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468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docx

第五章食品中有害物来源及其控制1doc

第五章食品污染及其控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

1.掌握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食品污染物的种类、污染源、污染途径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作用;

2.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和管理办法;

3.了解农药及兽药的污染及控制方法;

4.了解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某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称之为食品污染。

污染食品的物质称为食品污染物。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除少量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原料本身外,主要来源于外界环境污染;食品原料及各种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或加入的有害物质,如酒中甲醇,烧烤制品中杂环胺;各种情况下食品成分发生异常变化,如脂肪酸败。

食品污染物质主要有三大类:

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昆虫等;化学性污染,包括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包括固体杂质、放射性污染等。

第一节食品原材料中的天然毒素

一、天然食品的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生产中发生食品污染问题的认识日益加深,因此,近几年来,非人工培植的、未经加工的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吗?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可作为食物的很多有机体中存在着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进行正确加工处理或食用不当,也易造成食物中毒。

由天然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类。

1.人体遗传因素

食品成分和食用量都正常,却由于个别人体遗传因素的特殊性而引起的症状。

如有些特殊人群因先天缺乏乳糖酶,不能将牛乳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因而不能吸收利用乳糖,饮用牛乳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

2.过敏反应

食品成分和食用量都正常,却因过敏反应而发生的症状。

某些人日常食用无害食品后,因体质敏感而引起局部或全身不适症状,称为食物过敏。

各种肉类、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都可以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食物。

3.食用量过大

食品成分正常,但因食用量过大引起各种症状。

如荔枝含维生素C较多,如果连日大量食用,可引起“荔枝病”,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无力、出冷汗,重者甚至死亡。

4.食品加工处理不当

对含有天然毒素的食品处理不当,不能彻底清除毒素,食后引起相应的中毒症状。

例如河豚、鲜黄花菜、发芽的马铃薯等如处理不当,少量食用亦可引起中毒。

5.误食含毒素的生物

某些外形与正常食物相似,而实际含有有毒成分的生物有机体,被作为食物误食而引起中毒(如毒蕈等)。

二、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天然毒素是指生物体本身含有的或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有毒成分。

在可作为食品原材料的生物中,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存在着许多天然毒素,根据这些毒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1.甙类

甙类又称配糖体或糖苷。

它们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

其中皂甙和氰甙等常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2.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复杂环状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有茄碱、秋水仙碱、烟碱、吗啡碱、罂粟碱、麻黄碱、黄连碱和颠茄碱(阿托品与可卡因)等。

生物碱主要分布于罂粟科、茄科、毛茛科、豆科、夹竹桃科等100多种的植物中。

此外,动物中有海狸、蟾蜍等亦可分泌生物碱。

3.有毒蛋白或复合蛋白

异体蛋白质注入人体组织可引起过敏反应,某些蛋白质经食品摄入亦可产生各种毒性反应。

植物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蓖麻毒素、巴豆毒素、刺槐毒素、硒蛋白等均属于有毒蛋白或复合蛋白,处理不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例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于未煮熟透的大豆及其豆乳中,具有抑制胰脏分泌的胰蛋白酶的活性,摄入后影响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导致胰脏肿大,抑制生长发育。

血球凝集素存在于大豆和菜豆中,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

此外,动物中青海湖裸鲤、鲶鱼、鳇鱼和石斑鱼等鱼类的卵中含有的鱼卵毒素也属于有毒蛋白。

(4)非蛋白类神经毒素

主要指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肉毒鱼毒素、螺类毒素、海兔毒素等,大多分布于河豚、蛤类、螺类、蚌类、贻贝类、海兔等水生动物中。

这些水生动物本身无毒可食用,但因直接摄取了海洋浮游生物中的有毒藻类(如甲藻、蓝藻),或通过食物链(有毒藻类→小鱼→大鱼)间接摄取将毒素积累和浓缩于体内。

5.动物中的其他有毒物质

猪、牛、羊、禽等畜禽肉是人类普遍食用的动物性食品。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肌肉无毒而可安全食用。

但其体内的某些腺体;脏器或分泌物,如摄食过量或误食,可扰乱人体正常代谢,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6.毒蕈(毒蘑菇)

