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604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docx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读本

【小学生绿色环保教育读本】

环保教育,从小事做起!

我们是色

环保小卫士

第一章我们生活的世界

森林是地球的肺

海洋是地球的肾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

第二章行动起来!

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做环保志愿者

参与环保宣传

认识环保标志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第三章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节共有的家园(动、植物篇)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

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不虐待动物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爱护古树名木

保护文物古迹

第二节一滴水的梦想(水资源篇)

一水多用

随手关闭水龙头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第三节拯救母亲(再利用资源篇)

垃圾分类回收

回收废纸

回收废电池

回收废金属

回收废塑料

回收废玻璃

旧物捐给贫困者

第四节我们已经做了这些(生活篇)

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倡步行,骑单车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

节约粮食消费肉类要适度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避免旅游污染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支持环保募捐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少吃口香糖

集约使用物品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第四章谁在与地球的打交道

人类创造了自己

革新的开始

早期的文明

历史的转折点

第五章每一代人都在努力

环境保护的历史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

〖我们生活的世界〗

知道我们生存在哪里,

才能更懂得我们生存的必要!

小卫士,你们了解我吗?

——我的名字叫地球。

我的直径有12800多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3.6亿平方公里,约29%是陆地,71%是海洋。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目前被分成个五个主要大陆:

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洲大陆和南极大陆,另个还有很多岛屿。

海洋则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个大洋及其附属海域。

我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位于银河系太阳系中的一颗距离离太阳第三的行星,也是到目前人类所能知道的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星体。

我主要由三层组成:

地核,地幔和地壳。

因为气候从史前远古到现在有着巨大的变化并将继续演进,很难把我说成是什么气候。

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包括龙卷风、台风、洪水、干旱等。

我的身上共生存着人类6,080,671,215。

森林是地球的肺

森林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森林提供了供人和动物呼吸的氧气,吸收工

业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森林减低风速、吸附尘埃,吸收硫化物等有毒气体;城市绿化带消纳噪音,降低噪声污染;森林是地球上生命最为活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

然而,森林正在迅速消失。

如果失去森林,地球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人类就将无法生存。

我国现有森林1.34亿公倾,居世界第5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居世界第104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另外,我国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树比重大,约占全国林场面积的71%,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树比重高达87%;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西南、东南、东北多,西北、华北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乱砍盗伐屡禁不止;森林灾害频繁,如虫害、风沙等。

我们离不开森林,让我们认识到现实的严峻,从重复利用纸张、拒绝使用方便筷开始,保护我们的森林。

海洋是地球的肾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海水。

大海带给我们丰富的水产资源,天然的化学资源,航运、旅游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等资源,潮

汐、温差等洁净能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海洋世界。

然而,我们的海洋却面临着严重的来自人类的破坏。

人们把大海当垃圾场,把陆地垃圾投入海洋;冶金、石油、化工、造纸等企业向海洋中排放污水,造成严重污染。

比如我国渤海湾有大面积的海水已经成为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海;海上连年发生赤潮,使渔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近海海泥中和生物体内富含铅、锌、汞、镉,铜等重金属元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人类的过度捕捞,还造成了严重的渔业资源匮乏,鱼越来越少、越捕越少、越捕越小。

这些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拯救海洋即拯救人类。

生活在海边的读者可以调查一下你周围向海洋排污的现象,观察一下被海水冲上岸的垃圾,向老人询问渔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在了解海洋的基础上去关心和保护海洋。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曾造福于世世代代的人们——为畜牧业提供资源、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

然而,现实的草原状况却令人担忧。

我国现有草地3.9亿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草地仅0.33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低产草地占61.6%,全国难以利用的草地约占总面积的5.57%;生产能力低下,分别为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草地生产能力的1/10、1/20和1/80;退化严重,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含沙化、碱化)的达1.3亿公顷,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率递增。

北方和西部牧区退化草地已达7000多万公顷,约占牧区草地总面积的30%。

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过度载畜、过度放牧、气候干旱以及人为破坏,如搂发菜、挖药材、开矿和采樵等。

我们应该积极宣传草地资源的危机,拒绝消费发菜等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的产品,制止破坏行为,从科技角度提高草场的利用率。

〖行动起来!

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如果地球只是一个村庄,

那你只是一名村民!

