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4200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docx

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

摘要: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领域。

当然,医疗信息也随之掀起一阵热潮,各所医院都已开始或者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当前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

医院信息系统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医院管理和运营的各个方面,尤其给医疗质量管理带来了质的变化。

而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趋于成熟的现在,能否有效利用信息、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也是每一所信息化医院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No.:

000000000000026358

关键字:

医院信息化信息系统医疗质量管理

AbstractTodayisaninformationtime,computeraninformationtechologyhasalmostcoveredallindustries.Medicalinformationalsostartswithgreatmassfervor.Mosthospitalshasalreadystartedtoconstructtheir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somearemakingtheirsystemperfect.Withthein-depthdevelopmentofhospitalinfomationsystem,theusingofhospitalinformationtechnologyhasbecomeamainmeanofscientificmanagementofamodernhospital.HostitalInformationSystemischangingandinfluencingalltheaspectsofthemanagementandworkingofhospital,andalsobringsqualitativechangetothemanagementofmedicaltreatment.Aboveall,howtoeffectivelyuseinformationtechnologyisarealproblemthateveryhospitalmustfaceto.

Keywords:

hospitalinformationinformationsystemmedicaltreatmentmanagement

 

1、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是一门包括医学、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新的科学,被公认为是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

其含义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的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实现各类业务流程的最优化和信息利用最大化。

医院信息系统是每一座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依托医院信息化以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从而树立现代医院的新形象,这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现代化医院的综合管理是否先进,它涉及到一所医院运行的各个方面,一方面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

按照各自的功能不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包括:

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OA管理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等。

2、医疗质量的概念及特征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管理行为中的重要手段,而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是指医疗行为和过程满足病人客观需要的程度,其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医疗质量。

狭义的医疗质量包括:

诊断是否及时、准确、全面;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合理、规范;经济代价是否适中、合理;有无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等。

广义的医疗质量除了上述的内容还包含:

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否;医疗技术的经济效果是否合理;病人对其他服务的满意程度等。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质量管理也逐步发展起来,呈现4个明显特征:

2.1、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以往医疗质量主要偏重于医疗质量指标、病例书写质量等,随着现代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障体制的发展,医疗质量管理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与要求也不断变化。

2.2、医疗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化

以往由于条件限制,医疗质量管理主要依靠终末病例检查的方法进行,属于事后检查,存在监控不及时、信息不通畅等问题。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实施,使医院主要医疗业务均反映在网络上,让实时质量监控成为可能,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手工时代实时质量监控困难的问题。

2.3、管理效率提高

近年来医院的医疗效率大幅提高,三甲医院平均住院日约10天左右,这使得医疗质量管理效率必须提高。

以检查终末病例为例,以往质量管理科的专家从病案室借阅病例,等级病人基本信息及错误内容,月底汇总到医疗管理科,科室月底才可以知道医疗质量信息,这种检查方法落后,信息反馈时限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

2.4、信息透明化

医院科学发展、科学管理成为必然趋势。

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

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医疗质量信息,才能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全面细致进行质量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医疗质量信息透明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医疗质量的好与差决定于医院各种工作的质量。

任何一家医院运营的核心价值都应体现在医疗服务质量上,所以医院间发展竞争归根结底在于医疗服务质量的发展竞争。

如何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下,借助医院信息化这一工具,科学和规范医疗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规范就诊行为,方便病人就诊;建立现代实时医疗质量控制模式.对医疗行为各环节进行实时、动态、有序控制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为患者提供价廉质高医疗服务是当今每一所医院所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3、医院数字化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3.1、医疗质量内涵

医疗质量包含着“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它实际上是针对临床的“临床决策管理”。

3.2、数字化建设指导思想及目标

摆脱传统“以收费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医疗质量管理为中心”,做好传统医院到服务型医院的转型。

3.3、数字化建设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1)、医院数字化与医疗决策原则的一致性是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

临床决策过程的实施包含着大量信息互换。

HIS、LIS和PACS能客观准确地为医生在第一时间里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及各种影像报告。

其一体化的运行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时间、速度和资源上的保障。

符合临床决策的真实性、先进性和效益性原则。

(2)、完善了医院的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

信息化建设使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共享、实现无纸化、无片化;药品物资耗材均可实现低库存管理,避免物资积压,提高了周转速度,有效地控制了消耗材料的浪费,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医院的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率

(3)、为做好服务型医院提供平台:

大量的病人就诊信息保留下来有利于医院实现一定的客户关系管理,为实现病人回访、新技术、新项目推广、预防、保健信息宣传、健康学校、诊疗服务等提供了基础,进一步增进了医患关系,推动医院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而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

(4)、促进挖掘分析数据,辅助医院领导进行科学化的决策:

信息化建设可以使管理者获得各种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促进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员工素质:

“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对员工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得到提高,医院内部人才建设也进一步加强。

院内网站将电子图书馆嵌入其中,各种通知、公告、文档、管理信息均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院内的每一角落,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同时,也方便广大医务人员及时获得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对病人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也全面提高,有利于医院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医疗质量监控,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4.1、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质量监测的基础

最近几年,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深入,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不断强化,考核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也在向广度与深度扩展,这也大大提高了质量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医院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行动准则,而怎样考评却成为医院管理者棘手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以其快速、高效、及时、准确的优势,科学的设计和应用网络技术,加强了医院管理层与科室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得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为强化医院统计工作职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4.2完善的质量监测方法是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

(1)质量监测方法科学

在传统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只能通过统计人员手工统计,才能看到终末质量的评价指标,而对环节质量与资源合理利用等却很难做到正确地评价;同时,在综合评价一个科室工作或某个人员时,往往掺杂一些感情因素、人为干扰和经验印象等,使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实际,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

如考评某医院的日门诊工作量时,由于没有科学的考评方法,只能凭每个医生自己统计工作量,易导致水分增加,使医院管理者既不能如实掌握门诊各科室工作量,也无法统计医生的日工作量。

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使每个病人从门诊挂号开始就自动进入计算机管理之中,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计算机统计出门诊各科室日门诊人数,同时统计出人均门诊费用,为全面有效地评价投诊病人的医疗服务和卫生资源消耗,改进医疗服务提供了大量准确数据,对人为因素造成的分解治疗费、医生开大处方及做不必要的特殊检查等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质量监测过程量化

使用计算机对临床科室工作量进行统计,使医院管理者能每日、每周、每月看到全院每个医生的工作量、收治病人质量以及为医院的创收情况等,为及时调节门诊与科室的收治环节、降低平均住院指数、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及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开展医院管理研究及合理评价医疗质量,使医院的组织结构、床位分布、人员安排与住院病人的种类数量相协调,使医院能够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3)质量监测效果高效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迅速更新,医技科室所掌握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手段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在现代化医院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采用计算机管理,不仅可以控制医技工作的基础质量,强化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意识,还可以起到对临床科室录入数据的核对作用,减少了录入差错,增加了医疗收益,促进了医院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及基础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4.3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1)充分了解医院各项业务流程和运行状态

要使统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必须首先了解医院各项业务的流程环节和运行状态,其中包括信息流、物资流和工作流;其次要清楚每个流程的运行需要哪些系统支持,产生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的信息从何而来,输出的信息到哪里去等等。

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这些流程环节和运行状态,才能正确地甄别系统产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为科学和正确地进行统计分析打基础。

(2)充分掌握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属性

为提高各类报表的数据质量和统计分析质量,统计人员在充分了解医院各项业务流程和运行状态的基础上,还应掌握各类系统的数据来源、属性和相互关联等,为正确判断数据来源的合理性,掌握各类报表数据的完整性以及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3)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质量

近年来,我们把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质量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

每天第一件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查看网上数据,查看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分析出现问题的数据产生的原因,及时反馈、纠正问题数;将较严重或倾向性的问题,除记录在案外,还要进行分析汇总,将分析结果提供给管理机关进行讲评,并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管理挂钩。

5、依托医院信息化的医疗质量控制模式

传统终末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出院患者病案信息进行评价形成信息反馈,间接控制下一个医疗环节,强调的是“治”,为被动管理、事后管理。

而基于医院信息化现代实时质量控制是依托信息系统中的海量信息和无纸化高速传输特性,根据过程质量管理原理和方法,以教育—实施—检查—纠正偏差—再教育的模式进行持续性质量控制(CQI),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时质量控制模式,如前馈控制、反馈控制、现场控制等,对患者诊疗过程中影响医疗质量主要因素(包括医师诊断、合理用药、医技检查、医疗环节、病案质量等多种指标进行控制),强调的是“治”与“防”相结合,是一种主动管理和环节管理。

5.1、前馈控制

也称预先控制,事前控制。

是在医疗行为发生之前作出的控制,强调的是“防”。

通过对质控标准进行控制,以保证医疗证质量。

在质控过程中前馈控制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对系统中质控点信息的定时采集、统计,分析医疗质量各指标实际完成情况,对产生的偏差和错误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达到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目的。

