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230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docx

双草醚生产操作52页

“双草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前言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双草醚”属苯甲酸类化合物,是高活性的ALS抑制剂,高效、广谱、用量极低。

可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及敌稗产生抗性稗草。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二、“双草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双草醚”的生产包括“4.6-2-甲磺酰基嘧啶”、“2.6-二羟基苯甲酸”、“双草醚”的生产,现将其生产工艺分述如下:

(1)“4.6-二甲氧基-2-甲磺酰基嘧啶”生产操作规程:

1、产品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4.6-二甲氧基-2-甲砜基嘧啶

中文别名:

4,6-二甲氧基-2-甲磺酰基嘧啶

英文名称:

2-Methylsulfonyl-4,6-dimethoxypyrimidine

英文别名:

4,6-Dimethoxy-2-(methylsulfonyl)pyrimidine

CAS号:

113583-35-0

分子式:

C7H10N2O4S

4,6-二甲氧基-2-甲磺酰基嘧啶

分子量:

218.23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苯、二甲苯等溶剂。

熔点:

129-133℃

用途:

作为农药中间体,用于水杨酸嘧啶系列除草剂的合成。

危险说明:

危险标志:

xi

危规代码:

R36/37/38

安全等级:

S26/37/39

2、产品技术指标:

外观:

白色结晶

含量:

98.5%

熔点:

129-133℃

水分:

0.5%

3、生产原料基本信息及理化性质:

(1).丙二酸二乙酯:

中文名称:

丙二酸二乙酯

英文名称:

diethylmalonate

CASNo.:

105-53-3

EINECS号:

203-305-9[1]

分子式:

C7H12O4

分子量:

160.17

结构式: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98%;酸度(以丙二酸计)≤0.5%。

化学试剂分析纯:

含量:

≥99%;酸度(以丙二酸计)≤0.05%。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微具芳香气味。

熔点(℃):

-49.8

沸点(℃):

198.9

相对密度(水=1):

1.0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58

饱和蒸气压(kPa):

1.33(81℃)

闪点(℃):

93.3

溶解性:

微溶于水(1g该品溶于约50g水),溶于乙醇、乙醚、三氯丙烷、苯

应用领域:

用作医药周效磺胺和巴比妥的中间体,也是香料、染料的中间体,有机合成的基本原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特性:

铁桶或镀锌铁桶包装,规格200kg。

按可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2)硫脲:

中文名称:

硫脲

英文名称:

thiourea

CASNO:

62-56-6

分子式:

CH4N2S

分子量:

76.1219

结构式: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熔点(℃):

176~178

相对密度(水=1):

1.41

沸点(℃):

分解

分子式:

CH4N2S

分子量:

76.1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5

溶解性:

溶于冷水、乙醇,微溶于乙醚。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用途:

用以合成磺胺噻唑、蛋氨酸和肥猪片等药物的原料。

用作染料及染色助剂、树脂及压塑粉的原料。

也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制邻苯二甲酸酐和富马酸的催化剂,以及用作金属防锈蚀剂。

在照相材料方面,可作为显影剂和调色剂。

还可用于电镀工业。

硫脲还用于重氮感光纸、合成树脂涂料、阴离子交换树脂、发芽促进剂、杀菌剂等许多方面。

硫脲也作为化肥使用。

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的原料。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

可引起变态反应。

可经皮肤吸收。

该品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部不适。

口服刺激胃肠道。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变慢、白细胞减少等。

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炎、皲裂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氧化硫。

灭火方法:

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3)硫酸二甲酯:

中文名称:

硫酸二甲酯

英文名称:

dimethlysulfate;DMS.

化学式:

C2H6O4S

分子量:

126.13

CAS编号:

77-78-1

危规编号:

61116

UN编号:

1595

理化特性:

无色或微黄色,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

分子量126.14。

相对密度1.3322(20℃/4℃)。

熔点-31.8℃。

沸点188℃/开环。

闪点83.33℃。

自燃点187.78℃。

蒸气密度4.35。

蒸气压2.00kPa(15mmHg76℃)。

溶于乙醇和乙醚,在水中溶解度2.8g/100ml。

在50℃或者碱水易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

在冷水中分解缓慢。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可燃。

用途:

醇类及胺类有机化合物的甲基化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

危险特性概述:

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与氢氧化铵反应强烈。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酸二甲酯属高毒类,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急性毒性类似光气,比氯气大15倍。

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

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穿破导致纵膈或皮下气肿。

此外,还可损害肝、肾及心肌等,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灼伤,水疱及深度坏死。

硫酸二甲酯对皮肤的损害,除其腐蚀作用外,还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急救处理:

首先迅速将中毒病人救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彻底清洗皮肤,对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48小时,及时吸氧,给予镇静、祛痰及解痉药物等对症治疗,眼部受污染时现场及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再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可的松与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早期、适量、短程的糖皮质激素疗法可有效防治肺水肿。

皮肤灼伤采用抗感染及暴露或脱敏疗法。

要时刻警惕迟发性中毒效应的发生。

中毒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病情,急救治疗包括合理吸氧,给予支气管舒缓剂和止咳祛痰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早期、适量、短程;早期给予抗生素,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消防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灭火剂:

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砂土。

储存:

密封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4)三氯氧磷:

中文名称:

三氯氧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oxychloride

别名:

三氯亚磷;氧氯化磷;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

CASNo.:

10025-87-3

EINECS号233-046-7

分子式:

POCl3

分子量:

153.33

结构式:

危险标志:

20(酸性腐蚀品)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的带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在潮湿空气中剧烈发烟,水解成磷酸和氯化氢,进一步生成H[P2O4Cl3]。

主要成分:

99%.