系指食后能引起中毒的蕈类。

毒蕈约8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将人致死的毒蕈在10种以下。

三、含天然毒素食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控制

1.植物性食物

(1)菜豆和大豆菜豆(四季豆)和大豆中含有皂甙。

食用不当易引起食物中毒,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烹调时应使菜豆充分炒熟、煮透,至青绿色消失、无豆腥味、无生硬感,以破坏其中所含有的全部毒素。

(2)含氰甙食物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氰甙类化合物主要有苦杏仁甙和亚麻苦甙。

苦杏仁甙主要存在于果仁中,而亚麻苦甙主要存在于木薯、亚麻籽及其幼苗,以及玉米、高粱、燕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幼苗中。

其中以苦杏仁、苦桃仁、木薯,以及玉米和高粱的幼苗中含氰甙毒性较大。

要教育儿童不要生食各种核仁,尤其是苦杏仁与苦桃仁。

由于苦杏仁甙经加热水解形成的氢氰酸遇热挥发除去,故用杏仁加工食品时,应反复用水浸泡,炒熟或煮透,充分加热,并敞开锅盖使其充分挥发而除去毒性。

(3)发芽马铃薯马铃薯(土豆)发芽后可大量产生一种对人具毒性的生物碱——龙葵素,当人体摄入0.2~0.4g时,就能发生严重中毒。

马铃薯中龙葵素一般含量为2~10mg/100g,如发芽、皮变绿后可达35~40mg/100g,尤其在幼芽及芽基部的含量最多。

马铃薯如贮藏不当,容易发芽或部分变黑绿色,烹调时又未能除去或破坏龙铃素,食后便易发生中毒。

马铃薯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或经辐照处理,以防止发芽。

发芽多的或皮肉变黑绿者不能食用。

发芽不多者,可剔除芽及芽基部,去皮后水浸30~60分钟,烹调时加些醋,以破坏残余的毒素。

2.动物性食物

(1)河豚鱼河豚鱼含有巨毒物质河豚毒素和河豚酸,0.5mg河豚毒素就可以使体重70kg的人致死。

其毒素主要存在于卵巢和肝脏内,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

河豚毒素的含量随河豚的品种、雌雄、季节而不同,一般雌鱼中毒素较高,特别是在春夏季的怀孕阶段毒性最强。

河豚鱼毒素为小分子化合物,对热稳定,一般的烹饪加工方法很难使之破坏。

但河豚鱼味道鲜美,每年都有一些食客拼死吃河豚而发生中毒致死事件。

因此,河豚鱼中毒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之一,各国都很重视。

中国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中严禁餐饮店将河豚鱼作为菜肴经营,也禁止在市场销售。

水产收购、加工、市场管理等部门应严格把关,防止鲜河豚进入市场或混进其他水产品中导致误食而中毒。

(2)青皮红鱼类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鲣鱼、鲐鱼、秋刀鱼、沙丁鱼、竹荚鱼、金枪鱼等)可引起类过敏性食物中毒。

这类鱼肌肉中含较高的组氨酸,当受到富含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污染和作用后,形成大量组胺,一般当人体组胺摄入量达1.5mg·kg-1以上时,即易发生中毒。

但也与个体与组胺的过敏性有关。

由于大量组胺的形成是微生物的作用,因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繁殖。

在鱼类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对受过严重污染或脱冰受热的鲐、鲣等须作组胺含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

消费者选购青皮红肉鱼类时,应特别注意鱼的新鲜度,烹调加工时,要将鱼肉漂洗干净,充分加热,采用油炸和加醋烧煮等方法可使组胺减少。

(3)贝类某些无毒可供食用的贝类,在摄取了有毒藻类后,就被毒化。

因毒素在贝类体内呈结合状态,故贝体本身并不中毒,也无外形上的变化。

当人们食用这种贝类后,毒素被迅速释放而发生麻痹性神经症状,称为麻痹性贝类中毒。

中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贝类中毒,导致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经常食用的贝类。

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的藻类。

毒藻类中的贝类麻痹性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是—种神经毒,毒性较强,且耐热,一般烹饪方法不易完全破坏,对人经口致死量约为0.54~0.9mg。

此类中毒一般在特定区域和季节发生,因此要建立毒藻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

定期对贝类生长水域的藻类进行检测,如毒藻大量生长,应对产地的贝类作毒素含量测定,超过标准的禁止上市销售食用。

另外要做好卫生宣传,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

3.毒蕈

蕈菌一般称作蘑菇,不是分类学上的术语,是指所有具子实体(担子果和子囊果)的大型高等霉菌的伞形子实体。

蕈类通常分为食蕈、条件食蕈和毒蕈三类。

食蕈味道鲜美,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条件食蕈,主要指通过加热、水洗或晒干等处理后方可安全食用的蕈类(如乳菇类);毒蕈系指食后能引起中毒的蕈类。

