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850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docx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4

浅谈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如何围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万计的合格劳动者正已成为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作为职教战线一名德育工作者如何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校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作为职业道德素质重要内容的吃苦耐劳精神却被当今用人单位所看重,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已成为用人单位录用职校毕业生的重要指标。

笔者将从培养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方法途径上发表一孔之见。

关键词:

职业道德以就业为导向吃苦耐劳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精神的民族,吃苦耐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我国古人也一直倡导做人要做吃苦耐劳的人,把一个人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作为衡量做人的标准。

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今天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成为了中国当代的“小皇帝”,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

他们大多不懂得生活的甘苦,没有经受人生的磨难。

职校生大多也是独生子女,其中大多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而很多毕业生很难顺利就业,有的就是暂时就业了,往往也经受不住工作艰苦的考验而放弃工作或跳槽。

很多用人单位发出这样的感慨:

“现在的毕业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怕吃苦”。

由此,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不应该有所感悟吗?

今天培养职校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呢?

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几点看法。

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一、发挥职业道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职业道德课是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吃苦耐劳精神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无疑也要通过职业道德的教育来实现。

我们一方面通过职业道德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吃苦耐劳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吃苦耐劳精神是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是立世之基、立身之本;另一方面,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还结合学生实际,在学校开展了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铸造人生辉煌”为主题的活动课系列教育。

一是举办了“吃苦耐劳精神与成功人生”的主题大讨论活动。

通过大讨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吃苦耐劳精神是人生成功的基本条件。

有的同学还从调查的大量材料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凡是成功者,都是吃苦耐劳者”。

如李嘉诚、李斌、邓建军等;二是组织学生对我校优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调查报告。

很多学生在总结优秀毕业生的成功原因时都认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优秀毕业生的共性之处;三是开展“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强的人”的教育活动。

要求每一位学生做到生活自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自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认真刻苦。

通过职业道德的课堂教学和职业职业道德的活动课教育,使学生普遍提高了对吃苦耐劳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自觉性。

上学期结束在学生的调查中惊喜地发现,有85%的学生认为“吃苦耐劳是立身之本,是人生成功的阶梯”,有80%的学生能自己洗衣服和鞋袜,75%的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等。

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学习是需要吃苦的,学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我校章小红老师利用自己所带班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学习目标,懂得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其次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再次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最后,从学生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认真作业等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学问深,在于点滴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都说明了只有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才能搞好学习的道理。

尹某是章老师班上的学生。

章老师高二接任该班时,发现其人虽瘦小,但很精明,乐于帮老师做事,就想叫该同学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该同学时,他却说:

“老师,我的学习成绩差,绝对不能担任班干部的,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章老师通过各方面的调查了解该同学的种种的不足产生在一个“懒”字上。

因此她越发想通过他担当劳动委员这一契机来锻炼培养他的吃苦耐劳精神。

章老师第二次找到了该生,用诚恳和信赖的目光对他说:

“老师认为劳动委员一职非你莫属,老师想信你一定能干好,老师支持你!

”在章老师的信任下,该同学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接着章老师和该同学制定了一个工作和学习计划要求该同学实现班级卫生工作名列学校前五名的目标;在学习上要求该同学从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认真作业做起。

在章老师不断地鼓励、监督、帮助下,一个学期下来该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仅班级卫生工作丰常出色,名列前茅,该生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基本能坚持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能独立完成作业,还学会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第一次月考班级倒数第五,期中考试名列班级倒数第13名,期末考试名列班级倒数25名。

不仅如此,他的组织纪律观念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基本消除了违纪现象。

三、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俗话说: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性格,需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也是如此。

我们一方面在全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铸造人生辉煌”的主题班会教育评比活动,举行了“吃苦耐劳让我走上了成功之路”的优秀毕业生报考会,开展了“吃苦耐劳是人生成功的阶梯”的征文演讲活动,举办了“吃苦耐劳与人生”的黑板报和自制小报的评比活动和开展了“学习邓建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学榜样等主题教育活动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很多学生认识到了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我们在学校中专部还进行了实验尝试,即从培养学生“扫好地”这一最起码的生活和劳动习惯为突破口,努力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每班对学生的值日情况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并把其值日情况作为班主任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打操行等地和择优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三是开展规范化教室和宿舍的评比活动。