与传统终末控制相比,前馈控制以提前设立的系统控制点信息为馈入信息,在诊疗过程中对采集信息进行及时统计分析,以防止医疗行为和诊疗结果出现质和量上的偏差,从而在影响医疗质量之前就得到纠正。

因此克服了终末控制因信息时滞所带来的质控缺陷,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控制性能。

5.2、现场控制

是在患者诊疗过程中进行控制,强调的是“实时”。

质控人员通过深入到医疗现场亲自监督检查或实时监控质控点指标,如就诊响应时间点、首日病程完成时间点,疾病确诊时间点、三级查房点等,实时控制医护人员医疗行为和诊疗质量,对出现与标准不符的偏差、错误信息进行及时反馈预警,促使医护人员分析造成质量偏差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现场控制是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最为直接有效的控制方法。

5.3、反馈控制

是通过对大量出院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将信息与质控标准进行比较,完成对医疗质量和医疗资源使用消耗情况的评价。

并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偏差的处理纠正形成新的质控方法,为下一环节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处理办法。

它强凋的是“治”。

反馈控制方式主要为统计报表及统计查询、质量考评等。

6、基于医院信息化的环节医疗质量控制

6.1、医疗行为质量控制

医疗行为是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与基本医疗技能综合体现,也是患者在医院接受合理、正确就诊治疗基本保证。

完整医疗行为是指患者从入院就诊到治疗完毕出院。

期间全过程各环节所发生的一切诊疗活动。

在信息平台上对患者住院信息、药品信息、检查信息,手术信息以及病案信息进行过程分析,对常见病种和手术病例建立临床路径,在诊疗过程各信息系统中设立包含诊疗时间、诊疗服务内容、诊疗费用的质量控制点和标准规范,如首日病程控制点、检查报告电子文档记录控制点,查房制度控制点、手术记录控制点、医师病历完成时间、诊断确诊时间控制点、医疗费用控制点等,进行网络实时监控,可以规范医护人员医疗行为,克服工作中随意性、惰性和误操作,尽量避免医疗事故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6.2、医技工作质量控制

医技工作质量主要是指医疗检查、检验、输血、手术麻醉等医技科室工作质量。

随着检验信息系统(LIS)、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输血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等在医院的全面建设.就可以通过网络对医技工作流程环节进行监控,如各检查科室是否接受了门、急诊临床科室预约申请,是否合理安排了患者检查顺序与时间,是否进行了正确合理检查化验,是否采用了标准数据字典和报告模板,是否将检验结果正确及时地反馈给申请者等;对检查质量进行控制,如LIS系统中检验阳性率、误差率、结果转归与药物使用关系,PACS系统中甲片率、废片率、影像诊断合格率、误诊率等;还可以通过对数字化图像进行信息二次处理,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检查费用进行监控,如检查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及时、患者费用支出情况、患者费用结余情况等。

通过对检查流程环节、质量费用进行控制不断提高检查水平和诊断水平,并对检查信息做好统计分析。

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6.3、药品质量控制

无论是在医院长远发展过程中,还是在医师的短期诊疗活动中,药品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药品管理和药品使用进行控制也能对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在药库/药房信息系统中设立监控点,实时监控各病区药品消耗情况和药品消耗品种类型,能够帮助医院管理者及时合理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和清单;对药品采购、入库、上账、出库、有效期、价格调整等各环节进行透明监控,可以解决手工时代药品出库量大于医嘱和处方量,医师医嘱和处方量大于患者使用量的现象,从而有效避免和减少药品积压和浪费,解决药库/药房的实库存问题。

同时在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中设立合理用药监控点,如配伍禁忌控制点、药物用量与疗效转归控制点等。

通过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各病种病例制定适当用药标准。

达到合理控制、满意疗效、经济开销,从而实现药品,疗效、费用三者合理结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6.4、病案质量控制

传统病案质量控制是以人工抽查为主,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人工质检存在速度慢、不及时、不全面等多种难以克服的弊病,从而很难实现病案处方质量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建立具有诊疗标准、抽样、信息反馈和统计分析功能的实时监控网,通过从系统模块中直接提取和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病案系统进行定点监控,对检索病历病案首页、人院记录、病程记录、辅助医技检查、出院总结、手术记录和病历书写等各环节进行质量监控,找出其中所存在问题和缺陷,对发现问题进行登记和反馈,促使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改正和完善。

