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411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docx

苗圃规划建设及管理

苗圃的规划建立与管理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的原则

1.1 指导思想

围绕建立“山川秀美的〞的总体目标,适应全省林业开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现代化的、满足造林用苗需要的市(县)级中心苗圃。

1.2 规划的原则

〔1〕苗圃规划要面向林业生态建立,以提供优质造林种(条)苗(木)为根本目标。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建立容,确定开展向。

〔3〕在现有苗圃根底上,进展改、扩建,以根底设施为主要容,建立设施完备、先进的高标准苗圃。

〔4〕增加科技含量,开发、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法,提高生产水平。

〔5〕表达规划科学化、生产现代化、管理规化、产品良种化、质量标准化。

二、设计准备与圃地选择

2.1资料

收集当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等资料;苗圃土地利用现状图。

2.2 技术

收集当地的建筑材料、劳动定额等技术经济指标。

2.3 其它

仪器、工具、办公用品、调查设计用表等。

2.4 苗圃地选择标准

(1)有稳定的水源。

(2)圃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水良好。

(3)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种苗生长。

(4)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劳力充足。

三、设计容

3.1 苗圃调查

调查容包括苗圃管理、人员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圃地利用现状、土壤情况(土壤种类、耕作层厚度、肥力状况等)、交通、通讯、根底设施、自然灾害、病虫鼠害等。

3.2苗圃的区划

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需要对苗圃进展区划。

苗圃应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局部。

3.2.1生产用地的区划

生产用地指苗圃中可以进展育苗的区域。

主要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和温室大棚区七个局部。

1.播种区

花灌木大局部是用种子繁殖,播种是整个育苗工作的根底和关键。

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管理要求精细,所以在苗圃的规划设计中,应将其安排在全苗圃中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最有利的地段。

播种区应靠近管理区,以便于进展管理;应选择在地势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度的地段;应接近水源,以便灌溉,土质优良且深厚肥沃,背风向阳。

2.营养繁殖区

营养繁殖区是进展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的地块,其要求与播种区的要求根本一样。

在苗圃的规划时,应将其设置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便的地区。

3.移植区

由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需要移入移植区进展培育。

在移植区中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因此其面积比繁殖区相应增大。

在苗圃的规划设计中,移植区应靠近繁殖区和大苗区,有利于苗木的移植,而且应规划较大的地块,以保证充足的与养分。

4.大苗区

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兴旺,所占面积大。

在苗圃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大苗区对面积的需求,将其分布在苗圃四,靠近移植区和交通主干道,有利于苗木的外运。

另外,大苗区应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地块整齐。

5.母树区

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根蘖等繁殖材料,特设立采种、采条、挖蘖的母树区。

在苗圃的规划设计中,母树区占地面积比拟小,应设置在土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6.引种驯化区

引种驯化区用于栽植从外地引进的花灌木新品种,观察其生长、繁殖、栽培情况,从中选育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

在规划设计中,应设置在地形和土壤比拟复杂的地段,使引进的苗木尽可能在各原产地条件相似的地生长。

7.温室大棚区

温室大棚区投资较大,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区设置组培室,利用组织培养来提高繁殖系数,培育无病毒的苗木。

该区适宜设置在距离管理区较近,便于管理,土壤条件较好,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区。

3.2.2辅助用地的区划

辅助用地即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和管理区,这些用地直接为苗木生产效劳。

1.道路系统

苗圃中的道路是连接各耕作区之间与开展育苗工作有关的各类设施的动脉,一般设有环路和一级、二级、三级道路。

为了车辆、机具回转便,在苗圃的围一般设置环路,绕苗圃一。

一级道路即苗圃中的主干道,是苗圃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在规划设计中,最好将其设在苗圃的中心线上,与出入口、建筑区相连,宽6到10米,汽车可以相向对开,标高高于耕作区20厘米,并呈十字穿插形。

二级道路与主干道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宽4到6米,标高高于耕作区10厘米。

三级道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道路,宽2到4米,与二级道路垂直。

三个等级的道路应相互穿插垂直,沟通联系整个苗圃,有利于苗圃间的交流和苗圃与外部的交流。

2.排灌系统

苗圃中必须有完善的排灌系统,以保证供给苗木充分的水源。

其中,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

苗圃中多项选择择明渠引水,明渠分为三级,一级渠道即主渠,把水由水源直接引入苗圃,宽2米;二级渠道即支渠,与主渠垂直,将水由主渠引向各耕作区,宽1.5米;三级渠道即毛渠,与支渠垂直,宽1米。

