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402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聒噪(kuō)吹毛求疵(cī)B.蓦然(mù)戛然而止(jiá)

C.藩篱(fān)戒骄戒躁(zào)D.嗔怪(zhēn)鳞次栉比(zhì)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A.气慨川流不息惹事生非B.安详变本加厉指手画脚

C.高粱贪赃妄法浮想联篇D.担搁买牍还珠舍身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写诗需要技巧,但技巧不等于装模作样,也不等于堆砌词藻。

B.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自食其果,投巨资所建37座别墅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C.20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异曲同工,都为特区作贡献。

D.作为一般干部,我知道你人微言轻,这事办不成我能理解。

4.选择下列无语病的一项(3分)( )

A.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中科炼化和钢铁建造”这两个项目能否通过环评,是湛江发展能否有质的飞跃的关键。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民俗是一道风景,也是一种文化。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

(1)向读者推荐一种民俗文化,并简要叙述与读者分享。

(4分)

(2)为你推荐的这种民俗文化拟定一则广告宣传语。

(不超10字)(2分)

6.古诗默写(6分)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二、现代文阅读(3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14分)

湛江福寿山玉佛寺

①福寿山玉佛寺座落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由圣志(又名释远顺)上人创建於1931年,原名福寿山庵,1966年停止佛事活动,1980年恢复佛事活动,由比丘尼德周法师住持。

1987年,原出家於该庵而现已旅居美国的美西佛教会会长文珠法师捐资二百多万元人民币,筹划改建。

1990年1月4日(农历十二月八日)落成,因寺内有三尊请自缅甸的玉佛,故改名福寿山玉佛寺。

地处闹市的福寺山玉佛寺为四层楼房殿宇,建筑面积1088平方米,混合结构,丹墙琉瓦,庄严肃穆。

寺内殿堂、斋室、卫生间布局合理,集中西建筑特点於一体,是湛江市香火旺盛的佛教道场之一。

  ②临街是山门,山门两边是两米多高的彩砖琉檐转墙。

门额“福寿山玉佛寺”六字,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书。

楹联“福寿无疆频施法雨普度人天悟解脱,玉佛庄严广演佛乘咸令凡圣证菩提”,由文珠法师撰文,陈从信收写。

门内庭院中点缀着中外名贵花草,芬芳馥郁,赏心悦目。

  ③穿过庭院,步上五级台阶,是一楼殿堂门额“不二法门”及楹联“大慈大悲四生九死有同人毗卢性海,觉自觉他三贤十圣并宣不二法门”,由文珠法师撰文,区董立书写。

殿内大厅一方形龛中供奉地藏菩萨,系缅甸汉白玉所琢,高1.2米,价值约20万元人民币。

龛名“报恩堂”,高二米多。

两边功德堂,为长方形龛,均为名贵木料雕琢而成,刻彩色龙风。

龛前正面五幅涂金木刻佛像图,工艺精巧。

左墙七幅国画,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出家、成佛、收五比丘为徒的故事,右墙是“佛光普照”和学佛警句镜屏。

  ④二楼大厅为客堂。

厅正面供观世音菩萨,亦由缅甸汉玉石所雕,高1.2米,价格约20万元人民币。

厅中一张红木长方方台,有精巧雕刻花纹,四边配套红木家具,摆设整齐大方。

  ⑤三楼大厅贯通四楼,一方形龛二层楼高,刻“万德庄严”匾额,四周雕龙镂凤。

龛内供缅甸汉白玉释迦牟尼佛,高二米,重两吨,价值约40万人民币。

龛右设“廷生堂”,由木料制造,精雕细刻。

厅左供韦陀,右供伽蓝。

两边墙上十八幅罗汉国画,是四川著名画家所作,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当代美术珍品。

厅内有名人题联,如赵朴初先生题“文宇结殊胜因缘广开法藏,珠网现恒沙世界无尽庄严”;广东省人大常委、省佛教协会会长云峰法师题“福海有慈航普.度众生登觉岸,寿山迎玉佛重光古寺振宗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住持初慧法师题“文风遍沭须弥界,珠色堂观帝纲宫”;正门外走廓遍布名花瑞草,门额“大雄宝殿”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赐题书,楹联;“佛日高悬普照大干恒沙众生登觉岸,法轮常转圆音演畅无量含识契真如”,系文珠法师撰文,区董立书写。

四楼设藏经阁等。

  ⑥福寿山玉佛寺不仅以现代化的殿宇建筑、价值贵重的玉佛而闻名,而且因广弘佛法而名扬海内外。

近年来,旅美比丘尼文珠法师多次在寺中开坛讲经,分别讲授了《心经》、《佛说八大觉经》、《金刚经》、《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并作了“怎样修佛法”、“因果与轮回”、“信佛与修行”、“学佛与青年”、“坚定自己信念,改善自己命运”等佛学专题讲座,她的讲解深入浅出,善於用讲故事的形式解释经文生动易懂,颇受听众欢迎,听众多达1000多人。

⑦福寿山玉佛寺不仅道风严正,僧人修持精进,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常参与社会扶困济贫活动,如该寺八十高龄住侍德周法师将自己节俭的十万元,奉献给廉江市平坦镇东木埇小学建设教学楼。

从1998年起,寺中常住每年省吃俭用捐出3000元,文珠法师个人也每年捐出3000元,用来资助失学儿童。

1998年被广东省佛教协会评为文明寺庵。

同年,福寿山玉佛寺被湛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文明宗教活动场所”。

⑧总之,福寿山玉佛寺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7.文章第①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福寿山玉佛寺?

