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4457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docx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doc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走进端午节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的:

加强“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

活动名称:

走进端午节

参加人员:

班全体学生、语文教师和班主任

主要活动:

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完成作品,演示作品,总结交流

活动时间:

用两周时间,学生课外分组搜集整理资料,课内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

[活动过程]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同学们学业最繁忙之际。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之余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端午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端午节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端午节即将来临的前两周的语文课上我对我班的学生说: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粽子、挂鸭蛋、叙亲情、享欢乐。

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重视这一天吗?

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

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那些方式庆祝呢?

你们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再把了解到的情况以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方式向同学和老师汇报,好不好?

”具体要求是: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最少搜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中华民族为什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

3.调查人们用那些方式庆祝端午节;(国家庆祝中秋节举行了什么活动?

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那些?

4.搜集关于描写端午佳节的文章或优美诗句;

5.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报告;

6.设计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汇报方式;(歌舞、文章、书画等形式不限)

7.在全班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

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同学们虽然过了很多个端午节,但是还真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那些庆祝方式,最令同学们高兴的是有了自己的实践机会,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研究,还可以把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在新同学面前露一手,岂不快哉?

为了使活动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告诉大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这不是一般的家庭作业,而是很重要的一次独特尝试,要想千方百计完成好,但无论是查找、访问还是整理、汇报,重在过程的参与,不能以查找的知识多少论成败;

2.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

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3.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以及在家时的语文晚自习;

5.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6.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接受任务后的同学们开始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

为了让同学们做到有的放矢,在明确各同学(组)的调查要求,尊重学生己的调查意见的基础上,我不失时机的帮助其修改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让学生知道综合性学习制订计划或调查方案的重要性。

我对学生第一次的调查实践主要是进行有重点地指导,随机进行检查,适时地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

为了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调查搜集关于端午的知识,除了语文学科有意识少布置或者不布置课外作业外,我还与班主任张士平老师商量其他学科星期日尽量也少布置课外作业,各学科教师都能积极配合,为学生留出了很多调查和研究的时间。

学生调查研究三周后我开始准备成果汇报活动的相关事项,由个人(或活动小组)提交自己的活动汇报形式,然后由班级文娱委员根据汇报形式编排成一个活动汇报节目单。

一个月后的星期一下午是学生活动的成果进行汇报的时间,这天下午,我特意邀请了学校的领导,本班的所有科任教师参加学生汇报活动。

同学们这次的综合学习活动,是一次创造性的尝试,他们既兴奋又自豪,参加汇报活动积极踊跃,丝毫看不出平时的害羞和扭捏,的确让我对他们的表现刮目相看:

第一汇报单元:

端午节的传说

班长首先说:

我所了解的端午节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故事情节略)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

我知道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与唐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有关。

(故事情节略)

第二个汇报单元:

我了解端午节知识

一位同学汇报关于端午节别称的调查报告: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另一位同学汇报关于“吃粽子”的调查报告: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一同学同学关于“粽子”的调查报告:

由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

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唐代:

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

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第三汇报单元: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

一位同学:

旧日的端午节有两种非常独特的习俗。

一是插艾蒿。

据说满城人一大早就奔赴四周的郊野采摘艾蒿。

这种植物有驱温解毒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它们挂在门口、插在头上。

二是喝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红黄色的粉状物,也有驱毒的作用。

成年人和酒吃下,儿童则涂在额头上,有的还写上一个“王”字,这样,夏日的署毒便不能为害了。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

另一位同学:

端午节各地的习俗其实不尽相同。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

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划龙舟,台湾称为“扒龙船”。

据《民俗台湾》一卷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

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

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

俗语说:

“五月五。

龙船鼓,满街路”。

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

赛过龙舟,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另一同学: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第四汇报单元:

关于端午的诗词

教室里响起了撒克司名曲《回家》。

在乐曲声中,一同学朗诵起诗人张耒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接着另一同学声情并茂地背诵诗人贝琼的《己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最后一同学朗诵一首汤显祖的《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第五汇报单元:

关于端午的歌谣

几位同学搜集了关于端午的歌谣: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

(陕西)

温州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

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

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卵。

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第六汇报单元:

关于端午节的愿望

几位同学分别就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祖国、祝愿每个家平平安安等主题进行了汇报。

第七汇报单元:

展示自己关于端午的书画、手抄小报和摄影作品。

最后我作了总结:

同学们,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的节日,虽然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欢度节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吉祥平安的祈求。

在我们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向家长请教,向图书馆请教……总之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制成了卡片,有的装订成了小“书”,还有的自办了很有特色的“手抄报”……大家的汇报很有创意,特别显现了你们的合作精神,老师非常高兴要向你们学习。

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大家还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都汇报出来,就请同学把自己最得意的内容仔细整理以后再展示。

教后评价与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创新的一重要个方面,也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次开展的探究实践活动,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尝试。

其原因如下:

一是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发学习课题。

端午是一个大家既熟悉而有不太了解的节日,这个选题就在学生身边,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感受、观察和描述,由此派生出的问题可大可小,学生易于操作,便于学生自己思索,自己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是语文,处处是学习语文的课题。

二是鼓励学生运用尝试——发现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合作研究、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欣赏者,主要让学生自己根据选题去尝试、发现和搜集有关中秋的知识,没有指定某一专门内容,给学生尝试、发现学习提供了较大空间,自始至终学生都是自己去尝试,去亲身体验,合作学习,自己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活动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结果,有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书画作品、手抄小报等多种学生自己喜欢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给学生以自信。

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使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个别化处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思想。

由于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选取学习内容,因而他们的学习目标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状况。

比如走进端午这一主题,学生们选择的关注点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关注“端午的来历”,有的关注“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庆祝端午的方式”,“端午的诗词”等等。

即便是同一个关注点,是侧重知识的学习,还是侧重态度、情感的养成,也都需因人因境而定。

整个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复杂而细微,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独特个性的体现,主动适应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的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自主的选择,并运用其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教学的主旨所在。

当然,本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也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整个活动虽然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较为充分,但学生的选题过于分散,不利于同学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不利于对学生“相对比较”的评价。

“粽情飘香话端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学校:

泰州市大泗学校指导老师:

朱亚萍班级:

(2)班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XXXX年4月底开始到6月初结束,历时6周。

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

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

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

有多长的历史了?

