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796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ocx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

 

打开亚洲地图,我国沿海宛如一张“弓”:

渤海湾、北部湾(广西)是弓的两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弓臂,由东北向西南的广大内陆地区是一根弦,由西向东的交通路网、珠江、长江水系犹如箭身。

从这张“弓”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位。

8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位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钦州建设中国“南方第二大港”。

在我区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热潮中,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推动下,如今的钦州已经离孙中山先生的构想越来越近:

7万吨级的码头泊位已经启用,10万吨级的进港航道工程正在奋力推进……如今的广西,正抓住和用好面临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发挥和创造区位优势,在多区域合作中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边、沿江,是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是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的战略构想

新的合作起点

我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沿江、沿海、沿边,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我区的区位优势和在多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对自身的加快发展意味着什么?

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肯定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和北部湾广西沿海经济开发的举措,认为推进泛北部湾合作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这件事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把这篇文章做好。

要努力把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带动广西以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必定成为国家的战略,将给广西提供更大的机遇。

相对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首都来说,广西是边远省区;但是对于东南亚来说,广西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对于正在形成的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和交通枢纽来说,广西又成了中心。

广西从此不再封闭,不再偏僻。

发挥和创造优势

建设合作新基地

包括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在内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广西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区域内集中了广西主要的优势资源和生产力,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运输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广西发展的龙头地带,也是大力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点。

区位优势奠定了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有“地位”还必须有“作为”。

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站在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吹响了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号角。

自治区领导强调指出,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全方位对接、开放与合作需要有新的基地。

我区沿海地区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对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迅猛。

加快该区域全面开放开发,将极大地推进广西的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极大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环北部湾经济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加速发展新的一极。

随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推进,广西沿海开始进入各方视野,“广西沿海港口”第一次进入了国家规划。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印发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在《规划》的描述中,防城港是西南沿海地区的3个全国主要港口之一,是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之一;北海港、钦州港被列入全国25个地区性重要港口行列。

广西,这个昔日封闭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由大西南出海大通道成为连结中国与东盟的国际性主通道。

把握多重机遇

夯实合作基点

北海,这个位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美丽海滨城市,随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大力推进,正在充分发挥地处北部湾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优势,摆脱以前“泡沫经济”的阴影,以开阔的视野、宏大的气魄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与质量,经济社会快速稳健发展:

成功处置了制约北海发展、影响北海形象的停缓建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园区经济从小到大,迅速崛起;大学园区从无到有,梦想成真;银滩中区改造成功,引人瞩目;北海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态势喜人。

如今的北海已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地区。

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战略,给了钦州一个巨大的发展舞台。

钦州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

目前已建设10万吨级的进港航道,配套建设一批路网工程,引进印尼金光集团投资的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国投公司投资的钦州火电厂、中国石油公司投资的1000万吨级炼油项目、新加坡来宝集团投资的粮油加工项目等。

防城港抓好铁矿石、有色金属、煤炭、粮食、农林产品等大宗货物疏运,同时加快集装箱发展,开辟日本、韩国、越南等对开集装箱航线,防城港作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最大港口,正成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

(来源:

广西日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优势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农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其中规划港口岸线228公里,目前仅开发不到10%,沿海港口具有兴建年吞吐能力3亿吨以上的深水码头资源;可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开发的土地面积占经济区总面积的9%,目前只开发了2.18%,尚有2906平方公里可供开发;海洋生物、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热带渔场之一,海岸带已探明有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28种矿产。

水土热条件组合好,适宜种植亚热带农林作物,是全国南亚热带水果和速生丰产林基地。

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宜人,是我国最适宜人居的区域之一,2007年南宁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北海市曾获“中国人居环境、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范例奖”。

拥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还有南宁青秀山、钦州三娘湾、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等多个国家4A级景区,滨海和边关旅游特色鲜明。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海岸线曲折,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处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长1500多公里,海岸迂回曲折,多溺谷、港湾。

具有良港条件的有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珍珠港等。

沿海岛屿有697个,岛屿岸线长600多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

港口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港口最终开发潜力达年吞吐能力2亿吨以上。

此外,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岸线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动植物资源、淡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加快发展提供了便利。

