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98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年3月适应性考试

历史(选考)试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史料记载周代诸侯“春秋来承王命”,“诸侯春秋受职”。

这些规定主要反映了

A.周王直接控制了封国

B.宗法关系渐趋瓦解

C.周朝的统治基础扩大

D.隶属关系的制度化

【答案】D

2.发端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痕。

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答案】C

3.唐人曾有诗赞颂一种书法字体:

“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

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冋风。

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相翻惊海鸥。

”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最符合该诗描述的是

A.

B.

C.

D.

【答案】C

4.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②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③元朝设中书省分割相权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5.朱熹指出:

“‘人心,人欲也’,此语有病。

虽上智,不能无此(人心),岂可谓全不是。

”据此可知,朱熹

A.主张人心即是天理

B.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

C.要用天理压制人的欲望

D.对人的自然需要有所肯定

【答案】D

6.军机处的办公处不称衙署,只叫“值庐”,入值的军机大臣不按照国家职官的升转制度选调,没有品级和年资规定。

这从侧面反映出

A.军机处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

B.军机处并不是国家正式机构

C.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答案】B

7.1840年7月2日,当英军舰队开到定海海面布下阵势时,当地水师总兵还以为是被海风吹来的外国船只,最后竟然是临时“雇民船十余为军艇,借米肆口袋为战篷”。

这说明鸦片战争清军失利的直接原因是

A.“天朝上国”的观念

B.情报体制缺失

C.清军缺乏战斗意志

D.英军船坚炮利

【答案】B

8.中国本土盛产亚棉,比较适合家庭手工纺粗纱。

1892年湖北开始引进了美国棉花种子,因美棉更适合机械制纱,到1910年,湖北的美棉产量已高达484000担。

据此可推知,美棉的大量种植

A.进一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B.导致外国棉花的进口迅猛增长

C.严重损害了中国农民的利益

D.为手工棉纺业提供了丰富原料

【答案】A

9.康有为指出:

“王者,往也。

君者,群也。

能和人者,皆君主哉!

此孔子之大义也”,“今西人有上议员、下议院,即孔子制。

”这一思想

A.在抬高儒学同时贬低西学价值

B.借助儒学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为改革政治制度寻找文化支撑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

【答案】C

10.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的《民立报》。

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群众欢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漫画作者的政治态度倾向于共和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高民众地位

D.辛亥革命使人民群众成为了国家主人

【答案】B

11.“在共产党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

中共做出上述安排的目的是

A.完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推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12.1948年底,国共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场各自投入最精锐战略重兵集团,进行战略决战。

这次决战被称为

A.徐州会战

B.淮海战役

C.台儿庄保卫战

D.渡江战役

【答案】B

13.“国民党特务指使人在中国租用的印度航空公司专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上放置定时炸弹,造成中国代表团成员及各国记者共11人遇难。

周恩来因国务活动临时改变行程,才幸免予难。

”与上述事件直接相关的国际会议是

A.1953年中印有关西藏问题的谈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大会议

【答案】C

14.下图为一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中各经济类型及所占比重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一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中的经济类型和所占比重

收入总计

国有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其他

绝对数(亿元)

1318.53

914.56

54.38

129.13

83.58

120.83

16.05

比重(%)

100

69.4

4.1

9.8

6.3

9.2

1.2

 

——数据来源于《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

A.集体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

B.个私经济获得税收的减免

C.经济发展依赖外部的援助

D.新的经济模式已基本建成

【答案】D

15.下表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16.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中有如下要点: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2)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B

17.下列有关近代电讯和邮政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B.1896年,“中华邮政局”宣告成立

C.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及营业局增加

D.1932年底,我国开设了国内无线电报

【答案】C

18.公元前480年,萨拉米海战凯旋之后,雅典废除了一切关于行政官职任选的财产限制,规定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一决定

A.进一步削弱雅典贵族的权力

B.彰显了伯里克利时期民主的繁荣

C.恢复了梭伦时代的选官原则

D.表明民主之门已经向所有人敞开

【答案】A

19.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

%)。

表中信息表明

A.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B.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英国在欧洲的贸易额呈下降的趋势

【答案】C

20.“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和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誉,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

”这段话的核心理念

A.人神交融

B.人文主义

C.禁欲主义

D.理性主义

【答案】B

21.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评价联邦宪法:

“政府不是一个机器,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

它不受宇宙理论的控制,而是遵循有机生命的理论。

”威尔逊意在指出联邦宪法

A.强调制约与平衡确保政治稳定

B.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精神

C.通过不断修正以适应社会发展

D.通过三权分立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C

22.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

“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反映岀《共产党宣言》

A.其传播与工业革命之间有紧密联系

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C.其发表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D.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A

23.有学者评论科技史时认为,某一时期“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面发明属于这一时期成果的有

①改良蒸汽机

②三轮汽车

③骡机

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24.看下图,图中①②③④是二战前后德国控制的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并出兵占领了①

