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球化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277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环境地球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地球化学.docx

《环境地球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球化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地球化学.docx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地球化学:

是从地球环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观点出发,以地球科学为基础,综合研究化学元素在地-水-气-人环境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揭示人为活动干扰下区域及全球环境系统的变化规律,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质量有效控制及人类生存、健康服务。

2、原生环境(亦称第一环境,为自然成因的环境):

指地球自身形成过程及随后的长期地质历史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环境,其基本的组成要素包括有天然的岩石、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与植物等。

这类环境的物质成分特点和结构特征是天然形成的。

3、污染环境(亦称第二环境,属人为成因的环境):

指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对天然环境所引起的改造,使其原有的成分特点和结构特征发生了剧烈的、甚至质的变化,形成与原来天然环境不完全同步的一种新的环境。

4、环境质量:

指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5、环境容量:

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在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效应:

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7、温室气体:

是指大气中那些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放射的长波紅外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的气体。

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是水汽,它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氯氟烃(CFCS)和臭氧(O3)等。

8、环境保护:

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臭氧洞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是保护、改善、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9、可持续发展:

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剥夺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

10、全球变化学:

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

它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球系统是如何工作、如何运转的;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a)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c)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计划(HDP)

d)过去的全球变化计划(PAGES)

12、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发现已有一百多年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赤道附近的秘鲁、智利等国沿岸海域,每年圣诞节前后,这一带海域的海水温度上升异常,雨量加大,鱼类大量死亡,这种冷暖生态不平衡现象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故被当地渔民称之为“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

现在,人们已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可以出现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但以春季为多,一般持续一年左右时间,其发生与变化也无规律可言,而且范围不限于秘鲁等国沿岸海域,它可扩展至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辽阔洋面,科学上将这种太平洋赤道一带的海水温度持续半年、且比一般年份高出0.5~2℃以上的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定义为“厄尔尼诺”现象。

13、地方病:

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作用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化学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造成元素在地球表层分布的不均一,使局部地区某些组分的含量出现异常,造成人体从环境中摄取的这些组分超出或低于所能适应的限度,此时就会发生地方病,它常具有地域性分布的特征。

14、土壤圈:

是指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上或里面有生物栖息。

土壤圈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之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环节要素.。

15、机械组成:

土壤是由粗细不等的土壤颗粒组成的,这种粗细不等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又称土壤质地。

二、简答或者论述

1、环境要素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

可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两类。

这里所讲的环境要素指的是前者,即包括水、大气、土壤、岩石、生物及阳光等。

●特点:

1)最小限制律:

环境的好坏取决于环境诸要素中最差的要素,而不能用其中处于优良状态的要素来弥补较差的要素而对环境诸要素的优劣进行定量评估,按照先劣后优的顺序,依次改进某个要素,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2)等值性:

各个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无论各要素之间在规模上或数量上有什么差异,只要它们是处于最劣状态,就具有等值性。

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

环境诸要素组成一个环境体系时,必然会相互作用导致质的飞跃。

也就是说,所有要素的整体作用大于各要素单独作用的和。

4)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一个环境系统中,各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环境特性?

1)整体性:

就人与地球环境而言,人与地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必定会影响其它地区,在环境污染问题上,是没有地区界限和国界的。

由此可见,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2)有限性: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有限的,在地球环境中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污染物质的包容、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也正因如此,在环境科学中引进了环境容量这样一个科学的观念。

3)不可逆性:

在人类环境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存在着三种运动形式:

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

前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根据热力学理论,整体过程是不可逆的。

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后,即使可以得到部分的修复,但也不能完全彻底恢复到原状。

4)持续作用性:

环境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还会造成遗传隐患,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健康。

环境污染对生物体和非生物体同样存在着持续的作用性。

5)隐现性:

一些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从发生到产生后果,时间很短,然而,大多数的环境污染现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由它引起的明显的后果。

6)灾害放大性:

实践证明,某些环境污染与破坏,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经过长期的作用,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就会明显地放大。

3、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几个时间段,为什么要研究这几个时间段,意义何在?

4、14C年代测定原理和热释光(TL)法?

