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309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docx

健康管理师报告人群健康管理论文范本

 

国家职业资格试点鉴定

健康管理师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报告题目:

健康管理在某单位肥胖群体中应用的报告

 

姓名:

***

身份证号:

***

准考证号:

***

所在省市:

湖北省宜昌市

所在单位:

宜昌长投公司健康管理处

 

健康管理在某单位肥胖群体中应用的报告

***

湖北宜昌市长投公司健康管理处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单位肥胖群体中所能达到的效果。

并进行分析。

方法对2008年2月-8月某单位28例肥胖职工进行有计划的群体健康管理,半年后按确定的若干个指标按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观察组的行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均优于管理前。

结论对肥胖群体进行有计划的健康管理与行为干预,可达到控制体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管理;肥胖;群体

目前中国城市居民营养失衡现象严重,相关疾病患病率不断攀升。

其中,仅肥胖患者在成人中就占22.8%。

[1]而单位作为社会群体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进行群体健康管理的主要载体。

本报告通过对某单位肥胖群体进行健康管理的应用,探讨健康管理在单位中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某单位为研究对象,共72名职工,其中符合肥胖诊断标准的职工共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45岁±13岁;职业:

干部18例,工人10例;文化程度:

高中8例、大专10例、本科8例、研究生2例。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为符合入选标准的28例肥胖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进行持续半年(2008年2月—2008年8月)的调查研究及危险因素的等级评估与行为干预,与建档初的各项指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X2检验和P值进行统计分析。

1.2.2监测指标判定标准

肥胖:

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顾问小组提出的标准,亚太地区BMI≥23为超重,BMI23-24.9为肥胖前期,BMI25-29.9为肥胖1级,BMI≥30为肥胖2级。

[2]确定BMI≥25为肥胖。

血脂异常:

根据本地化验室血脂检查的指标确定。

胆固醇正常范围:

2.9-5.2mmol/l,甘油三脂0.6-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4-1.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2.1-3.1mmol/l。

超出此范围的任何一种指标,都认为是血脂异常。

血压异常: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正常血压:

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

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2]故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定为血压异常。

糖耐量减低(IGT):

指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10.0mmol/l。

[4]

1.2.3健康管理师程序

分四个步骤:

一、收集健康信息。

收集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相关的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

发现健康问题,为评价和干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二、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

即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估。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风险,鼓励和帮助人们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指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三、对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管理。

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针对个体制定量化的健康改善目标及行动计划,对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个体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干预、监督和指导,降低被管理对象的健康风险。

这是解决健康问题最实质性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健康管理过程的核心部分和核心环节。

四、效果评估。

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在实施健康管理一段时间后,需要评价效果,调整计划和干预措施,周而复始、长期坚持,以达到健康管理的预期效果。

1.2.4健康档案内容

①病人一般资料。

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②生活习惯及嗜好。

包括吸烟、饮酒、工作方式、睡眠、饮食状况、体育锻炼等。

③既往健康状况:

包括家族史、疾病史、现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④心理健康状况:

包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情绪变化、人格、气质等。

⑤生活事件:

如离婚、家庭成员死亡等。

⑥健康风险及危险因素评估;⑦需要干预的影响健康的问题;⑧拟采取的干预方案及实施情况;⑨行为干预的效果。

1.2.5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收集的资料,评估病人的易发危险因素及健康风险。

①收集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资料:

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危险因素资料包括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卫生服务、疾病史、婚姻生育史、家庭疾病史等。

②将危险因素转成危险分数,需要查阅危险分数转换表。

③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④计算存在死亡风险。

群体评价是在个体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结果可以用于了解危险因素在人群当中的分布和严重程度,为确定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制定防治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

1.2.6制订干预方案

针对病人的管理因素及存在的健康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

通过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与病人及单位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取得病人及单位领导的有效支持与配合等手段,达到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应对能力,正确对待疾病,规范行为生活方式,提高干预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的目标。

