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195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docx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

中药商品学重点知识(仅供复习参考,详细内容见教材)有兴致的可以把后面的题目做一做

重要商品学:

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影响重要商品质量的因素:

1.品种.2.生长繁殖方式3.产地:

气候,土壤海拔4.采收:

季节年限天气方法5.初加工方法6炮制7包装运输8养护技术9掺假使假

中药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临床疗效,而疗效是由中药属性所决定的。

中药最合理的质量指标应是药效物质的含量(药效组分)或其效价。

评价中药质量仍以传统的形状指标为主。

《神农本草经》成书东汉末年,载药365种该书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我国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载药730种采用“朱墨分书”分别记载《神农本草经》365种和其他的365种,记载了中药的性能,产地采收加工等内容。

《新修本草》唐李苏敬等载药850种,该书由政府颁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首创图文对照体例。

《证类本草》宋唐慎微著载药1746种为《本草纲目》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载药1892种该书集明代以前的中药学知识之大成,收集内容的广度,深度及编写质量都远超过明代以前的本草,是我国药学发展史上传世巨著。

《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著载药921种补充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有716种是《本》中未记载的是清代新增药材品种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

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中药商业企业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

专营代营联营企业;按照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

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等。

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

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销售对象是消费者。

药品经营必须具备“两证一照”-----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营业执照

中药商品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销售4个主要环节。

中药商品在储存中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价的原则。

其中最主要的原则是分类储存

中药价格按照管理形式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定价市场调节定价;按照中药商品流通的过程可以分为收购价格调拨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中药商品的广告作用是促销,目的是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

中药商品广告的管理;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规定药品的广告不能含有下列内容和表述形式:

1.对功效的断言和保证。

如:

药到病除疗效最佳根治等2.有效率和治愈率的说明3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4.禁止利用医疗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生病人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6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特殊药品不得做广告

中药商品的竞争范围:

1.销售品种的竞争2.商品质量的竞争3.商品价格的竞争4.时间竞争5.服务竞争

剧毒药的品种:

一类有信石水银

二类有生类药材诸如生白附子生附子生乌头生川乌等

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我国最高的全国性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药材》由卫生部颁布,采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的凡例和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卫生部颁布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与卫生部制定

《药材运输包装标准》亦属于国家标准

制定中药商品质量标准要遵循技术先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在制定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时以性状特征为主。

中药性状鉴别的主要内容:

统货:

是对既无规格也无等级的药材的统称。

中药商品包装材料;纸箱玻璃瓶塑料袋木制品金属制品纸袋或麻袋

中药商品包装要求:

1牢固安全2,大小和体积适度避免高大扁重3外形合理堆码每件至少应有两个平面,避免求新包装捆扎时注意有抓提处,以方便搬运。

4用料经济5整齐美观6标志齐全文字图标商标齐全

相对湿度: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虫蛀:

仓虫蛀蚀药材使其受损或变质的现象,即生虫受伤又称虫伤。

虫蛀原因:

1内因:

存在营养物质2外因:

温度18~35RH70~80药材含水量31%富氧

霉变;中药生霉腐败腐烂等现象的统称。

霉变原因:

温度25度左右RH大于或等于80%药材含水量大于或等于15%

防虫防霉:

1控制温度17度以下或36度以上保持室内低温利用自然高温2控制湿度3控制空气组成:

埋藏法对抗法(是将某种含有杀虫香气的中药与易生虫中药共贮,以达到驱虫防虫的目的,又称“对抗养护法”)药剂熏蒸法4气调(是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又称“气调养护”)技术指标:

1充氮气使氧气含量小于或等于8%可防虫,小于或等于2%可杀虫抑菌2温度在25至28度RH为75~80%的条件充二氧化碳大于或等于20%可防虫大于或等于35%可杀死主要害虫大于或等于50%可杀虫抑菌。

霉菌所需要的水分来自空气,仓虫体内的水分主要来自药材含水量。

进口的中药品种:

西洋参高丽参沉香肉桂肉豆蔻胖大海乳香没香苏合香等

出口的中药品种;甘草党参茯苓三七贝母当归等

中药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1资源破坏与匮乏动植物保护不够2质量标准不完善缺少与外国接轨的检验标准3质量不稳定生产控制不严背景资料缺乏

