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36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人体健康29页Word下载.docx

主要有五

类;

一是感染性废物、二是病理性废物、三是损伤性废物、四是药物性

废物、五是化学性废物。

5.危险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特指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

毒性、放射性等特性 产生于各种有危险废物产物的生产企业。

从危险

废物的特性看,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潜伏着巨大危害。

如引起或助

长死亡率增高,或使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或在管理不当时会给人

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急性。

即时,或潜在危害等。

第二节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一、对土壤的危害

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

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

固体废物污染用。

通常,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使

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植物又是生长在土壤中,间接又对植物产生了污染,有些土地甚至无法耕种。

例如,德国某冶金厂附近的土壤被有色冶炼废渣污染,土壤上生长的植物体内含锌量为一般植物的26~80倍,铅为80~260倍,铜为30~50倍,如果人吃了这样的植物,则会引起许多疾病。

二、对大气的危害

废物中的细粒、粉末随风扬散;

在废物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防护和净化设施,释放有害气体和粉尘;

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经挥发和反应放出有害气体,都会污染大气并使大气质量下降。

例如:

焚烧炉运行时会排出颗粒物、酸性气体、未燃尽的废物、重金属与微量有机化合物等。

石油化工厂油渣露天堆置,则会有一定数量的多环芳烃生成且挥发进入大气中。

填埋在地下的有机废物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填埋场气体)等气体进入大气中.如果任其聚集会发生危险,如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

例如,美国旧金山南40英里处的山景市将海岸圆形剧场建在该城旧垃圾掩埋场上。

在1986年10月的一次演唱会中,一名观众用打火机点烟,结果一道5英尺长的火焰冲向天空,烧着了附近一位女士的头发,险些酿成火灾。

这正是从掩埋场冒出的甲烷气把打火机的星星火苗转变为熊熊大火。

三、对水体的污染

如果将有害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废物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过降雨的冲洗沉积和凝雨沉积以及重力沉降和干沉积而落入地表水系,水体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毒害生物,造成水体严重缺氧,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等。

有些未经处理的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箱,经雨水的淋滤作用,或废物的生化降解产生的沥滤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

如果这种沥滤液进入地下水或浅蓄水层,问题就变得难以控制。

其稀释与清除地下水中的沥滤液比地表水要慢许多,它可以使地下水在不久的将来变得不能饮用,而使一个地区变得不能居住。

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的洛维运河,起初在该地有大量居民居住,后来居住在这一废物处理场附近的居民健康受到了影响,纷纷逃离此地,而使此地变得毫无生气。

某些先进国家将工业废物、污泥与挖掘泥沙在海洋进行处置,这对海洋环境引起各种不良影响。

有些在海洋倾倒废物的地区已出现了生态体系的破坏,如固定栖息的动物群体数量减少。

来自污泥中过量的碳与营养物可能会导致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富营养化和缺氧。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会影响以微生物群落为食的鱼类的数量减少。

从污泥中释放出来的病原体、工业废物释放出的有毒物对海洋中的生物有致毒作用,这些有毒物再经生物积累可以转移到人体中,并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倾入海洋里的塑料对海洋环境危害很大,因为它对海洋生物是最为有害的。

海洋哺乳动物、鱼、海鸟以及海龟都会受到撒入海里的废弃鱼网缠绕的危险.有时像幽灵似的捕杀鱼类,如果潜水员被缠住,就会有生命危险。

抛弃的鱼网也会危害船只,例如:

缠绕推进器,造成事故。

塑料袋与包装袋也能缠住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当动物长大后会缠得更紧,限制它们的活动、呼吸与捕食。

饮料桶上的塑料圈对鸟类、小鱼会造成同样的危害。

海龟、哺乳动物和鸟类也会因吞食塑料盒、塑料膜、包装袋等而窒息死亡。

最新研究发现,经检验海鸟食道中,有25%含有塑料微粒。

此外,塑料也是一种激素类物质,它破坏了生物的繁殖能力等。

四、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的腊芙运河()污染事件。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利用腊芙运河停挖废弃的河谷,来填埋生产有机氯农药、塑料等残余有害废物2×

104吨。

掩埋10余年后在该地区陆续发生了一些如井水变臭、婴儿畸形、人患怪病等现象。

经化验分析研究当地空气、用作水源的地下水和土壤中都含有六六六、三氯苯、三氯乙烯、二氯苯酚等82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列在美国环保局优先污染清单上的就有27种,被怀疑是人类致癌物质的多达11种。

许多住宅的地下室和周围庭院里渗进了有毒化学浸出液,于是迫使总统在1978年8月宣布该地区处于“卫生紧急状态”,先后两次近千户被迫搬迁,造成了极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损失。

