cu

CuO

CuSO4溶液

Cu(OH)2沉淀

C.Fe2O3

FeCl2

Fe

D.Ba(OH)2

BaCl2溶液

BaCO3沉淀

14.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

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约是(  )

A.33%B.50%C.76%D.80%

15.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气体的性质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气体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多,气体易被吸附

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16.经测定,由甲醛(CH2O)、醋酸(CH3COOH)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其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0.5X%B.1—1.5X%C.2X%D.1—7X%

17.有一溶液是由HCl、H2SO4、Fe2(SO4)3、FeCl3、HNO3、Fe(NO3)3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溶液是(  )

A.HNO3、Fe(NO3)3B.H2SO4、FeCl3

C.Fe2(SO4)3、Fe(NO3)3D.HCl、Fe2(SO4)3

18.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 、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若设Na+为4n个,则SO42-离子个数可能是(  )

A.2nB.3nC.6nD.8n

19.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

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4。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

20.在toC时,100g水中加入mgNa2CO3或加ng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和n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g食盐B.用量筒量取5.29mL盐酸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5.4D.用托盘天平称取2.5g锌

22.a、b、c、d是1-18号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它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

A.a>b>d>cB.c>b>a>dC.a>b>c>dD.b>a>c>d

23.下列物质名称和括号内化学式对应的是()

A.纯碱[NaOH]B.甲醛[CH3OH]C.小苏打[NaHCO3]D.生石灰[Ca(OH)2]

2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数目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的pH增大,碱性增强D.溶液中NaOH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25.在元旦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个魔术:

他拿出一把装满“水”的“宝壶”,分别向编号为ABCDEF六只烧杯(装有少量不同试剂)中倒“水”,结果A杯无色透明,B杯看似红墨水,C杯看似蓝墨水,D杯看似牛奶,E杯看似红褐色涂料,F杯看似蓝色果冻。

则宝壶中的“水”可能是()

A.H2O2B.NaOH溶液C.HCl溶液D.AgNO3溶液

26.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溶液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A

铜锌合金

稀盐酸

B

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稀盐酸

D

氯化铁和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27.为了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加入铁的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的体积/mL

生成铜的质量/g

1

1.12

10.0

1.28

2

X

10.0

2.56

3

3.36

10.0

3.84

4

4.48

10.0

4.98

5

5.60

20.0

y

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应分别为()

A.2.24、4.98B.2.24、6.40C.3.36、5.12D.3.36、4.98

28.某无色溶液中只含K+、Na+、NO3-、SO42-四种离子,它们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

6:

3:

2,则该溶液所含的溶质可能是()

A.KNO3、Na2SO4B.K2SO4、KNO3、NaNO3

C.KNO3、NaNO3、NaSO4D.K2SO4、Na2SO4、NaNO3

29.铜与浓硫酸共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但是在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然后浸入稀硫酸中反应过滤,并反复加热和浸入操作,你认为这样的优点是()

A.节约能源B.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C.提高硫酸的利用率D.提高铜的利用率

30.20世纪20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的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A.HNO3B.HCO3-C.NH4+D.SO42-

31.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

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

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人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32.化学上用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

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B.a-n=c+mC.a+n=c-mD.b-n=d+m

3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质量比为11:

9的CO2和H2O,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6B.C2H5OHC.C2H2D.CH4

34.下列四种叙述均用所对应的图像表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

①图像A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其导电性与加入量的关系

②图像B表示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③图像C表示一定量的KMnO4加热制O2的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④图像D表示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加入量的关系

35.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在密闭容器中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积减少lmL,再通过NaOH溶液后又减少5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5:

1:

3B.4:

2:

3C.1:

3:

5D.2:

4:

3

36.用质量均为2g的薄锌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与足量某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锌片完全溶解所用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单位时间消耗锌的质量

锌片完全溶解的时间/s

l

5

ml

400

2

15

m2

200

3

25

m3

100

4

30

m4

t4

5

35

m5

50

6

10

m6

t6

7

20

m7

t7

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下列各表达式正确的是()①50200>t7③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

m7>m6>m2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

37.使用容量规格为xml的量筒量取液体,下图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断),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应为()