【海洋资源】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部湾北部,大陆海岸线全长1,595公里,500平方米以上岛屿651个,天然优良港口资源丰富。

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0余个,其中可开发泊靠能力万吨以上的有钦州港、铁山港、防城港、北海港等多处。

沿海滩涂有生态保护良好的红树林,涠洲岛周围浅海有珊瑚礁,这两类重要的热带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滨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20余种,主要有石英砂矿、陶瓷粘土、石膏矿、钛铁矿等。

此外,广西沿海地区和北部湾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广西沿海地区海水化学资源丰富,海水平均盐度为30—32‰,海水含溴量约为60ppm,平均海水温度23℃,滩涂平坦广阔,日照时间长,是发展盐业和海水化工的良好场所。

广西南部濒临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据调查,北部湾有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20多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其他海产动物和藻类,其中儒艮、中国鲎、海马、海蛇、牡蛎、青蟹等十分著名,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也产于这一带海域。

北部湾近海海域有海洋生物900多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100多种。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钦州湾“七十二泾”和龙门诸岛、以及(与越南相邻的)京族三岛等特色旅游资源。

(文章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北部湾海洋资源概况

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中国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这里栖息着鱼类500多种,虾类200余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余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藻类和其他种类,其中有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国鲎、文昌鱼、海马、海蛇等珍稀或重要药用生物。

举世闻名的合浦南珠也产自这一海域。

分布于广西沿海滩涂、面积占全国40%左右的红树林,分布于涠州岛周围浅海、处于中国成礁珊瑚分布带北部边缘的珊瑚礁,作为重要的热带海洋生态系,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北部湾油气资源蕴藏量丰富,在北部湾东南部海域已发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两个海底油气盆地。

初步预测其油气资源量为12.59亿吨。

目前,已经开发的油气田有涠10-3、涠6-1、涠11-4。

广西滨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己知的有28种,主要有:

石英砂矿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陶瓷矿保有储量约为300万吨、石膏矿保有储量3亿多吨、石灰石矿保有储量1.5亿吨。

此外,钛铁矿比较丰富,沿岸己知产地8处,其中3处初步勘查估算地质储量近2500万吨。

广西沿海地区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区,对外国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17处,占广西全部对外开放景点数的12.2%。

该区域还有9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广西同类总数的10.5%。

北海有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银滩”,全长24公里;东兴万尾岛有风景诱人的“金滩”:

还有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质地貌、景色千姿百态而赢得有大、小蓬莱美誉的涠洲岛、斜阳岛,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海上森林胜境以及千岛点缀的合浦星岛湖、钦州“龙泾珠环”的钦州湾“七十二泾”和龙门诸岛等景观都是国内少见的旅游资源。

2001年,滨海国际旅游业共接待国际游客67562人次,营业收入1410万美元。

广西北部湾的风能和潮汐能资源可观。

据调查,白龙尾半岛附近为广西沿海的高风能区,年平均有效风能达1253千瓦·小时/平方米,涠洲岛附近海域年均有效风能811千瓦·小时/平方米,海洋能源的总储量高达9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源就有38.7万千瓦,是沿海地区河川水力资源8万千瓦的4倍多。

(文章来源:

广西国土资源厅网站)

海洋捕捞资源

北部湾海域属热带海洋,适于各种鱼类繁殖生产,加之陆上河流携带大量的有机物及营养盐类到海洋中去,使北部湾成为中国高生物量的海区之一。

出产的鱼贝类有500多种,其中具有捕捞经济价值的50多种,以红鱼、石斑、马鲛、鲳鱼、立鱼、金线鱼等10多种最为著名,其他海产中的鱿鱼、墨鱼、青蟹、对虾、泥蚶、文蛤、扇贝等品种,以优质、无污染而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声誉。

鱼类总资源为75万吨,其中底栖鱼类资源量为35万吨,约占总资源量47%,总可捕量约为40万吨。

鱼类集聚大致分为两大类型:

①北部湾沿岸区,主要经济鱼类有蓝圆鲹、二长棘鲷、蛇鲻类、断斑石鲈、真鲷、马鲛、青鳞、鰶鱼、海鳗、金色小沙丁、脂眼鲱、鲇鱼、水公鱼、海鲶等30多种,还有鱿鱼、墨鱼、章鱼以及20多种虾类。

②北部湾口至湾中部区,主要经济鱼类有蓝圆鲹、金线鱼、多齿蛇鲻、大眼鲷、马六甲鲱鱼等。

由于海洋水文条件控制,湾东部和北部为鱼类产卵、育幼水域,以小型鱼类居多,是鱼类资源繁殖保护区;成鱼向湾西、湾中回游,以大中型鱼类为主,是中国尤其是广西渔民的传统捕捞区。

北部湾渔场可分为三大部分,渔场面积近4万平方海里。

(1)湾北渔场。

从广西沿岸至北纬20度30秒的海域,其中又分为涠洲岛以北禁渔区和涠洲岛以南的近海渔场。

前者主要是鱼虾的繁殖场,是鱼类资源繁殖保护区,其中有5个沿海虾场:

营盘虾场,白虎头-冠头岭虾场,沙头虾场,防城港一三娘湾虾场,斜阳岛南虾场;2个鱼类产卵场:

大风江以东、涠洲岛以北的水域是二长棘鲷鱼的产卵场,龙门江口至珍珠港为蓝圆鲹、真鲷、鲻鱼、断斑石鲈、鸡笼鲳、金色小沙丁鱼、脂眼鲱鱼的产卵场。

(2)湾中渔场。

主要是以夜莺岛为中心的渔场。

渔场位于几个水团交汇的区域,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海底平坦,底质为沙泥,平均水深只有38米,适于底拖网作业,是优良的底拖渔场。

(3)北部湾南部外海渔场。

范围包括北部湾湾口以南80米~200米水深的南海大陆架,是一个新开辟的渔场,大部分为经济价值高的鱼类。

据估算,该海域底层鱼类资源为4吨/平方公里,底层鱼类资源为14万吨,中层鱼类资源为5万吨,总共资源量为19万吨,最佳可捕量为9.5万吨,目前尚属开发阶段,潜力相当大。

海洋养殖资源

广西浅海滩涂广阔,水质肥沃,生物品种繁多。

在10万公顷的滩涂面积中,可养殖面积达6.67万公顷,占滩涂总面积的66.3%,其中近期可利用养殖的滩涂面积有2.67万公顷,分别占滩涂总面积和可养殖面积的26.5%和40%;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有65万公顷,可养殖面积达26万公顷,占浅海面积的40%。

滩涂养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有文蛤、泥蚶和毛蚶、牡蛎、贻贝、瓜螺等贝类和方格星虫、沙蚕、窣蛏(竹蛏)、海胆、三尤梭子蟹、锯缘青蟹、对虾等。

从滩涂生态环境看,以南流江口以东的沙滩和沙泥滩,滩涂平坦,淡水较少,盐度较高,适宜星虫、文蛤、窣蛏、毛蚶生产繁殖;南流江口以西的泥滩和沙滩海岸弯曲,河流注入多,海水盐度较低,水质肥沃,适宜星虫、文蛤、泥蚶、沙蚕、牡蛎等生长繁殖。

从潮间带分布看,高潮带以甲壳类为主,蟹类最多;中潮带以下以虾类为主。

浅海养殖主要有珍贵鱼种、珠贝类、虾类、蟹类、藻类等。

主要的养殖资源有:

①珍珠。

广西沿海所产的珍珠驰名中外,在世界上被称为“南珠”,是一个宝贵的养殖品种,珍珠由马氏珍珠贝所产,广西沿海分布面积达数万公顷,主要产于合浦营盘和防城珍珠港两地,可养殖面积为0.47万公顷,其中可供近期开发的最佳面积有466.67公顷。

②牡蛎。

分布于广西沿海天然牡蛎资源面积达20多万公顷,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面积为3.33万公顷,其中可供开发最佳面积有0.6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茅尾海至大风江口一带海域上。