渠道应与道路结合而设置,多与道路平行或垂直。

排水系统与灌溉系统用同一个渠道,大排水沟宽1米以上,中小排水沟宽0.3米到1米,中排水沟设在路边,耕作区的小排水沟与步道相结合。

另外,大排水沟设在苗圃的最低处,将废水直接排入河,这样既能节省建立资金,也使苗圃更加整齐。

苗圃中可以采用滴灌与喷灌的灌溉法,虽然投资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能够节省大量资金。

3.防护林

为了防止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冻害等,在苗圃的四应设置防护林,以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及苗木蒸腾,创造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

防护林带应选择毛树、朴树、海桐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树冠高的树种,并且要兼顾速生和慢生、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寿命长和寿命短的树种相搭配。

4.管理区

管理区主要包括办公室、宿舍、仓库等,在苗圃的规划设计时,可以将其设置在苗圃的中间位置,便于苗木的经营管理;并且,最好位于一级道路的交汇处,且直通苗圃大门,交通便;管理区应地势较高,靠近水源和电源,并且是不适宜育苗的地。

三、苗圃培育树种的选择

在选择苗木时,应对市场进展调查研究,例如,就长江三角洲地区而言,市场对彩叶树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可以选择榉树、枫香、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红花檵木、五角枫、三角枫、乌桕、紫叶、银杏等彩叶树种。

另外,金叶黄、紫叶女贞是新品,供给量少,价格居高不下。

从其受欢送的程度预测,这两个品种将有不错的开展潜力,因此也可考虑栽种这两个树种。

此外,市场对观花、观果、观枝树种的需求量也比拟大,这类树种已大量应用于园林中。

因此可以选择西府海棠、火棘、榴、紫薇、樱花、桂花、腊梅、榆叶梅、木瓜、枇杷、红瑞木等树种。

此外,市场上也需求较多作地被、模纹的灌木和一些大乔木,特别是胸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乔木,因此除了彩叶灌木紫叶小檗、红花檵木、金叶黄、紫叶女贞、金叶女贞,彩叶乔木榉树、枫香、五角枫、三角枫、乌桕、紫叶、银杏,观花观果观枝灌木小乔木外,还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大乔木,并将其培育成大苗,例如胸径15厘米以上的栾树、法桐、朴树、马褂木、广玉兰等。

四、种子(或种条)的使用和处理

在苗圃的苗木生产中,林木种子(或种条)是最为关键的,所用的种子(或种条)必须是经林木种子检验部门和林木病虫害防治部门检疫的,自采的种子(或种条)也要看树的长势,防止劣质、带病虫害的种子(或种条)进入苗圃。

假设采用有性繁殖,要对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以及种子的产地、干湿、新了解清楚;无性繁殖的种条的品种、系号要分清楚,以免混杂。

种子预处理是培育实生苗的关键技术,根据种子萌发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催芽处理法,并注意湿度、温度的控制及播种日期的掌握,做好记录。

采用无性繁殖,种条要按一定的长度截成插穗,插穗上至少要有2个节间,长度约5-15cm,梢头粗不得低于013-016cm,切口光滑,上平下斜,100穗打成一捆,湿沙低温贮藏。

五、播种

在已确定好的播种区整地、施底肥、土壤消毒、地下害虫防治、筑床,一般用高床,床高15-20cm、宽110cm、长10m或20m,步道沟宽40cm,垄宽65cm。

播种有撒播、条播和点播。

一般情况下,大粒种子用点播;中小粒种子用条播、撒播均可。

播种幅宽6-8cm,条幅间距6-8cm。

播后覆土,所覆的土最好用碎土机粉碎,覆土不要太薄或太厚,一般为种子宽度的3倍;微粒种子可不覆土,但床面要用细齿耙子耙一遍。

播种时要随播种,随覆土,随镇压。

有条件的苗圃要在床面上覆盖一层马粪,既保墒、保苗、保湿、提高地温,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没有马粪可在苗床上覆盖稻草等材料,所有覆盖物既能保持床面水分,平衡床面温度,又能防止床面被水冲刷及晚霜危害。

秋播的种子一般为大粒种子,采用秋播既能保证出苗率,又可减少春播的工作压力,秋播后床面应镇压实,第二年春还要镇压二次,防止土壤干裂,种子外露被风吹干。

六、适时、适量灌溉

灌溉是育苗技术的重要组成局部,应根据树种、苗木大小、土壤干旱程度及天气情况而定,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

