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410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docx

盆腔炎诊疗方案word版

盆腔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

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

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

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t血沉检查:

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

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

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湿热瘀结证

主症:

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

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⑨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

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气滞血瘀证

主症:

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

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3)寒湿瘀滞证

主症:

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

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仨紫黯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

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4)肾虚血瘀证

主症:

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

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自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

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5)气虚血瘀证

主症:

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宦白质稀。

次症:

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⑧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莲食少纳呆。

舌脉:

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结证

治法: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

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液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

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②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寒湿瘀滞证

治法:

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

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乌药。

中成药:

桂枝茯苓胶囊等。

4.肾虚血瘀证.

治法:

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

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

妇宝颗粒(冲剂)等。

5.气虚血瘀证

治法:

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莪术、香附。

中成药:

丹黄祛瘀片(胶囊)等。

(二)外治法

1.直肠给药

(I)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

大血藤、败酱草、丹参、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

随证加减。

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

可选用结肠透析机或电脑大肠灌注仪灌肠。

(2)直肠纳药

康复消炎栓等。

2.中药外敷:

下腹或腰骶部。

(1)中药封包外敷:

推荐方药:

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

随证加减。

(2)中药药渣外敷:

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

(3)中药研粉调敷:

推荐方药:

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

随证加减。

(4)中药穴位敷贴:

推荐方药:

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

可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3.中药离子导入

推荐方药:

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透骨草、苍术、白芷、川芎。

随证加减。

上述药物亦可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进行治疗。

4.中药熏蒸治疗

推荐方药:

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

随证加减。

(三)灸法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疗法。

可应用多功能艾灸仪治

疗。

(四)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指标疗效标准

缓解盆腔疼痛疗效

临床痊愈:

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

显效:

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两个等级。

有效:

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一个等级。

无效:

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无减轻或有加重。

2.次要指标疗效标准:

(I)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通过证候疗效率进行判定。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一治疗后证候积分和

证候疗效数=×100%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

痊愈:

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95%。

显效:

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

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

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30%。

(2)局部体征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

治疗后局部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95%。

显效:

治疗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

治疗后局部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

治疗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积分值减少<30%。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依据分级量化标准,包括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

采用症状、体征积分法,分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进行疗效评价。

在患者进入路径的不同时间对主观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情况和局部体征情况

进行评价。

①进入路径当天,按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

②结束路径时,按照疾病主要指标疗效和次要指标疗效标准进行评判。

主要疗效指

(三)分级量化标准

1.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湿热瘀结证:

 

湿热瘀结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主症

0分

2分

4分

6分

下腹胀痛或刺痛

无下腹胀痛

下腹轻微胀痛或刺痛,时作时止

下腹明显胀痛或刺痛,频繁发作

下腹胀痛或刺痛持续,影响工作和生活

腰骶胀痛

无腰骶胀痛

腰骶胀痛

腰骶胀痛明显

腰骶胀痛,较难忍受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2以内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2~1倍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倍以上,需用护垫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色、质正常

带下色微黄,质微稠或偶有臭味

带下色黄,质稠或有腥臭

带下色黄如脓,质稠,或有秽臭

次症

有(2分)

无(0分)

经期腹痛加重

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

口腻或纳呆

小便黄

大便溏而不爽或干结

舌象

舌质红或暗红,或边尖瘀点或苔黄厚腻,记(+)。

舌质正常,记

(一)

脉象

脉弦滑或弦数,记(+)。

脉平,记

(一)

(2)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主症

0分

2分

4分

6分

下腹胀痛或刺痛

无下腹胀痛或刺痛

下腹轻微胀痛或刺痛,时作时止

下腹明显胀痛或刺痛,频繁发作

下腹胀痛或刺痛持续,影响工作和生活

情志抑郁或烦躁

无情志抑郁或烦躁

情志抑郁或烦躁

情志抑郁明显或烦躁易怒

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影响工作和生活

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2以内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2~1倍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倍以上,需用护垫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色、质正常

带下质稠色白

带下质稠色黄白相兼

带下质稠色黄

次症

有(2分)