对教室和宿舍布置进行考核评比,一学期来,学校的卫生状况发生了喜人的改变,教室和宿舍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并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赞扬。

四、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实习过程是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最佳时机。

我校学生科、实训科、中专部和有关班主任,对在实训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进行了研究和布置,我们的作法是:

一是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

对学生的实习明确了要求,每位学生按企业职工的要求去做。

学生上午8:

00进实训大楼,11:

30出大楼,中间不准出楼,除了方便上厕所之外,必须坚持在自己的实习岗位上,认真实习;二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效果、纪律、态度和表现组成。

实习效果依据学生实习技能的考核成绩;实习纪律和态度,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凡无故迟到或早退5次以上者,实习成绩不合格,凡无故旷课2次以上者实习成绩不合格;实习表现,要求学生在实习中能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要求学生保持实习场地的卫生清洁,值日生每天三次打扫实习车间,保持实习车间全天侯的清洁;还要求学生遵章守纪。

实训科和有关班主任对学生实习实行严格考核,并把学生的实习成果作为择优推荐的重要依据。

如果有严重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实习成绩就不合格,学校就不予推荐就业。

五、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启发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和矫正作用。

在广泛收集了名人、劳动模范、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榜样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开辟人生之路”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开展了“学习吉萍,做优秀毕业生”的教育活动。

吉萍,是我校02电子班一名女生,她家境贫困,但在学习上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勤学苦练的精神,被学校树立为“学习标兵”,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04年12月她作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顺利地就业了,到了工作岗位以后,她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认真态度和善于吃苦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实习试用期她的每月工资就达到了2500元(一般情况约1400元/月),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公司里的技术骨干。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学习邓建军做蓝领的精英”主题教育活动中。

有主题班会,有征文演讲,有黑板报评比,有主题班会评比等活动,有主题报告会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形成学校良好学习氛围。

通过开展向榜样学习活动,增强了教育的可信度,也增强了学生学榜样做榜样的信心,从而激发了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自觉性。

六、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对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面的同心协力,其中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情况,我校李文林老师深入我县六个乡镇,几十个家庭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张桂莲老师还制作了几百份家庭调查表,对学生在家里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到的情况,我校一方面向每位家长发送了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把家长注重对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把学校对学生的希望和要求告诉家长,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从家务做起”的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生活自理,能主动帮助父母挑起生活的重担,学会感恩父母。

总之,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职校生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大胆进行实验、实践、尝试,在全校形成了一个良好教育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班风、学风、校风的好转,使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可喜局面。

近几年来学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保持在98%以上,学生的就业巩固率也不断提高,保持在80%以上,我校毕业生以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i_�_�__�m(�__行的现状调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寻求对策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2)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下的功能和作用的理性探索

探索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下的育人规律,研究模式对学生宿舍的教化功能提升的作用,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及素质养成的影响,研究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对办学效益的促进作用。

如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如何提升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如何增强为住宿生排忧解难的能力,如何更有利于学校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以及企业经营、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学校办学机制、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作用等,展开多方位的研究和探索。

(3)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的要素及特点的分析

根据参与的对象要素,分四个部分,即学校、托管机构、教师(主要班主任)、学生,我们通过实践,分别分析其特点,研究其作用,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来探索优化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的方法和手段。

(4)优化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的对策研究

根据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住宿生教育与管理的衔接、规章制度的健全、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利益的保证与生活、学习条件的提供、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等方面,深入调查其现状,分析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5)农村职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的评价研究

这是学校实施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这一管理目标实现的必要举措。

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一个对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运行评价的科学机制,以了解和判断这一社会化托管模式的科学性,保证这一管理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以提高这一模式运行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为了把握课题研究的科学内涵和支撑理论,本课题组在收集学习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探索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这一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网上搜索,查找有关学习资料,我们收集学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我们组织学习了杜威、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理论”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文件精神等。