●14C年代测定原理:

假如在14C测年方法可测时段内宇宙辐射的强度保持不变,天然14C产生的速度将是固定的。

分布于大气圈、水圈及生物圈中的14C通过自然界中碳的交换及循环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另一方面由于14C的衰变而有一部分衰变为14N。

这两个相反的作用同时存在使得14C在这三个碳储存库中的浓度达到平衡。

一旦生物体死亡后,碳的交换循环作用就停止了。

其肌体内保存的14C浓度将由于14C的衰变而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因此,可以根据残留的14C浓度推算有机体死亡后所经历的时间。

●热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

自然界的沉积物中,均含有微量的长寿命的放射性元素——铀、钍和钾,它们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和射线,可使晶体发生电离,产生游离电子。

这些游离电子大部分很快复原,有部分就被较高能态的晶体缺陷捕获而贮存在晶体中。

当晶体受到热刺激时,被俘获的电子就可获得能量,逸出陷阱,产生热释光。

释放的光子数与陷阱中储能电子数成正比,储能电子数与晶体接受的核辐射剂量成正比,即晶体的热释光强度与接受的核辐射总剂量成正比。

在一定时距内,就半衰期很长的铀、钍和钾而言,其放射性强度几乎为恒量,每年提供给结晶固体的核辐射剂量也应为恒定值。

因此,可认为晶体的热释光强度与储能电子累积的时间成正。

4、试述青藏高原在研究全球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5、大气圈的结构?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1)对流层:

大气圈的最下一层,平均厚度在高纬度地区为8—9km,中纬度地区为10.12km,低纬度地区为17—18km。

2)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以上到大约50Km左右高度为平流层。

3)中间层:

平流层顶以上到大约80km的一层为中间层。

4)热层(或暖层):

中间层顶以上到800km高空属于暖层,温度可达1000度。

5)外层(或逸散层):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即690km高度以上的大气层属散逸层。

6、土壤圈、土壤的组成?

●土壤圈:

是指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上或里面有生物栖息。

土壤圈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之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环节要素.。

●土壤的组成

土壤为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特殊物质。

可分为:

1)无机组成(矿物质)

2)有机质

3)机械组成:

土壤是由粗细不等的土壤颗粒组成的,这种粗细不等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又称土壤质地。

4)土壤溶液(水分)

7、为什么说黄土-古土壤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冷暖旋回具全球性意义?

(此处插入树上复印(p115))

8、Be10研究意义?

(简略)

10Be是由宇宙射线高能粒子与大气主要成分氮、氧原子核进行散裂反应产生的,半衰期1.5×106a。

大气圈中产生的10Be被气溶胶吸附,通过降水、降尘沉降至地表,可称为大气成因10Be。

1)降水中的10Be浓度分布与气团运动及粉尘传输过程有关;

2)黄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风成沉积物,10Be自始自终参与了粉尘形成与堆积的全过程;

3)10Be成为研究黄土形成作用的理想同位素示踪剂

石英是高纯SiO2矿物,具有致密牢固结构,水和各种离子都难以渗透进去,因而其“就地成因10Be”不易受“大气成因10Be”的污染。

另一方面,石英是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研究黄土石英中“就地成因10Be”含量特征,可以得到黄土有关源区风化、侵蚀、暴露和埋藏等信息。

9、石笋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优势和意义?

在石灰岩洞穴内,含碳酸的大气降水,溶解石灰岩后形成的含Ca(HCO3)2水溶液,沿灰岩的裂隙滴落,随着水的蒸发和CO2从Ca(HCO3)2溶液缓慢逸出,形成石笋、钟乳石等碳酸盐沉积物。

当洞穴内环境保持相对封闭状态的条件下,在沉淀的方解石和水两相之间达到了氧同位素交换的平衡条件,构成了CaCO3-H2O对的地质温度计,其平衡常数与石笋生长时的温度存在着某一确定关系。

其反应式为:

1/3CaC16O3+H218O=l/3CaC18O3+H216O

0’Neil根据实验研究得出的测温方法是:

t=16.9-4.38(δ18Oc-δ18Ow)+0.1(δ18Oc-δ18Ow)

式中,t是古温度;δ18Oc和δ18Ow分别是方解石(相对于PDB)和水(相对于SMOW)的δ18O值。

10、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消除土壤中残留的污染物,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充分利用土壤本身具有强大净化能力这一特点。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必须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

对工业“三废”也要进行回收处理,化害为利;当前必须排放的“三废”,也要进行净化处理,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发展生态学农业

采取综合发展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联合或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和其它有效方法,克服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

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

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

搞好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合理调配农药,改进喷洒方法和农药使用的性能,以便用药及时适量,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和防止产生抗药性,做到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害。

发展高效、低毒、低残毒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

广泛开展生物发展和综合防治:

利用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施加抑制剂

轻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剂,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促使某些有毒物质的移动、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而减少作物吸收。

a.)调节pH和施用石灰:

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致使镉、铜、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b.)土壤中增施有机物质:

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肥力,而且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及植物对其的吸收。

因此,有机肥是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一类最重要的有机物质。

c.)化学沉淀和吸附:

增施易溶性正磷酸化合物,各种化肥均具有沉淀砷酸盐的能力

d.)离子拮抗:

当土壤中某种重金属含量较高,对土壤的污染琴为严重时,可利用另一种对作物危害较轻,且浓度低时对作物生长有利的微量元素拮抗它。

4)控制氧化还原条件

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状况,可控制水稻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水稻田在还原条件下产生S2-,S2-与Cd2+形成难溶解的CdS沉淀,故灌水可抑制农作物对镉的吸收;落干后土壤呈氧化状态,S2-被氧化为SO42-,土壤pH值降低,镉可溶于土壤溶液转化为植物容易吸收的形态,从而促使对镉的吸收;铜、铅、锌等元素均能与土壤中的H2S反应,产生硫化物沉淀,都可进行上述反应变化。

因此,加强稻田的水浆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

5)增施有机肥,改良砂性土壤:

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的吸附力。

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砂性土壤,能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有效措施。

6)改变耕作制

改变耕作制,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缓慢,积累明显,残留量大。

改水田后,DDT的降解加快,仅1年左右,土壤中残留的DDT可基本消失。

所以,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7)换土、深翻、刮土

被重金属或难分解的化学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客土换土法,这是目前彻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对患处的污染土壤必须妥善处理,防止次生污染。

深翻,将污染的土壤翻到下层,埋藏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根系的发育特点,以不致污染作物为原则。

刮土,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土壤,应迅速刮除受污染的表层,这样可除去存在于表土中95%的放射性散落物。

8)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各种天然生物过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场处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技术,具有处理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效率高等优点。

11、试阐述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这一概念的理解?

植物修复法是指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该种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如灰化处理)后即可将该重金属从土体中去除,达到治理污染与生态修复的目的。

或植物修复法就是通过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依赖于植物对重金属的超富集能力而达到有效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作用。

优点:

(1)成本低。

植物修复法的成本较低,是物理、化学修复的替代方法。

(2)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过程也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和土壤肥力提高的过程。

(3)集中处理收获物,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对某些含量较高的植物体,可采用灰化处理回收金

属,还能有一定的经济效果。

(4)对环境扰动小,对土壤来说属于原位处理。

修复的原理类型:

(1)植物挥发:

利用一些植物来促使土中重金属转化为可挥发的毒性小的物质。

(2)根际滤除作用:

利用植物根系根孔的吸收能力通过水流来去除土壤重金属。

(3)植物稳定作用:

即利用植物将土壤重金属转变为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形态。

(4)植物提取作用:

植物提取作用是利用能耐受并能积累金属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并将它们输送并储存在植物的地上部分,最终通过收获,处理上部来达到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技术,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有良好的综合生态效益。

但是,这项技术起步时间不长,在理论体系、修复机理和修复技术上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2、人体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体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联系是能量的传递和物质的交换,人与地壳物质保持的平衡是通过人体的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的。

如果由于某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使环境中新出现或增加了某种化学物质,或减少了某种化学物质(环境变化),超过了人体生理功能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人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健康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发生疾病或死亡。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环境的变化是适应的,并能使人体与环境达到统一,但这些功能有一定的限度。

如当某些元素在自然界含量过高或偏低时就会造成一些地方病;当有毒物质通过呼吸、饮水、食物等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就会造成疾病,影响遗传甚至危及生命。

13、生物地球化学区概念及类型?

生物地球化学区是指地表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生物与环境的化学平衡遭到破坏的地区,它是在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和人文等问题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按成因类型,可将我国归纳为七种成因类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区:

(1)蒸发浓缩型:

特点:

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可溶性盐类在相对低洼的地区浓集、积累,使土壤盐碱化、潜水矿化度增高,出现咸水、苦水和肥水,水土中一些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如Na、Mg、Ca、SO42-、Cl、NO3-、NO2-、I、F、Se、As、B等过剩。

分布地区:

东北西部平原、华北滨海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关中盆地等地区。

其中,青藏高原是富硼区;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出现富砷的潜水(0.1~25mg/L)、湖水和矿泉水;东北、华北、西北的油田区,民用深井常富碘(0.30~1.920mg/L)。

地方病:

干旱、半干旱区已发现的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有氟中毒、慢性砷中毒、慢性亚硝酸盐中毒、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硼肠炎、地方性腹泻、天然放射性疾病。

(2)矿床或矿化地层型:

特点:

近地表的矿床或矿化层,经风化后形成元素富集的分散流和分散晕,造成元素过剩的生物地球化学区。

分布地区:

一定地域的矿床或矿化层发育区,典型代表有:

贵州的富煤系地层、氟磷灰石矿,河南伏牛山萤石矿、水晶矿带流行人畜氟中毒。

地方病:

与特定区域富集的成矿金属元素相关,如许多金属矿床导致流行As、Hg、Cu、硫酸盐和放射性元素中毒的地方病。

(3)矿泉型:

特点:

由于某些矿泉毒性元素含量较高,污染泉口附近的水土,而成为元素过剩的生物地球化学区。

分布地区:

我国广东、福建、台湾、西藏等地有些矿泉含氟较高,受矿泉水污染的农田、牧场的农作物和牧草含氟量达(6.3~75)×10-6。

致病:

这些地区常造成严重的人、畜氟中毒。

(4)生物积累型:

特点:

水土中一些元素,如Hg、Se、Tl通过生物富集而引起中毒(多半是通过食物链引起)。

典型地区:

我国西藏浪子卡地区由于紫云英聚积硒达5.8×10-6以上,造成家畜盲目蹒跚;松花江流域由食物链引发的甲基汞中毒。

(5)湿润山岳型:

特点:

降水丰沛的山岳、山麓,有利于迁移能力强的元素淋溶流失,造成山区缺碘。

分布区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秦岭、云贵高原、大巴山、武夷山、南岭等山脉皆是严重缺碘的地区。

另外在西北干旱和东南湿润地区之间的过渡带的山岳丘陵区,形成一条北东-南西向的低硒带,在此带内流行与硒缺乏有关的动物白肌病、人类克山病。

(6)沼泽泥炭型:

沼泽泥炭发育地区,由于水土为还原性,动植物残体的矿质化作用弱,一些生命元素,如I、Cu、Co、B、Se的迁移能力下降,生物有效态的含量低,从而形成元素缺乏的生物地球化学区。

(7)沙土型:

特点:

由于沙土有机质含量低、粘粒含量少,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差,因此一些生命元素(I、F、Zn、Cu、Mo、B、Se)容易流失,形成沙土型的元素缺乏生物地球化学区。

分布区:

主要分布于沙漠边缘区,山前冲积、洪积扇上部。

14、地球化学环境与常见地方病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

地质环境中的微量元素通过土壤、水、植物、食物、人体这个食物链进入人体。

在极端的情况,由于某一元素或某几种元素含量不足或过剩的结果导致人体内环境稳定性调节紊乱、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并使一定数量的人群、患有共同的病症,引起地方病的产生。

地方病是在某一特定地区、与一定的地质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从环境地质学角度来看!

地方病是由于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某些地区某种或某些元素严重不足或显著偏高所造成的。

在一定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境内,就产生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

一般分为正的生物地球化学省(与’负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前者是由于在该地带内某些元素含量过高造成的!

后者是由于在该地带内某些元素含量过低引起的)。

我国是一个地方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分布广,病情重,受威胁人口多。

不仅严重危害了病区人民的健康,而且也阻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它们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地质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1)地形地貌与地方病:

地貌条件反映了地表化学物质组成的差异!

其对于局部地区元素的迁移)聚集)腐殖质的形成)堆积和流失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地方病的分布往往与地貌)微地貌密切有关"

(2)地质构造与地方病:

我国一些地方病除具有区域性和带状分布的特点外!

还有一些虽然不具典型的带状分布!

却围绕某一地质地理单元分布"

(3)地层岩性与地方病:

岩石性质由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所决定!

岩石的化学组份由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控制!

特别是某些必需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导致不同岩石中生命元素分布的不均衡性!

从而引发地方病)

(4)土壤与地方病:

土壤对地方病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起作用。

土壤对地方病的影响还与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

(5)水文地质条件与地方病: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饮水中的元素极易被人体吸收)因此!

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许多研究结果证实!

饮用水中某些生命元素的余缺直接影响着地方病的发生与流行)

15、从碘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其地球化学特征阐述甲状腺肿在我国发病的主要区域?

(1)碘的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碘在自然界的特征:

碘在自然界一般呈碘化物、碘酸盐或有机碘化物的形式存在。

在不同介质及不同条件下,碘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各不相同:

碘在地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易淋溶淋失。

我国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布特征:

我国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分布在山区。

在内陆某些起伏较大的地区,山上发育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山下易涝地带则有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

保持碘的能力较差的沙土地区也易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保持碘能力过强的土壤又会使植物对碘吸收发生困难,也可造成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如黑龙江的桦川县。

干旱、半干旱气候的油田区和沿海地区往往因摄取过量的碘而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人体中的碘:

碘是参与甲状腺素合成的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含碘量约为10~25mg,有80%的碘富集于甲状腺体中。

人体主要从饮水和食物中吸收碘,吸收率很高,几乎可达100%,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300μg不等。

正常需碘量约为200μg,摄入量低于50μg为不足,大于1000μg则会产生毒害。

症状:

缺碘对人的主要表现为:

甲状腺体肿大,生长发育停滞,体力和智商水平下降,脑电活动降低,细胞代谢异常,皮肤毛发生长异常,中枢神经发育不全,严重者导致克汀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