 

第三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一、固体废气与处理原则“三化原则”

1.无害化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

将固体废弃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

垃圾的焚烧,垃圾填埋、堆肥、有害废物的热处理和解毒处理。

2.减量化

(1)对固体废弃物碱性处理利用

(2)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方法:

改善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消耗少,减少浪费

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开发多次使用的制品,使成品循环使用代替使用一次的制成品

3.资源化

从固体废弃物回收个的物质和能源,就是进行资源再生。

二、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法

1.1固体废物破碎

固体废物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庞大,成分复杂且不均匀,因此为达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处理显得极为重要。

破碎是通过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物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分子问作用力而使物体破裂变碎的操作过程。

若再进一步的加工,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状的过程称之为磨碎。

破碎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预处理工艺。

(1)

1.2固体废物的分选

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是废物处理的一个操作单元,其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对后续处理与处置有害的成分分选出来。

废物分选是根据废物物料的性质如分选物料的粒度,密度,电性,磁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分选方法包括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选,光电选,浮选,及最简单最原始的人工分选。

2、化学处理法

2.1固体废物的热解

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生成小分子物质(燃料气、燃料油)和固体残渣的不可逆的过程。

通过对其进行热解处理,可以把固体废物的消极处理转变为积极的回收利用,从而把当今各国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固体废物产量大和能源不足有机地协调起来。

因而,热解处理可视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2)

2.2固化/稳定化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废物和其他非金属危险废物的重要手段,是危险废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区域性集中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固体废物经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亦需要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才能进行最终处置或加以利用。

固化/稳定化技术作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3、生物处理法

3.1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或称厌氧消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过程。

凡是在有有机物和一定水分存在的地方,只要供氧条件不好或有机物含量多,都会发生厌氧发酵现象,使有机物经厌氧分解而产生H2、4、C02和H2S等气体。

厌氧发酵在微生物生理学中的定义是:

在没有外加氧化剂的条件下,被分解的有机物作为还原剂被氧化,而另一部分有机物作为氧化剂被还原的生物学程。

现代工业则把利用微生物生产菌体、酶或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都称为发酵(或消化)。

从环境污染治理的角度来说,发酵技术是指以废水或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利用微生物的异化分解和同化合成的生理功能,使得这些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质和自身的细胞物质,从而达到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目的。

(3)

3.2堆肥化

堆肥化就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垃固体废物生生物稳定作用,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固体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叫做堆肥。

它是一类呈深褐色、质地疏松、有泥土气味的物质,形同泥炭,腐殖质含量很高,故也称为“腐殖土”,是一种具有一定肥效的土壤改良剂和调节剂

二、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1、卫生填埋与可持续填埋

填埋技术作为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目前仍然是中国大都数城市解决固体废物出路的主要方法。

根据环保措施(如场底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填埋气排导、渗滤液处理、虫害防治等)是否齐全、环保标准是否满足来判断,我国的固体废物填埋场可分为三个等级。

1.1卫生填埋

根据填埋场中固废降解的机理,填埋场可分为好氧、准好氧、厌氧三种类型。

好氧填埋场是在固废填埋体内布设通风管网,用鼓风机向填埋体内送入空气。

填埋场内有充足的氧气,使好氧分解加速,固废性质较快稳定,堆体迅速沉降。

准好氧填埋场结构的集水井末端敞开,利用自然通风,空气通过集水管向填埋层中流通。

填埋层中的有机废弃物和空气接触,由于好氧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经排气设施或立渠放出。

厌氧填埋场在垃圾填埋体内无须供氧,基本上处于厌氧分解状态。

由于无须强制鼓风供氧,简化结构,降低了电耗,使投资和运营费大为减少,管理变得简单,同时,不受气候条件、垃圾成份和填埋高度限制,适应性广。

(4)

1.2可持续填埋

固体废物在填埋场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降解和物理化学转化。

固体废物的成分、压实密度、填埋年龄及填埋深度、填埋场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条件等均均与垃圾的降解速度和填埋场稳定化进程有关。

如果将填埋场看作一个巨大的生物反应器,其潜在的资源利用价值就不会被忽视。

可持续填埋技术就是将填埋场看做生物反应器,并在这个生物反应器反应结束后,开采和利用其中价值巨大的矿化垃圾,开采后的填埋场可以腾出空间作为新的生活垃圾填埋空间,从而极大地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通过生活垃圾填埋一填埋场稳定化一矿化垃圾形成与开采利用一生活垃圾在填埋的循环,增扩了传统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库容和填埋年