③对虾。

广西沿海均可养殖,但主要以铁山港至营盘、北海大冠沙、光坡至防城港、江平至北仑河口岸段为主。

④青蟹。

在广西沿海到处均有分布,但主要以茅岭江、钦江、金鼓江、鹿耳环江、大灶江、大风江、江平、山口、石头埠等岸段为主。

⑤文蛤。

广西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区域在大风江口两岸。

⑥泥蚶在广西沿海均有分布,主要产于犀牛脚平山一带、光坡薄寮尾、暗埠江口、西场官井、水儿等海域。

⑦毛蚶。

主产于沙田、西场、沙岗、党江、犀牛脚一带海域,天然资源面积约1.33万公顷。

⑧日月贝。

主要分布在白虎头东南海域。

⑨江蓠。

以大番坡至南流江口和石头埠至营盘一带海域为主。

⑩鱼类。

以珍珠港、龙门、石头埠及涠洲岸段为主,可开发名贵鱼类和海参养殖。

海洋空间资源

广西海岸线东起与广东接壤的英罗港,西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岸线总长1,595公里,直线距离为185公里,海岸线的曲直比高达8.6:

1;有大小岛屿624个,面积为45.8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354.46公里;浅海滩涂面积为7,500平方公里。

其中,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

广西海岸线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

从东至西,有英罗港、铁山港、廉州湾、大风江口、钦州湾、暗埠江口、防城港、珍珠港、北仑河口等10多个大中型天然港湾,其中不少港湾具备水深港阔、避风隐蔽、不冻不淤等特点,建港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据初步估计,这些港口可建成120个以上的万吨级深水泊位,开发后年吞吐能力可达1.4亿吨。

其中,钦州港、防城暗埠江口、铁山港的泊靠能力可达10万吨级,防城港、珍珠港可达5万吨级,这些潜在的港口资源能够满足海运业向大型发展的趋势,具备与世界各大港口直接往来的条件。

目前,广西开发的共21个大小港口,其中仅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铁山港初步开发为商业运输港口,吞吐能力为700多万吨,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潜力巨大。

4.海洋生物资源

广西沿海滩涂生物资源丰富,共有47科、140多种,以贝类为主。

其中,牡蛎资源量有4,000吨,文蛤资源量有8,500吨,毛蚶资源量有22,000吨,方格星虫资源量有4,000吨,锯缘青蟹资源量有140吨,江蓠资源量有190吨。

这些都为滩涂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广西浅海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在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范围内,有浮游植物104种、浮游动物132种,其年均总量分别为每立方米1,850万个细胞和137毫克;各类海洋生物达1,155种,其中,虾类35种,蟹类191种,螺类143种,贝类178种,头足类17种,鱼类326种。

经济生物中,有2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量有6,000吨;有10多种经济虾类,资源量有6,000吨;有3种经济头足类,资源量有700吨。

另外,北部湾有昂贵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也较为丰富。

其中:

鲎有4种,资源量有数万吨,年产量约20万对;河豚有8种,仅棕斑兔头鲀年可捕量可达1.1万吨;海蛇有9种,沿海的活海蛇年产量约75吨。

【文章来源:

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农业厅门户网站)】

【水能资源】

广西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区地表河流总长3.4万公里,水域面积约470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937条。

全区拥有单河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246条,技术可开发量1897万千瓦,年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

广西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红水河、郁江、柳江(均属于西江水系),其中红水河占广西水能资源总量的68%。

红水河开发规划自其上游南盘江天生桥至其下游黔江大藤峡,河流总长1050公里,总落差760米,具有修建高库大坝的有利地形,可开发建设1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91万千瓦。

正在建设的龙滩水电站总装机540万千瓦,是目前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特大型水电工程,建成后除本身发电、防洪外,还能起到平衡下游梯级水电站出力的作用。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矿产资源】

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已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7%。

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64种;居全国第一的12种;居全国第2—6位的25种。

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超10亿吨,且矿藏分布集中、矿石质量佳、易开采,是我国唯一可直接采用纯拜尔法生产优质砂状氧化铝的基地;锰矿保有储量2.28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39%;锡、锑、铟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8%、33%和32%;铟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1/3。