中国可食用蕈近300种,毒蕈约8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将人致死的毒蕈在10种左右。

毒蕈中含有多种毒素,往往由于采集野生鲜蕈时因缺乏经验而误食中毒。

毒蕈含有毒素的种类与含量因品种、地区、季节、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异。

中毒的发生与食用者个体体质、烹调方法、饮食习惯有关。

为做好预防措施必须制定食蕈和毒蕈图谱,并广为宣传以提高群众鉴别毒蕈的能力,防止误食中毒。

在采集蘑菇时,应由有经验的人进行指导。

凡是识别不清或未曾食用过的新蕈种,必须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后方可采集食用;对条件食蕈,应正确处理后食用。

如马鞍蕈应干燥2~3周以上方可出售。

鲜蕈则须在沸水中煮5~7分钟,并弃汤汁后方可食用。

第二节生物性污染及其控制

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生物性污染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等对食品的污染,其中由食品腐败变质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与腐败变质

微生物无处不在,空气、水、土壤和人体表面都有微生物,食品及其原料含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会生长繁殖而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

1.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

食品的腐败变质,一般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

如鱼肉的腐臭、油脂的酸败、水果蔬菜的腐烂和粮食的霉变等。

食品的腐败变质是食品卫生和安全中经常且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本身的性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着食品是否发生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

(1)微生物在食品的腐败变质过程中,微生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能引起食品发生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和霉菌。

细菌一般生长于潮湿的环境中,并都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

酵母一般喜欢生活在含糖量较高或含一定盐分的食品上,但不能利用淀粉。

大多数酵母具有利用有机酸的能力,但是分解利用蛋白质、脂肪的能力很弱,只有少数较强;因此,酵母可使糖浆、蜂蜜和蜜饯等食品腐败变质。

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活性较细菌低,所以的水分活性较低的食品中霉菌比细菌更易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

(2)环境因素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如温度、湿度、阳光和水分等)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

温度25~40℃、相对湿度超过70%,是大多数嗜温微生物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条件。

紫外线、氧的作用可促进油脂氧化和酸败。

空气中的氧气可促进好氧性腐败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

(3)食品自身因素动植物食品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还含有一定的水分,具有一定的酸性并含有分解各种成份的酶等,这些都是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并引起食品成份分解的先决条件。

3.食品腐败变质的常见类型

(1)变黏腐败变质食品变黏主要是由于细菌生长代谢形成的多糖所致,常发生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中。

(2)变酸食品变酸常发生在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和乳制品中,食品变酸主要是由于腐败微生物生长代谢产酸所致。

(3)变臭食品变臭主要是由于细菌分解蛋白质为主的食品产生有机胺、氨气、三甲胺、甲硫醇和粪臭素等所致。

(4)发霉和变色食品发霉主要发生在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细菌可使蛋白质为主的食品和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产生色变。

(5)变浊变浊发生在液体食品。

食品变浊是一种复杂的变质现象,发生于各类食品中。

(6)变软变软主要发生于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变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内的果胶质等物质被微生物分解。

4.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

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食品变质产生的厌恶感由于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促进食品中各种成分(分解)变化,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感官性状,使人对其产生厌恶感。

(2)食品的营养价值的降低由于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腐败变质后结构发生变化,因而丧失了原有的营养价值。

(3)食品变质引起的人体中毒或潜在危害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食品被污染的方式和程度也很复杂,食品腐败变质产生的有毒物质多种多样,对人体健康可造成危害,如慢性食物中毒,甚至可以表现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5.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1)低温保藏低温条件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作用,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有利于保证食品质量。

使用-32℃或更低温度的快速冷冻方法在食品保藏上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形成较小的冰晶体,不会破坏食品的细胞结构。

(2)加热杀菌加热的目的在于杀灭微生物,破坏食品中的酶类,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

大部分微生物营养细胞在60℃停留30分钟便死亡。

(3)物理保藏

①通过用物理方法去除食品中水分含量,使其降至一定限度以下,使微生物不能生长,酶的活性也受到限制,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