通过学习,为我们课题组准确地把握课题研究的科学内涵,有效地开展实践研究工作,确保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2)调查法:

没有对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现状的调查了解,以及对其存在问题的准确把握与分析,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

因此,本课题在研究之初就采用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对我校四个专业部579名住宿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还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20名学生代表参加)和教师座谈会(10名班主任代表,2名教师代表),还走访了15名住宿生舍长代表。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广泛搜集了相关信息,寻求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对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模式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探索本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又称实践研究法,是指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的行动研究法就是针对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策略研究,在实践、探索、总结、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寻求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探索学生宿舍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宿舍教育与管理的育人效果,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的成果

经过课题组将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在全校师生及社会托管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初步的可喜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1.隐性的精神成果

(1)初步探索了一条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的有效途径

我校经过将近三年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现状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其原因,寻求其对策,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校长室为统领、以社会托管处为主要管理力量、以学校学工处、总务处、各专业部、校团委为协助力量、以班主任为参与力量、以住宿生为自主管理力量的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网络。

学校为了充分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合力,还建立了由学校德育分管校长为领导,由学工处牵头组织的,由社会托管处主要负责人、学校学工处、总务处和各专业部分管领导和校团委参加的每月一次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研讨会制度,总结交流有关工作,互通信息,相互协助,增强了合力。

同时,社会托管处还在学校的支持下,引进了学生宿舍准军事化管理和人文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住宿生晚点名制度、晚查房制度、晨练制度、每天内务检查评比制度、每月文明宿舍评比制度、每学期宿舍文化规范化建设评比制度和每月一次的住宿生座谈会以及民主评议社会化托管工作制度等,还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每学期一次“宿舍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征文演讲活动和“叠被子大赛”竞赛活动等。

通过以上学生宿舍管理网络和各项制度的建设以及各项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提高了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我校原来的宿舍管理方式简单,就是由几个宿管员(主要是学校不能上课的教师、员工、招聘的临时工)来管理,每2-3人管一幢楼(每幢楼有七八百名学生),实行两班轮换。

住宿生多,管理员少,工作难度大,问题多,脏乱差情况严重,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宿舍的违纪现象频发,是原学生宿舍管理最现实的写照。

我校实行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以后,学校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托管方应负的法律责任,这样使社会托管方有了明确的目标,增强了管理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其托管方首先增加了学生宿舍管理的人员,由原来每幢楼管理员2-3人增加到5-6人。

还对管理人员作了明确的分工,把管理人员分为教官、宿管员、卫生保洁员三个层次,各负其责,相互支持。

特别是对教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有一定的军事素质,更要有教育管理的能力。

托管方还十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建立了每月一次例会学习制度,这为搞好我校学生宿舍托管工作提供了队伍保证。

同时,社会托管处还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管理还对,努力把宿舍建设成为学生温馨的洁静美的家,让学生在创设和谐的宿舍生活环境中,情操得到了陶冶,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综合素质得到了增强,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提高了我校的办学质量,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三年来,我校通过进行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改革的尝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宿舍管理的现状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

第一是杜绝了住宿生严重违纪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仅如此,在住宿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学生违纪事件不断减少的喜人现象。

很多班主任和部主任都感慨地说:

“自从学校实行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以后,我们的担子减轻多了,我们省心多了,我们安心多了!

”第二是学生宿舍的卫生状况有了根本的改观,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脏乱差现象。

原来上级对我校的各种评估检查,我们最怕的是领导去学生宿舍,怕宿舍的卫生情况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影响。

但现在每次检查评估,我们都把宿舍管理作为一大亮点去向外展示,很多领导和参观者看后都给予了高度赞誉。

第三是学生宿舍管理正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亮点和特色,成为我校管理上水平、质量提高的一大品牌。

以前我校学生宿舍管理经常成为学生、家长、社会诋毁我校办学质量的把柄,也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瓶颈。

但现在,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进行好评的一大亮点,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也为我校顺利通过省四星学校的评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显性成果

