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668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docx

英语词汇学课程大纲

《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

32讲课学时:

24实践学时:

8总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考核方式:

考查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

英语语法,基础英语,英语阅读

参考教材: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目标

英语词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必要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可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认知和研究的兴趣以及自觉学习能力。

该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分析研究英语词汇现象,解释词汇规律,阐明词汇语用功能,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一个有效渠道,使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背景知识、生成条件、及词汇构成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拓宽学生语言视野,培养语言认知能力和语用能力,这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同时,对语言实践有较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一:

英语概述(2学时)

知识点1:

英语的来源和背景:

重点:

1.1世界十大语系

1.2印欧语系十二语族

学生要了解英语相关历史及背景知识。

主要内容:

世界语系(汉藏、印欧、闪含、阿尔泰、芬兰乌拉尔、德拉维达、伊比利亚高加索、马来-波利尼西亚、南亚、班图);印欧语系分类(12族:

印度、伊朗、斯拉夫、波罗地、日耳曼、罗曼、凯尔特、希腊、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吐火罗、赫梯);英语起源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介绍

知识点2:

英语变迁三阶段——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

重点:

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时间划分及历史原由

学生要了解英语演变的三个过程,以便对现代英语的来龙去脉有较清晰地认识。

主要内容:

古英语(450-1150);中古英语(1150-1450/1500)现代英语(1450/1500-至今,包括早期现代英语(1450/1500-1700)和晚期现代英语(1700至今)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词的形态变化doth—does;caru--care

知识单元二:

词的概述(4学时)

知识点1:

词的定义、词的语音与意义、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重点:

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词、词汇;词与音的关系以及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主要内容:

词的定义;词的语音和意义的关系;什么是词汇意义,什么是语法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单词bang,crack音与意义相关;而rose,think音与意义无关联。

知识点2:

词的意义与概念关系—语义三角;词与词项;词与词汇关系

重点:

词的意义与概念关系—语义三角

学生了解和掌握词、词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语义三角关系:

词-概念-所指物。

即,语言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概念建立起来的,而不是词与所指物直接的联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单词panda“熊猫”要靠概念concept才能与动物建立联系。

知识单元三:

词的结构和词的构成方式(5学时)

知识点1:

词的组成单位;实义形位、语法形位和形位变体概念及意义

重点形位与形位变体

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位概念及形位变体的意义和表现。

主要内容:

词的组成单位—形位;词根与词干;形位的分类及形位变体的文字体现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名词复数–s有变体-es,-en;读音有“s,z,iz,i:

”inbooks,bags,watches,feet

知识点2:

词的构成方式

重点词的构成方式类型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词的构成若干类型。

主要内容:

词缀法、转类法、合词法、拼缀法、逆成法、缩略法。

其中词缀法和缩略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possible—impossible;bookn.—bookv.;moneybags,junkmail,town-planning;internet(=interactivenetwork);donation→donate,computer→compute;fan(=fanatic)

知识单元四:

词的理据(5学时)

知识点1:

词的理据;拟声理据;语义理据

重点:

语义理据

学生要了解和掌握理据概念、意义及语义理据以及理据的判断。

主要内容:

理据概念;拟声理据及其类别;语义理据及其应用,如,隐喻、借代、提喻、类比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隐喻bull’seye;借代readLiBai(=LiBai’sworks)

知识点2:

逻辑理据;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重点:

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学生要了解相关概念,逻辑与理据的关联;一些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是不可分割的。

主要内容:

逻辑相关理论在词的理据中的表现及应用。

如,属差加种概念原理;这一原理在复合词中的体现;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狂风暴雨”raincatsanddogs.“钛”titanium。

waterpollution,airpollution,whitepollution

知识单元五:

词的语义特征(4学时)

知识点1:

语义特征概念及意义

重点:

语义特征对词本身的分析原理

学生要了解和掌握语义特征概念、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即对词做语义分析。

主要内容:

语义特征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马”horse:

[+Animate][-Human];椅子chair[-Animate][-Human][+Tangible][-event]等。

知识点2:

动词语义特征分析;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

重点:

动态与静态动词的语义特征;动态与静态形容词词的语义特征

学生要了解和掌握英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词汇特征—动态和静态问题及问题的实际意义。

主要内容:

动词的动态与静态,形容词的动态与静态在语言使用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动态动词move,speak;静态动词like,feel

知识单元六:

词汇的变化(6学时)

知识点1:

词义变化的根源:

一词多义

重点一词多义及其原因

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和语义影响。

主要内容:

一词多义概念,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原始意义和派生意义:

spinster原指“纺织女工,现指“未婚女士unmarriedwoman”;中心意义和次要意义:

mouth生物体的“嘴”部,次要意义“河口”

知识点2:

词义变化的方式

重点词义变化的七种方式:

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词义的升格、词义的降格等

学生要了解和掌握词义变化的各种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实践于读写之中。

主要内容:

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词义的升格、词义的降格、词的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的相互转化、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词义的转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词义的扩展:

dove鸽子→“鸽派”;词义的缩小:

accident事件→“不幸事件”;升格:

nice“忽视的”→“令人愉快的”;降格:

criticize“表扬”→“批评”;专有名词转化普通名词:

Badminton地名“巴明顿”→羽毛球

知识单元七词的语义分类(6学时)

知识点1: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

重点: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理解和使用

学生要了解和掌握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原理。

主要内容: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的产生及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上位词furniture包括下位词table,chair,bed,bookshelf;同义关系:

hide/conceal;complte/finish/end;

知识点2:

词与词之间的反义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

重点:

词与词之间的反义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的实际意义

学生要了解和掌握词与词之间的反义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的实际意义。

主要内容:

词与词之间的反义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实例分析:

如,反义关系:

change/constancy;parent/child;give/receive;同形异音异义关系:

tear[tiə]/tear[tεə];match比赛/match火柴

综合训练项目一语言测试1(选择判断题)

此项综合训练目的是了解和检验对知识点的判断能力。

如单选题、判断正误以及语句完成题。

(注:

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授课内容,并做适当的笔记。

此项测试具有综合性能。

由于是非原题、原句,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判断,推测均依据所学内容来完成。

成果形式:

成绩分析

综合训练项目二语言测试2(问答题)

此项测试目是了解和测试学生对知识深入、完整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认知分析综合的把握情况。

这要求学生要有分析、阐述技能。

(注:

由于选题出自是课本外,文字阐述不要求与讲授内容完全一致,考查学生对所述内容求证、求解、求真的论述能力。

成果形式:

成绩及试卷分析

四、其它教学环节

阶段测试。

目的是检验学生前段学习情况,也检查教师授课情况。

要求学生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做好笔记。

课堂教学也会采取提问或设问手段,对相关内容进行互动。

五、成绩构成和评价方法

每个综合训练项目15分,共30分;平时成绩40分。

依据训练项目成绩加阶段测试结果,并结合期末试卷成绩(60分)对学生就本课程学习做总成绩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