播后要及时灌水,保持床面湿润,特别是扦插苗要灌足水;苗木幼苗期要量少次多,速生期要量屡次少,晴天土干多灌,阴天土湿少灌;炎热的天气,中午11点左右,下午2点左右要进展降温喷灌,保证床面水分的补充;苗木追肥及喷撒药后要适量喷水,防止苗木产生肥害和药害,并有利于苗木吸收肥料及药物;苗木冬眠后灌水,保护苗木根系,使苗木不被冻伤;灌溉的水要经过2-3天的晾晒;在阴天及气温低的天气不能灌水,以免苗木根腐烂,得立枯病;雨后应及时排出苗圃地的积水。

七、苗木灾害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进圃的种子、种条、苗木要检疫,掌握苗圃病虫害的发生、开展规律,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治早治了的原则,药物治疗要先试验后使用,防止产生药害。

草害的防治草害是苗木生长的大敌,要人工除草、化学除草相结合,做到除小、除早、除了。

鸟害的防治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等育苗时期易发生鸟害,以人工哄赶为主。

鼠害防治主要是对种子盗食及咬坏苗木,如红松种子、榛子及有油气味的种子,可用杀鼠剂及鼠夹子防治。

八、苗地施肥

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为苗木提供养分,合理施肥能保证苗木生长强健,提高合格苗的产量,改善苗木抗性,要根据土壤的性质、苗木种类及天气情况确定施什么肥,施肥量及施肥时间。

九、建立育苗档案

建立育苗档案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日后工作及总结经历,主要包括育苗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科学试验等。

并记录用工、用时、用肥、用药、用料、苗木生长情况,档案的记录要有专人,要长期保存。

十、苗圃管理

对于林业苗圃的管理,我们提倡按照季节特点来进展。

本文将就冬天和夏天两个季节的特点,进展苗圃管理工作的分别阐述。

10.1冬季的苗圃管理工作

冬季,苗圃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防冻和防虫害。

1.苗圃的防冻管理。

在冬天苗梢枯槁、甚至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幼嫩的苗木组织出现了冻害。

预防冻害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搭建暖棚。

为苗圃搭上塑料大棚,并在棚上覆盖草帘。

第二,用干稻草覆盖幼苗。

第三,熏烟升温。

其原理是利用烟雾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进而提高苗圃气温。

通过在苗圃四堆放枯枝、锯屑、谷壳等,暗火燃烧,让浓烟覆盖苗圃即可。

第四,提升苗株自身的抗寒能力。

我们可以在上冻前,向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液肥一到两次,或者在秋季以后减少灌水来实现。

2.苗圃的防虫害管理。

冬季,是防治病虫害的最正确季节,因为大局部苗木病虫进入越冬或休眠期,移动性很小。

抓住这一时机,将有利于大大降低翌年病虫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我们可以采取翻土、修建病枝、刮树皮、在树干涂充分溶解的白剂生灰、钩杀害虫和清洁圃地等措施。

10.2夏季的苗圃管理工作

夏季是苗木生长的主要时节,做好夏季苗圃的管理工作,对于提升苗木品质和产出量是大有益处的。

我们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有:

1.水分管理。

针对于夏季苗圃的水分管理,我们要强调以下三个面:

一是灌溉及时、防旱防涝。

夏季降水较多,我们要尤其控制由于排水不及时、灌溉过度或者长期积水造成的苗木根系溃烂情况的发生。

在雨季到来之前,就要提前构建出排水的沟渠配套体系,梅雨季节及时排水,以免苗木受涝害。

二是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溉法。

这样既可以为植株根系的生长供给充足的水分,也可以提供足量的氧气供给。

三是依照苗木的生长阶段,进展区别性灌溉。

在苗木的生长旺盛时期,光合作用强烈,其耐涝能力也是最强的。

此时,我们就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进展区别性灌溉。

2.病虫防治管理。

对于苗圃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们要以实际的生产实践经历和已有的科研成果为依据,采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式进展。

同时,按照各地苗圃用地及其围的生态环境、土壤性质、地势、以及植株自身的特点,进展恰当的苗木品种栽种。

此外,还要及时处理病患植株、加强监控,群防群治。

在实际的林木上产和经营活动中,只有做到以上防治措施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对于苗圃苗木的保护,并最终达成提升苗木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3.除草管理。

苗圃的除草管理,也是减少苗木病虫害、促使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的法有化学除草以及人工除草两种。

这里重点阐述化学除草的法。

化学除草是一种省工、省时又高效的除草式。

它的效果与气候、土壤状况、杂草种类以及除草剂的浓度等都有联系。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一般而言,除草剂主要针对春天和夏天的杂草防除。

4.施肥管理。

作为培育优质苗木的重要措施,对苗圃进展合理的、适时地施肥处理,不仅有助于土壤各种营养元素的补充、各类激素、抗生素的产生,也有助于对土壤中水分、温度和空气的状况进展改善,还可能造成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使土壤形成团粒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