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354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docx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解读

实验一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总体认识

实验目的

.从整体上认识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了解液力变矩器、油泵、行星齿轮机构。

工具材料

1)A140E自动变速器一台;

2)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解剖教具1台;

3)液力变矩器解剖实物1套;

4)专用工具(特别是油泵拆卸专用工具)一套。

实验步骤

1.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整体认识结合实物和解剖教具,介绍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机构、控制系统和冷却润滑系统四大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功能。

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检测与维修

1)通过电控自动变速器整体实物和整体解剖教具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功能。

2)通过液力变矩器解剖实物讲解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检测维修。

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外壳是采用焊接式的整体结构,不可分解。

液力变矩器内部除了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压盘之外,没有互相接触的零件,因此在使用中基本上不会出现故障。

其维修主要内容是清洗和检查。

液力变矩器的检查内容如下:

(1)外观检查检查液力变矩器外部有无损坏和裂纹,轴套外径有无磨损,驱动油泵的轴套缺口有无损伤。

如有异常,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2)导轮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1)用专用工具插入变矩器用以转动单向离合器内座圈,如图1.1所示。

2)用另一工具卡在轴套的缺口上,用以阻止轴套(单向离合器外座圈)转动,如图1-2所示。

3)转动单向离合器内座圈,检查单向离合器是否良好,如图1-3所示。

转动座圈时,顺时针转动时应能自由转动,逆时针转动时应锁止。

如果顺时针转动时有卡滞,或逆时针转动时能转动,都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3)径向跳动的检查

将液力变矩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上。

用千分表按图1-4所示的方法检查变矩器轴套的径向跳动。

转动飞轮一周,千分表的指针偏摆应小于0.03mm,否则,需转换一个角度后重新安装,然后再进行测量。

如果径向跳动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应作一记号,以保证安装正确。

如果径向跳动始终不能调整到允许的范围以内,则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4)清洗用2L自动变速器油加入液力变矩器内部,摇动,清洗内部,倒出油液。

同样再清洗一次即可。

3.油泵通过电控自动变速器整体实物和整体解剖教具讲解油泵的功能;从电控自动变速器实物中拆下油泵总成,讲解油泵的构造、检测与维修。

(1)拆卸油泵总成

1)拆下油泵周围的固定螺栓。

2)用专用拉具拉出油泵总成,如图l-5所示。

(2)油泵的分解,如图1-6所示分解步骤如下:

1)拆下油泵后端轴颈上的密封环。

2)按照对称交叉的顺序依次松开油泵螺栓,拆开油泵。

3)用油漆在齿轮和齿圈上作一个记号,取出齿轮及齿圈。

4)拆下油泵前端盖上的油封。

在分解油泵时应注意,不要损伤铝合金的油泵前端盖,不能用冲子在油泵齿轮和油泵壳上作记号。

(3)油泵的检查

1)检查齿圈与壳体间隙。

检查油泵齿圈与油泵壳体之间的间隙时,将齿轮推向泵体一侧,用塞尺测量其间隙,如图1-7所示。

正常间隙为0.07~0.15mm,如果间隙超过0.3mm,应更换齿圈、油泵壳体或油泵总成。

2)检查齿轮端面问隙。

如图1-8所示,进行齿轮端面间隙检查。

正常间隙为0.02~0.05mm,如果间隙超过0.1mm,应更换齿轮、油泵壳体或油泵总成。

图1.7检查齿圈与油泵壳体的间隙图1.8检查齿轮端面间隙

3)检查齿轮、齿圈齿顶间隙。

如图1.9所示,用塞尺测量齿轮、齿圈与月牙板之间的间隙。

正常值为0.11~0.14mm,如果间隙超过0.3mm,应更换齿轮、油泵壳体或油泵总成。

4)检查磨损状况。

检查油泵齿轮、齿轮圈、油泵壳体端面有无磨损痕迹。

如有,应更换新件。

(4)油泵的组装

用干净的汽油清洗油泵的所有零件,在清洗后的零件上涂上少许自动变速器油,按下列步骤组装:

1)在油泵前端盖上装人新油封。

2)更换所有的“O”形密封圈,并在新的“O”形密封圈上涂自动变速器油。

3)按分解时相反的顺序组装油泵各零件。

4)按照对称交叉的顺序,依次拧紧油泵盖螺栓,拧紧力矩为10N·m。

5)在油泵后端轴颈上的密封环槽内涂上凡士林,安装新的密封环。

6)检查油泵运转性能。

将组装后的油泵插入变矩器中,转动油泵,油泵齿轮转动应平顺,无异响,如图1.10所示。

4.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检测与维修从电控自动变速器实物中拆下一排完整的行星齿轮排;讲解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三元件和附带的执行原件)和变速原理;讲解行星齿轮机构的检测维修。

(1)行星齿轮机构的分解按图1-11所示顺序分解超速挡行星排和超速挡单向离合器。

(2)单向离合器的检查检查附带的单向离合器的锁止方向,应使该单向离合器外圈相对于内圈在逆时针方向锁止,在顺时针方向(由自动变速器前方看,下同)可以自由转动,如图1-12所示。

(3)行星排和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1)目视检查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斑点或疲劳削落,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2)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如图1-13所示。

其标准间隙为0.2~0.6mm,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和行星轮组件。

3)检查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等零件的轴颈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如有磨损,应更换新件。

4)检查单向离合器滚柱或楔块、保持架、内外滚道有无破损、磨损、起槽等。

若有,应更换新件。

(4)行星排的装配

1)清洗所有零件,涂上少许自动变速器油,按分解相反的顺序进行装配。

2)装好单向离合器之后,应再次检查,保证其锁止方向正确,在自由转动方向上转动灵活。

实验二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检测

实验目的

.学会正确使用数字式万用表;

.掌握稳压电源正确使用方法;

.熟悉检测内容和操作工艺;

.掌握标准参数和技术要求,学会使用维修手册。

工具材料

数字式万用表、稳压电源、常用工具等。

实验步骤

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与调整

(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触点开闭时机的检查

①首先确定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型式。

②关闭点火开关,拔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线束插头。

③用万用表检查怠速触点的接触情况,节气门与ECU的连接如图2-1所示。

 

图2-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与ECU连接

将万用表拨至电阻档,两表笔分别连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1、2端子:

在节气门摇臂与限位钉之间插入0.4mm厚薄规,其电阻值应<0.5Ω(怠速触点闭合);在节气门摇臂与限位钉之间插入0.65mm厚薄规,其电阻值应为“∞”(怠速触点张开)。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位计电阻的检查

①将万用表拨至电阻档,两表笔分别连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1、3端子:

节气门全闭时,其电阻值应为0.34Ω~6.3Ω。

节气门全开时,其电阻值应为2.4Ω~11.2Ω。

②将万用表拨至电阻档,两表笔分别连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1、4端子:

无论节气门开度如何改变,其电阻值将始终保持在3.1Ω~11.2Ω之间。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调整

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时,会影响到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应对其进行正确的调整。

①拧松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两个固定螺钉。

②将厚度为0.50mm的厚薄规插入节气门摇臂和限位螺钉之间,同时用万用表测量怠速触点的接触情况,如图2-2所示。

图2-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调整

③朝节气门开启方向转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使怠速触点断开,然后朝节气门闭合方向慢慢转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直到怠速触点闭合。

④拧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两个固定螺钉。

⑤分别用0.40mm和0.65mm的厚薄规插入节气门摇臂和限位螺钉之间,同时测量怠速触点的接触情况:

当厚薄规为0.40mm时,怠速触点应闭合;当厚薄规为0.65mm时,怠速触点应断开。

否则需重新调整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车速传感器的检测

(1)车速传感器电阻值的检测

①关闭点火开关。

②拔下车速传感器的线束插头。

③用万用表测量车速传感器1与2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应为R=560Ω~680Ω,车速传感器与ECU的连接如图2-3所示,检测方法如图2-4a所示。

图2-3车速传感器与ECU连接

如果车速传感器感应线圈电阻值过小或过大,均应更换传感器。

(2)车速传感器的功能检测

①将变速器手柄置于空挡(N)位,用举升机将汽车升起,用手转动驱动轮的同时用万用表交流电压mV档测量车速传感器两接线柱之间的感应电压。

若测量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说明传感器有感应电压输出,其工作正常。

否则,应更换传感器。

②将车速传感器拆下,用一个带有磁性的磁棒迅速接近或离开车速传感器头,同时检测传感器端子1与2之间的感应电压,如图2-4b所示。

若有感应电压,则说明传感器良好,若无感应电压或感应电压很微弱,说明传感器有故障,应更换。

3.制动灯开关的检查与调整

(1)制动灯开关的检查

踩下和松开制动踏板时,两接线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应在0和∞之间变化。

否则应及时更换制动灯开关。

a车速传感器的电阻测量b车速传感器的功能检测

图2-4车速传感器的检测

(2)制动灯开关的调整

制动踏板在自由状态时,用厚薄规检测制动踏板臂与制动灯开关顶块之间的间隙,应为0.5mm~2.4mm。

否则应通过更换固定螺母下的金属垫片进行调整。

4.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的检测

因为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的结构与车速传感器相同,故检测内容和方法可参照对车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进行。

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与ECU的连接如图2-5所示。

 

图2-5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电路图           图2-6换挡电磁阀的电路图

5.换挡电磁阀的检测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电磁阀大多数采用的是开关电磁阀,其控制电路如图2-7所示。

①用万用表测量电磁阀线圈电阻值,一般为10Ω~16Ω,检测方法如图2-8a)所示。

若电磁阀线圈电阻值过大或过小,均应更换电磁阀。

②在电磁阀线圈上加12V直流电压,如图2-8b)所示,此时应能听到电磁阀工作的“喀哒”声。

否则应更换电磁阀。

 

(a)(b)

图2-7换挡电磁阀的检测

③拆下1号2号电磁阀,在电磁阀线圈上加12V直流电压的同时,将压缩空气(490kpa)吹入电磁阀进油口,如图2-8所示:

图2-8换挡电磁阀的检测

当电磁阀线圈不通电时,进油口和泄油口应不通气;当电磁阀线圈通电后,进油口和泄油口应通气;否则,说明电磁阀损坏,应更换。

6.用电压表通过故障诊断接口进行故障诊断

将万用表拨至直流电压档,正表笔接故障诊断接口的TT插孔,负表笔接故障诊断接口的E1插孔。

(1)对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故障诊断

①打开点火开关,不要起动发动机。

②缓慢踩下加速踏板,同时观察万用表指针的指示情况,若万用表指示的电压值能随加速踏板的逐渐踩下而呈阶跃性增大,说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没有故障。

否则说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故障。

(2)对制动灯开关的故障诊断

①打开点火开关,不要起动发动机。

②将加速踏板踩到底。

③踩下或放松制动踏板,同时观察万用表指针指示: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万用表指针指示读数为0V;放松制动踏板时,万用表指针指示读数为8V;说明制动灯开关没有故障。

否则说明制动灯开关有故障。

(3)对换挡控制信号的故障诊断

①动发动机并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

②按下超速挡开关,置于ON位置。

③按下模式开关,使之位于普通模式或经济模式。

④将变速器杆拨至前进挡(D位)位置,踩下加速踏板让汽车加速行驶,同时观察万用表指针指示应符合表2-1之规定。

表2-1各挡位标准电压值

档位信号

电压(v)