对策;1加强道地药材种植研究规范生产科学栽培努力扩大中成药的出口份额.2提高中药质量以质取胜,提高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3加强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创造品牌产品,扶持明星企业4发展中药信息工作,促进消费使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中药商品鉴定的工作中,应首先进行品种鉴定其次进行纯度质量等项目的检查。

有害物质检测包括: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黄曲霉素检查砷盐和重金属检查等

《中国药典》规定测定中药水分的方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像色谱法

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如麝香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测定药材中的水分

灰分是中药的粉末先炭化后经高温(500~600度)灰化至恒重的残渣重量,又称总灰分。

灰分处理:

我国中药材蕴藏量大小排列:

40万吨以上的有甘草麻黄罗布麻刺五加四种10~40万吨的有苍术黄芩地榆苦参狼毒赤芍棉麻贯众鹤仙8种

我国药材分布;从东北至西南逐渐增多常用药材的蕴藏量则是从东北至西南逐渐减少

四大怀药----坏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浙八味----玄参白术白芍元胡郁金麦冬浙贝母杭菊

四大南药----槟榔阳春砂巴戟天益智

湖北道地药材----杜仲厚朴蜈蚣茯苓艾黄连当归党参独活麦冬等

四大药市----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百泉河南禹县

后来发展成安徽亳州湖南邵东广州清平广西玉林成都荷花池西安康阜路等20家全国较大的药市。

药材的采收:

植物类药材

-1-根及根茎类药材秋冬季采收的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夏季采收的川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

2茎木类药材---全年可采的苏木降香沉香秋冬季采收大血藤鸡血藤与叶同用的如槲寄生忍冬藤等

3皮类药材----清明至夏之间采收如杜仲黄柏厚朴秦皮根皮则以秋末冬初采收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等

4花类药材花初开时采收花蕾采收有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花开时采收有菊花洋金花红花是在以花冠有黄色变为橙色时采收

5叶类药材---花盛期采收如荷叶艾叶大青叶等桑叶初霜后采收有的以其他药用部位同用的如人参叶三七叶紫苏叶等

6果实种子蕾药材---青皮枳实在未成熟时采收乌梅吴茱萸栀子在近成熟时采收

大黄白芍丹皮肉桂苦楝皮蟾酥等药材在采收加工时忌用铁器。

发汗:

将药材在晒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析出来的方法称“发汗”。

发汗类药材-----厚朴杜仲续断玄参茯苓

发汗作用:

发汗可以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等

芳香易变色易裂的药材不易暴晒。

冬虫夏草:

来源:

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干燥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蝙蝠蛾的幼虫在土中生活,其间有的感染冬虫夏草菌孢子,孢子在虫体内生长至幼虫死亡,并形成核菌,至第二年夏季,从虫体头部长出似芽的子实体,虫体和子座合称为冬虫夏草。

产地:

川藏青甘云贵

采制:

6~7月晒至6~7成干除去杂质再晒干或低温烘干

商品特征:

药材份虫体及子座虫体表面黄色至黄棕色,背面有条纹近头部较细,头部红棕色,体轻,质脆,可见黑褐色“V”字形的裂缝。

子座单一呈长棒状,上粗下细灰褐色或黑褐色,质柔韧。

具草菇香气,味甘。

规格等级:

按产地分四川虫草---虫体较细,大小不均,表面色泽较暗,呈黄色带褐,子座较长

青海虫草---虫体较粗,色泽金黄,子座较短

西藏虫草---虫体较粗,色泽金黄,子座也较短。

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一般以虫体饱满肥大,色黄断面充实,色白子座粗壮,气香浓者为佳。

通常认为西藏虫草和青海虫草质优。

腺苷含量测定----含腺苷不少于0.010%

性味功能---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贮藏----塑料袋包装在装入木箱,易虫蛀变色霉变应密封放阴凉干燥处。

血竭:

来源:

棕榈科植物麒麟竭及其同属其他植物果实渗出的树脂。

进口血竭通常分为原装血竭和加工血竭

产地:

印尼及马来西亚我国的在广东海南

采制:

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商品特征:

加工血竭---呈扁圆四方形表面暗红或黑红有光泽底部平圆表面印有金印牌号体坚易碎气无味淡嚼之有沙粒感以外黑红似铁断面黑亮研粉鲜红色者佳。

原装血竭---以表面黑红色不黏手粉末血红色燃烧呛鼻无松香气无杂质者为佳。

规格等级---进口血竭有血竭花加工血竭等再分等级或统货。

国产血竭有广西产品云南产品等一般为统货

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一般以表面黑红色不粘手粉末鲜红色燃烧呛鼻无松香气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功能---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珍珠:

来源;珍珠贝科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有天然珍珠和淡水珍珠

产地;以海水合浦所产珍珠称“南珠”为道地药材

采制:

晚秋或初冬3年左右的育珠

临床常炮制成珍珠粉

商品特征:

性状各异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绿色浅蓝色.半透明光滑微有凹凸具有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无臭无味

规格等级:

淡水珍珠4等

一等—圆形或近圆形重在0.05g以上表面自然白玉色全身细腻光滑显闪耀珠光

二等----圆球形半圆大小不分表面白玉色色较次

三等---圆球形馒头形长圆形腰箍形大小不分有皱纹浅黄橙紫等色

四等---半圆形长形,馒头形全身基本光滑表面色不分有细皱纹

五等---不规则大小不分有明显的皱纹

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

一般以纯净质坚有彩光者为佳

性味功能:

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鹿茸:

来源:

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

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产地;辽宁吉林河北东北的“东马鹿茸”西北的“西马鹿茸”称为道地药材

采收:

育成公鹿第一次长出的圆形茸,锯下称为“初生茸”或“触角茸”。

梅花鹿3~4岁进入正常产茸期,应以采收“二茬茸”为主,5岁可采收“三茬茸”。

一年中第二次采收的茸称为“再生茸”或“二茬茸”马鹿锯茸一般采收“莲花”“三茬茸”“四茬茸”

饮片:

角尖部的切片称“蜡片”,在蜡片后切制的称“粉片”在粉片后切制的称“‘沙片”,在沙片后切制的称为“老角片”或“骨片”。

形状评价:

花鹿茸一般以茸粗壮主枝圆,顶端丰满质嫩毛细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

性味功能: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牛黄

来源:

牛科动物牛干燥胆结石称“天然牛黄”

产地:

北京等京牛黄西北西牛黄东北东牛黄印度牛黄加拿大金山牛黄

采收:

全年宰牛时

商品特征:

表面黄红色至黄色,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性状评价:

一般以完整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质松脆断面棕黄色或金黄色有自然形成层气清香味微苦后甘为佳。

粉末鉴定:

取本品少许用水湿润将其涂抹于指甲盖上,指甲立即被染成黄色称“挂甲”

性味功能: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羚羊角P294

来源:

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

产地:

新青甘内蒙

通天眼;---

性状评价:

性味功能:

朱砂P301

来源

产地:

湖南

采制:

水飞法

商品特征:

质量要求:

以色鲜红有光泽质脆体重者为佳

性味功能:

清新镇惊安神解毒

第十章植物类中药

一、附子(RadixAconitiLateralisPraeparata)

1、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2、产地:

主产于四川、陕西

3、泥附子: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乌头根部,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

4、泥附子加工品:

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挂附片、黄附片

5、商品特征:

药材—盐附子,被盐霜,体重,横切面为灰褐色;规格等级:

分为三等(按重量计算)一等品:

肥大,每1000克16个以内;二等品:

每1000克24个以内;三等品:

每1000克80个以内。

饮片—黑顺片,不分等级,统货。

饮片—白附片,分为三个等级;挂附片(中心凹陷,淡棕色),黄附片(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炮附片(形如白附片),熟附片,淡附片。

(具体的看书了解)

6、化学成分:

乌头碱,中乌头胺,次乌头胺

7、质量要求:

形状评价:

盐附子以个大饱满、体重、色灰重、表面光滑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片大、厚薄均匀、切面色棕黄、油润有光泽为佳;附片以片大、厚薄均匀、色黄白、半透明者为佳。

8、性味功能: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诼风寒湿邪(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白芍(RadixPaeoniaeAbla)

1、来源:

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2、主产地:

浙江(称杭白芍或东白芍,是“浙八味”之一,四川(川白芍)。

安徽(亳白芍)其中亳白芍为栽培品,产量最大。

3、采制:

夏秋二季采挖种植3-4年植株的根,浙江与栽培6-7年后采收。

根据临床要求,将其炮制成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等

4、规格等级:

白芍分三等,杭白芍分7等(按长短,直径划分)

5、性味功能: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6、白芍和赤芍功效比较:

相同:

均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按规格等级划分都以长短,直径来衡量:

都成圆柱形,气微香,味苦;目部均有放射状纹理

不同:

白芍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赤芍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白芍质坚实断面角质样,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赤芍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为粉白色或粉红色;白芍味酸,赤芍味涩;芍药苷含量上,白芍是不得少于1.6%,赤芍则是不少于1.8%;性味功能上,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3、人参(RadixetRhizomaGinseng)

1、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野生品称“山参”,栽培品称“园参”

2、艼变人参:

山参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或烂掉,其不定根继续生长,成为无主根者,称为“艼变人参”(n解释)

3、采制:

分为山参和园参(具体的看书了解)

4、规格等级:

以重量来衡量

5、商品特征:

如山参类,生晒山参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鉴别时应注意其根茎(芦头)、不定根(艼)、主根(体)、支根(腿)、须根(须)表面等部位的特征。

6、进口人参:

(1)、朝鲜人参:

高丽参;

(2)、日本红参:

东洋参

7、质量要求:

A形状评价,生晒参以根大饱满、表面色黄白、皮细纹深、质硬、气味浓者为佳。

红参以身长、芦长、腿长、色棕红、皮细色泽、半透明、

无皮黄者为佳。

生晒人参皂荚的总含量,生晒人参皂荚Re人参皂荚Rge的总量不少于0.30%,人参皂荚苷Rb1不得少于0.2%

8、性味功能: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4、三七(RadixetRhizomaNotoginseng)P104

1、来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2、采制:

冬三七与春三七

3、商品特征:

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看书领会)

4、规格等级:

按重量长短来衡量。

春三七与冬三七均分为13个等级

5、质量要求:

A性状评价,以个大、体重质坚、表面光滑、断面灰绿或黄绿、味苦回甜浓厚者为佳。

人参皂荚苷及三七皂苷的总量均不少于5.0%。

6、性味功能: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人参补气第一。

三七补血第一)

5、当归(RadixAngelicaeSinensis)P109

1、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2、主产地:

甘肃岷县,云南,陕西,四川等地,其中甘肃岷县的产量最大,品质最佳,“岷归",被称为道地药材

3、商品特征:

主根呈圆柱形,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木部色较淡

4、规格等级:

以每1000克的支数划分等级。

全归有特级及1、2、3、4各等级划分,其中特级每1000克20支以内,无抽苔根,杂质,虫蛀,霉变。

归头有4个等级

5、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了解)

6、性味功能: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酒当归,活血通经(酒加强作用)

六、党参(RadixCodonopsis)P120

1、来源: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2、主产地:

山西(潞当),四川南坪和甘肃文县(西党),甘肃定西,陇西(白条党参)

3、商品特征:

了解下

4、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以根条粗长、质柔润、气味浓甜、嚼之无渣者为佳。

5、性味功能: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七、黄连(RhizomaCoptidis)P126

1、来源: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

药材依次称为“味连”、“雅连”

“云连”。

2、药材产地:

味连”、“雅连”“云连”。

3、商品特征:

4、性味特征: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八、天麻(RhizomaGastrodiae)

1、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2、

9、大黄(RadixRhizomaRhei)P147

1、来源: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及根。

前两种药材称之“西大黄”或“北大黄”,后一种药材统称之为“南大黄”。

2、主产地:

甘肃,四川,云南,陕西

3、采制:

4-5月植物未发芽前或9-11月植株枯萎时挖采栽培品均栽培3年以上采挖。

4、商品特征:

药材,去栓皮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锦纹明显;未去栓皮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

质坚实。

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中心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气味香。

5、规格等级:

西大黄:

蛋吉,均为根茎,无粗皮,呈卵圆形。

蛋片吉:

为纵切成瓣的半圆块。

分三个等级(按重量个数来划分)一等品:

每1千克8个以内,糠心不超过15%;二等品:

每1千克12个以内;三等品:

每1千克18个以内

苏吉:

根茎及根。

为横切的段,呈不规则的圆柱形,长4-10cm,直径3-8cm.分三个等级,一等品:

为根茎,每1千克20个以内,糠心不超过%15。

二等品:

根及根茎,每1千克30个以内。

三等品:

每1千克40个以内。

水根:

统货。

主根尾部及支根。

原大黄:

统货。

表面黄褐色。

南大黄:

呈类圆柱形,一端稍大,形如马蹄,长5~15cm,直径3~10厘米。

一等品:

表面黄褐色,体较结实。

长7cm以上,直径5cm以上。

无枯糠、糊黑、水根。

二等品:

大小不分,间有水根。

雅黄一等品:

呈不规则的块状,形似马蹄,无粗皮。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

气微香、味苦。

每个150~250g。

二等品:

体较轻泡,质松。

每个100~200g。

三等品:

未去粗皮,苦味较淡。

大小不分。

2、饮片:

为斜片、圆片或小方块状。

(大黄片、酒大黄、熟大黄、醋大黄、大黄炭、清宁片)

3、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以个大表面色黄棕、体重、质坚实、有油性、锦纹及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了黏,无糠之心者为佳。

4、干燥失重:

减失重量不超过15.0%

5、性味功能: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十、甘草(RadixRhizomaGlycyrrhizae)

1、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2、药材产地: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均产。

主产于内蒙古西部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者为优质草。

甘草有有“国老”之说。

3、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知道“粉甘草”、“把甘草”是什么?

4、临床用药:

甘草片,蜜甘草(炙甘草)

5、商品特征:

内蒙甘草,新疆甘草

6、规格等级:

按直径大小划分。

重点:

a了解西草,(大草,条草,毛草,草节,疙瘩头是什么,以及级别划分?

),b了解东草(条草,毛草是什么级别划分?

7、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佳。

甘草酸,不得少于2·0%

8、性味功能:

补脾益肺,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沉香P166

厚朴P174

肉桂P177

黄柏P182

关黄柏P184

金银花P195

菊花P197

红花P200

西红花P205

五味子P206

牡丹皮

来源: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

安徽“凤丹皮”湖南“湘丹皮”四川的“川丹皮”甘肃陕西“西丹皮”

采制:

栽培3~5年后采收1011月挖根若用刀直剥皮抽去木部将皮晒干称“原丹皮”或“连丹皮”;如先用竹刀或瓷片刮去外皮后在剥皮晒干为“刮丹皮”(粉丹皮)

规格等级:

商品分为凤丹皮,连丹皮,刮丹皮,详细内容见P173

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以粗条、皮厚、断面色淡红、粉性足、结晶多、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功能: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比较区别-----

1.白芍与赤芍

2.

3.关黄柏与川黄柏

4.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

5.藏虫草与川虫草

6.“冬七”与“春七”

7.“冬麻”与“春麻”

8.“江枳壳”与“湘枳壳”

9.“蜡片”与“粉片”

简答-----

1.人参常出现的变质现象与养护方法

2.肉桂商品规格及划分依据

论述-----

1.甘草

2.大黄规格等级及商品特征

《中药商品学》期末考试试卷(供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供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1、名词解释:

1.正品中药:

2.枣核艼:

3.鹦哥嘴:

4.道地药材:

5.GMP:

6、统货:

7、中药商品市场:

8、相对湿度:

9:

大黄中的蛋片吉

2、填空题:

1.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和()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2.研究中药商品的()、适宜的()、必要的()和()以便能保证中药的质量,也是中药商品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3.“四大南药”指的是()、()、()、()当归主产地为(),平贝母主产地为(),肉桂主产地为()。

4.石决明药用部位为()。

5.四川虫草子座(),青海虫草虫体()

6.石斛加工品嚼之发粘者(),西红花为(),青海虫草虫体(),蛤蟆油为())含量较高、嚼之发苦者()含量较高。

3、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中药商品学研究范围的内容是

A、商品的来源与名称D、质量检查B、加工贮藏E、以上均是)C、《神农本草经》)C、性状鉴别

2.载药1746种,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

A、《本草纲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