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745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docx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

心是一把铁勺答案

【篇一:

阅读

(2)

(1)】

提示:

轻轻的一声叮咛,给人以无限的关心和温暖。

无论是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

读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

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

你是不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呢?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

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

“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

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

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

“她说?

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

“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

“我不懂。

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

想起了我的母亲。

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

“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

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

“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

”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

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

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成词语。

()()()

羊()青()见()

()()()

4、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

5、根据字典的义项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深:

①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②久,时间长③程度高的④颜色重

洋:

①比海更大的水域②广大,多③外国的④现代化的。

凌:

①冰②侵犯,欺压③升,高出④相犯,交错,迫近。

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

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

6、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

7、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画出来。

8、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

两个“我”分别是谁?

9、“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10、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三个鸡蛋

阅读提示:

生活中常有一些坏人相互勾结起来坑骗那些善良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利用智慧来对付他们。

读读下面的故事,想一想,阿凡提是怎样治服国王和财主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个饭馆。

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3个煮熟的鸡蛋,临走,一摸口袋,身上忘了带钱。

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担保下次经过这里,一定送钱来还他。

不要紧财主()说3个鸡蛋算得什么以后再说吧

过了半年阿凡提又来到城里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见了财主阿凡提()问道上次我吃了3个鸡蛋该给你多少钱呢

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说

不多不多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财主你这是发昏了吗阿凡提()

“咦,这还算多吗?

”财主()说,“要是我这3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3只母鸡来了。

一只母鸡半年下30个鸡蛋,30只母鸡要下90个鸡蛋,90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子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好重重地罚他。

等呀、等呀,等到后晌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

“你好大胆!

”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

“我正忙着,”阿凡提说:

“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二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

“哈哈!

”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了起来。

国王说:

“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

你这个大傻瓜!

”“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

”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的下面划上横线。

2、说说下列“算”的意思。

(1)3个鸡蛋算得什么?

()

(2)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

(3)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

(4)咦,这还算多吗?

()

3、给短文2-7自然段加上标点。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5、“赔不是”的意思是“道歉”,但“赔不是”是口语,“道歉”是书面语。

你能将下面的词语换一种说法吗?

担保()拨拉()发昏()耽误()合伙()

6、写形容“笑”的词语。

哈哈大笑

7、财主为什么当初不跟阿凡提要三个鸡蛋的钱?

8、分别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阿凡提、财主。

财主:

阿凡提:

9、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明白了什么呢?

10、财主与国王是怎样密谋惩罚阿凡提的,为短文加上一段对话描写,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

11、你还有什么办法让国王和财主哑口无言?

12、单看短文最后一段似乎还没能表明故事已经结束,想一想,国王和财主听了阿凡提的话会怎样反驳他呢?

请续写故事。

穷人的自尊

阅读提示

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

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有所不同。

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

结果怎样?

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

她又是怎么收的?

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

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

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

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

显然

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

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

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

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

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

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

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

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

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

“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

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

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

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

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

“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

”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

“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

”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

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

“不,不要!

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

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

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

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

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行礼。

常指失去自尊。

⑤寒酸:

穷苦人不大方的样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2、给第2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3、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画去。

4、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

拘谨()诧异()

5、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5个(一个字的):

、、、、。

6、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从眉目上看

生怕鸡蛋被挤破

7、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8、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9、文中6—9自然段是顺叙?

倒叙?

补叙?

还是插叙?

10、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1、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

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12、请把文中含有数字的词圈出来,说一说,为什么眼前发生的事,数字是不确切的,20年前的事,数字却是确切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画出文中描写女学生父亲和作者姨爹的语言、动作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你也能写一段曾经耳闻目睹过的一个人的语言和动作吗?

14、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

昙花赋

阅读提示:

昙花虽美,但只一现。

是什么让作者对昙花情有独钟?

昙花的什么高尚品格在吸引着作者?

读完全文便有知晓。

再想想文章对你有什么启迪?

在众多的奇花异卉中,我最喜爱的是昙花。

一个灼热的夏夜,一片“看昙花啦”的呼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我急忙挤进人丛中去,一看:

昙花开了!

在海带般的绿叶坳口间,一枝妖嫩的花蕾正在微微颤动。

筒裙似的花托藏不住丰腴的白玉花苞,裂成一条条淡紫带、粉红带,雪白的花瓣轻舒玉臂,花托像仙女的彩绸一样飘舞。

成束成束的米黄色的花丝徐徐绽出,中间华柱似的花柱高高翘起……美丽的昙花以惊人的速度奇迹般(开放、怒放)了,吐出了浓郁的馨香。

“真美啊!