1档

0

2档

2

2档锁止离合器结合

3

3档

4

3档锁止离合器结合

5

4档

6

4档锁止离合器结合

7

实验三ABS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认识

实验目的

.认识、掌握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通过附着系数较大路面的ABS制动实验、附着系数较小路面的ABS制动实验掌握ABS的工作原理

工具材料

桑塔纳2000ABS系统教学示教板

实验步骤

一、讲解桑塔纳2000汽车配备的TEVESMK一ⅡABS制动防抱死系统

1、利用示教板讲解演示TEVESMK一Ⅱ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TEVESMK-II制动防抱死系统是一种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对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的整体式三通道四传感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循环调压、液压助力的方式,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管路简单,安装方便,但价格较高,许多欧美生产的高级轿车将其作为标准装备。

2、系统组成及各零部件功能介绍,如图3.1所示。

3、重点讲解液压助力室中滑阀的位置及工作原理,如图3—2所示。

4、讲解电磁阀,着重强调主电磁阀的工作情况,如图3.3所示。

5、利用示教版演示TEVESMK-lI型ABS的工作情况:

人力的制动过程(升压、保压和减压)与ABS—ECU调节的制动过程(升压、保压和减压)的对比,如图3—1和图3—4、图3—5、图3-6所示。

图3-1TEVESMK—II型ABS组成

1一主电磁阀2一内部储液室3一主缸活塞密封圈4一储液室5一限压阀6一蓄能器7一组合压力开关8一滑阀9一液压助力室lO一制动踏板11一剪状杆系12一感压活塞13一助力活塞14一复位套筒15一主缸活塞16一出液电磁阀17一进液电磁阀18一左前轮制动器19一右前轮制动器20一后轮制动器

图3-2TEVESMK一1I型ABS中的滑阀工作情况

图3-3TEVESMK-Ⅱ型ABS中的主电磁阀工作情况

图3-4ABS—ECU调节的制动过程——增压阶段(以左前轮为例,图注参见图3-1)

图3-5ABS-ECU调节的制动过程——保压阶段(以左前轮为例,图注参见图3-1)

图3-6ABS—ECU调节的制动过程—减压阶段(以左前轮为例,图注参见图3-1)

二、附着系数较大路面的ABS制动实验

①确认综合实验台安置平稳,各种油液加注正常,各高温及旋转件防护良好,实验场所通风良好。

②打开附着力模拟电源开关,“调节旋钮L和R”分别调节油压至1.5MPa。

③打开点火开关,手动变速杆位于P或N的空挡起动位置,起动发动机。

④进人多媒体教学系统,依据菜单提示,选择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动态数据监测。

⑤踏下制动踏板,将变速杆挂至D位,松开踏板;踩下节气门踏板,车速表显示30km/h以上。

(提示: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建议最高车速不要超过100km/h)

⑥实施制动,且一脚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并保持;控制版面上的总泵及分泵油压均显示2MPa以上。

⑦ABS—ECU控制的制动过程:

a.增压控制:

因制动踏板被踩下,制动油压由主缸产生,经“常开进液电磁阀”作用至车轮制动轮缸,且“常闭出油阀”关闭,ABS未参与控制,整个过程和常规液压制动系统相同;

b.保压控制:

当油压继续升高,ABS—ECU监测到某一车轮出现抱死趋势时,控制进油电磁阀关闭,且常闭出油阀依然关闭,系统油压保持不变;

c.减压控制:

若制动压力保持不变,车轮减速度继续下降时,ABS—ECU控制出油电磁阀打开,同时ABS液压泵工作;系统油压通过低压储液罐降低,有抱死趋势的车轮被释放,车轮转速上升;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就这样反复循环的控制系统增压、保压、减压、再增压,其工作频率近10次/s,精确的控制车轮滑移率在20%左右,以防止车轮抱死,进而消除制动过程中的侧滑、跑偏、摔尾、转向失控等非稳定状态,以获得良好的操作性、稳定性、最佳的制动效果和最短的制动距离。

