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966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6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docx

暨南大学金融专硕专业课资料详解

 

2017年

暨南大学金融学(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金融学综合

考试大纲

 

目录

Ⅰ.考查目标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III.考查范围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

投资学(含微观金融)

IV.试题示例

 

Ⅰ.考查目标

金融学综合考试涵盖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含微观金融)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计算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分析与论述题3题,每题15分,共45分。

 

III.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它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消费者使用其收入的原则;各种商品价格的形成;价格在厂商考虑其产品种类和数量中的作用;市场中某种产品的数量和厂商的数量、规模的确定;工人工资和土地地租的决定等。

由于所有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价格,关系到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关系到价格形成与变动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行为,因此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市场各类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讨论,主要研究经济中如何通过价格机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线索为:

当事人行为—供给与需求—价格—资源配置。

一、经济学导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方法;理解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分类、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等基本概念。

(二)考试要点

1.经济学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①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行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含义及选择行为的必然性。

②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及何时生产。

③经济学的定义。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①选择与机会成本。

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学含义与机会成本递增法则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与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3)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

①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②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各自特点。

(4)经济学分类

①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理性人假设

(2)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4)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5)经济模型

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考试要求

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及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各种因素;掌握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概念及政府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熟练掌握均衡价格理论,并能运用其解释和预测价格变动的方向;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及其与销售收益的关系也要求熟练掌握并运用。

(二)考试要点

1.需求和需求变动

(1)需求的概念

①需求的定义需求与欲望的区别

②需求的表示方式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

③需求规律需求规律的表述和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

(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其他因素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不同含义及其在需求曲线图形上的不同表现。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的概念

①供给的定义

②供给的表述方式供给表、供给曲线与供给函数

③供给规律供给规律的表述和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2)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其他因素

(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不同含义及其在供给曲线图形的不同表现。

3.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决定过剩需求过剩供给市场均衡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2)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①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不变时,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随需求增加而增加,需求减少而减少。

②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不变时,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③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何变动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④供求规律市场均衡的决定过程、供求规律的含义。

(3)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①支持价格②限制价格③政府税收和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4.需求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意义与弹性系数。

(2)需求弹性

①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弧弹性与点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形态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缺乏弹性、单元弹性、富于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的关系

②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与计算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正常品、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

③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替代品、互补品、非关联性商品)

(3)供给弹性

①供给弹性的定义与计算②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现形式③供给弹性的分类④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有关商品效用的概念;了解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约束的含义和性质;熟练掌握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以及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考试要点

1.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1)关于效用的基本概念

①效用的定义

②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含义与区别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①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述公式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原因及数学公式表达。

(3)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①预算约束的含义

②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必要条件的数学公式表达。

③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规律的解释

2.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几个假定

①偏好的完备性

②偏好的反身性

③偏好的传递性

④偏好的单调性

⑤偏好的凸性

(2)无差异曲线

①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②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③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法则

④违反偏好假设的几种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型偏好和完全互补型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3)预算线

①预算线的含义与数学公式的表达

②预算线特征及及其变动(斜率变化和水平移动)

(4)消费者均衡条件及其图解

(5)消费者均衡比较静态分析:

价格、收入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①价格变化:

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②收入变化: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6)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①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

②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③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④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7)消费者剩余

①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②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和几何图形的表示

3.不确定性(风险)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1)不确定性的描述概率期望值方差

(2)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3)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

①风险厌恶

②风险偏好

③风险中性

(4)降低风险的途径

①多样化选择

②风险分散

③保险

四、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厂商的性质、目标、生产函数及成本的有关概念,了解生产的长期和短期含义;掌握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与计算;掌握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生产扩展线的性质与特点;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分类、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含义;熟练掌握各种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的推导方法、生产三阶段的划分、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以及计算方法。

(二)考试要点

1.生产理论

(1)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经营目标

①企业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②企业的经营目标利润极大化目标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生产函数

①生产函数的几个概念生产、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的含义,长期和短期的含义。

②生产函数的几种形式齐次生产函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完全替代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3)短期生产函数

①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与曲线。

③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④生产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产量的变化特征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4)长期生产函数

①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②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③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④等成本线