②微生物在高渗环境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代谢停止。

用增加渗透压的方法(盐腌或糖蜜)能防止食品腐败。

但高渗透压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不可能完全杀死微生物。

(4)化学保藏

①在食品中加入某些具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可防止食品腐败。

如山梨酸和丙酸加入面包中用来抑制霉菌生长;腌肉时加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除发色作用外,对某些厌氧细菌也有的抑制作用。

化学防腐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标准。

②另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使食品的Q值降至4.5以下,这时除少数酵母菌、霉菌和乳酸菌属细菌等耐酸菌外,大部分致病菌可被抑制或杀死;这种方法多用来保存蔬菜。

(5)辐照保藏辐照食品保藏是继冷冻、腌渍、脱水等传统保藏方法之后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主要是将放射线用于食品灭菌、杀虫、抑制发芽等,以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

另外也用于促进成熟和改进食品品质等方面。

受照射处理的食品称为辐照食品。

辐射源多用钴(60Co)、铯(137Cs)等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γ射线直接辐射食品。

紫外线可用来减少一些食品的表面污染。

肉类加工厂冷藏室常安装能减少表面污染的紫外灯,因此使得贮藏物较长时间不腐败。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食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中最为多见。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按中毒机理分为三类:

①感染型。

由摄取含有大量病原活菌的食物引起,病原菌在消化道内生长繁殖,并可通过消化道早晨全身感染。

其症状多样,常见的是胃肠道疾病症状,例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

有的具有全身症状,例如头痛、发热、意识模糊、全身酸痛等,严重的有昏迷。

②毒素型。

人体摄入含有微生物毒素的食品后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引起的中毒。

根据毒素作用的组织器官不同而产生多种症状。

肠道型:

由肠毒素引起,主要是胃肠道疾病症状,例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使大便呈水样,且大便大量出血,严重脱水,甚至引发血性尿毒症、肾衰竭等并发症。

神经型:

例如肉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的不全或丧失。

症状为头痛、头晕、然后出现视力模糊、张目困难等症状,还有的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严重的可引起呼吸和心脏功能的衰竭而死亡。

③混合型:

摄入大量菌体,并伴随着毒素的作用,既有感染型又有神经型的症状。

2.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类群

①感染型:

沙门氏菌、粪链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②毒素型:

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混合型:

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魏氏杆菌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餐饮业和熟食制品,其预防措施一是防止细菌污染,二是防止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1)防止食品加工过程中污染加强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卫生管理,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2)防止原料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使用新鲜的原料,避免泥土的污染。

(3)防止交叉感染加工后的食品应严格执行生、熟食分开制度。

严禁家畜、家禽进入厨房和食品加工车间,避免再次污染。

(4)防止带菌人群对食品的污染定期对食品生产人员、饮食从业人员及保育员等有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化脓性感染的人不适于任何与食品有关的工作。

(5)防止毒素的形成食品、半成品在低温、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在气温较高季节,各种熟食放置时间不得超过6h,食用前还必须彻底加热。

三、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自然界中的霉菌分布非常广泛,对各类食品污染的机会很多,可以说所有食品上都可能有霉菌生存。

如在粮食加工及制作成品的过程中,油料作物的种子、水果、干果、肉类制品、乳制品、发酵食品等均发现过霉菌毒素。

1.霉菌与霉菌毒素的污染

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霉菌引起的食品变质,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甚至不能食用。

每年全世界平均至少有2%的粮食因为霉变而不能食用。

二是霉菌如在食品或饲料中产毒可引起人畜霉菌毒素中毒。

其中由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霉菌毒素的中毒系指霉菌毒素引起的对人体健康的各种损害。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与食品卫生关系密切的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烟曲霉震颤素、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以及展青霉素、桔青霉素、黄绿青霉素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

(1)黄曲霉毒素

①性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经分离鉴定出20多种,主要为AFB和AFG两大类。

AFT耐热,一般的烹调加工很难将其破坏,在280℃时,才发生裂解,毒性破坏。

AFT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中稳定,在Q9~10的氢氧化钠强碱性环境中能迅速分解,形成香豆素钠盐。

②产毒的条件。

黄曲霉产毒的必要条件为湿度80%~90%,温度25~30℃,氧气1%。

此外天然基质培养基(玉米、大米和花生粉)比人工合成培养基产毒量高。

③对食品的污染。

温暖潮湿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的粮食作物为花生、花生油和玉米,大米、小麦、面粉污染较轻,豆类很少受到污染。