这样有利于及时全面对病案进行监控,有效提高病历处方质量,提高医疗质量。

6.5、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

利用在各信息系统中设立的质量费用控制点指标提取实时、动态、有效的信息。

可以对临床各病区患者病种、病情进行分类分型。

在提供病种质最与费用控制标准参考值基础上。

对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目标进行前馈控制.对住院患者病种质量与费用进行实时现场控制。

对出院患者病种质量与费用采取反馈控制的方法,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如发现存在对链、偏差、倾向和周期四种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周期异常状态时进行及时调整与控制,从而动态控制病种质量与费用,提高医疗质量。

6.6、满意度控制

满意度调查是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切实加强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患者三方之间沟通交流,从与医护人员、患者交流过程中找到医疗质量改进方向与目标是增强医院竞争力、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途径。

将满意度调查分析模块纳入整个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中,建立涵盖医疗服务态度评价、诊疗技能评价、就诊响应时间评价、费用评价等多因素患者满意度监控体系和包含医院环境评价、医院文化评价,薪酬获取评价、诊疗项目评价等在内的多项目员工满意度监控体系。

由医院质控人员定期对各病种病型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录入调查数据,对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由模块对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建模评价,发现影响患者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及时调整改进。

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患者就诊满意度。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7、传统医疗质量管理的弊端及信息化建设给医疗质量控制带来的变化

传统医疗质量管理是建立在手工条件下进行的,质量评价一般局限于个案病例质量的监控,管理手段多依据终末质量,而对医疗环节质量的检测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监控。

因此,传统医疗信息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质量的不稳定性、受到传统医疗信息记录方式的影响,信息质量与载体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推移,载体上的信息质量也将下降。

2、信息的独占性、传统信息依赖载体的特性,就决定了医疗过程所产生记录的独占性,无法进行医疗信息的共享,从而限制了信息的传递,也影响了医生掌握信息的效率。

3、介质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为了使医疗记录信息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病案、胶片保存和管理机制,同时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x着资料数量的增长,其管理和储存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4、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低,传统医疗信息依靠人工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医院医疗的最基本要求。

同时,纸质病案和胶片等医疗信息载体需要依靠人工进行传递,特别是在需要多人共享信息时,载体传递工作量大大增加。

然而,人工传递的速度慢,对正常医疗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对医院医疗质量的管理,而随着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给医疗质量管理也带来了质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1、医疗信息高度共享,变人工管理为数字化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及电子病历的应用,提供了涉及到各个医疗质量环节的全面、详细的实时信息。

使得医院医疗的各个环节,有关病人的诊疗信息、费用信息、药品物质信息全医院贯通,为建立一套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基础之上的动态医疗数据质量管理和监控模式创造了条件,从而将传统的人为管理转变成数字化管理。

同时结合网络数据信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急需的医疗数质量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监测医疗质量,克服了传统的、被动的、滞后的、粗放的、经验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方式和手段,使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使医疗质量管理能够进行实时控制随着医疗质量管理三级结构的形成,对医疗质量的控制管理不再局限于对医疗质量综合情况进行事后检查和回顾性分析,而是更加强调对环节质量和基础质量的控制,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如通过网上实时掌握危重病人病情、监测医生书写病历是否及时正确、各项医嘱执行是否合理、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情况、科室三级医生查房情况等。

控制手段也从仅仅依靠反馈控制逐渐向现场控制,甚至前馈控制发展。

通过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医院管理“优质、高效、低耗一的目的。

3、促进了医疗质量评价的发展传统的医疗质量评价是事后评价,被动管理,忽视了人的作用和医疗活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单病种管理与病例分型分级管理等发展,尤其是病例分析管理相关软件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医院诊疗行为,推动了医疗质量评价的发展,促进了医疗效率和费用管理。

4、为循证医学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束语

当今就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年代,医院的建设也不例外。

通过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在和今后的必然趋势,对规范医院各种医疗行为活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都至关重要。

但是有些医院(主要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医院)没有足够的勇气突破传统,不愿意尝试。

鉴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我们每一家医院不管大小,都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投身信息化建设的大潮。

参考文献1.任爱翠,王春雨,付继刚.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科技风,2009.22

2.沈韬.信息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中国数字医学,2009.11:

57-60

3.王友俊,胡磊.医疗质量控制与医院信息化.重庆医学,2008.21(37):

2413-2414

4.宇应涛,屠海波,张永生,冯军强.依托医院信息系统构建医疗质量管理平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6(16):

50-51

5.黄勇,薛凡,谢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

52

6.董军.基于医院信息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