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811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5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docx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版

碧桂园实测实量指引(2018版)

实测实量指引

建筑工程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

1.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1.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1.2.合格标准:

截面尺寸偏差[-5,8]mm

1.3.测量工具:

5m钢卷尺

1.4.测量方法:

(1)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cm和竖向间距不小于50cm选取两个点,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5.示例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

2.墙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表面平整程度。

2.2.合格标准:

[0,8]mm(抹灰)、[0,5]mm(铝模/免抹灰)

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2.4.测量方法:

(1)剪力墙/暗柱:

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洞口:

跨洞口部位必测。

洞口45度斜测两尺,记一个计算点,数值取两尺中较大偏差值。

(5)砼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6)铝模:

增加踢脚线部位实测,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踢脚线位置水平测1次;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踢脚线位置水平测2次。

2.5.示例

平整度测量示意(注:

第六尺和第七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3.垂直度(砼结构)

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3.2.合格标准:

[0,8]mm(抹灰)、[0,5]mm(铝模/免抹灰)

3.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3.4.测量方法:

(1)剪力墙:

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5.示例:

4.楼板板底水平度(砼结构)

4.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4.2.合格标准:

[0,12]mm

4.3.测量工具:

激光水平仪、塔尺或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

4.4.测量方法:

(1)同一户选取1至2个板(客厅、卧室、飘窗顶板)。

同一跨混凝土顶板作为一个测区(不以功能区为测区划分依据),累计实测实量7个实测区(至少4户客厅,存在飘窗的测区,7个测区中必选任意2个飘窗顶板)。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2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17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17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4.5.示例:

楼板板底水平度测量示意

5.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5.1.指标说明:

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5.2.合格标准:

[-5,8]mm

5.3.测量工具:

卷尺(破损法)

5.4.测量方法:

(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短跨1/2交长跨1/3的部位;

(2)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内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5.示例:

6.方正性(砼结构)

6.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6.2.合格标准:

[0,10]mm(铝模/免抹灰)

6.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扫平议

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

(3)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4)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长边超出短边2倍长度的范围不在实测范围)。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并统一记录为“50mm”。

6.5.示例:

7.阴阳角方正(砼结构)

7.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的程度。

7.2.合格标准:

[0,5]mm

7.3.测量工具:

250x500mm阴阳角尺

7.4.测量方法:

(1)每户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4个阴阳角进行测量(若阳角不具备实测条件,可用阴角代替),优先测量放家私的部位,飘窗部位阴阳角应纳入抽检范围。

每一个阴角或阳角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测区;

(2)同一个部位选取两个点(两点间距不小于50cm)分别测量1次。

踢脚线部位的阴阳角必测。

测量时采用250x500mm角尺进行测量,以角尺短边靠紧墙面,用塞尺测量角尺长边与墙面缝隙最大处得出一个实测值。

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5.示例:

8.外窗洞口尺寸(砼结构)

8.1.指标说明:

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8.2.合格标准:

[-5,15]mm(全现浇外墙)

8.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对于平外墙面的外窗洞口:

同一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全现浇外墙窗洞边对边,各测量2次外窗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8.5.示例:

二、砌筑工程

1.表面平整度(砌筑)

1.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平整的程度

1.2.合格标准:

[0,8]mm(抹灰)、[0,5]mm(预制墙板/高精砌块)

1.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4.测量方法:

(1)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取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两尺,数值取两尺中较大偏差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实测不规避构造柱、圈梁、过梁等二次构件施工部位。

1.5.示例:

2.垂直度(砌筑)

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2.2.合格标准:

[0,5]mm

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2.4.测量方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取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实测不规避构造柱、圈梁、过梁等二次构件施工部位。

2.5.示例

3.外窗洞口尺寸(砌筑)

3.1.指标说明:

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3.2.合格标准:

[-5,15]mm

3.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对于平外墙面的外窗洞口:

同一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外窗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5.示例:

三、抹灰工程

1.墙面表面平整度(抹灰)

1.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1.2.合格标准:

[0,4]mm

1.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墙面作为一个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踢脚线位置水平测1次;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踢脚线位置水平测2次;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两尺,记一个计算点,数值取两尺中较大偏差值,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阳露台部位墙体须抽选到;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1.5.示例:

2.墙面垂直度(抹灰)

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2.2.合格标准:

[0,4]mm

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2.4.测量方法:

(1)每一个墙面作为一个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阳露台部位墙体须抽选到。

2.5.示例:

3.阴阳角方正(抹灰)

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的程度。

3.2.合格标准:

[0,4]mm

3.3.测量工具:

250x500mm阴阳角尺

3.4.测量方法:

(1)每户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4个阴阳角进行测量(若阳角不具备实测条件,可用阴角代替),优先测量放家私的部位,飘窗部位阴阳角应纳入抽检范围,每一个阴角或阳角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测区;

(2)同一个部位选取两个点(两点间距不小于50cm)分别测量1次。

踢脚线部位的阴阳角必测。

测量时采用50cm角尺进行测量,以角尺短边靠紧墙面,用塞尺测量角尺长边与墙面缝隙最大处得出一个实测值。

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5.示例:

4.方正性(抹灰)

4.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4.2.合格标准:

[0,10]mm

4.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扫平议

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

(3)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4)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长边超出短边2倍长度的范围不在实测范围)。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并统一记录为“50mm”。

4.5.示例:

5.门洞尺寸偏差

5.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门洞尺寸偏差过大、“大小头”等现象。

5.2.合格标准:

高度偏差[0,15]mm;宽度偏差[0,20]mm;墙厚偏差[-5,10]mm。

5.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5.4.测量方法:

(1)每一个户内门洞都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门洞高度、净宽、墙体厚度各30个检测点,共计90个检测点、45个计算点。

(2)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

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

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则从现场一米标高线测量并计算实测户内门洞口高度2次。

高度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高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宽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宽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墙厚则左、右边各测量一次,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墙厚偏差的1个实测值。

每个门洞的高度、净宽、墙体厚度的3个实测值中,有任何一个超出评判标准,则3个实测值均不合格。

5.5.示例:

6.外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

6.1.指标说明:

反映外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程度,避免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

6.2.合格标准:

[0,4]mm

6.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

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任一外窗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实测时,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3)对于户内所有外窗框内侧墙体(抹灰完成面),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B1、B2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B3。

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5.示例:

7.开间/进深极差

7.1.指标说明:

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两端尺寸的极差值,避免大小头现象。

7.2.合格标准:

[0,10]mm

7.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

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户选取一个房间和任一厨卫。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功能房间的20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之间的偏差。

7.5.示例:

四、楼地面工程

1.地面表面平整度(找平层)

1.1.指标说明:

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1.2.合格标准:

(1)毛坯交付(有找平层)基层表面平整度≤5mm;

(2)装修房地板交付面表面平整度≤3mm。

1.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个房间的地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1.5.示例:

五、外窗工程

1.铝合金型材拼缝宽度

1.1.指标说明:

反映铝合金门窗的安装质量。

1.2.合格标准:

[0,0.3]mm

1.3.测量工具:

钢塞片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樘铝合金门、窗均可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测区。

(2)每个测区选择1个检测点。

(3)该指标宜在窗扇安装完后实测,目测选取1条疑似缝隙宽度最大的型材拼接缝。

用0.3MM钢塞片插入型材拼接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

每条拼缝宽度的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5mm记录,合格点均按0.2mm记录。

(5)可先进行手摸、目测选出不合格处,再进行测量。

1.5.示例:

2.铝合金型材拼缝高低差(相同截面型材)

2.1.指标说明:

该指标反映铝合金门窗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

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2.2.合格标准:

[0,0.3]mm

2.3.测量工具:

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樘铝合金门、窗均可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测区。

(2)每个测区选择1个检测点。

(3)该指标宜在窗扇安装完后实测,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型材跨过接缝,用0.3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型材之间的缝隙。

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

每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5mm记录,合格点均按0.2mm记录。

(5)可先进行手摸、目测选出不合格处,再进行测量。

2.5.示例:

3.窗框立面垂直度

3.1.指标说明:

该指标反映铝合金门窗安装观感。

3.2.合格标准:

[0,2.5]mm

3.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该指标在窗框固定填塞完成后实测,每樘铝合金门、窗均可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测区。

(2)每个测区选择2个检测点。

(3)用1M或2M靠尺分别测量每一樘铝合金门或窗两边竖框垂直度,取2个实测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六、部品安装工程

1.座便坑距偏差

1.1.指标说明:

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

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

1.2.合格标准:

[0,20]mm

1.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卫生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

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

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5.示例:

七、控制线检查

1.水平标高控制线

1.1.指标说明:

本指标目的在于控制整层控制线闭合,使各构件精准定位。

1.2.合格标准:

3mm

1.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水平仪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单层作为1个实测区。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同层基准点位置(电梯前室、楼梯间)引入室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层内标高控制线与水平基准线的偏差间距,偏差间距的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装修工程

一、墙面涂饰面

1.开间、进深极差

1.1.指标说明:

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两端尺寸的极差值,避免大小头现象。

1.2.合格标准:

[0,8]mm

1.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户选取1个房间(客厅或任一卧室)。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功能房间的10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之间的偏差。

1.5.示例:

2.墙面平整度(涂饰面)

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2.2.合格标准:

[0,4]mm(腻子未打磨)、[0,3]mm(腻子打磨完成至面漆完成)

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户选取3个墙面。

每一面墙作为1个测区,客厅、卧室必须抽选到,累计实测实量10个功能房间的20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4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3)当墙面长度大于4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

(4)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门窗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两尺,记一个计算点,数值取两尺中较大偏差值;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

(5)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6)当同时存在腻子未打磨与打磨的工作面,只测量已打磨的工作面即可。

2.5.示例:

3.墙面垂直度(涂饰面)

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3.2.合格标准:

[0,4]mm(腻子未打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