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135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docx

《北京年鉴》工作总结和

 

《北京年鉴》2018年工作总结和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北京年鉴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这一全市的中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市地方志办的领导下,在全市各供稿单位、各位组撰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年鉴》编纂工作顺利完成,并正式出版。

在此,向大家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8年,是《北京年鉴》收获成果的一年,也是《北京年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2018年卷《北京年鉴》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协会联合组织的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比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北京市年鉴工作会议暨《北京年鉴》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为包括《北京年鉴》在内的本市年鉴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就《北京年鉴》2018年工作情况以及2018年的组撰稿工作安排向各位做一个汇报。

一、隆重纪念《北京年鉴》创刊20周年,全面总结20年所取得的成绩

2018年12月2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地方志办、北京年鉴社主办的北京市年鉴工作会议暨《北京年鉴》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市委书记、市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刘淇为《北京年鉴》创刊20周年发来了贺信。

刘淇书记在贺信中称赞《北京年鉴》是展示当代北京历史的百科全书和了解首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重要窗口,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地方志编委会主任郭金龙,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士祥,市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年鉴》主编段柄仁,市政府秘书长、市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孙康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北京年鉴》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20年来为《北京年鉴》的成长默默奉献的同志们表示了衷心的敬意和感谢,对《北京年鉴》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这次大会意义重大,必将在《北京年鉴》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年来,《北京年鉴》全面、客观地记述了北京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全市各条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轨迹,成为展示当代北京历史的百科全书和了解首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重要窗口,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年鉴社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北京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和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当好北京市年鉴的“排头兵”,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推动北京市年鉴事业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2018年《北京年鉴》的主要特点

2018年是《北京年鉴》正式创刊20周年。

在过去的20年里,《北京年鉴》已经逐渐成为宣传北京、了解北京、研究北京的一个重要窗口,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全国年鉴界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为了展现20年来的发展成就,北京年鉴社在年初对2018年的编纂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精心制定编纂方案、严格把关编校环节、全力确保出版进度,力求把最优秀的《北京年鉴》奉献给读者。

2018年《北京年鉴》全面、详实地记述了2018年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条战线所走过的历程。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调整年鉴版式,提高信息质量

《北京年鉴》自创刊以来,一直采用正16开的版式,在当时受到业界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及国内外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这种开本的设计略显陈旧。

为此,北京年鉴社对全国有关年鉴进行了比较和调查。

结果显示:

全国省级年鉴,除北京、西藏外全部选用大16开本。

专门就改版召开了主编、副主编会议进行研讨。

最终认为大16开本容载量更大,在于往年页数相同的情况下,内容量可扩充三分之一;装帧美观大气,更符合现代刊物的设计主流,越来越多的国内年鉴出版部门采用了这种开本。

故决定2018年《北京年鉴》改为大16开本。

在改变外在形式的同时,编辑部也注重不断提高内在信息质量,主要体现在把握重点突出,尽可能收取年度内大事、要事、新事;保证绝大多数条目要素齐全;内容力求全面反映时代发展的变化,从而增强年鉴的使用价值。

2018年《北京年鉴》共152万字,插页260页,收入条目3371条。

条目数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字数减少了近10万字。

全书从形式到内容更加精炼简洁。

2、调整框架结构,反映内容丰富

2018年初,北京市启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共有18个部门的职责发生了转变,编辑部一方面根据改革结果及时调整框架结构,一方面尽量考虑保持年鉴信息的连续性,对2018年《北京年鉴》部分一、二级栏目进行了调整。

主要有:

取消“奥运”栏目;取消“机构·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一级栏目,将其中的“机构编制”二级目划入“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级目,将“人事”的内容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内容合并;新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级栏目,下设“综述”、“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三个二级目;“经济体制改革”中增加“自主创新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二级目;“开发区”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改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加“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二级目;“工业”中二级目“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改为“燕山石化”,“首都钢铁有限公司”改为“首钢集团”;“农业”中取消“乡镇企业”二级目;“城市管理”中“社区建设与管理”改为“社区服务”。

3、修改完善编写规范,统一全书体例

2018年《北京年鉴编写规范》出台后,受到了组撰稿单位和广大编写人员的欢迎,使撰稿者在撰写稿件时有章可循,编辑修改时“有法可依”,成为新参加年鉴撰稿工作人员的入门指南。

本市的多家年鉴编纂单位都以此《规范》为基础,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编写规范或标准。

北京年鉴社近几年,根据工作实践,逐年对《编写规范》进行修改、完善,使其内容涉及得更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2018年北京年鉴社严格执行《〈北京年鉴〉编写规范》的规定,督促责编在编辑前认真阅读,编辑过程中仔细对照,使编辑质量进一步提高,全书的体例、结构更加统一,给人整体整齐划一的感觉。

4、加强业务研讨,提高责编业务能力

2018年,北京年鉴社坚持责编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编辑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开展研讨,统一编辑思想,统筹编辑进度。

在此基础上,首次实行了集中审稿制度,由责编选取自己负责编辑的一个栏目在例会时就编辑情况进行说明,其他责编提出修改意见。

这一作法,使责编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了编辑理论和规范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高了责编的业务水平。

除了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年鉴社还组织责编参加国内和本市召开的一些理论研讨活动,继续邀请常务副主编赵庚奇等年鉴界专家就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对责编进行讲解,提高责编对稿件的整体把握能力,加强了《北京年鉴》专业化编辑队伍的建设。

正是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北京年鉴》的编纂质量和出版进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2018年工作任务。

三、编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年《北京年鉴》虽然已经按时出版,而且编纂质量有所提升,但编纂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交稿不及时现象仍然存在,对出版进度有所影响