⑧附着系数越大的路面其制动效果越好,且制动距离也越短。

⑨实验同时,通过ABS动态数据检测系统,可实时的监控ABS作用时的车轮滑移率,对同等条件下的制动距离及制动时间等重要参数进行分析。

⑩退出系统,关闭发动机。

三、附着系数较小路面的ABS制动实验

实验步骤与

(2)相同,在调节油压时,将油压调为1MPa,通过观测ABS动态数据,与前面实验比较其制动距离与制动时间。

实验四ABS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实验目的

.掌握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拆装步骤;

.了解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结构、工作原理。

.掌握ABS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

工具材料

.一辆带有ABS的汽车;

.数字万用表、汽车故障诊断仪、常用工具等,适量的制动液。

实验步骤

1.ABS液压控制系统的放气

不同的ABS其放气过程尽管有所不同,但放气均可分为两部分进行,即对液压管路放气和对液压调节器放气。

对液压管路的放气过程与普通制动系统放气一样,但对液压调节器的放气,一般要用专用仪器按照特殊的规程将空气放出。

放气过程如下

(1)用专用扫描仪将液压调节器的电动机定位,以使单向阀位于打开位置,让空气完全释放。

(2)找到液压调节器上的前轮放气螺钉,并在前轮放气螺钉上安装一个油管。

(3)慢慢拧松放气螺钉1/2~3/4圈,使制动液流出,直到没有气泡时拧紧放气螺钉。

(4)按

(2)~(3)的步骤再进行后轮的放气。

(5)最后按普通制动系统四轮放气程序进行放气。

其顺序为右后、左后、右前、左前。

2.液压控制装置的分解与组装

(1)松开电动回液泵组件的四个固定螺丝。

(2)拧下液压调节器和制动总泵之间的两个固定螺丝。

(3)将液压调节器和制动总泵分开,二者之间的油管必须更换。

(4)液压调节器不能修理,若损坏必须整体更换。

(5)重新组装液压调节器和制动总泵时,必须更换油管。

(6)将液压调节器和制动总泵组装在一起并定位。

(7)电动回液泵组件损坏后应更换。

(8)将电动回液泵组件安装在液压调节器上,整个装置组装完毕。

3.轮速传感器的检查及更换

(1)拔下轮速传感器线束连接器,测量传感器线圈的电阻值,应为0.9kΩ~1.3kΩ。

(2)支起被测车轮,用手转动车轮,同时用万用表检测轮速传感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电压值,应为70mV以上。

若信号电压值不符合要求,应重点检查信号轮凸齿是否完好无损或赃污,传感器头和信号轮凸齿间隙是否在1.1mm~1.3mm之间。

(3)对ABS液压控制系统的泄压

通常采用的泄压方法是关闭点火开关,反复踩踏制动踏板至少在20次以上,当感觉踩踏制动踏板的力明显增加时,ABS液压控制系统泄压完成。

4.对ABS故障自诊断系统的检查

(1)检查蓄电池电压是否为12V。

(2)检查ABS警告灯工作是否正常。

(3)读取故障码。

车型不同,故障码的读取方式也不同。

下面以丰田车系为例简述ABS故障码的读取过程。

①打开点火开关,找到故障诊断接口,用跨接线短接端子Tc和E1。

②ECU中若存有故障码,4s后警告灯开始闪烁。

先闪烁十位数,间隔1.5s秒后,再闪烁个位数。

如果有多个故障码,则各故障码之间停2.5s,全部故障码显示完后,又从数字小的故障码开始重复显示。

其故障码的含义,如表4-1所示。

③ABSECU中如果没有故障码,警告灯将每0.5s闪烁一次。

实验五LS400电控悬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LS400电控悬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溢流阀和漏气的检查方法