具体干预方案:

①控制总能量摄入。

每天控制在1000千卡左右,也要保证每个个体能从事正常工作为原则。

还要控制三大营养素生热比:

蛋白质占25%,脂肪占10%,碳水化合物占65%。

②食物上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高的食物。

1日三餐食物总摄入量控制在500克。

③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零食等。

④运动方式:

选择有氧耐力运动。

步行、慢跑和游泳。

运动强度维持在65%最大心率,运动计划时第1周,每天消耗150千卡,12周以后每天消耗300千卡以上。

实际执行时也结合个体的适应能力、循序渐进,贵在长期坚持。

建立健康档案初,由有良好业务素质、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健康管理师负责对病人进行管理,管理期间每周1次对病人进行综合观察、分析、评估、指导,不断找出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予以正确积极主动干预,如耐心细致的相关知识宣教,告知相关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不良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并邀请病人家属参与,及时肯定鼓励病人取得的点滴成效等,并将病人的病情动态及时反馈至健康管理师,利于病人制订最佳诊疗方案。

病人体重控制后,每周电话追踪1次,每月家庭访视1次,半年后对相应指标进行评价处理.

2、结果

根据病人建档时及建档后半年的相关指标进行自身对比,发现为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及予以相关的健康干预后,病人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正确行为生活方式遵从率均有明显提高。

(见表1~表3)

表1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比较n=72

时间

管理前

管理后

X2值

P

肥胖

肥胖并血脂异常

肥胖并血压异常

肥胖并糖耐量减低

28

20

12

11

5

7

7

5

20.8

7.84

1.52

2.53

<0.01

<0.01

>0.05

>0.05

表2健康管理半年行为生活方式的比较n=72

时间

管理前

管理后

X2值

P

膳食合理

适量锻炼运动

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生活起居规律

吸烟

9

6

11

8

13

25

22

25

19

5

9.86

11.35

7.23

5.52

4.06

<0.01

<0.01

<0.01

<0.05

<0.05

表3健康管理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的比较n=72

时间

管理前

管理后

X2值

P

肥胖危害知识知晓数

6

22

11.35

<0.01

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数

7

23

10.78

<0.01

通过健康管理,职工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更健康和积极,同时也使其对工作更加积极,心态也更加健康,使单位的工作面貌也发生了改善。

对单位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

3.1健康管理更利于发现影响职工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持续的监测、评价及有计划的管理服务,故而能及时发现影响职工健康的各个危险因素,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也使干预措施更有效。

3.2健康管理对职工的干预措施更有效。

由于每个职工的健康档案是独立的,且资料的收集及对病人的监测和干预是持续不断的,同时由于邀请了家属和单位领导的参与配合起支持监督作用,且我们为病人制订的干预方案全面合理,病人更愿配合,故效果更佳。

3.3健康管理更利于职工正确认识对待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积极主动的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由于肥胖为生活方式病,为多个易发危险因素的综合结果,对各危险因素的正确应对方式能减缓疾病的进展,而健康管理通过量化指标并个别的指导可使职工及家属对各易发危险因素更了解,故更利于职工正确认识对待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能积极主动的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3.4健康管理可提高职工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降低了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在进行健康管理的职工中,职工的肥胖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高血脂的发生明显减少,高血压、糖耐量降低的人数也有减少。

使职工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3.5健康管理通过改善职工的健康状况,使单位的医疗成本降低,并使职工的工作能力提高。

4、讨论

职业人群是人类宝贵的社会资源,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现代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迅速增长,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对肥胖病人的健康管理与危险因素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并通过以肥胖为重点的健康管理,起到对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改善作用。

以单位为载体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可以通过组织的力量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对单位健康管理的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晶晶 胡锦武.中国城市居民成人肥胖患者逾两成新华网2006年11月5日

[2]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2版,1525

[4]陈敏章邵丙扬.《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32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