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2089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docx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育教学计划

姓名:

邵倩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六年级一共有3个教学班,我教的是六

(1)班和六

(2)班,六

(1)班有40个学生,六

(2)班有39个学生。

我所任教的班级有79人,优秀生25人,后进生占30%。

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3、不足之处:

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动物和人类在多样性的一些区别,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大自然。

三、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1—9.7

始业教育、使用工具、杠杆的研究

3

2

9.8——9.14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

定滑轮和动滑轮

3

3

9.15——9.21

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3

4

9.22——9.28

第一单元总结、作业分析课、

第一单元测试

3

5

9.29—10.5

机动课、国庆节放假

1

6

10.6—10.12

抵抗弯曲、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3

7

10.13—10.19

找拱形、做框架、建高塔

3

8

10.20—10.26

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

第二单元总结

3

9

10.27—11.2

作业分析课、第二单元测试

3

10

11.3—11.9

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

(一)

3

11

11.10—11.16

电磁铁的磁力

(二)、神奇的小电动机、

电能和能量

3

12

11.17—11.23

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第三单元总结

3

13

11.24—11.30

作业分析课、第三单元测试

3

14

12.1—12.7

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

多种多样的植物

3

15

12.8—12.14

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3

16

12.15—12.21

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四单元总结

3

17

12.22—12.28

作业分析课、第四单元测试

3

18

12.29—1.4

元旦放假、复习

3

19

1.5—1.11

期末考核

1

四、教学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年级上册始业教育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教学准备】

书本、作业本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师:

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教过大家一年的科学了,所以就不需要再多说什么。

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三年了,在这三年中,大家对那些活动或实验比较有印象?

那么在两个月的暑假里,大家都经历过许多事,有没有哪些跟科学有关的?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

师:

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

那么六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接下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合上书本

讲讲你对哪里最感兴趣?

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师:

实验室只有一个,所以纪律不好的班级就不能去实验室做实验,全班同学要齐心协力搞好纪律,争取多去实验室上实验课

说明平时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组长和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

(1)实验课前到办公室领取相关仪器

(2)实验结束后摆放整齐

(3)认真仔细记录

了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

(1)上课认真、回答问题踊跃

(2)作业细心

(3)遵守实验规则

 

教学反思:

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好像和他们说一些学习习惯他们也听不进去。

可能对三四五年级适合的一些表扬嘉奖之类的话语用在六年级学生的身上,他们已经司空见惯无所谓,所以教育还是得像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

现在学生虽然是六年级高段的,但当我用奖励的方法是他们一样像中低段学生一样兴奋,每个人都显得异常认真!

看来正面奖励用处很大。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

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

(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

(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

(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

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

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教学反思:

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还有几个学生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纵然其他科目的作业量多,也不能占用科学时间,这表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这一门课还没有充分认识,还不够重视,但学生对做科学实验很感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所以整堂课班级的纪律没有驾驭好,但看到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活动了解到一些简单的机械道理,这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本堂课的重难点主要是选择使用正确的工具,通过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学生就已经弄清楚了,可想而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

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

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

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

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

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

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

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

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中心知识点就是探究杠杆的秘密,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是省力、费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由于实验室缺少这种仪器,我就自己制作了一个杠杆尺。

备课时我已经操作过一遍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上课时学生通过和课本相对照,认为自制的杠杆尺不够精确,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一起来通过实验操作来探究杠杆的原理,而且通过实验证明自制仪器的可信度和准确度是值得相信的。

这时我便乘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系书本的知识,多多动手,希望能在科技小制作这一块有所突破。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

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

哪种是费力的?

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

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

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

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

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

“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

(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

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

(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

(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

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尝试回答)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

(挂在轮上

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

猜猜胜者是谁?

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

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

(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2、示范操作实验:

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

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

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