阅读环保书籍、报刊

  我们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安逸,然而也承受着现代化带来的恶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构成如此严重的威胁,所以如何长久地生存在我们的地球上,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探讨的问题。

据说联合国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开会,会议主题千差万别,但都

不同程度上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然而,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不一样,对环保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局限,我们应该经常性地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增加对于环保的认识,同时尽可能地把书籍和报刊借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环保。

这样环保才能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成为一种潮流,才能转化成人们的行动。

一些绿色经典著作,如《寂静的春天》、《我们的国家公园》等图书,对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众多人的环保观念。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此类著作,同时向更多的人推荐。

认识环保标志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公众习惯上把与大自然相协调的产品称为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需要由权威国家机构来审查、认证,并且颁发特别设计的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所以又称“环境标志产品”。

各国设计了不同的标志图形,绿色标志风靡全球。

它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考虑质量和价格,还应当考虑有关的环境问题。

如果大家都有意识地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就可以促使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绿色标志可以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让消费者参与对环境问题的监督。

1993年8月,我国正式确定了环境标志图形,它由青山、绿水、太阳和十个环组成,其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与环境的“环”同字,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环境标志图形的确定,为环境商标保护提供了可能。

做环保志愿者

  也许你认为关心环保、投入环保只是政府或环保团体的事,与你无关,那你就错了。

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

份义务。

你也许会说,自己不是环保专业,不懂环保知识,职业也和环保无关。

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要你愿意,来做环保志愿者吧!

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参加环保宣传、义务帮助环保组织工作,参加公益活动如筹款、植树等等,你可以有很多选择。

做环保志愿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据报道,美国18岁以上的公民中有49%做过义务工作,每人平均每周义务工作4.2小时,相当于创造了2000亿美元的价值。

我国也逐渐有了环保志愿者,如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志愿守护大雁,“自然之友”组织北京会员到沙漠义务植树等。

国外很多大公司在录用人才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以此判断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爱护环境,改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

参与环保宣传

积极的环保宣传和环境教育对于改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

“环境教

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该议程建议“将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意识并推广培训”。

目前在中国,人们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的认识还相当贫乏。

由于中国特殊的资源、环境、人口状况,环保宣传和教育更显得重要。

通过积极的环保宣传,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并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并使其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

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避免受污染食品的侵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富含营养的绿色食品应运而生。

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从绿色食品开始。

绿色食品的产地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必须按照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产品及包装经检验、监测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并且经过专门机构认证。

绿色食品是在特定环境里,按照特定要求生产加工、使用特定标识的食品,又称生态食品。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由阳光和蓓蕾的图案组成,这一标志象征着良好的环境和盎然的生机。

“来自最佳生态环境,带来最强生命活力”——已逐渐为公众所熟知的这两句广告词,便是对绿色食品标志的最好解释。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朋友,你知道吗?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25日是中国土地日,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在这些日子来临之际,我们都要不失时机地撰写文章、制作节目或召集活动,甚至在传统的清明节也组织青少年为灭绝的动物扫墓。

是唤起人们环境意识的重要时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既是环境破坏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破坏的受害者,更可以是环境破坏的抵制者和改变者。

在湿地日,我们告诉大家长江发大水的原因之一便是湿地被围垦缩减;在地球日我们说这颗迄今所知宇宙中惟一有生命的星球需要善待;在土地日和人口日我们提醒人们这样一组鲜明的数字:

中国可耕种土地每年缩减1500万亩,中国人口每年暴增1500万人;在动物日我们重申如果有一天所有笼中困兽都得以回到它们祖先生活的地方,这一天便是动物的节日;如果所有野生动物都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消亡,这一天就是人类的末日。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媒体在环境方面主要报道的是国家的环境政策,政府在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媒体也开始更全面、更深入地报道环境问题。

电台、电视台上涌现出一批

报道环境的节目(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环境周刊”、“环保时刻”、“绿色时空”;北京电视台的“走向大自然”(现已改名为“绿色行动”)等。

社会影响较大的报纸则有:

《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青年报》(《绿》)、《科技日报》(《绿色周刊》)等等。

据调查,1996年中国有70家报纸报道了1.7万条有关环境的文章,占1996年全部报纸新闻报道总量的1.01%,几乎是1995年同类报道的2倍。

近两三年来,有关环境的报道激增,请多关注这些报道并积极宣传这些内容,以唤起更多人的环境意识。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现在,我们很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美丽如画的环境,然而他们也曾经历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时期,是环境意识、法律和社会公德及公众的监督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才取得了今日的环境保护成就。

在美国的高速公路旁,你经常可以见到倒下的大树,偶尔还可以发现被撞死的动物,但是绝对没有人将其弄回家去,否则将被起诉和惩罚。

在新加坡更是以法律和公众监督来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

我国也制定了很多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音控制防治法》等,以制裁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破坏的直接受害者,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当你发现有偷猎野生动物、向河流排放污水、滥砍乱伐等等行为时,应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并通报给新闻单位,让社会舆论对其进行谴责。

只有我们共同参与,才能建设出具有美好生态环境的生存空间。

只有一个地球

为了你自己,

请尝试做每一件事!