2018年《北京年鉴》出版时间比上年提前1个月,除了编辑部对出版进度的整体把握,还得益于各有关单位的及时供稿。

近几年,大部分供稿单位都越来越重视《北京年鉴》组撰稿工作,能够按时保质为《北京年鉴》供稿。

2018年共有供稿单位105家,截至规定的交稿时间,交稿的有25家。

决大部分供稿单位都能在6月底前交稿,但最晚交稿的为9月。

少数单位在7月后才交稿,对整体的出版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个别单位单纯出于供稿时间的考虑,将未经领导审阅的稿件上报,领导审阅后又进行修改再次上报。

也有个别单位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返回一校稿校样,或者因为初稿质量不高而对内容进行大幅修改,这都对《北京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希望各供稿单位克服困难,统筹安排好全年工作,按时按要求上交年鉴稿件。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缩短年鉴的出版周期,使年鉴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2、供稿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信息资料价值不大

近几年,北京年鉴社加强了对责任编辑和全市供稿单位的组撰稿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都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取得不错的成效,许多单位的供稿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带动了《北京年鉴》整体内容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我们感到各部门的供稿质量不均衡,存在差异。

有些单位由于人员变动、日常工作繁忙、对撰稿要求不清楚等原因,上交的稿件质量仍存在问题,尤其是一些资料价值不大的信息还占了相当数量。

如:

无内容的会议、领导视察信息;还有的供稿单位全年工作不分大小、轻重,一一罗列,造成无价值信息量过多,淹没了重要信息的价值。

3、供稿信息在写作上不符合《编写规范》要求

《编写规范》是我们编纂《北京年鉴》的指导性文件,在每年的工作会上都会反复要求按规范规定内容去撰写稿件。

但仍有组撰稿人员没有认真学习领会《编写规范》,上交的稿件不符合要求。

主要表现为条目要素不全,综合性条目多或一条多事、一事多条,标题不够规范(包括标题过长、文不对题、大标题小内容、小标题大内容),综述和概况问题(综述太长、概况太短、综述与概况内容重复等),资料不连续,内容表述不规范等。

以上问题对《北京年鉴》的编纂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希望各供稿能在今年的组撰稿工作中加以克服。

四、2018年《北京年鉴》组撰稿工作安排

2018年的《北京年鉴》编纂工作,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总结20年的发展经验,站在新的起点,突出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紧紧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地反映本市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及新变化、新进展和新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北京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北京市地方志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0年)》和市领导在北京市年鉴工作会议暨《北京年鉴》创刊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发挥《北京年鉴》在首都经济社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2018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准确记述2018年首都发展全貌

2018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的一年。

2018年的《北京年鉴》,要根据市委、市政府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重点反映全市各区县、各单位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维护首都和谐稳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对口支援,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新变化、新进展、新问题。

通过专文的形式,总结“十一五”期间北京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反映北京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2、认真落实编纂方案,确保《北京年鉴》顺利出版

2018年的《〈北京年鉴〉编纂方案》在保证一级栏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个别二级栏目进行了调整。

目前的调整主要有:

“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级栏目中的“支援地震灾区重建”二级栏目改为“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在“综合经济管理”一级栏目中增加“国有资产监管”二级栏目。

同时,按照规范记述内容、提高资料价值的编纂原则,对个别栏目的内容和字数进行了调整。

为了重点反映年度的重大工作、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及取得的突出成绩,拟定了“十一五”发展成就、社会事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就三篇专文。

请各供稿单位在撰稿前要认真阅读《编纂方案》,了解全书的编纂思路和指导思想,了解所承编栏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严格按照《编纂方案》的要求提供稿件。

如果本单位所负责的栏目,因为本单位职能调整等原因,需要调整《编纂方案》,请及时将意见反馈给责任编辑,年鉴社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北京年鉴》的顺利出版。

3、严格落实编写规范要求,提高编纂质量

《〈北京年鉴〉编写规范》是在多年来编纂北京年鉴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不论是组撰稿人员还是责任编辑,都要理解和掌握。

为保证《编写规范》得以落实,确实提高编纂质量,撰稿人员在撰写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规范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遵循《编写规范》的规定要求,撰写出高质量的稿件。

责任编辑会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及时与供稿单位沟通,切实解决稿件中存在的问题,编辑出高质量的稿件。

我们还将依据惯例,将一校稿及时返回供稿单位征求意见,请各单位按照要求及时校对并返回年鉴社,以确保内容的真实可靠,从源头保证编纂质量。

年鉴社也会进一步加强责任编辑管理,继续提高责任编辑的业务能力,推进专业化编辑队伍建设。

4、积极扩展交流方式,加强组撰稿队伍建设

组撰稿队伍水平的提高,是《北京年鉴》不断进步的基础。

多年来,北京年鉴社一直努力加强与组撰稿人之间交流,通过业务培训、日常工作研讨、外出学习考察、召开片会等形式,与组撰稿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组撰稿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018年,北京年鉴社在保持以往交流形式的基础上,还将借助北京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委员会这一平台,积极扩展交流方式,加强交流频次,加强组撰稿队伍的建设。

此外,针对组撰稿队伍变化大的实际情况,各组撰稿人可以单独提出具体要求,年鉴社将借助中地协年鉴工委、版协年鉴工委、北京地方志学会年鉴工委等机构组织活动的机会,尽可能为组撰稿人创造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

同志们,我们已经跨进了“十二五”的第一个年头,《北京年鉴》也走过了20年历程,面对新的起点,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开拓创新,编好2018年《北京年鉴》,为创造更辉煌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我代表北京年鉴社再一次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精诚合作,谢谢大家!

 

北京年鉴社

2018年2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