无(0分)

月经不调

经色暗红有块或排出不畅

经前乳房胀痛

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

脘腹胀满

舌象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记(+)。

舌质正常,记

(一)

脉象

脉弦,记(+)。

脉平,记

(一)

(3)寒湿瘀滞证:

寒湿瘀滞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主症

0分

2分

4分

6分

下腹冷痛或刺痛

无下腹冷痛或

刺痛

下腹轻微冷痛,或刺痛,时作时止

下腹明显冷痛或刺痛,频繁发作

下腹冷痛或刺痛持续影响工作和生活

腰骶冷痛

无腰骶冷痛

腰骶冷感不适

腰骶冷痛

腰骶冷痛,较难忍受

带下量多,色白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2以内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2~l倍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倍以上,需用护垫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色、质正常

带下色白,质正常

带下色白,质稀

带下色白,质清稀

次症

有(2分)

无(0分)

形寒肢冷

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

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

经色紫黯或夹块

大便溏泄

舌象

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记(+)。

舌质正常,记

(一)

脉象

脉沉迟或沉涩,记(+)。

脉平,记

(一)

(4)肾虚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主症

0。

2分

4分

6分

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

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

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时作时止

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频繁发作

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持续,影响工作和生活

腰骶酸痛

无腰骶酸痛

腰骶酸胀不适

腰骶酸胀疼痛

腰骶酸痛,较难忍受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2以内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2~1倍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倍以上,需用护垫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色、质正常

带下色白,质稀

带下色白,质清稀

带下色白,质清稀如水

次症

有(2分)

无(0分)

遇劳累下腹痛或腰骶酸痛加重

头晕耳鸣

经量多或少

经色黯淡或夹块

夜尿频多

舌象

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记(+)。

舌质正常,记

(一)

脉象

脉沉涩,记(+)。

脉平,记

(一)

(5)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主症

0分

2分

4分

6分

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

无下腹疼痛或

坠痛

下腹疼痛或坠痛,时作时止

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频繁发作

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影响工作和生活

痛连腰骶,经行或

劳累后加重

无腰骶疼痛

腰骶疼痛不适

腰骶疼痛,经行或劳累后加重

腰骶疼痛,经行或劳累后明显加重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量正常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2以内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1/2~1倍

带下量较平时增加l倍以上,需用护垫

0分

1分

2分

3分

带下色、质正常

带下色白,质稀

带下色白,质清稀

带下色白,质清稀如水

次症

有(2分)

无(0分)

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

经血淡黯或夹块

精神萎靡

体倦乏力

食少纳呆

舌象

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记(+)。

舌质正常,记

(一)

脉象

脉弦细或弦涩无力,记(+)。

脉平,记

(一)

2.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盆腔体征轻重分级:

盆腔体征轻重分级表

子宫

0分:

子宫活动正常,无压痛

1分:

子宫活动轻度受限,

稍有压痛

2分:

子宫活动受限或

粘连固定,压痛

3分:

子宫粘连固定,压

痛明显

附件增厚、

左侧

0分:

左附件正常

1分:

左附件条索状增粗

2分:

左附件片状增厚

3分:

左附件可扪及包块

包块

右侧

0分:

右附件正常

1分:

右附件条索状增粗

2分:

右附件片状增厚

3分:

右附件可扪及包块

附件

左侧

0分:

左附件无压痛

1分:

左附件轻度压痛

2分:

左附件明显压痛

3分:

左附件疼痛拒按

压痛

右侧

0分:

右附件无压痛

1分:

右附件轻度压痛

2分:

右附件明显压痛

3分:

右附件疼痛拒按

宫骶韧带增粗、触痛

0分:

宫骶韧带正常

1分:

宫骶韧带增粗、稍有触痛

2分:

宫骶韧带增粗、触痛

3分:

宫骶韧带明显增粗、触痛明显

3.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

轻度:

症状、体征积分和10---18分。

中度:

症状、体征积分和19--27分。

重度:

症状、体征积分和>128分。

(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