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65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审核实施及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只要质量水平U值在控制界限内,应允许C级、D级不合格存在。

产品审核结果的数据处理

产品审核不是判断产品合格与否,而是用质量不合格的加权分值判断产品质量产品。

因此,抽样审核后要依据审核记录作数据处理。

(1)计算质量水平;

质量水平以审核样品平均单位产品质量不合格分来表征。

当给定加权分值系列为100、50、10、1这一权数系列时,其计算公式为:

U=

式中:

U----该次审核的质量水平;

n----审核产品的样本数;

DA、DB、DC、DD----分别为审核中发现的A、B、C、D类不合格的个数。

以案例9-5为例:

DA=0,DB=1,DC=1,DD=1,n=14,因此该次审核的DVD质量水平;

=

即表示平均每台DVD有4.36个质量不合格分。

(2)确定标准质量水平Us;

Us是事先人为设定的。

用Us作为基准值,来评价质量水平的变化。

①初次审核时标准质量水平的确定

Us=

DA、DB、DC、DD分别是依据用户反馈的信息而人为设定的、允许的A、B、C、D类不合格的个数。

通常令DA=0,即不允许出厂产品中有A类不合格。

当审核抽样量少时,令DB=0;

当审核抽样量多时(如批量或大批量生产),令DB=1或2。

DC、DD则按用户平时反映的C级、D级不合格的多少来设定。

②已有多次审核时标准质量水平的确定

产品审核不是判断产品合格与否,而是用质量不合格的加权分值判断产品质量水平。

(1)计算质量水平;

质量水平以审核样品平均单位产品质量不合格分来表征。

U—该次审核的质量水平;

n—审核产品的样本数;

DA、DB、DC、DD—分别为审核中发现的A、B、C、D类不合格的个数。

以案列9-5为例:

DA=0,DB=1,DC=1,DD=1,n=14,因此该次审核的DVD质量水平:

(2)确定标准质量水平Us;

Us是事先人为设定的.用Us作为基准值,来评价质量水平的变化.

1初次审核时标准质量水平的确定

式中:

DA、DB、DC、DD分别是依据用户反馈的信息而人为设定的、允许的A、B、C、D类不合格的个数。

通常令DA=0,即不允许出厂产品中有A类不合格。

当审核抽样量少时,令DB=0;

当审核抽样量不多时(如批量或大批量生产);

令DB=1或2。

2已有多次审核时标准质量水平的确定

标准质量水平可用过去审核的平均质量水平确定,即:

N—过去审核的次数;

∑∪i—过去N次审核的质量水平之和。

标准质量水平应同企业某个时期要达到的质量目标一致,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旦通过质量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水平应作调整。

(3)质量水平标准偏差σu

它是衡量产品审核的不合格值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一般在大批量连续生产条件下,对产品进行连续审核时,计算这种标准偏差才有意义。

质量水平标准偏差需运用产品审核标准期(计算标准质量水平的相应时期)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

质量水平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为:

σu=

σu—标准质量水平时的标准偏差;

DA—标准期A类不合格个数;

DB—标准期B类不合格个数;

DC—标准期C类不合格个数;

DD—标准期D类不合格个数;

n—标准期审核产品的抽样数。

如:

DVD稳定生产期6个月的产品审核记录显示:

共抽取84台,发现B类不合格5个、C类不合格18个、D类不合格326个。

则可以计算出标准质量水平Us、标准偏差σu。

计算标准质量水平Us:

=9

计算标准偏差σu:

=1.44

注:

一般标准质量水平和质量水平标准偏差是事先确定的.一经批准后,不需要在每次审核时计算,但在质量改进后,要重新计算.

(4)质量水平控制界限、质量水平控制图(波动图)

标准质量水平Us可以说是某时期最适宜的质量水平。

根据控制图原理,可用Us、σu计算质量水平的控制界限。

如果每次审核的实际质量水平在这个界限之内,则说明质量水平是正常波动,如果超出了这个界限,则说明质量下降,应及时分析,采取措施。

上控制界限:

UCL=Us+3σu;

中心线:

CL=Us,

下控制界限:

因为产品质量水平是以单位产品不合格分体现的,因此下控制界限无意义。

有了控制界限,就可以绘制产品质量水平控制图(见图9-1)。

以后只要标准质量水平不变,每次审核的实际质量水平就可以在图上打点表示。

可以从控制图上观察到质量水平的波动情况,并且能从图中判别是否正常波动。

注:

标准质量水平、质量水平的控制界线一经确定后,每次审核时均可使用,不需要在每次审核时重新确定。

在产品质量有了改进时,应重新修订标准质量水平及质量水平的控制界限。

 

图9-1产品质量水平控制图

(5)质量指数I。

①质量指数I的计算

质量指数I是本次审核所得到的质量水平与标准质量水平之比值,即:

I—质量指数

U—本期审核质量水平;

Us—标准质量水平。

3质量指数I的说明

●如果I<1,说明不合格减少,质量水平提高

●如果I>1,说明不合格增加,质量水平下降

由于I是一个无量纲的相对数,因此,它可用于本企业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质量水平的比较,也可用于不同产品质量水平的比较,还可用来对比不同企业同一产品的质量水平。

5、召开审核总结会议

向与被审核产品有关的部门通报审核情况,并与这些部门一起讨论\分析不合格的起因,在此基础上,确定要采取的改进措施及其责任部门。

会后,审核员根据会议的决定向有关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

产品审核报告

产品审核员在审核结束后,要向管理者代表、品管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产品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要经审核组长签字批准(见案例9-6)。

产品审核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产品审核不合格记录与分析:

1若有A类不合格,则在报告中提出这批产品不允许出厂,不能发给客户。

若有B类产品不合格,则应视标准质量水平Us是如何规定的,若标准质量水平不允许有B类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重新审核,如仍有B类不合格,则在报告中提出这批产品不允许出厂,不能发给客户。

2找出重要、突出的质量不合格,如:

3对质量不合格出现频次高或不合格加权分值高的质量特性组进行说明。

(2)质量水平U的计算;

(3)质量水平波动图;

(4)计算质量指数;

(5)产品审核的结论.质量水平是抽高了或是下降了?

等等;

(6)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

9.3.4产品审核中纠正措施的跟踪管理

针对产品审核发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意见单”,各责任部门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审核员要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上报品管部经理、管理者代表。

案例9-6,产品审核报告

2007年5月份产品审核报告

N0.PDAR05-2005

产品名称

车载DVD

产品型号

3210A

生产单位

一车间

生产日期

2007.4.20-2007.5.19

库存数N

1200

抽取样本量n

14

抽取地点

成品仓

审核日期

2007.2.20

标准

数据

标准质量水平Us:

Us=9

标准偏差σu:

σu=1.44

上控制界限UCL:

UCL=Us+3σu=1.32

中心线CL:

CL=Us=9

测试条件

检查情况

产品测试条件检查情况是:

XXXXX。

没有发现问题。

不合格的统计结果

序号

不合格内容

不合格特性

责任部门

不合格分级

A

B

C

D

1

0352#合格证上无检验员工号

包装不合格

QA部

X

2

0372#表面油漆有轻微不合格

外观不合格

车间

3

0446#图像模糊

功能不合格

4

合计

DA=0,DB=1,DC=1,DD=1

加权分值

100

50

10

本期质量水平U

U=(100DA+50DB+10DC+1DD)/n=(100×

0+50×

1+10×

1+1×

1)/n=61/14=4.36

本期质量指数I

I=U/Us=4.36/9=0.48

6

8

12

15

9

U

5

质量水平控制图:

A、B级不合格的处理:

无A级不合格。

B级不合格在标准质量水平Us中允许存在,所以该批产品可以出厂。

不合格出现频次高/不合格加权分值高的质量特性组:

本次审核中的不合格特性无明显的偏向。

审核结论(包括必要的改建议):

(1)本次审核中发现的0446#图像模糊,是B类不合格,是由于一车间在质控点安排了未经培训的新员工而引起的,已向一车间发出了“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希望一车间尽快拿出整改措施。

(2)其他二例不合格(C、D类不合格)都是操作者失误所致,希望有关部门引起注意。

(3)本期质量指数I=1.48<

1,质量稳定而且有上升趋势。

报告分发范围:

发品管部、生产部、一车间、审核组成员、PE部各一份。

审核组成员:

宋菊芳(审核组长、QA工程师)、彭建华(审核员、PE工程师)、赵括(审核员、测试工程师)

编制/日期

彭建华2008.11.4

批准/日期

宋菊芳2008.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