广西非金属矿产也十分丰富。

石灰岩分布广泛,储量大、质地好,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可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

【农业资源】

广西是国内水、土、热资源配合较好的地区之一,物产丰富多样,主要盛产南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麻类作物、桑蚕、药用作物、香料作物、松脂、桐油、三黄鸡、奶水牛、水产品等农产品。

目前,全区水果栽培面积1700多万亩,名列全国前茅,主产柑、橙、柚、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蔬菜种植以秋冬蔬菜为主,面积达1500多万亩。

广西是世界10大产糖区之一,甘蔗种植面积900万亩左右,单产和糖份均达到巴西等著名产糖国先进水平。

全区共有草山草坡9700万亩,可利用面积70%以上,年产鲜草1.6亿吨以上。

广西水牛奶别具特色,现有水牛400多万头,占全国水牛总数的1/5。

适宜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1300多万亩,对虾、罗非鱼、珍珠、牡蛎等优势和特色产品在海内外占有较大份额。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松香、松节油产区,松香产量约占全国一半,栲胶、八角、茴油、肉桂等均排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的50%—90%。

此外,广西有中草药4623种,在全国排第2位,其中少数民族用药1021种,主要有田七、玉桂、罗汉果、砂仁、绞股蓝等。

  【海洋资源】

广西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公里。

北部湾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浮游植物2000个/立方米,浮游动物150毫克/立方米,底栖生物143克/立方米,是高生物量的海区,也是中国著名热带渔场。

鱼类资源有500多种,虾蟹类220多种。

浅海有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经济虾类10多种。

盛产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

沿海一带拥有10.8万亩的红树林,居全国第2位。

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岸带拥有大量的钛、石英砂、磷钇矿等矿产。

北海市西南附近的浅海海域有一定的石油、天然气等储量。

沿海地区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海洋能,主要是潮汐能和波浪能,其中潮汐能开发条件良好,年发电量可达10.8亿千瓦时。

  【旅游资源】

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有400多处。

其中列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3个、旅游度假区1个、历史文物保护单位7处、森林公园1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1处、旅游度假区9个、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20处。

最著名的是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集岩溶风景之大成,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为全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广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重点可归纳为五大旅游景区:

一是以桂林国际旅游城市为领衔品牌,包括堪称世界一绝的桂林市喀斯特地貌和周边县的丹霞地貌的山水资源,以灵渠、龙胜梯田及桂海碑林、桂林愚自乐园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民俗资源,以及桂林两江四湖、桂林乐满地、阳朔西街和遇龙河—月亮山等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资源在内的大桂林国际旅游度假区。

二是包括桂平西山、贺州姑婆山、玉石林、梧州白云山、陆川温泉、大桂山森林资源、容县真武阁等在内的桂东历史文化名胜自然生态旅游区。

三是以金秀大瑶山、宜州刘三姐故乡为领衔品牌的金秀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

四是以百色大天坑群为领衔品牌的世界第一大天坑群—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

五是以北海银滩、德天跨国大瀑布为领衔品种的北部湾滨海旅游和跨国边关风情旅游区。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特点

 

产业布局加快形成。

总投资达3000亿元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沿海总装机680万千瓦的3个火电厂正在抓紧建设并已部分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基地等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芬兰斯道拉恩索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防城港核电项目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特色产业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北部湾天蓝海碧,沙白树绿,美丽的环境让人沉醉。

而坐听涛声,看潮涌帆扬,这里所焕发出的经济活力更令人惊喜和振奋!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正从蓝图走向现实,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正崛起于祖国大西南!

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最大的海湾,湾顶(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面为广东省的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西面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

“十一五”开局之年,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决策,并于2006年3月22日正式成立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这标志着广西的改革开放迈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经济区是指由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和物流。

该经济区面积达7.27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全区的30.7%;2005年末人口2053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2%;生产总值合计1712.7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2%。

广西加速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以来,经济区发展氛围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