A.(b+0.1)mlB.(b+0.2)ml

C.(

b)mlD.(b+

)ml

38.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ABCD

39.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X2Y5B.X2YC.XY2D.X2Y3

40.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

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m﹣x+2B.m+x﹣2C.m﹣x﹣2D.m+x﹣2

4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

2,当1.5gX和一定量的Y充分反应后,生成了3.6gM。

则在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为()

A.1:

2B.2:

1C.1:

4D.4:

1

42.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

分析这一生产实践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高品质的食醋醋酸的含量很大

B.醋酸含量的大小是衡量食醋品质的标准之一

C.食醋中的醋酸比水容易蒸发

D.食醋上层所结成的冰层中醋酸的含量低于未结冰的下层溶液

43.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

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B.H2SC.稀盐酸D.NaHCO3

44.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B.30%C.50%D.70%

45.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

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

A.①②④⑦B.⑤⑥⑦⑧C.②④⑥D.①③⑤⑧

46.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样品,经分析测知其含水7.62%,含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加入10g20%的盐酸中,再用10.2%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约为()

A.3.4gB.4.1gC.4.5gD.无法计算

4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

二.简答题。

48.在班级的“庆元旦联欢会”中,小明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

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无色液体的高脚杯,他将A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看到以下现象:

B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C中液体变为红色的“葡萄酒”;D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试推测原四个高脚杯中所盛无色溶液中的溶质:

A;B;

C;D。

49.水壶内壁上常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积,可用食醋除掉。

这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

已知乙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则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0.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构成一种单质,可以和黏土混合制成铅笔芯;B单质的体积在空气中占21%;C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B原子比D原子少一个电子层,它们可以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

(1)写出这四种元素的名称:

A,B,C,D。

(2)写出A、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D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其生成物对环境的破坏是形成。

(4)A、C、D分别与B形成的化合物可以统称为。

(5)B、C和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1.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有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

表1为相同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1)若在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人硫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2)生成硫酸铵化肥的方法之一是:

把石膏粉(CaSO4)悬浮于水中,不断通人氨气并再通人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而得到硫酸铵晶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2.“卤块”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含少量FeCl2等杂质,工业上用于制造轻质氧化镁(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

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当有Fe3+存在时,只有pH>9.5才会生成Mg(OH)2沉淀;MgCO3在水中煮沸可转化为更难溶的Mg(OH)2。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

,Y:

(2)写出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③,④,⑤,⑥。

53.某实验测得人体呼吸的气体成分如右表。

请回答:

气体

吸入气体(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N2

78%

75%

O2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6%

5.44%

其它

0.91%

0.88%

(1)表中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2)利用右图装置(A)、(B)可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和水蒸气。

A、B装置内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呼出气体与A、B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呼出气体→a→→。

(3)N2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

分数却明显减小了,原因是。

54.下面是实验室的常用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按相关要求制取下列气体,请选择上述仪器的序号填空:

制取一瓶CO2、且随时控制气体的发生与停止用到的仪器是;用KMnO4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用到的仪器是,其化学方程式为。

(2)如右(A)图,贮气瓶中已装入X气体,现开启分液漏斗活塞,

将水放入贮气瓶中,导出气体作燃烧实验,并用干燥的小烧杯、底部

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轮换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若X气体为CH4、H2、CO中的一种气体,则:

当烧杯底部只有

水雾、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证明X气体是;当烧杯底部

没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X气体是;当烧杯底

部既有水雾、澄清石灰水也变浑浊,则证明X气体。

(3)如果要将(A)图中的X气体导出,得到干燥气体进行其它实验,应在贮气瓶与尖嘴管间加装一个气体的干燥装置,请你将(B)图补画完善为气体干燥装置,并在横线上填写应装入的试剂名称。

55.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

①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②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如果

猜想成立

方案二

如果

猜想成立

56.有一包固体A,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中的几种,取少量的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气体D是                    (填化学式,下同),沉淀G是                     。

(2)混合物A中的可能组成有                     、                     、                     。

(3)溶液F中,一定存在溶质是                             。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5)滤液B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

57.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蛋清、鲜乳汁中也有蛋白质。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

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氯化钡;

(3)若因氯化钡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填序号)。

A.多饮糖水B.饮用纯碱溶液C.饮用食盐水D.饮用硫酸钠溶液

58.现有几种常见物质,其中D可用作干燥剂,F为红棕色沉淀,M为固体粉末,N为白色沉淀,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N;F;酸X。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5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