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002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2.19)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

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

……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

据材料可知

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B.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

C.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保护环境与经济模式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注意可持续发展,可以避免环境恶化问题,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开发造成环境问题,故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生态环境

2.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产工具在西汉时开始使用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该题是选择题,属于图片型,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与史实记忆能力。

题中要求的是西汉时期开始使用的工具,B项的铁犁有了明显的犁壁,便于朝同一方向推进,是汉代的技术,故B正确;A项的耒是商周时期;C项出现于春秋战国;D项为唐代的筒车。

3.分析下图,能从图中数据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比较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农耕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衰退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示太湖地区农业经济在唐代安史之乱后迅速发展,在宋元时期达到最盛,但根据图示明清比之宋元,水旱灾害次数反而上升,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唐代后快速开发的太湖地区农业经济在宋元时期达到全盛,但因为宋元人口多,耕地不足,出现与山争地、与水争田的现象,导致生态的破坏,从而使得宋元之后的明清时期水旱灾害次数上升,故B项正确。

水旱灾害的发生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与政治制度无直接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两宋时期水旱灾害频发,但太湖地区农业在宋元时期达到最盛,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可以明显看出吴越时代(五代十国)以后,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水旱灾害)呈快速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耕经济过度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4.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田园生活自然悠闲D.男女分工明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等信息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是特点,但小农经济生活并不是自然悠闲的,D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特点

5.北魏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母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

这表明

A.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被取消

C.私有土地的所有者政府不再对其授田

D.封建国有和私有土地制度并存于均田制范臣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均田制下登记的土地不仅包括以桑田、露田为名目的田地,还包括原有的私田,D项正确;“原有的私地……不变动所有权”,说明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AB两项错误;私有土地所有者将原有土地登记以“充抵应受额”,数量不足的,国家还要对其再授田,C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6.“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苟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B.精耕绷作

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

材料“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强调的是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B项正确。

ACD三项包含在B项之中。

所以应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7.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慢慢出现,土地的“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其实也就是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故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答案】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1)分散性:

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3)落后性:

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特别是封建王朝政策的影响。

9.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

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布可以得出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如汉唐时期陕西与河南的治理次数一直都很高,唐朝时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的治理次数也很高,也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联系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色,可知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根本,据此分析可知BCD均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在题干中无法反映,故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治理

【名师点睛】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经济功能处于从属地位。

宋以后,随着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城市内打破了市坊界限,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10.“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是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二者的含义当然不是完全相同的,也不是没有关联的,而这也不是“补充说明”的关系,在做此题时必须要注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侧重于生产结构,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偏重生产结果,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

11.《晋书王恂传》记载:

“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

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

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这主要表明,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塞孺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族关系和察举制度,故排除AD;由“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看出当时的赋税是比较重的,故C的说法错误;由“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可以看出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

12.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

“凡治稻皆宣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_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

”“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

C.西汉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代田法,一种分田方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由於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在春季实行低作,有利于防风抗旱,在夏季实行高作,有利于排水防涝,特别是它具有垄沟互换,轮番利用的优点,所以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汉代代田法

13.从春秋的“初税亩”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初的“摊丁入亩”,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特点的是:

A.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士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B.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C.税种由简化单一演变为繁杂多项

D.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特点,从春秋的“初税亩”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初的“摊丁入亩”,这种演变体现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

也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C项表述与史实相反,应是由繁杂多项到简化单一。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赋税

14.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

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千年长期交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千早和人口过剩时为然”i}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古代时期,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B.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

C.15英寸等雨线是导致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D.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比较发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古代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几乎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也符合史实;结合所学可知,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较发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可以突破15英寸等雨线。

故选D。

考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影响因素

15.黄仁宇在《中国社会的特质)中说:

”(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这里的“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是指

A.重建小农经济B.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C.建立正常的赋税征收制度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每一王朝建立之初往往面临战争破坏、经济残破的现象,统治者都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保证农民有土地和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

封建政府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平均分配土地,B错;C、D是发展小农经济的经济政策,故选A最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1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甫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项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的信息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

