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947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1.古诗词名句填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3)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生命终了的价值;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体会了什么叫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陆游在孤村的夜有所梦“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爱国;龚自珍对落花“________,________”的称赞,让我们懂得什么叫奉献;王勃送别杜少府时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知道友情是空间距离无法阻隔的。

(4)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的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5)“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阐述了这一观点。

(6)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请写出能体现他们这种风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ēn____言②强guō____不舍③恣suī____

三、选择题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瞥见(piē)给予(gěi)游弋(yì)鸠占鹊巢(jiū)

B.亵渎(xiè)骈进(pián)旁骛(wù)恍若隔世(huǎng)

C.驰骋(chěn)濡养(rú)惊骇(hài)间不容发(fà)

D.灰烬(jìn)广袤(mào)矗立(zhù)大发雷霆(tínɡ)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嘶哑天骄娉婷相得益章

B.漫游脏物制裁李代桃僵

C.呢喃阴翳缀满彬彬有礼

D.飘逸困厄妄想富丽堂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业大神盘古?

还是炼“五色彩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B.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的目标生活,不可能精彩。

C.近来,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引发观众热议,谈起原著,严歌苓称《芳华》是她“最诚实的一本书。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

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

大写的人,才最美!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把锁锈死了”和“这把锁生锈了”中的“锈”字都是名词。

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C.“辛勤耕耘”、“不断发生”、“禁止吸烟”、“销售计划”四个词中“销售计划”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D.“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的主干是“这是一部散文诗。

四、语言表达

8.请结合下面这段文字的语境,续写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30字)

司马光看见朋友掉入大水缸,在里面上下扑腾,大声呼救。

司马光立刻捡起一块石头高举半空中。

此刻,他顾虑重重:

这口缸是文物吗?

万一砸破文物可是犯法的!

就是这缸不是文物,万一砸破缸的同时也砸破了朋友的头,医疗费谁出?

五、综合性学习

9.口语交际。

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

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

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电话通知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①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

叔叔(阿姨),我是张伟的同学,__________(以上填写内容不超过30字)

②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

爸爸(妈妈)__________(以上填写内容不超过15字)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到老君山

①秋天的老君山,像老子留下的五千箴言,像李白、杜甫晚年的诗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那深绿环绕红叶点缀的山峰,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出人意料的简约。

沿山路缓缓走近,在秋风中慢慢回味,细细品读,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其实在秋天,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河南老君山更有的味。

木叶未脱、秋菊盛开、红叶遍地的老君山,更像一位心思浩范、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都在优雅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安恬,格外深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方无隅的仙风道骨,更让人神往,让人心醉。

②山路拾级而上,红叶、黄花、碧草、绿树,连同山间不时闪动的葡萄、柿子、猕猴桃等颜色各异的野果,还有不时出没于山林的松鼠、野兔、小鸟,都让老君山的秋天显现出一种灵动的优雅,一种独特的风韵:

奇峻的峰岭、磷峋的怪石,静谧的栈道、清幽的道观,悠悠大山,万象归一,清雅幽静之中,让老君山的秋天多了几分闲雅恬淡,几分澄净明丽。

走近马鬃岭,登上入百里伏牛山的最高点,放眼远跳,极目四望,万里风光尽收眼底,天高云淡,气爽风寒,千重碧浪,沁人心脾。

仰视俯察,远眺近观,快意非常,世界的博大,宇宙的邈远,河山的壮美,让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更让人真切地体味到得失的细微、荣辱的虚无、世界的本真,让许多解不开的心结,在一瞬间悄然化解,荡然无存。

不知不觉间,你会感觉到,山水原来也是有境界的,大气的灵山秀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的“道”,无声无息的山山水水,用造化妙得之美景,给予人的,正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心灵呵护,一种恒久不变的深深关爱。

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回味,方能领受。

这或许,又是大自然的另一个高妙之处,也是人类几千年来钟情于灵山秀水的一个根本原因吧。

③三秋时节,登上老君山,走近老君庙,看着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看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君庙,你会诗情飞扬,灵感喷涌,脱口吟出一些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激越情感,更会下意识地想到,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浸染着浓重的诗意。

黄花、红叶、碧草、绿树,飞瀑、幽林、奇石、怪崖,实际上,都是诗神散落于大地的灵动神奇的平仄音韵,都是大自然出于一片关爱之心送给世人的绝妙佳句。

④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的诗人们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

诗仙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写有诗作《谒老君庙》: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乌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诗中所写的景象,与陕西洛南及云南等地老君山、老君庙的景观明显不符,加上李白素来推崇出生于来川的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唐朝又奉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唐玄宗都对河南老君山极为重视,爱好游历的李白,自长安沿驿道出函谷关,再沿就国古道,到栾川游历、拜谒老君庙,并写下这首诗,应在情理之中。

⑤秋到老君山透过时间的空旷,透过大山的优雅,透过古庙的凝重,透过各种美景,让老君山更具仙风道骨,更能体现道法自然的深意。

悠悠青山、红叶碧草、黄花绿树、飞浓流泉,大自然用妙笔写下了秋的曼妙、秋的优雅、秋的真切。

秋到老君山,万物和谐,自然界的造化为人类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心境。

这些或许就是两千多年前气象峥嵘,大的哲学家老子,走遍九州八荒最终归隐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毕竟哲人的哲思与养生,是需要优雅准与灵动的山水景观作为基础的。

(郭向阳文/有删改)

10.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的语言说秋天的老君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11.结合第②段内得,说句子“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地回味,方能领受”中,“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是指什么。

12.依据文章③④段的内容,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说“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

13.作者为什么要“秋到老君山”?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条作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在光环的大小以及云彩颜色的排列上。

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

C.文中的谚语揭示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D.文中用“推测”而不用“断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5.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人不炼,不成器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

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

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孟子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

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这些道理。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

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

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

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

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须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

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

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生平安喜乐、诸事顺遂的人是很难成为大才的。

B.每一个人都应该锻炼自身,锻炼程度不同,获得的收益也不一样。

C.锻炼自身,不仅要锻炼出才能,更要锻炼出美德。

D.人要想成才,就得锤炼,去除杂质。

因此,人生本来就是苦的。

17.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苦“炼”成才的人物,像“宋濂苦学成才”之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另举出3个例子,作为本文的事例论据。

晒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

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

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

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

“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

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

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

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

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

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

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

“我儿子在看书呢!

