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37068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_3篇(共7页)4200字.docx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承德避暑山庄观光浏览。

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李导,希望我的讲解能为你们的旅途增添欢乐。

  我们所在的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这里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

作为山庄缔造者的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遍历天下景物之美。

在修建山庄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为一体,使避暑山庄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结与升华。

各位游客朋友们,请您收拾好背包,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大饱眼福了。

  各位,我们面前这座古色古香的门,就是避暑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

宫门面宽三间,分上下两层。

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门洞,上层有城台和阙楼。

请看,中间门洞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子,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朋友们,请随我踏入庄内吧!

请各位向右看,远处的山峦上有一巨大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

它上粗下细,很像洗衣用的棒槌,因此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

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养,这是山庄设计者运用&;借景&;这一造园艺术的成功典范。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湖区最大的岛屿&;&;如意洲岛观赏。

如意洲岛上建筑很多,康乾七十二景中有十景在这里。

主体建筑是一座宫殿。

门殿的名字是&;无暑清凉&;,正殿为&;延熏山馆&;,面宽七楹,建筑宏伟,殿后有&;水芳岩秀&;殿。

正宫落成前,这里是康熙皇帝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

现在这里展出的是清宫用品。

岛的西北处是著名的园中之园&;&;沧浪屿,是仿苏州&;沧浪亭&;而建的。

虽面积不大,但殿堂、水阁、清泉、小亭、回廊巧妙地组织在一起,令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跨过曲桥登上青莲岛。

各位,迎面这座玲珑秀丽的建筑,叫烟雨楼。

这是一座面宽五楹、有上下两层的小楼,楼的上下还有围廊。

二楼上的云龙金匾是乾隆皇帝题写的。

烟雨楼与门殿之间是一个规整的方院,几棵古松苍劲挺拔。

月台下面两座石须弥座上有一对铜鹿。

烟雨楼是仿浙江嘉兴的烟雨楼而建的。

每当阴雨时节,细雨蒙蒙,登楼远眺,只见远山近水,尽在轻纱薄雾笼罩之中,如入仙境。

楼东有&;青阳书屋&;,是皇帝习文读书的地方;楼西南有&;对山斋&;,面对着假山。

山上建有六角形凉亭,名字叫翼亭。

  这里的养景真是说也说不尽,游也游不完,其余的景点就由你们自己去细细观赏吧!

记住1小时后在正门集合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再见!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二)

  XXXX年,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独特的风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XXXX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

康熙四十二年(XXXX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五十二年(XXXX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

雍正朝代暂停修建。

干隆六年(XXXX年)到干隆五十七年(XXXX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

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

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

  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

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它象徵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

  清朝建国初期,就奉行扶持喇嘛教的政策,以此笼络中国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

为此在营建避暑山庄的同时,在其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

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

普宁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因寺内有木雕大佛,又称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XXXX年~XXXX年)。

此寺仿西-藏三摩耶庙形式而建。

按佛教教义关于世界构造的模型布局,中央的大乘阁象徵须弥山,四周的殿宇象徵四大部洲。

安远庙是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修建。

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前者信拉萨布达拉宫后者仿扎什伦布寺修建。

这些建筑艺术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团结,又起到了民族间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

  山庄周围寺庙,环山庄半圆建成,呈众星捧月之势,政治寓义十分明确。

从收效看也确实是&;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全寺占地约2.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钟鼓楼、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大乘阁等。

大乘阁高36.75米,外观六层重檐。

阁内置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贴金立像,高22.23米。

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是国内现存的最大木雕佛像之一,已经被录入《吉尼斯大全》。

佛像两侧有善财、龙女侍立,造型圆润。

阁两侧有妙严室和讲经堂,分别是清帝听经和休憩之所。

在清代,每年的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至十五日,普宁寺都要举办庙会,外八庙的喇嘛齐集于此,有佛教法舞表演,远近的乡民络绎不绝。

普乐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俗称圆亭子。

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XXXX年),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宗印殿;后半部为坛城。

在高大的石坛城上,建圆形旭光阁,重檐伞式攒尖黄琉璃瓦顶,阁中置一立体曼陀罗,内供铜欢喜佛。

阁顶有圆形斗八藻井,内有二龙戏珠,制作精美,金碧辉煌。

北阁与北京天坛祈年殿形制类似。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避暑山庄正北。

  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的汉译,故又称小布达拉宫。

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XXXX年),历经4年完工,仿西-藏布达拉宫形制,庙的建筑布局利用山势,自南而北层层升高。

主要建筑有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大红台、万法归一殿等。

大红台为主体建筑,台高42.5米,宽59.7米。

万法师一殿在大红台中部,重檐四角攒尖鎏金瓦顶。

此庙是外八庙最大的一处,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庙内共有大小建筑约60处,多是平顶白墙。

主体建筑大红台是一座暗红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围白色楼宇的映衬下,非常抢眼。

大红台中心的万法归一殿顶部全部被鎏金铜瓦所覆盖,仅此一项造价即是黄金万两,这里是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或清帝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们的场所。

普陀宗乘之庙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景致殊佳,是外八庙中不可不游的一处。

殊像寺位于避暑山庄之北,东临普陀宗盛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汉族庙宇建筑为主。

殊像寺内的喇嘛均为满族,供奉的主神为文殊菩萨,当时民间认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所以该寺又有&;乾隆家庙&;之称。

  全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会乘殿等组成,其中,会乘殿是寺内主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像前左右置三层楠木佛龛,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

后殿主要由宝相阁、清凉楼、香林室和配殿等组成,宝相阁内原有木雕骑狮的文殊菩萨像,阁名是乾隆帝御笔亲题。

殿阁外还堆砌有别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林导。

  大家请看这就是承德避暑山庄,各位看到门牌上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了么。

好,那现在我们就进去看看吧!

  游客朋友们,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XXXX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筑成。

是清朝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皇帝宫苑。

XXXX年12月份承德避暑山庄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XXXX年5月8日它及周围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承德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

  宫殿区主要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湖泊区上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

大伙瞧这碧绿的湖面上一片片玉盘似得荷叶托起了一朵一朵的荷花,那白如雪,粉似霞的荷花像不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各位快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避暑山庄的平原区。

瞧,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色;看看这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的景象。

  这里就是山峦区了,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有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啊。

  时间如飞,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希望大家从我的讲解中了解了承德避暑山庄。

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