【名师点睛】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

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

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17.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们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图表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安徽及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故排除B、C两项项;D项发生于两宋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汉唐(时期)”,故排除;由图片中两汉至唐期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的变化趋势可知A项的表述与此相符,故本题应选A项。

18.下图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图片可知,男子在从事农耕,女子在进行纺织,即男耕女织,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故选B。

AC在图片中无从体现。

“男主外、女主内”是指男人在外挣钱而女人在家里负责家里的事情,与图片不符,排除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19.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受禾”、“求年”、“有足量”这三个词都是有关于农业的,农业的发展对于当时中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收成决定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求年”只是一个祭祀活动,并不能决定农业收成,B选项错误。

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地位

【名师点睛】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

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

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

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

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

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

20.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

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推动了耕地的扩展B.明清统治者奖励垦荒

C.垦荒过程中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D.垦荒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答案】D

【解析】过度垦荒是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这道题的关键词是:

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结合所学,可以判定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要求;根据常识垦荒肯定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粮食产量,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逆向型选择题,又叫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选项。

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利用学生在考试中的思维惯性来设置答题陷阱,来考查学生的仔细审题能力和细致阅读能力、准确理解历史的思维品质等。

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否定词,这些词语的设置有的比较明显,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发生的”等;注意运用“错误的选项就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这一原则来确定出最后的答案。

21.古人称赞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离不开某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

它是

A.郑国渠B.芍陂C.都江堰D.灵渠

【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选C。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位于今天的陕西,排除A;芍陂是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凿,排除B;灵渠位于广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排除D。

2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

【答案】C

【解析】这两次改革都是奴隶主贵族展开的为维护自身统治进行的变革,所以ABD都是错误的。

这两次改革是按土地多少收税,实质上就是否定土地国有,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所以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的理解能力,这两次赋税改革都发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改革是在维护奴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属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没有废除奴隶制度。

23.以下四项哪个选项最能反映拙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B.“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C.“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沙”D.“机工出力,机户出资”

【答案】A

【解析】农耕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BC属于私营手工业,带有经营性质的;D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只有A是家庭手工作坊,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4.春秋后期鲁目某贵族拥有土地300亩,另外新辟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

【答案】C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亩收税。

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故按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500亩,故此题应选C项。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历史事实。

25.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答案】A

【解析】首先明确“相地而衰征”的内容:

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它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其次逐个分析备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答案为A。

贵族土地私有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春秋时期开始瓦解,BD项错误;战国时期才产生租佃制剥削关系,C项错误。

点睛:

春秋时期是我国大动荡时期,在经济上来说,原来的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如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亩征税。

除了鲁国的改革,齐国等国也进行了变革使生产关系逐渐的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26.最能反映春秋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的是

A.诸侯争霸B.铁器和牛耕的开始使用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私田的出现

【答案】D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表现为公田转化为私田,奴隶制生产关系开始瓦解。

最能放映时代特征的还是社会的生产关系,B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D项出现的原因,不能作为表现。

AC是政治方面的表现,排除。

故选D项。

27.《周书》载:

“神农(炎帝)耕而作陶。

”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作随葬品

C.原始农业发展促使手工业产生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贫富分化

【答案】C

【解析】“神农耕而作陶”描述的是生产和手工业方面的方式,而不是描述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故A错误;从“神农耕而作陶”中看不出随葬品中有大量陶器,故B错误;“神农耕而作陶”其中耕是农业,陶是手工业,说明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物品逐渐有了剩余,即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产生,故C正确;“神农耕而作陶”不能体现出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出现贫富分化,故D错误。

28.史载:

文帝、景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也很严重。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文帝、景帝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文帝、景帝不禁止土地兼并

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D.天灾人祸,又不善经营者被兼并

【答案】C

29.结合两汉时期统治政策的学习,你认为封建统治者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减轻田租和奖励农耕B.分给其一定的土地和恢复原有田宅

C.让士兵复员生产和释放奴婢D.减轻徭役、整顿吏治和提倡节俭

【答案】A

【解析】本题为程度式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应特别注意分析备选项中哪项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的最有效措施”。

在封建社会,要想使农业产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