它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

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生成子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

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

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

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

端午活动大搜索

子课题五:

端午诗词大传唱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8-9人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②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

(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②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注意提前预约时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计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附1:

小课题研究方案兼结题报告,方案设计只填写前半部分

粽情飘香话端午研究方案

组名

 

组长

 

组员

 

研究

过程

活动时间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活动收获、体验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一、活动时间:

课外2周

二、活动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参与相关

的实践活动、采访调查有关人员、或亲身体验实践。

三、活动过程:

1、实践过程的指导

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翻阅图书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基本掌握,教师只需提出一些活动要求。

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重点是: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按照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

A确定采访内容,设计好采访问题;

B确定采访记录形式;

C提前与被采访的人预约时间;

D小组内分工合作,有需要地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参加。

2、学生实践活动具体情况:

⑴5月6日学生到办公室采访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卞老师:

采访的主要提纲:

(端午节由来大探秘组)

①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听说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怎么和屈原有关系呢?

除了屈原说之外还有其他的传说吗?

②   端午节有重五节,端阳节之称,还有其他的别称吗?

⑵5月6日学生到办公室上网搜查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关视频及端午节的别称(陈宇交其他学生怎样上网查找资料)

⑶5月7日一组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校部分学生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然后去学校图书馆翻阅图书,查找关于端午节的美食,了解粽子的品种、形状等。

⑷5月10日在学生家采访学生戴超群的奶奶

采访的主要提纲:

(端午节活动大搜索组)

①   奶奶,您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

您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啊?

②   奶奶,您说的这些习俗,现在怎么不见呢?

大家也只是在端午节的时候

会吃粽子而已,以前的习俗难道人们忘记了不成?

⑸5月11日一组学生来到学生的邻居家,学习包粽子,认识苇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手学包粽子。

⑹5月13日一组学生先去图书馆查找端午节的诗词童谣,后回到教室内举行童谣赛,并制作端午节的手抄报。

⑺5月14日学生邀请美术老师在教师内指导学做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亲手制作并在小组内展览。

第三阶段阶段小结

一、活动时间:

2周

二、活动目标:

整理并完善资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3、进一步完善好子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4、各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5、做好展示汇报时的人员分工,并认真做好汇报展示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一、活动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标准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共同进行了《粽情飘香话端午》的研究性学习,今天是我们展示汇报的日子了。

下面我宣布:

《粽情飘香话端午》实践活动展示会现在开始!

有请主持人!

(二)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各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汇报

第一小组:

端午由来大探秘

1、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汇报:

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的传说

走近屈原

2、学生评价

第二小组:

端午美食大荟萃

1、学生汇报:

说明调查结果了解五黄餐

了解粽子的发展变化及其形态、品种、营养

粽子赞

2、学生评价

第三小组:

端午才艺大比拼

1、学生汇报:

认识苇叶打苇叶

包粽子品粽子

交流活动日记

送祝福

2、学生评价

第四小组:

端午诗词大传唱

1、学生汇报:

诗词朗诵

童谣传唱

手抄报欣赏

2、学生评价

第五小组:

端午活动大搜索

1、学生汇报:

采访了解端午习俗

认识艾叶和菖蒲

赛龙舟

2、学生评价

(三)收获感言点评小结

1、同学们在今天的展示汇报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2、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而感到自豪!

因为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

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

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迈入了中国节日文化的大门,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吧!

(四)作业设置课外延伸

继续进行其他传统节日的研究。

(五)板书设计

粽情飘香话端午

四活动评价

1、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

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

2、评价的主体:

学生、教师、家长

完成评价表

活动评价表

姓名

课题名称

小组名称

评价内容

我的表现(☆☆☆☆☆)

我在活动中的表现

我承担什么任务及完成情况

我在活动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我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小组伙伴的评价

家长的评价

指导老师的评语

我的收获与努力目标

附:

活动已开展的情况和活动具体计划安排

阶段时间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活动目标

活动方式

第一阶段(1周)

(4月26日—4月30日)

1提出问题。

2确定主题以及子课题。

3 成立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创设情景

2分组时调控

3指导设计活动计划表

1培养问题意识,学会选择,确定问题的可行性。

2养合作意识。

1全班交流

2分组讨论、交流

第二阶段(2周)

(5月1日—5月14日)

1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在校学

生)

2采访学生家长

3亲身体验:

包粽子、做香囊

5搜集资料

1文明礼貌教育和安全教育。

2指导设计

调查问卷。

3指导采访过程。

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采访、调查、上网、查阅书籍资料、实践操作

第三阶段(2周)

(5月17日—5月28日)

1交流资料

2整理资料,完善资料,拟定

成果展示方式。

3阶段小结,调整思路

1指导督促各小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