”站在我身边的邻居大姐姐赞叹着。

她的话,使我深思,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吟诵起冰心的诗句: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听人说过,昙花的故乡是墨西哥的沙漠。

在远古的年代里,那儿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昙花和其他植物一样。

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后来,由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昙花故乡的雨水愈来愈少,最后成了干旱的沙漠。

许多美丽的花都悲哀地、无可奈何地从地面上消失了。

昙花不但(顽强、坚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深深地扎根在那不毛之地,成为呼唤绿化的先锋战士。

它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

它那能够大量贮藏水分的肥厚肉质茎叶,和它的能够防止水分蒸发的仿佛涂了蜡的表皮,不是奋斗、进化的雄辩佐证么?

然而,有多少人知

【篇二:

“心”是什么】

“心”是什么

作者:

毕淑敏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

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

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般诱人,不单使当初蒙昧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写这个字,终身不曾忘记和写错,而且常常忆起铁勺这个有趣的意象。

铁勺的容量是有限的,在万千纷繁的日子里,人心就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勺。

因为有锈,所以要常常擦拭。

我们的心会被各式各样含酸带碱的风雨浸淫,会被蛀出缝隙和生长阴霾。

天气晴朗时,在阳光下晒晒心情,锈就会悄然遁去。

每个人只会有一把铁勺,每个人一生却要遭遇到很多豆子。

勺子承载的分量是有限的,不可以在勺子里灌注太多的水。

哪怕水是掺了蜜糖的,也要有节制。

中医有句箴言,叫做“大喜欢伤心”,说的就是过量的伤害,为了尊重这把勺子,我们要仔细地甄别放入勺子里的物件的数量。

空无一物的勺子令人伤感,不堪重负被挤爆了的勺子也是悲剧。

然而再精明的甄选,也还是有一些我们不喜欢的豆子进入勺子。

那可怎么办呢?

有一个好法子,就是——炒。

炒我们的心事,把它们加热,把它们晾晒,在这个过程中,翻来过去的斟酌,你是保存勺子还是姑息豆子?

为了勺子的安宁,你要立决。

思考不但指时间和力量,同时标志着抽刀断水的决绝。

结果就是只留下那些最重要的豆子,而把其他的豆子扬出我们的视线。

这个程序想来是快乐的,其实却充满了艰难和痛苦,每一颗豆子都不是无缘无故进入铁勺的,它们必和情感与理智有着千丝万缕的枝蔓。

甚至那些我们十分嫌恶的瘪豆子,被虫蛀过的病豆子,也在长久的摩挲和掂量中,融入了我们的体温,产生了割舍不下的惯性和依恋。

然而,还是要“放下”,此刻需要的不仅是聪明,还有一往无前的勇敢了。

把废豆子驱逐出铁勺,心就宽敞了,铁勺恢复了洁净与轻盈。

新的豆子仿佛新的客人,姗姗来临。

对于你的心事,你可不要忘了甄选和款待。

【篇三:

初二物理热学资料】

>为了探索南极洲的秘密,“高斯”号轮船于1903年到了南极洲。

不巧得很,遇上了大风雪,“高斯”号被冻在一望无边的冰原上,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

船员们想了许多办法来解脱困境。

他们试着用炸药炸,用锯子锯?

?

然而这些努力都是徒劳的。

全船的人都陷入了沉思,考虑着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试试。

正在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有人向船长建议;把船上的烟灰和煤屑输到冰上,请天空中的太阳帮帮忙,也许会把冰化开,使船脱险。

船长对于这个建议虽然很怀疑──南极的太阳光有这样巨大的威力吗?

但又想不出别的更好的办法,只好试一试。

全船的人都被动员起来了,大家忙着收集黑灰和煤屑,把这些东西运到冰上去,围绕着船铺成了2公里长10米宽的一大圈,并从船的周围一直铺到最近的一条冰缝去。

南极的天气和我们这里是不大相同的。

在那里,从9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白天,3月到9月是黑夜。

“高斯”号当然不会在漫长的黑夜到南极去的,因此铺好煤屑之后,连续不断的阳光虽然不能使别的冰发生变化,而煤属下的冰层却逐

渐熔解了。

受困的“高斯”号终于恢复了自由,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如右图,铁丝网可以有效吸收蜡烛火焰的热量,使上面并不是

很热

金属勺子上缠紧纸条,烧之。

没有和勺子紧密贴合的纸条会燃

着,但紧密贴合的纸条一般不会燃着的。

矿井里矿工头上的灯泡为什么有贴网罩上?