B.1938年英法德意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吞并了②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C.1938年德国吞并了③英法等国强烈谴责了德国

D.德国入侵④同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西方国家对德国实行“奇怪战争”

【答案】D

25.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答案】B

26.【加试题】对于同一个历史史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产生不一样的解释。

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发现”,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B.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也被称为“商业战争”

C.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后来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D.英国女婿赶走丈人的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也被称为“宫廷政变”

【答案】C

27.【加试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实行均田制等,其影响是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答案】D

28.阅读下表,据此表可知

A.立法权的归属折射出罗马社会的演变

B.罗马广场是罗马进行立法活动的场所

C.《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体系内具有最高效力

D.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平民与贵族斗争

【答案】A

29.1920年,印度的律师抵制出庭,治安长官放弃职位,政府职员和教员放弃公职。

富裕的商人出现了“热衷不合作的倾向”,社会下层则成为不合作运动的主力。

他们响应甘地抛弃外国所有东西的宣传,脱掉英国制造的鞋、袜、裤、衫、帽等。

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发生,农民抗捐抗税,进攻地主庄园。

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

②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

④属于无产阶级夺权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30.【加试题】1931年,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里指出:

“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

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态,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办法是没有的。

”据此,苏联

A.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B.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C.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D.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宫廷和市井都有讲故事的口头文学活动,说话的人把要说的材料用白话体写下来,叫做“话本”。

这种“话本”,后来就发展为长篇的章回小说。

还有“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文学,其唱本都是用白话体写下来的。

到了元代,以白话的曲子来举行考试,白话文就大大发展起来。

当时政府的文告,是用白话写的。

——《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

材料二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指出:

“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不是这三四年来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是有历史的,是有很长又很长的光荣的历史的。

……国语文学若没有这一千几百年的历史,若不是历史进化的结果,这几年来的运动决不会有那样的容易,决不能在那么短的时期内变成一种全国的运动,决不能在三五年内引起那么多的人的响应与赞助。

”在这场白话文运动中,胡适呼之于前,陈氏喊之于后,且在气度上和思想上,更具煽动性。

——摘编自孙郁《鲁迅与胡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白话文兴盛的原因,并指出两部元末明初代表性的白话章回体小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胡适对白话文运动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简述胡适和“陈氏”对白话文运动所做的贡献。

【答案】

(1)原因:

印刷术的进步;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者的支持。

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

(2)认识:

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文化演进的必然产物。

贡献: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2.经济运行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企图仿效纳粹党,扶植法西斯团体。

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在“绝望中,似乎是准备跟着任何一个提出一套计划的疯人走的”。

为此,忠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罗斯福总统,推进了系统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

这些政策可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由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其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三,保护劳工权益。

与此相配套的法律被后继者所沿袭,成为美国福利和救济系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顾家稼等《美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联邦德国经济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950~I960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5%,创西欧国家最高纪录。

“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既有国际大环境下的外部条件,也有国内政策制度的重要作用。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颁布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的相关法律文件。

分析上述法律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50〜1960年”联邦德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法律:

《联邦紧急救济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法》。

(写出3部法律即可)影响:

缓和了阶级矛盾,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采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答有利于缓和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等,也可以给分)

(2)原因: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如答组建煤钢共同体等机构也可以给分)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33.【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喜欢看戏。

乾隆皇帝还化妆上台,并将徽戏引入宫廷。

道光皇帝自称“唱戏人的儿子”,还奖励汉戏艺人。

慈禧虽然治国无能,但于京剧则可谓行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慈禧花巨资修建德和园大戏楼就不难理解了,这里见证了晚清京剧的发展,被喻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摇篮”。

——据李长建《颐和园戏楼探秘》整理

(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智慧海和圣彼得大教堂在承顶部之重方面的设计方法,并揭示两者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京剧形成的社会条件。

【答案】

(1)设计:

智慧海:

整座建筑由砖石纵横相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枋梁承重。

大教堂:

采用大圆顶结构,用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福条状的肋进行巩固。

不同之处:

智慧海着重体现了皇家威严;(如写佛教文化也可以给分)

大教堂体现了天主教对世人的感召力量,还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辉煌。

(2)特点: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或:

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条件:

统治阶级的喜爱和支持;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传统戏剧和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题材;各种戏剧的交融发展为其提供了艺术借鉴。

34.【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

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

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

——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整理

材料二:

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

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

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结合所学,指出蕴含该基本原则的“先导”。

结合一战前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美国如何遵循和发展这个基本原则的。

(2)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

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得分)

【答案】

(1)美国的孤立主义原则;1796年9月,华盛顿在报上发表的《告别辞》

史实说明:

一战初期,美国实行中立政策巴黎和会后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威尔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美国拒绝加入国联

(2)倾向于①:

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它历时长,规模大,造成了空前的灾难。

与此同时,战争促进了科技的飞速进步与新式武器的发展。

(以下同)

倾向于②:

战争摧毁了四大帝国,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日等国崛起。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倾向于③:

大战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出现国际联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隐含了新矛盾和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