限,实现了矿化垃圾、填埋气体及渗滤液的回收利用。

2、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技术

渗滤液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大的水质波动使得常规的生物处理方式并不合适其达标处理。

而高浓度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特别是一些阳离子物质使得渗滤液在流动过程中易在管道中沉积。

渗滤液的高毒性、高水质波动性要求处理工艺具有相当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因此渗滤液的处理需减少其在管道中的运送距离,并通过长时间的驯化使微生物适应渗滤液的毒性,同时还需充分利用渗滤液高含微生物特征,采用强化生物处理技术。

来自填埋场的矿化垃圾能有效克服常规渗滤液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填埋场中长时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自然驯化作用,利用其亲合性特征,通过较高的固液比,有效解决渗滤液处理问题。

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废纸的回收利用

废纸的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收废纸的主要步骤有:

收集、分类、净化、加工等。

废纸出自印刷、企业、机关、商店及家庭等处,品种较多,性能和质量差别很大,应对收集的废纸进行详细的分类、分级和净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合理利用。

2、废橡胶资源化

我国废橡胶的利用率约为50%,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废橡胶的回收利用项目已列入《中国2l世纪议程》方案中。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橡胶工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废橡胶利用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体现在轮胎翻新、再生胶、胶粉。

(5)

3、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

炉渣主要含有中性成分(如硅酸盐和铝酸盐等,含量占30%以上),且物理化学和工程性质与轻质的天然骨料(石英砂和粘土等)相似,因而是很好的建筑原材料。

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水、水泥及其它骨料按一定比例制成混凝土砖。

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也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个可行办法。

吴山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采取的主要是焚烧掩埋的方法,处置危险废物能力为2.11万吨/年,其中年焚烧处置6000吨,年物化处理3400吨,年填埋处置11800吨。

在运行系统上,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分为收运系统、贮存系统、理化分析系统、物化系统、固化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填埋系统、污水处理、环境监测、计算机控制及后勤保障等配套齐全的多个系统。

第四节校园垃圾污染

大学校园是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

我们生活、学习在这里,能够拥有一个干净、优美的环境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然而,每一块碧玉总会有一些瑕疵,校园里也有煞风景的地方,校园里的垃圾堆虽然比较隐蔽,但是垃圾的大量存在和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始终影响着整个校园的魅力形象。

1.这些垃圾严重的污染了校园环境,其中更多的是白色垃圾的污染。

有些同学喜欢叫快餐,或打包回宿舍吃。

每天所用掉的一次性饭盒多的不可计数。

虽然现在上超市买东西需要购买塑料袋,但很多小店或菜市场还是免费提供塑料袋。

同学们买东西也还是依旧没有自带购物袋的习惯。

一次性塑料袋和快餐盒,众所周知,这两样东西基本上都是很难消解的,是造成生活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日积月累,数字相当惊人。

还有大量被撕掉的废纸随意丢弃,也是造成污染源的重要原因。

这些白色垃圾不仅影响校园的形象,更是给我们国家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白色垃圾的危害极大,具体可见:

第一、侵占土地过多。

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

第二、污染空气。

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第三、污染水体。

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第四、火灾隐患。

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次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第七、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

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这些白色垃圾就可以减少很多了:

1、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以前我们提着购物袋、菜篮子上街购物,后来这一习惯被滥用塑料袋取代了。

今天,提着菜篮子、布袋子购物成了环保认识的标记,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白色污染”。

在德国,不少超市里的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这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车上,不用塑料袋。

一些家庭主妇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着硕大的藤篮上街购物。

如果同学们想为减少“白色污染”做点事,请自带购物袋上街购物,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

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

买菜时带上菜篮、或用过的塑料袋等。

2、自备餐盒一次性白色餐盒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祸根之一。

请同学们自带饭盒打包或是用餐盘在饭堂吃。

这样,既节约了宝贵的石油资源,又能减少垃圾的产生。

喜欢叫快餐的同学们也要动动身,到饭堂或餐厅吃,这样还能有益身心呢!

3、少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喜欢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它既方便又卫生,使用后也不清洗,一扔了之。

然而,正是这种吃一餐就扔掉的东西加速着森林的毁坏。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

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利润能替代的。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

日本是森林大国,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从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制造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企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为此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我们应该警醒了!

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打包回宿舍的,也请用自己的筷子而不用一次性筷子。

3、旧物巧利用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同学们不妨尝试把一些原来无用的东西改成一些有用的家居小摆设和用品。

例如,用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相框,用布头或过时的衣服拼贴出床罩或壁挂,用塑料果汁瓶做成各种装饰品,用废纸做明信片、贺年卡等。

你只要稍动动脑筋就可以将很多无用之物变成自己的创作品,既能消遣,又利于环保,一举两得。

4、交换捐赠多余物品同学们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可曾想过通过交换或捐赠的办法,使它们在别人那里得到再利用?