④毒性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

急性毒性:

黄曲霉毒素为一剧毒物,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

一次大量口服后,可出现急性毒性症状,表现为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增生、肝脏脂肪浸润,脂质消失延迟、肝脏出血等。

慢性毒性:

长期小剂量摄入AFT可造成慢性损害,从实际意义出发,它比急性中毒更为重要。

其主要表现是动物生长障碍,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

其他症状如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雌性不育或产仔少。

致癌性:

AFT可诱发多种动物发生癌症。

从肝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凡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和人类实际摄入量比较高的地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

(2)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毒素种类较多,从食品卫生角度(与食品可能有关)主要有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伏马菌素等毒素。

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一组主要由镰刀菌的某些菌种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相似的有毒代谢产物。

其化学性能非常稳定,一般能溶于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在烹调过程中不宜破坏,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畸作用、有的有弱致癌性。

急性毒性也强,可使人和动物产生呕吐。

②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等产生,是一类结构相似具有二羟基苯酸内酯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具有类雌激素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也可污染小麦、大麦、燕麦和大米等粮食作物。

③伏马菌素(FB)是最近受到发达国家极大关注的一种霉菌毒素。

由串珠镰刀菌产生。

是一类不同的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的双酯化合物。

从伏马菌素中分离出两种结构相似的有毒物质,分别被命名为伏马菌素B1(FB1)和伏马菌素B2(FB2)。

食物中以FB1为主,主要污染玉米及玉米制品,为水溶性霉菌毒素,对热稳定,不易被蒸煮破坏。

可引起马的脑白质软化症,羊的肾病变,狒狒心脏血栓,抑制鸡的免疫系统,猪和猴的肝脏毒性,猪的肺水肿,还可以引起动物实验性的肝癌,可以确定是一种致癌剂。

2.霉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在自然界中食物要完全避免霉菌污染是比较困难的,但要保证食品安全,就必须将食物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主要作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需要减少谷物、饲料在田野、收获前后、贮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霉菌的污染和毒素的产生;另一方面需要在食用前和食用时去除毒素或不吃霉烂变质的谷物和毒素含量超过标准的食物。

目前国内外采取的预防和去除霉菌毒素污染的重要措施有:

(1)利用合理耕作、灌溉和施肥、适时收获来降低霉菌的侵染和毒素的产生。

(2)采取减少粮食及饲料的水分含量,降低贮藏温度和改进贮藏、加工方式等措施来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

(3)通过抗性育种,培养抗霉菌的作物品种。

(4)加强污染的检测和检验,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禁止出售和进口霉菌毒素超过含量标准的粮食和饲料。

(5)利用碱炼法、活性白陶土和凹凸棒粘土或高龄土吸附法、紫外线照射法、山苍子油熏蒸法和五香酚混合蒸煮法等化学、物理学方法去毒。

以上方法用于去除花生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十分有效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抑制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威胁,中国对食品及食品加工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残留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中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µ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µ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

第三节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一、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的“三废”。

对人体有的害重金属主要有汞、镉、砷、铅、铬以及有机毒物,这些有害的重金属大多是由矿山开采、工厂加工生产过程,通过废气、残渣等污染土壤、空气和水。

土壤、空气中的重金属由作物吸收直接蓄积在作物体内;水体中的重金属则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中富集,如鱼吃草或大鱼吃小鱼。

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也使土壤中的金属含量增多。

环境中的重金属通过各种渠道都可对食品造成严重污染,进入人体后可在人体中蓄积,引进人体的急性或慢性毒害作用。

1.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毒害作用

不同的重金属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同,下面简要介绍几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汞的污染

①污染途径。

未经净化处理的工业“三废”排放后造成河川海域等水体和土壤的汞污染。

水中的汞多吸附在悬浮的固体微粒上而沉降于水底,使底泥中含汞量比水中高7~25倍,且可转化为甲基汞。

环境中的汞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导致在食品中大量残留。

②对人体的危害。

甲基汞进入人体后分布较广。

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摄入量的多少。

长期食用被汞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慢性汞中毒的一系列不可逆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也能在肝、肾等脏器蓄积并透过人脑屏障在脑组织内蓄积。

还可通过胎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