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609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docx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简答论述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答: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归根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第一,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决定着从一种旧的生产关系向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过渡,也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2、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答: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

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无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

经济规律的特点:

(1)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

(2)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是不相同的。

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

(1)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级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

(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例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有剩余价值规律。

3、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类型及其实质?

答: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原有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投入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实质就是单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即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4、商品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

答:

(1)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2)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

第一,它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它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第三,它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答:

(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7、试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为什么价值规律能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

(二)价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两极分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8、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答:

区别:

(1)商品经济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生产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

(2)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

联系:

(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依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9、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新增)

答:

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

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价格机制

(2)供求机制(3)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的作用:

(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

(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供求机制的作用:

(1)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

(2)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竞争机制的作用:

(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

(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革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分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

(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10、简述市场调节的含义及市场调节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答:

所谓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

作用:

(1)市场机制调节价格。

(2)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市场机制调节需求,包括调节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

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是有条件:

第一,企业要有产供销和人财物的自主权,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企业的的生产方向、规模、结构可自主决定和调整

第二,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价格要求随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的变化而涨落,这样才能给企业传递一种正确的市场信号;

第三,企业的经济利益,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实现状况,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相联系;

第四,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

第五,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11、试述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内容是: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雇佣劳动的剥削。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衰亡的全过程。

12、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答: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第一,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第二,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第三,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第四,       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第七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13、试比较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之间的关系。

答:

首先,划分的依据不同。

前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后者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其次,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

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则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料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后者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试述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

答:

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其成正比变化。

(2)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1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简述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答:

首先,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其次,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区别:

(1)它们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2)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16、生产成本的含义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的影响是什么?

答: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C+V)。

它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的现实经济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在生产的条件。

其次,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和亏本的标志。

再次,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17、试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以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

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1)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的程度。

(2)二者在量上有差别。

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18、试述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是否否定价值规律?

为什么?

答:

(1)生产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的。

(2)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3)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4)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别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

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前提,由价值转化而来的。

因为:

①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其变动最终取决于价值变动。

②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③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是否否定价值规律?

为什么?

答: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即市场价格这时已经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平均利润率规律所决定的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

因为:

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19、资本主义信用的类型及特点?

答: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商业信用特点

答:

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

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银行信用特点

答:

第一,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借贷资本。

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

而是货币资本。

第三,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

20、什么是垄断利润,垄断利润的源泉与获取途径?

答: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源泉,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是:

(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垄断组织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以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

(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人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21、简述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

答:

(1)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也不同。

(4)竞争的范围不同。

22、为什么说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第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标志。

第二,20世纪初列宁曾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

第三,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四,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第五,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列宁明确指出: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2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对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双重作用?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1)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为一体;

(2)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利益服务,是私人垄断资本为维护垄断经济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

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

(1)对国家垄断资本进行管理和调节。

(2)对部分国有的垄断资本进行管理和调节。

(3)对私人垄断资本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

(4)采取“经济计划化”手段调节社会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答: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①国家投资兴办新兴工业企业,部分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②国家在调节经济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润的狭隘界限。

③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缓解了生产无政府状态,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

④在一定时期内暂时缓存了劳资矛盾,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⑤国家出面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矛盾得到协调。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表现为:

①广大人民税负沉重。

②引起财政赤字,滥发货币,长期通货膨胀。

③公私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危机。

④国有垄断企业成为财政沉重包袱。

24、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本质,资本全球化的根源

答:

必然性:

(1)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本质:

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资本全球化的根源及趋势:

答:

(1)新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范围内掀起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产业在国际范围转移,只有通过国际投资才能实现;

(2)跨国公司的巨大经济实力使其境外投资大幅度增长。

跨国银行拥有遍布全球的国际信息网络,通过这些机构大量吸收和借贷国际资本。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庞大的资本,需要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纷纷投向国外。

(4)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和各国为本国经济发展制定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使国际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促进资本国际化。

25、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答:

积极作用: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

(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负面作用:

(1)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3)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利益。

26、简述社会主义本质及其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答: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根本优越性,又是衡量是否真正搞懂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2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

第一,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

第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想结合。

第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第四,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28、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答:

(1)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9、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必须占主体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30、试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原因

答:

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因为:

第一,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第二,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

第三,公有制决定了劳动成果必然按照符合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

第四,公有制决定着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可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1、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答:

(1)多种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

32、如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答:

(1)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体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5)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3、简述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及按劳分配的作用

答:

客观经济条件: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按劳分配的作用:

(1)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2)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3)按劳分配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

3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

答:

第一,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第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第三,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货币收入,不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购买股票、债券或购买生产资料,创建企业。

35、简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原因

答: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营方式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第三,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

36、简述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P266

答:

首先,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

其次,这也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条件。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如果公有制经济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它就不再是为劳动者共同利益服务的经济,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不以按劳分配的收入为主,他们就不会关心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37、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特点:

P271-272

答:

性质:

社会主义消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生产决定消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