共同的家园(动、植物篇)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未来吗?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

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家居闹市者,每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很少能感觉到身边有小动物和鸟类。

但如果你参加一些像“自然之友”那样的民间环保组织的观鸟活动,或在生活中平心静气地留意窗外、树梢,就会发现还是有一些来来去去的小鸟。

既有喜鹊登枝,也有麻雀啁啾,幸运时还会发现斑啄木、大山雀、蓝歌鸽、柳莺等。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奇妙的小生命:

昆虫、壁虎、蝙蝠、老鼠、黄鼬等。

只是我们粗心大意,甚至利欲熏心便会对自然之美视而不见。

梭罗说:

“惟有安祥之心,才能感受美。

”我们若细心观察并为小动物们提供往来休息和觅食的条件,就能轻松地同动物们交朋友了。

一位老教师在自家窗台上安放了巢箱,投放了一些食物和水,便常有小鸟光顾,有的还生儿育女了。

如果我们大家都像那位老人一样为小动物们提供些方便的生活条件,我们的周围就会燕语莺声、生机盎然。

不虐待动物

  人类在自然界中属于动物类,只是由于其社会属性高度发达才居临于众生、为所欲为,不仅人口膨胀,而且欲壑难填,肆意对大自然的其它生命生杀予夺。

对异类的态度实际是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古代东方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慈悲为怀……”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反对任意杀戮、虐待动物。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驯化、利用动物的历史。

动物为我们提供饱暖之需、精神安慰和身心享受,可以说,动物满足着人类的生活。

所以,我们应怀虔敬之心、感恩之情对待动物。

确实必要时可以利用,但不可虐待、折磨,欺辱动物。

前不久,媒介披露一些地方开设射杀动物的见血娱乐活动,拿动物的痛苦取乐,从动物的哀呜、挣扎、抽搐、流血中寻求刺激。

有人说这叫兽性大发,其实这种超出生存所需的嗜好是所有野兽所望尘莫及的,是人类行为的变态。

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往往能衡量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野外考察中,我们常能见到一些设在山林中的钢丝猎套等,有的动物因被套

久而死于非命,每见此状,我们都应拆毁这些套子。

“古人讲:

君子有好生之德。

捕杀野生动物既是谋财害命,又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每年春秋候鸟迁飞之季,总有见利忘义者市设粘网翻笼诱捕,然后大批地贩往鸟市或餐馆,牟取暴利。

我们对自然生灵的态度常常是征服、利用、满足口腹之欲,但这种可有可无的口腹之欲终将影响到人类最基本的口腹之需。

自然界的一切动植物都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鸟以虫为食,鸟少了,虫就会泛滥成灾,为害植物,使农作物减产。

穿山甲被人大量捕杀后,白蚁失控,对森林、住宅、家具、堤坝等无孔不入,祸害无穷,这完全是人类自食苦果。

本来一只穿山甲可控制250亩林地,使其免受蚁害,人类却视其为美味,残忍地将之剥鳞、肢解、吞食。

请大家记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句诗吧: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田鸡即青蛙,常被见利忘义之徒从水田中捕捉后到市场出卖,使之成为一些人的下酒菜。

蛙类是益农动物,一

只青蛙一个夏天可消灭害虫上万只。

中国有一句农谚:

“蛙满塘,谷满仓。

”另外,吃田鸡有碍身体健康。

蛙肉中常常寄生一种曼氏裂头绦虫,其幼虫可随着人们食用蛙肉而进入人体的软组织和内脏,三周后便能发育成一米左右的成虫,使寄主腹痛、呕吐,软组织发炎、溶解、坏死,严重的还能导致瘫痪或失明。

另外,由于农田中施用了大量农药,毒素在昆虫体内聚集,蛙吃虫后,又进一步将其富集于蛙体。

据卫生部门测定:

蛙肉内的有机磷含量是猪肉的31倍,农药残存物毒性大大超过猪肉,以致近年频频出现畸形蛙。

因此,不论从保护动物、农业生态,还是从身体健康方面看,食用田鸡都是错误的。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鸟,或羽色艳丽,或鸣声悦耳,或身姿婀娜,或娇态依人——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可是,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爱意,是抓来买来关进笼子,还是在尽量不干扰鸟儿自由的前提下到户外观鸟,却是迥然不同的爱鸟观。

以笼养的方式来“爱鸟”是非常不

好的习惯。

据说,英国皇家爱鸟协会数十万人都是清一色的观鸟者,而北京有个爱鸟养鸟协会却是由众多养鸟者组成。

笼养野鸟,满足了个人的占有欲,却剥夺了鸟儿的自由,违背了生态道德,更导致自然界生态链的断裂。

因为大多数鸟类是食虫的(约60%),鸟被人们捕杀后,昆虫就会因失去天敌而泛滥成害。

为抑制虫灾,人们便要投洒各种浓度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的农药。

这不仅荼毒了自然界中的生灵,而且残留于水及食物中的农药还导致人类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蔓延。