如果将这些东西送到贫困地区或受灾地区,那就更是物尽其用了。

在我国,一些大学的学生定期举办交换捐赠会,将自己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互相交换,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

我们不能超越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却可以通过重复使用来延长它们的寿命。

除了白色垃圾污染外,还有很多生活垃圾也构成了污染源。

这些垃圾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垃圾箱放置地点不合理。

2、垃圾箱数量有限。

3、有些垃圾箱清理不及时。

4、垃圾箱时有破坏。

5、部分学生没能够把垃圾丢进垃圾箱。

有些地方没有设置垃圾箱,比如教室和操场。

有些同学们直接把早餐或零食带进教室里,吃完没有带走,也就留在教室里了。

这些垃圾,给别的同学造成的影响极坏。

上课的学生一批接一批,这批学生上完课了,下一批来的学生,坐在满是垃圾的位置上,其感受可知,或换座位,或把垃圾丢在地板上,或是在垃圾上又加垃圾。

教室,是同学们的学习场所,应该保持干净才是。

操场一般较宽敞,要把垃圾带走带到垃圾桶里,相信有些同学也是做不到的。

操场是锻炼休闲的好地方,很多人喜欢饭后到操场上散散步,假如跑道上有垃圾,会影响散步或跑步的同学的。

如果能把垃圾进行分类并回收,同学们自觉把垃圾丢到相应的垃圾桶里,这将能大大的减少垃圾污染。

可以把垃圾箱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

废纸、果皮、被投入有机垃圾箱,而零食袋的归宿是无机垃圾箱。

经过这样整治,校园垃圾情况有很大改观,垃圾的总回收率会逐渐上升。

之后,四步走的垃圾处理思路逐步形

成:

一就是做好垃圾“有机”与“无机”的分类。

二改用可降解或可再生的材料装日常垃圾,做到绿色处理。

三作好学生的环保意识工作,做到垃圾的彻底分类。

四与有关单位牵线共同处理回收后的垃圾,做到垃圾回收后的后续工作。

再从以下方面使校园的环保体系由粗到细、由点到面。

第一、校园方面:

对垃圾分类增加投入,班会、板报、社团活动广为宣传,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意识。

第二、宿舍方面:

为优先着重部分,每层楼均应设垃圾分类回收箱,加强标示区分;

垃圾采外包方式,清洁人员统一搜集清理垃圾。

第三、教室方面:

设置两个废纸篓,分别套上白、黑两个塑料袋。

白色的盛放可回收的废物,黑色盛放其他废弃物,再将黑袋统一置放于学校的大型垃圾铁拖箱中。

第四、校园清洁工方面:

校园清洁工清理垃圾时也相应做了处理,严格把关。

第五、源头方面:

学生在自己的宿舍内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

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人类要抛弃的东西便是垃圾了;

但若站在整体人类生活资源的立场上来看,它还是可以再进一步从垃圾中区分出资源与垃圾〔非资源、污染物〕的。

“环境不再只是现代人的,亦非人类所能主导,人类应了解如何来减轻大自然负担,共同来维持大自然生态的平衡,让后代也能拥有好的生存环境,才能保证生命无后顾之忧。

”若回到平常生活层面来看时,真正的日行一善就在此,我们不必每天为倒垃圾而烦恼,而且,一段时日后还有一笔小小的回收收入,可作为学校的一笔基金。

开展垃圾分类,将会逐渐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方面通过学生辐射家庭和社会,将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改变以往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处理后,减少了进入外界的固体污染物和白色污染物,容易降解腐蚀的,进行填埋处理,不易降解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回收合理化利用,资源循环再生,资源再生不仅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意味着发展经济。

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

环境给予人类维持自下而上的物质,并使人类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得以发展。

今天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有可能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甚至无法挽回的损害。

反之,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采取比较明智的行动,就可能使自己和后代在一个符合人类需要和希望的环境中过着美好的生活。

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人口也随之与日俱增。

无论是常规能源资源还是非常规能源的消耗量,都非常大。

  固体废弃物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如采矿业的废石、尾矿、煤矸石;

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

农业生产中的秸秆、人畜粪便;

核工业及某些医疗单位的放射性废料;

城市垃圾等等。

若不及时清除,必然会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蚊蝇孳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1.“白色污染”我们用过的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

二是造成化学污染;

三是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四是对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带有地膜的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