工具材料

LS400电控悬架实验台架、汽车故障诊断仪、数字万用表、跨接线、常用工具

实验步骤

1、简介

LS400汽车电控悬架示教台采用LS400车型电控悬架系统,将原相关悬架系各实物元件布置在台架板上,连接相关电路并绘制线路图。

操作方便,教学直观。

具备了实物展示,动态演示,故障设置,电路分析等功能。

2、技术性能

(1)、技术参数

电源:

220V

开关电源:

12V29A

外形尺寸:

1210*725*1520mm

重量:

56Kg

(2)、悬架系统由悬架ECU控制,其控制原理、电路图如下:

操作面板图

(3)、端子及其名称如下图:

(三)自动悬架动作实验

1、实物展示功能由本教具将汽车悬架各实物元件清楚的展示出来,使悬架系统各元件之间的联系更加明了化,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

2、动态演示功能

2.1操作功能

检查蓄电池电压达到12V以上,各攀路有无明显的损坏或脱落,检查悬架是否在最低位,如在高位则应作放气处理。

打开点火开关,高度指示灯、LRC指示灯点亮,几秒后只有一高度指示灯亮。

随后压缩机马达开始工作,同时可以看到空气弹簧的充气过程。

当高度传感器感应到一定的位移后,压缩机停止工作。

(四个高度传感器的位置分别是左后、右后为联动固定位置,右前和左前随悬架的高度变化)

2.2输入信号检查功能

此功能可检查来自转向传感器、制动灯开关。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高度控制开关等元件的信号是否正确的输送到悬架ECU。

连接诊断座中的TD和E1端子,元件按规定进行操作。

输入信号检查的结果由车身高度指示灯“NORM”显示。

若输入信号正常,按操作A,则VN指示灯一直亮;按操作B,则VN指示灯每0.5s闪烁一次。

否则表示输入信号有故障。

输入信号检查操作表

检查项目

操作A

操作B

转向传感器

转向朝正前方

转向角不小于36度

制动灯开关

位于OFF

位于ON

门控灯开关

位于OFF

位于ON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油门踏板为踩下

1s之内踩到底

车速传感器

车速<20km/h

≥20km/h

高度控制开关

NORM位置

HIGH位置

LRC开关

NORM位置

SPORT位置

高度控制通断开关

OFF位置

ON位置

注意,在操作时,必须把所有的元件放在操作A方可进行。

此外,在进行输入信号检查时,UCF-10车型的悬架控制系统的减振力和弹簧刚度都固定在“硬”.的位置,车身高度控制则可正常进行。

3、故障警告功能

当悬架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悬架ECU会及时的对故障进行检测,并通过丙烁故障警告灯来警告驾驶员。

故障灯就是车身高度指示灯中的“VN”;即“NORM”。

但当悬架ECU自身出现故障时,故障灯熄灭。

4、故障代码显示功能

当悬架ECU检测到故障时,它会把故障以代码的形式储存在储存器里。

当接通点火开关并连接诊断座中的TC和El端子时,故障代码就会显示出来。

若故障灯均匀的每0.5s闪烁一次,则为正常代码,表示系统正常;若不均匀的闪烁,则表示有故障。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同时发生,数字小的故障代码先显示。

故障代码的内容详见下表:

故障码

诊断

故障部位

11

右前高度传感器电路

悬架ECU和高度传感器之间的配线或连接器

高度传感器

悬架ECU

12

左前高度传感器电路

13

右后高度传感器电路

14

左后高度传感器电路

21

前悬架控制执行器电路

悬架ECU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配线或连接器

悬架控制执行器

悬架ECU

22

后悬架控制执行器电路

31

前高度控制电磁阀电路

悬架ECU与高度控制电磁阀之间的配线或连接器

高度控制电磁阀

悬架ECU

33

右后高度控制电磁阀电路

34

左后高度控制电磁阀电路

35

排气电磁阀电路

悬架ECU与排气电磁阀之间的配线或连接器

排气电磁阀

悬架ECU

41

1号高度控制继电器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