”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

母亲笑道:

“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

”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

“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

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

”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

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

“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

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

1992年6月2日。

”母亲慨然叹道:

“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

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

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

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

“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

”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

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

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

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

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

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

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18.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①   →回忆母亲重视读书→②    →母亲去世→③ 

19.按要求品析语言。

(1)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品析加点词语)

(2)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0.选文第②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

‘我儿子在看书呢!

’”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21.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22.作者爱读书、藏书,书也像阳光一样照进作者的心灵,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请写出一句完整的关于书或读书的古诗文名句。

七、对比阅读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予至扶风①之明年,既而弥②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③乃雨,甲子④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⑤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⑥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⑦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⑧,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扶风:

凤翔府。

②弥:

整、满。

③乙卯:

农历四月初二。

④甲子:

农历四月十一。

⑤丁卯:

农历四月十四。

⑥忭(biàn):

高兴,快乐。

⑦属:

同“嘱”,意为劝酒。

⑧荐饥:

连续饥荒。

2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B.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C.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D.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24.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予至扶风之明年

B.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C.越明年,政通人和越三月乙卯乃雨

D.杂然而前陈者而不知人之乐

25.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伛偻”指老人,类似的词还有“黄发”等;“提携”指小孩,类似的词还有“垂髫”等。

B.甲段中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C.乙文中,从“弥月不雨”到“乃雨”“又雨”到“大雨”,雨患成灾,作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而喜,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

D.甲文作者紧扣一个“醉”字,一个“乐”字,抒发情感;乙文作者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体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2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位文学家在政治上有何共同观点?

八、作文

28.作文。

每个人都会经历过许多个“那一次”,或许经历了那一次你长大了,或许经历了那一次你受到了教育,或许经历了那一次你明白了一个道理……

请以“那一次,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按要求写作。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29.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位哲学家说:

有些事,做了才知道;有些事,错了才知道;有些事,长大了才知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

知晓一件事、成就一件事,需要行动和实践,需要经验和教训,也需要时间和经历。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据此写一篇文章,可抒发情感,也可阐述观点。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燕然未勒归无计(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燕、计、汗、阑、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2.箴聒睢

【解析】

【详解】

“箴”不要写作“真”,“聒”不要写作“括”,“睢”不要写作“雎”。

3.B

【解析】

【详解】

A.给予(jǐ)

C.驰骋(chěng)

D.矗立(chù)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A.“相得益章”改为“相得益彰”。

B.把“脏物改为“赃物”。

D.把“富丽堂黄”改为“富丽堂皇”。

故选C。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成分残缺,应在“收缩”后加“的过程”;

C.语序不当,应为“宣传、推广武术”;

D.搭配不当,应将“问题”改为“压力”。

故选B。

6.D

【解析】试题分析:

A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

B第一个“压力”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C句号应移至引号外。

7.B

【解析】

【详解】

A.第一个“锈”是动词。

C.“销售计划”与“辛勤耕耘”“不断发生”都是偏正结构,“禁止吸烟”是动宾结构。

“禁止吸烟”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D.主干是“这是散文诗。

故选B。

8.就算没砸破头,万一缸破了,朋友也死了,责任谁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续写。

首先,必须顺着所给开头想下去,这是不可动摇的;其次,确定好选文的中心和语境,要紧紧结合语境,围绕中心续写。

此语段要抓住“他顾虑重重”,写作时要紧扣“司马光”此刻的心情,根据“这口缸是文物吗?

万一砸破文物可是犯法的”“就是这缸不是文物,万一砸破缸的同时也砸破了朋友的头,医疗费谁出”可知,其手中的石头迟迟不肯落下,或是因为今人道德的下滑,或是因为思维的多向性……依此续写即可。

9.①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正在市中心医院等待手术,需2000元钱。

②我班同学病了,我在照顾他。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

转述人物和故事,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回答。

首先分析题意,理解接听电话者、患者以及自己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题意“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介绍。

转告张伟父母时,要说清楚张伟的病情、住院地点和所需手术费用,转告自己父母时,只说清楚自己回不了家的原因即可。

注意叙述要明了,文字要简明,用语要得体。

还有注意变换人称。

10.秋天的老君山远看朴素、简约,近看安恬、深致、独特。

11.以优美的景色给人快意,让人看清得失荣辱和世界本真,打开心结,心灵得到呵护,这是自然对人的无私大爱。

12.老君山的秋天有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令人诗情飞扬。

古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甚至大诗人李白都有诗作留下,可能游览过老君山。

13.秋天的老君山更有韵味,让人心情亮丽,感受自然的关爱,更能体味老子哲学道法自然的深意。

【解析】

10.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

根据题意,结合关键句子回答。

“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出人意料的简约”“沿山路缓缓走近,……,更像一位心思浩范、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