熔点(℃):

1.25

沸点(℃):

105.3

相对密度(水=1):

1.68(15.5℃)d(25)=1.64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3

蒸气压(kPa):

5.33(27.3℃)

溶解性:

溶于醇,溶于水。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

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和催化剂、阻燃剂。

还用于电子及半导体行业。

危险特性概述:

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

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条件下有腐蚀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水、醇类。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中毒机理是三氯氧磷水解产生磷酸和盐酸(氯化氢水溶液),一般情况下,氯化氢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烧灼作用,重者可引起充血、水肿甚至坏死;大量吸入可引发肺水肿,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人体危害:

本品遇水蒸气分解成磷酸与氯化氢,含磷可致磷中毒。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

毒性与光气类似。

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咽喉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窒息、肺炎、肺水肿、紫绀、心力衰竭。

亦可发生贫血、肝脏损害、蛋白尿。

口服引起消化道灼伤。

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口、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a)呼吸系统:

吸入后经2-6小时的潜伏期,可出现咽干、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b)消化系统:

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

(c)眼:

可有眼痛、流泪、眼水肿、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等。

(d)皮肤:

可产生灼伤,局部出现红斑、水疱等。

(e)其他:

头痛、头晕、无力、发绀、抽搐、步态不稳、盆血,重者可出现肾脏损害、心力衰竭、心肌炎等。

还有报道,牙釉质脱落和牙龈出血、肿胀者较多。

应急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

忌服油类。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灭火剂:

干粉、干燥砂土。

禁止用水。

使用、储存及运输的管理:

操作的管理: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烟雾。

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接触。

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的管理: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废弃的管理: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倒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用氨水喷洒,同时加碎冰,反应停止后,用水冲入废水系统。

(5)双氧水:

中文名称:

过氧化氢

中文别名:

双氧水;过氧化氢(85%);双氧水(85%)、双氧水(30%)

英文名称:

Hydrogenperoxide

CAS:

7722-84-1

EINECS:

231-765-0

分子式:

H₂O₂

分子量:

34.0147

外观与性状: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纯过氧化氢是几乎无色(非常浅的蓝色)的液体。

主要成分:

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

试剂级常分为30%、40%两种。

分子量:

34.02

熔点(℃):

-0.89℃(无水)

沸点(℃):

152.1℃(无水)

折射率:

1.4067(25℃)

相对密度(水=1):

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

0.13(15.3℃)

溶解性:

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

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

H-O-O-H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毒性LD50(mg/kg):

大鼠皮下700mg/Kg[6]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强酸性物质如盐酸等也能是双氧水快速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足以使双氧水沸腾。

双氧水具有弱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

危险品标志:

Xn:

Harmful

风险术语:

R22:

;R41:

安全术语:

S26:

;S28A:

;S36/37/39:

;S45: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2019/2019/2984

危险类别:

R22;R41

用途:

可用于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电子工业,还可用于环境治理、医疗、消毒等,用途十分广泛。

危险特性概述:

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自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锨、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

氧气、水。

健康危害:

浓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

吸入该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侵入途径:

皮肤接触、吸入、食入。

应急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露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到家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

废液经水稀释后发生分解,放出氧气,待充分分解后,把废液冲入下水道。

消防灭火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储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物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6)甲醇:

中文名称:

甲醇

英文名称:

methylalcohol

分子式:

CH4O

分子量:

32

结构式:

CH3OH

熔点(℃):

-97.8

EINECS号200-659-6

CAS号:

【67-56-1;170082-17-4】

MDL:

MFCD00004595

Beilstein:

1098229

相对密度(水=1):

0.79

折光率:

1.3301

沸点(℃):

64.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1.2℃)

燃烧热(kJ/mol):

727.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7.95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82/-0.66

闪点(℃):

11

爆炸上限%(V/V):

44.0

引燃温度(℃):

385

爆炸下限%(V/V):

5.5

溶解性:

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易燃,燃烧时有无光的淡蓝色火焰。

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vol)。

纯品略带乙醇味,粗品刺鼻难闻。

有毒可直接侵害人的肢体细胞组织.特别是侵害视觉神经网膜,致使失明。

正常人一次饮用4-10g纯甲醇可产生严重中毒。

饮用7-8g可导致失明,饮用30-100g就会死亡。

用途:

用于有机化工原料、溶剂、防冻剂以及清洁燃料。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

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燃爆危险:

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应急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