防止破损,便于散

热,防止瓦斯爆炸。

冬天雪地里脏雪颜色深,吸收的光热多,比干净的雪融化地

快。

超市里出售的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盒通常选用白色的,并在

盒子的底部压制出一些几何图案的凹凸槽,这主要是为了保温(白色和凹凸)和结实(凹凸)。

金碗不如木碗好

传说,有个国王要给臣民们赐发鸡汤,并宣布:

谁喝得最快,谁对国王最忠。

不同地位的人喝汤,用的碗不一样:

皇族用金碗,大臣用银碗,卫士用铁碗,随从用木碗。

赐汤的时辰到了,众人跪下,厨师为每个人都盛满了一碗热汤。

主事人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喝汤。

皇族、大臣和卫士们个个心急如火,巴不得端起碗,一口把鸡汤喝下去,但是他们一摸到碗,立即就被烫得把手缩回去。

随从们却不慌不忙地端起碗,最先把汤喝完了。

为什么随从能端起碗,先把鸡场喝完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让我们先作一个实验。

取形态完全相同的三根筷子,一根是木质的,一根是铜的,一根是铁的。

在它们上端侧面用猪油各粘住一粒黄豆,粘好后把筷子的下端放在玻璃杯里,再向杯里倒入适量的开水,注意不要让木质筷子离开杯底。

这样你就会看到:

铜筷子上的黄豆很快就掉了下来;再过片刻,铁筷子上的黄豆也掉了下来;而木筷子上的黄豆却不掉下来。

这个实验说明,不同的物质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导热本领最强。

石头、陶瓷、玻璃、木材、皮革、棉花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正因如此,当皇族、大臣和卫士用的金属碗还烫得不能用手端的时候,随从却能端起不烫手的木碗,不慌不忙地喝鸡汤了把一块铅片和一块金片,分别磨光,压在一起,在室温下(20℃)放置五年,金片和铅片便连在一块,它们互相混合的深度约一厘米。

我们知道,在室温下,金和铅是不会熔解的,但是它们的接触面竟生成了一层均匀的铅金合金,这就是扩散作用在固体中玩的把戏。

神刀断案

传说,从前在一个部落里,丢了一件宝贵的东西,谁是贼呢?

为了抓到这个隐藏的贼,部落的头人把有嫌疑的人都叫来,对他们大声说:

“神知道谁是罪犯。

来人呀!

把神刀拿来,请神刀破案。

”只见一条大汉答应了一声,便从火炉中夹出一把烧得通红的大刀,把它架在人们面前。

头人又厉声喝道:

“你们每个人都要用舌头去舐一下!

神刀只惩罚罪犯,决不会烫伤好人!

第一个人没有做贼,他相信神刀不会烫伤自己,便坦然地走上前去,毫不害怕地伸出舌头舐了一下通红的人刀。

只听见滋拉一声,他把缩回的舌头重伸出来给大家看。

奇怪,他的舌头果真没有严重的烧伤。

许多没罪的人都舐过了,他们的舌头都没多大问题。

轮到那个偷东西的人,他做贼心虚,舌干四燥,满头大汗,心惊胆战地走到大刀前一舐,滋拉一声,他的舌头被烫坏了。

据说,直到近代,非洲有些地方依然用这种办法来分辨罪犯和好人。

“神刀断案”果真是神仙显灵吗?

不是,原来这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1756年,科学家莱顿弗里特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把一把铁勺在炉火中烧得通红,然后把一个小水滴滴到这把铁勺上,看!

那水滴居然悬浮起来了,这一滴水大约持续了30秒。

为什么水滴会悬浮起来呢?

原来,当金属温度相当高的时候,下落的水滴一接触金属,它的底部马上汽化,汽化的蒸汽来不及跑掉,便形成了一个蒸汽层,这个蒸汽层使水滴悬浮起来。

由于水汽不容易导热,水滴暂时得不到更多的热量,汽化的速度就慢些了。

“神刀断案”的秘密不在于神,而是跟唾液的多少和唾液的蒸发有关。

每个人的口腔里都长着唾液腺,它们不断地向外分泌唾液,滋润着口腔。

成年人每天可分泌约1.5升唾液。

有趣的是唾液分泌的多少跟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很大。

当人心情紧张、惊慌时,唾液分泌量减少,往往使人舌干口燥,甚至嗓子都会发干变哑。

当人心情平静时,唾液分泌正常,口腔保持一定的湿润程度。

没有偷东西的人,心情泰然,唾液充分。

他们去舐神刀时,唾液立即蒸发,形成蒸汽保护层,使舌头免于烧伤。

偷了东西的人,心情紧张,舌干口燥,没有足够的唾液吸热汽化,也不能形成蒸汽层来保护舌头,所以他的舌头被烫伤了。

雾凇和雾淞的区别: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

它也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而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华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淞”,当地群众称为“树挂”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水中没有出现气泡时,是听不到响声的,而气泡的产生就会伴随着响声的出现。