由于有笼养鸟的市场存在,便有捕鸟售鸟的过程,绝大部分鸟在这一过程中都难逃一死。

古人早有“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爱鸟忠告。

您若爱鸟请去观鸟,切勿关鸟。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草坪,无论是人工的还是野生的,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此之外,草坪还在默默地为我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草坪不停地呼吸和进行光和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人类吐出氧气。

每十平方米草地所释放的氧气就足够我们一个人的需要了。

所以,在您的庭院中种植草坪等于是建立了天然氧吧。

草坪还能吸附大量的尘土,它的覆盖和固定作用使地表营养丰富的土层不被风吹走,还可以避免土壤被雨水冲刷,保留一部分雨水,使之成为地下水,有助于城市的雨水回收。

在室内养花同样能够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花木的呼吸和光和作用释放出氧气和水蒸气,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是自然的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

在很少开窗的冬季,室内的花草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尤其重要。

在新装修好的房屋中,花草还能起到吸附有害物质和辐射的作用。

在您的室内外养一些花草吧,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爱护古树名木

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北京天坛公园时,曾经对着公园里的柏树群大

发感慨:

“以美国的科技实力,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容易地复制出你们的寰丘和祈年殿。

但复制这些古树,却必须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古树名木是一种活着的文物,是自然遗产,还是活的基因载体。

研究古树名木对了解古代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我国,每个省份都分布有数不胜数的古树名木。

这些历尽沧桑的大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各地先后出台了地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并为古树名建立了“户籍”和档案。

你如果想了解家乡附近某一棵古树名木的详细情况,可以向当地林业或园林部门去打听一下。

你一定会因此而为家乡骄傲。

保护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文物古迹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

容之一。

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被破坏或走私出境,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文物古迹保护和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一样,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由于个人行动使文物古迹免遭被毁厄运的例子并不罕见。

爱护文物古迹,首先要了解文物古迹的价值。

建议你先从了解身边的文物古迹入手,列出它们的分布表,最好再画出分布图,然后查阅有关资料或向专家请教,弄清楚它们的特点和珍贵之处。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向周围的人广泛宣传,与朋友们组成保护小组,向文物古迹保护主管部门申请担任志愿者等等,来保护你身边的这些宝贝。

一滴水的梦想(水资源篇)

有一天我们会这样去寻找!

一水多用

  近年,我们大部分人已对缺水的状况有所体会,我们已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

危机。

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

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全世界排名第110位。

而且水源的分布十分不均匀,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水的需求量直线上升。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农业减产约1500-2000亿斤,工业损失约2000亿元。

既然水源如此缺乏,我们就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尽量做到一水多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摸索出很多一水二用或者多用的办法。

洗菜、淘米水可以供家畜饮用,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所。

洗脸水可以用来洗脚,然后再冲厕所等。

国外一些环保型建筑,能把落在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再用于浇花或清洁房间……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了节水意识,还能想出更多的好办法。

让我们一起实践吧!

随手关闭水龙头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滴水或用后不关的水龙头。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流不了多少水。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一个量筒在滴水的龙头下接,15分钟就可接上200毫升水,换算成每天是近20升,每年就是7000多升。

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水龙头,加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

我们的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虽然地球表面有71%以上的面积是水,总计约有13.85亿立方千米,但其中有97.2%是不能利用的咸水,2%是两极和高山的冰雪以及难以利用的淡水,真正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千分之一。

全球每年的淡水使用量在不断增加,拥有全世界40%人口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约有10亿人喝不到纯净水,因饮用不洁净水死亡的人数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00万。

如此紧缺的淡水资源还在被浪费和破坏着。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在用过水后、洗手洗澡打肥皂和洗碗间歇时,随手关闭水龙头。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肥皂是由天然原料——脂肪再加上碱制成的。

皂使用后排放出去时,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

所以相对来说,肥皂在生产和使用上,对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

与肥皂相比,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合成洗涤剂的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它的使用,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

含磷洗衣粉中的磷酸盐能刺激水藻的过分增长,水藻在死亡时会因其自身有机物质使水生态系统负荷过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被磷污染的水域含有供水藻生长的丰富肥料,水藻的过分生长又造成氧耗竭,以致水域里的鱼虾因为无力与水藻争氧而死亡。

被磷污染的江河湖海中,都会形成“死亡带”。

因此,为了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大家都应该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拯救母亲(利用资源篇)

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但我们的脾气都不一样!

垃圾分类回收

  从工业生态学的视角看,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终将有一天可以使用的原料矿藏。

只是,回收利用的原料或废料中的物质含量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废品回收利用的价值随其物质含量的多寡而定。

如果回收资源中的物质含量太低,收集的成本就会太高,如废钢铁、废塑料的分拣,运输的成本更高。

混置为垃圾,分置为资源,许多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