(4分)

答:

8.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举例说说它的作用。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并简要分析一下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答:

10.阅读全文,说说福寿山玉佛寺之所以闻名并且对社会有贡献的原因有哪些?

(4分)

答:

 

(二)阅读《洁白的木槿花》,回答11—15题.(18分)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

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

“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

”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

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

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

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

“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

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

”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

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

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

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

“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

”廖医生爽快地说:

“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

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

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

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

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

“好,我收下。

钱的事,不要说起。

”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

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

廖医生拗不过,说:

“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

”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

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

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

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

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

“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

摘了卖给我,好吗?

”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

廖医生拿秤一称,竞有一斤。

他说:

“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

”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

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

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

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

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

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

“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

临终拉着我的手说:

“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1.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

“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

”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

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

(4分)

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答:

13.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在文中到底有什么含义?

请作简要回答。

(3分)

答:

14.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这两个人物作出评析。

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4分)

答:

15.从文中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来帮助母亲的做法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你的经历或你了解的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50个字)(4分)

答:

三、古诗文、文言文阅读(24)

(一)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6――17题。

(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这首诗前后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回答18——20题。

(10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蔚然⑵意⑶觥⑷乐

19.翻译句子(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

(1)“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2分)

(2)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2分)

(三)阅读《季札挂剑》,回答21--23题。

(8分)

延陵季子①将西聘②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③。

嗣君曰:

“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刘向《新序》)

『注』①延陵季子:

季札(zhá),春秋时期吴国人。

②聘:

访问。

③嗣君:

此指徐国即位的君主。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带宝剑以过徐君过:

拜访B.不言而色欲之色:

脸色

C.顾反反:

通“返”,指从晋返回D.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带:

带回去

22.请将“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4.请以“我最喜欢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一、

参考答案

1、C2、B3、B。

A装模作样:

故意装出一副模样给人看,用于人。

C异曲同工:

曲调虽然不同,但演得同样精采。

比喻不同人的辞章具有同样高的造诣。

应改为“殊途同归”。

D人微言轻:

职位低的人的言论、主张不为人所重视。

多用为自谦之词。

4、C。

5.

(1)(只写民俗得1分,分析形象生动得满分。

(2)

6.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

(一)《湛江福寿山玉佛寺》

7.福寿山玉佛寺的地理位置,创建的历史过程,改名的原因,规模,布局,香火情况等(答到其中四点均可得满分)

8.示例:

本文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在第⑥段中,举了旅美比丘尼文珠法师多次在寺中开坛讲经的例子来说明福寿山玉佛寺是因广弘佛法而名扬海内外的;在第⑦段中,举了住侍德周法师将自己节俭的十万元,奉献给廉江市平坦镇东木埇小学建设教学楼等例子,说明福寿山玉佛寺的僧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常参与社会扶困济贫活动。

(答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并且答出具体的作用才能给满分)

9.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2分)画线句的作用:

承上启下,既是对上文介绍福寿山玉佛寺现代化的殿宇建筑和价值贵重的玉佛等内容的总结,又是引出下文对福寿山玉佛寺广弘佛法做法的介绍说明。

(2分,如果只答承上启下,只能得1分)

10.原因有四点:

①殿宇建设的现代化;②寺中有价值贵重的玉佛;③寺里广弘佛法;④寺里僧人修持精进,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常参与社会扶困济贫活动。

(每点1分)

(二)《洁白的木槿花》

11.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4分。

应具备“方式”和“目的”两层意思,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2.①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宽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

②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却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4分,各2分。

要点具备、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3.一方面指的是大自然的木槿花,一方面借它来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4分,要点具备、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4.母亲:

贫困而自尊。

她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

廖医生:

心地善良,尊重弱者。

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借木槿花来帮助母亲,维护母亲的自尊。

15.示例:

我得到的启示是,有时一厢情愿的去帮助别人,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自尊和感受,要注意方法,不要好心做坏事,不要让你想帮助的人觉得你是在施舍给他,这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就像我们学过的“不受嗟来之食”的那个穷人一样,为了尊严和骨气,最后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施舍了。

所以说,帮人要诚心,还要注重方法。

(单纯讲道理不能得满分,一定要结合事例来谈才行)

三、

(一)

16.诗歌前半部分描写了一幅凄清悲凉的画面,如巴山楚水,空吟,沉舟,病树等,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意境开阔明朗,如千帆,万木春,杯酒。

17.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酬答抒发了长期被贬的愤懑,表达了坚持理想,重新振作的豁达胸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二)

18.(4分).⑴蔚然:

茂盛的样子。

⑵意:

情趣。

⑶觥:

酒杯。

⑷乐:

以……为乐

19.(3分)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20.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太守之乐其乐也。

(两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也行)

(三)

21.2D“带”应为“挂”之意

22.3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23.2人要重信誉,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即使心里答应而嘴上没说出,也要努力做到,这才是高尚的人。

24.按中考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