由此可见,烧开水时发出响声与水中气泡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

要揭开“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之谜就要从气泡身上找原因。

原因之一:

气泡的产生过程对响声大小的影响

水中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

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当水被加热时,气泡首先在容器壁上生成。

气泡生成之后,气泡内部的容器壁部分实际上是处于“干烧”状态,而气泡边缘与干烧部分之间处于激烈的汽化过程。

由于水继续被加热,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使泡内的压强不断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

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到一定程度时,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整个过程的声音就象往烧红的铁上倒水一样,试想一下:

无数个这样的剧烈汽化响声汇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

响声是由于气泡的产生而出现的,更重要的是:

沸腾后,气泡会迅速上浮,这种剧烈汽化过程的时间要比沸腾前要短,响声自然就小了。

原因之二:

气泡上浮过程中的变化对响声大小的影响

在沸腾前,容器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容器壁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压强也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

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气泡产生和膨胀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当气泡上升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时,气泡中的水蒸气又要凝结成水,体积又逐渐地减小。

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的体积一会儿膨胀一会儿缩小,又不断的上浮,在水的中、上部会产生一种振动,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较大的响声。

在水的温度达到沸腾的温度时,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容器的水温趋于一致。

水的内部急剧汽化,气泡内水蒸气达到饱和,密度大气压高,在上升过程中其体积不仅不会缩小,而且还继续增大。

这时气泡所受的浮力也在它上升过程中增大,气泡就由底部一直上升到表面而破裂,放出水蒸气和空气。

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减弱,响声自然也就小了。

水烧开时不会溢出来,为什么粥烧开了会溢出来呢?

水烧开时,水蒸气形成的气泡上升到水面,就会立即爆裂,不会积聚起来,水面的高度不会升高得太多,水也就不会溢泻出来。

粥烧开时,由于米粒的淀粉和水混合变成糊状,增大了粥的粘性,导致水蒸气形成的气泡不易爆破,一直积聚在粥面上,愈堆愈高,就从煲盖溢泻出来。

把煲盖掀开,用筷子支承着,使盖与煲离开一段距离,利用空气冷缩气泡,就可以减轻溢出的程度。

“赴汤蹈火”

“赴汤”也就是俗话说的“下油锅”,是把手或脚插入到正在沸腾的“油汤”中。

其实,这是骗人的。

如果全是真油,那么沸腾温度至少在130摄氏度以上。

手是绝对不能伸进去的。

能展示这种惊人的现象,不是因为人身上的特异之处,秘密在于锅里下层只是低沸点的液体(如醋,其沸点只需40摄氏度),上面是少许的油而矣。

因为油的密度较轻,永远漂浮在醋上,所以醋一沸腾,看上去好像是油在沸腾。

其实温度并不高,人接触它完全没有伤害。

“蹈火”似乎更神奇。

大家在电视节目或书刊中,会看到一些杂技演员、艺人或世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赤脚在烧得通红的木炭上行走,有时还用手拿燃烧的火球放进嘴里,继而喷出火焰来。

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这些“吞火”或“蹈火”的表演后,一定会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怀疑表演者事先在身体的有关部位摸上了绝热剂之类的东西。

其实不然,这些表演者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了某些物理性质。

不知大家是否仔细观察并注意到,“吞火”表演者在接触灼热物体前,都将手和嘴迅速而隐蔽地沾上些水,接触灼热的物体时,水分突然受热而汽化,因为汽化是要吸热的,从而在一定程序上降低了皮肤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在手和嘴的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蒸汽,因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一般在短暂时间内蒸汽层可以起到绝热保护的作用,故不会将手和嘴烧伤或烤伤。

人能赤脚在烧得通红的木炭上行走,主要是利用其脚上出汗较严重,汗中水汽化出来的蒸汽层起到保护的作用。

须注意的是:

虽然我们知道了“赴汤蹈火”的物理道理,但千万不要贸然尝试。

因为表演者都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使表演动作极其迅速敏捷。

如果自己也贸然去尝试,把握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我经常看到有人用冷水化冻鱼。

请问化冻鱼是用冷水好还是用热水好?

有经验的人买来冻鱼,总是用冷水将冻鱼“化”冻,方法是,把冻鱼放在冷水盆中,泡一段时间后,鱼体表面就会结一层冰,剥掉这层冰,就会看到鱼已“化”冻了。

有人称这种“化”冻的方法叫“冷水去冻”。

水温在通常情况下降到0℃时就开始结冰,但只要在水中掺一些糖或食盐等“杂质”,就会发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