(1)形成了《探究学校宿舍托管模式》和《源于制度创新下的管理成效》两份调查报告(由学工处分管副主任吴兴伟老师撰写)。

(2)汇编了《江苏省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工作论文集》共有5篇,其中吴兴伟老师撰写的《探究学校宿舍托管模式》一文。

(3)汇编了《江苏省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制度集》。

(4)“宿舍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心得体会文章汇编。

(5)个人成长案例和集体成长案例。

(6)学校2008年度被南京市公安局表彰为“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学校2009年度被南京市公安局表彰为“南京市平安校园”。

四、结论与思考

1.课题研究结论

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的改革尝试是成功的。

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的运行机制必须建立以校长室为统领,以社会托管处为主要力量,以学工处、总务处、团委、各专业部为主要协助力量,以班主任为主要参与力量,以住宿生为自主管理力量的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网络。

社会化托管处必须加强队伍和制度的建设,把准军事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切实有效教育管理活动。

我校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的实践证明,这是创新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其创设了良好的宿舍育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和谐宿舍,和谐校园的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推进了我校事业的发展。

2.课题研究的思考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由于研究的时间有限,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所以本课题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1)学生宿舍管理教育的合力要进一步加强

学校内部还有不少领导老师存在着“托而不管”的思想,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有推责任,放担子的思想,有关领导和班主任去宿舍的次数明显减少,有时宿管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有的班主任不能及时介入调解,这必将消弱社会托管的力量,也必将影响其托管的效果。

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必须全员管理,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有成效!

(2)社会托管队伍有待进一步建设

社会托管队伍面临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其职责不仅是机械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做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素质,需要一定的艺术,特别是对教育的素质要求更高。

从现在这支队伍来看,有的还不能胜任其教育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教官与学生发生直接冲突,这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教育管理效果。

因而这支队伍不仅要把好进口关,还要加强对其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3)学校与托管处应建立信息及时互通机制

由于托管工作相对独立性,学校参与相对较少,学生宿舍托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宿舍发生了违纪违规现象等信息学校如何及时了解,以便进行协调,加强监督、教育与管理,以促进社会化托管工作尤为重要。

但现在还缺乏一个稳定有效的机制。

课题组建议学校建立学校、社会托管处每月一次的联系例会制度和住宿生代表每月一次的民主座谈会制度,让学校及时了解社会托管工作的情况和住宿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协调督促和教育管理工作。

总之,今后我们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与时俱进,进一步优化我校住宿生社会化托管的模式,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此课题研究作为构建和谐宿舍、和谐校园,创新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途径,进一步探索学生宿舍社会化托管的有效途径,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为培养学生的结合职业素质,为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2、200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sp�_�s_a__�m(�__'font-size:

12.0pt;font-family:

宋体;mso-ascii-font-family:

"TimesNew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NewRoman"'>突出重点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它强调要求教育要从职前教育转向终身教育,它要求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要不断”充电”,在科技的进步中不断汲取营养。

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万变的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科学方法的掌握,具备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处理所学学科的基本知识,核心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及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要精、要通、要活。

因此,老师命题时要把考试内容锁定在“应知”、“能力”、“有用”的知识范围,重点考查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学科能力,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上《哲学基础知识》进行命题时,我把感动中国2005年新闻人物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治疗费的感人事迹作为背景材料,重点考察了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等核心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2、体现能力导向,追求“新”“实”“活”

职业学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而德育课的命题要充分体现能力导向上,命题试题设计上要讲究“新”“实”“活”,加大能力立意的力度。

所谓“新”,首先是指试题背景材料要“新”,问题情景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反映职校生最为关心和经常遇到的问题。

其次,设问角度要“新”,尽量改变“是什么”“为什么”的传统设问方式,结合具体问题和过程进行设问。

再次,答案设计要“新”,对识记要求进一步降低,重在对实现生活进行分析,给学生留有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体现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谓“实”,指试题内容要以小见大,翔实具体,摈弃空喊口号,反对学习上的死记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