⑤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⑥生产扩展线

(5)规模报酬

①规模报酬的含义及其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区别

②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含义及原因。

2.成本理论

(1)成本函数

①关于成本的几种概念

②成本函数

(2)短期成本

①短期成本的分类

②短期成本曲线

③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3)长期成本

①最适度工厂规模与长期总成本

②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④长期成本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a.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与长期成本曲线形状的关系。

b.长期成本函数与范围经济

五、市场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市场结构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即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的结构特征。

具体地,了解垄断形成的原因,三种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应用;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特点和非价格竞争;博弈论的初步知识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几个基本模型。

掌握完全竞争厂商和垄断厂商所面临的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特征,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掌握垄断市场结构中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掌握垄断所导致的效率和福利损失;掌握价格歧视的含义、分类及实施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垄断竞争所导致的资本容量过剩,寡头市场的各种竞争模型。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及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计算方法,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几种情况,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及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计算方法,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和长期的均衡条件,熟练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及其含义。

(二)考试要点

1.市场结构、行业与厂商利润极大化

(1)市场及市场结构类型

①市场的含义

②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

③四种类型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

(2)厂商与行业的区别与联系

(3)行业与市场的区别与联系行业与市场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前者是生产或供给方面的概念,后者则包括供求双方的关系。

(4)厂商的收益与利润

①厂商的收益: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②厂商的利润: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③利润函数及利润极大化的条件

利润是产量的函数、利润极大化指经济利润极大化。

2.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①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

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③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

(2)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①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

②短期均衡的几种情况

经济利润大于零的短期均衡

经济利润等于零的短期均衡

亏损但继续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

亏损并停止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停止营业点)

③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线段,行业内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即为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3)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

①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在长期,厂商会选择最优生产规模以获得比短期所能获得最大利润更大的利润。

②完全竞争厂商的进退决策与长期均衡

P>LAC:

厂商进入

P

厂商退出

P=LMC=LAC:

长期均衡

③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完全垄断市场

(1)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①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特征

②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③垄断的成因

法律壁垒

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

技术性与策略性壁垒

其他壁垒

④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需求曲线

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总收益曲线

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2)垄断厂商的均衡

①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条件:

MR=MC

短期均衡的两种情况:

盈利或亏损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问题

②长期均衡

③垄断权的度量垄断权可以用(P﹣MC)=P/|E|或P/MC=|E|/(|E|﹣1)来度量。

④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比较资源利用价格和产量垄断造成的净损失合并的福利效应

(3)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①价格歧视的含义

②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市场的有效分割和各个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弹性

③价格歧视的种类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④价格歧视的几种应用方法

优惠券:

消费者甄别

两部收费制

捆绑销售

4.垄断竞争市场

(1)垄断竞争市场概述

①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

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需求曲线(d)市场需求曲线(D)

(2)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①短期均衡:

MR=MC

②长期均衡:

MR=LMC,且P=LAC

③垄断竞争的效率损失:

资本容量过剩

④非价格竞争差别产品广告:

广告的作用售后服务

5.寡头市场和策略

(1)寡头市场竞争模型

①寡头市场的结构特征

②非合作模型

产量竞争模型:

古诺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价格竞争模型:

伯特兰模型、价格领导模型

③合作模型:

卡特尔模型(串谋)

(2)博弈论与寡头市场

①博弈论的几个基本概念博弈方(参与人)策略行动支付矩阵

②博弈的描述策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

③占优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均衡:

囚徒困境模型纳什均衡

④子博弈与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子博弈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⑤重复博弈重复博弈的含义与“以牙还牙”策略有限次的重复博弈模型无限次的重复博弈模型

六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厂商使用生产要素和要素所有者供给要素的原则;掌握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等概念的含义;熟练掌握工资、利息和地租等收入的决定。

(二)考试要点

1.生产要素与分配理论概述

(1)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2)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1)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①边际产品价值(VMP)

②边际要素成本(MFC)③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

(2)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①边际收益产品(MRP)

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3.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

(1)要素供给与供给者

要素供给是指要素市场供给量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要素供给者是家庭或消费者

(2)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S=MFC。

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平均要素

成本曲线:

S=AFC。

(3)不同市场情况下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根据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要素均衡价格有着不同的决

定原则。

4.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

(1)工资的决定

①劳动的最优供给原则收入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等与工资

②劳动供给曲线的图形推导

③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及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④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工资率的决定

⑤工资差异原因:

劳动质量不同、非货币利益不同、市场不完全竞争等

(2)利息率的决定

①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②储蓄决策及资本供给

③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资本供给曲线

④资本市场的均衡与利息率的决定

(3)地租的决定

①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②土地的供给曲线垂直的供给曲线与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的含义。

③土地市场的均衡与地租的决定

④级差地租、准地租和经济租金

5.欧拉定理

七、一般均衡与效率

(一)考试要求

了解一般均衡的性质;掌握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标准,掌握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理解公平和效率的标准和替换;熟练掌握一般均衡存在需要满足的条件和一般均衡理论。

(二)考试要点

1.一般均衡的性质及存在条件

(1)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存在需要满足的条件

每个消费者依据他的偏好和预算线来选择最大化其效用的商品组合,预算线由投入品价格和产品价格决定。

每个消费者依据现行投入品价格和产品价格,选择其所提供的投入品的数量。

厂商在给定的现有技术、产品需求、投入品供给约束条件下,选择最大化其利润的决策。

所有市场(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在要素及产品的现行价格

下,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2.一般均衡理论

(1)交换的均衡

(2)生产的均衡

(3)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3.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定理

(1)经济效率的定义和边际条件

①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标准

②经济效率的边际条件——一般经济达到帕累托有效标准的必要条件

a.交换的效率

对任意两个消费者(A和B),任何两种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b.生产的效率

任意两种投入品(X和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两个生产者(或同一个生产者的两种产品A和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③生产与交换的效率

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3)效率与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通过对初始禀赋的再分配,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都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4.效率与公平

(1)效应可能性边界

(2)公平的标准

(3)公平与效率的替换

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考试要求

了解信息传递模型和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科斯定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含义;熟练掌握政府管制垄断的措施、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矫正外部性的办法、公共物品的特性以及“搭便车”的概念。

(二)考试要点

1.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1)垄断与低效率

①资源浪费

②社会福利损失

(2)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①价格管制边际成本定价法和平均成本定价法

②反托拉斯法

2.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1)外部性的含义及分类

①外部性的含义

②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③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2)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①正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②负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3)解决外部性的办法

①庇古税和补贴

②限量与配额:

排污标准、可转让的许可证

③外部性的“市场解”:

兼并

(4)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

科斯定理

①科斯对纠正外部性的传统办法的批评

②科斯定理与产权界定

3.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种类:

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俱乐部商品

(3)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①“搭便车”

②“公共地悲剧”

(4)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公共资源的保护

4.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①逆向选择问题

②道德风险问题

(3)信息传递与机制设计: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办法

①信息传递

②激励机制设计:

委托—代理模型

5.公共选择

(1)公共选择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①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②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2)直接投票与资源配置

①多数原则与投票悖论

②单峰偏好和中间人定理

6.收入分配不均及其对策

(1)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

①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的关系

②收入分配差别的衡量: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对策:

税收和社会保障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学总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和规律。

首先,它研究诸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一国的货币供给等这些具有总量性质的经济变量。

另外整个经济活动有许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比如一个国家有许多私人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从事投资活动,每个经济主体都要消费或进行不同程度的储蓄。

宏观经济学并不研究上述个别经济行为,而是根据它们不同的属性从总体角度进行研究,即总投资活动,总消费和总储蓄活动等。

再次,宏观经济学还研究市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重要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

一、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一)考试要求

了解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掌握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各种收入恒等式;熟练掌握GDP、GNP的含义以及与GDP、GNP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考试要点

1.总产出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②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③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联系与区别

④GDP的价格矫正

(2)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①生产法

②支出法

③收入法

(3)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①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

②国民收入(NI)

③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GDP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

2.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循环图及收入恒等式

C+I=C+S

(2)三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C+S+T

(3)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X=C+S+T+M

二、收入与支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

掌握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的含义;熟练掌握两部门、三部门与四部门的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