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7429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1:

伤痕文学,代表人物有卢新华、刘心武、王亚平。

代表作品:

《班主任》/刘心武 

《伤痕》/卢新华 

《灵与肉》/张贤亮 

《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我是谁》/宗璞 

《将军吟》莫应丰 

《芙蓉镇》古华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2:

反思文学,代表人物有王蒙,张贤亮,梁晓声等。

代表作品:

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

茹志鹃的《剪接错了的故事》

方之的《内奸》

古华的《芙蓉镇》

王蒙的《布礼》《蝴蝶》

张贤亮的《灵与肉》《土牢情话》《绿化树》

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3:

改革文学,

代表作品: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

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

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

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鸡窝洼的人家》等。

 4:

寻根文学,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代表作品:

刘心武的《钟鼓楼》

邓友梅的《寻访"画儿韩"》、《双猫图》、《"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

张承志的《黑骏马》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

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5:

先锋文学,代表人物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

代表作品:

苏童的《米》

余华先的《《妻妾成群》、《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专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歌》   B.《禾场上》   C.《登记》   D.《耕云记》

3.《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4.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

这篇小说是(B)。

A.《小二黑结婚》  B.《邪不压正》  C.《田寡妇看瓜》  D.《李有才板话》

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

这篇小说是(D)。

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卖烟叶》   D.《登记》

6.在《三里湾》中,范灵芝放弃了落后的马有翼,而嫁给了“爱社如家”的小发明家(A)。

A.王玉生     B.马有翼      C.王金生      D.满喜

7.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C)。

A.赵树理    B.孙犁    C.周立波    D.柳青

8.《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D)等。

A.陈先晋    B.龚子元   C.盛佑亭    D.李月辉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10.《创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B)。

A.李月辉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主要有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的(AB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红旗谱》   D.《山乡巨变》

2.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等。

A.《山乡巨变》   B.《创业史》   C.《妇女代表》   D.《艳阳天》

3.“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ABC)等。

A.束为    B.马烽    C.西戎    D.孙犁

4.“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等。

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

5.“茶子花派”的主要作家有(ACD)等。

A.韩少功   B.李凖    C.周健明   D.古华

6.《三里湾》中热衷于个人致富的人物主要有(ACD)等。

A.“糊涂涂”   B.王金生   C.“常有理”   D.范登高

7.《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等。

A.黎老东    B.小满儿    C.傅老刚    D.双眉

8.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等。

A.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

9.《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有(B)等。

A.陈先晋    B.李月辉   C.盛佑亭    D.刘雨生

10.《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是(BCD)。

A.梁生宝    B.郭世富   C.姚士杰    D.郭振山

三、填空题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3.“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4.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5.《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6.《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7.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10.“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四、简答题

1.“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A.“山药蛋派”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会功效,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他们的作品既具有“问题小说”的特点,也具有大众化、民间化的特点。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等。

B.“白洋淀派”的作品多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区的乡村生活,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为主要特征,歌颂劳动人民的纯净朴实的美好品德,或记录清新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民风民俗,表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人情美、人性美,形成了共同的朴素自然、清新柔美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的、韩映山、房树民等。

C.“茶子花派”是一个乡土化与诗意化相结合的文学流派,既强调对时代风云和社会变革的记录,更强调对自然风光、历史传统,特别是南方农村的婚丧嫁娶、节令习俗、迷信禁忌等民俗风情的表现,努力追求一种风俗画和田园诗的风格。

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周立波、周健明、谢璞、孙健忠、古华、叶蔚林、韩少功、谭谈、彭见明等。

2.《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

A.作品虽然也写到了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但“这个斗争,并不是摆开阵势两边旗鼓相当地打起仗来……”,并不你死我活的,而作品最成功的部分,是新的时代环境中农民们的日常生活。

B.作品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不是合作化的带头人王金生,而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党员范登高,以及“糊涂涂”、“常有理”等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落后的富裕中农。

在赵树理看来,所有的农民都是可以改变的。

专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2.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3.《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A)

A.林震    B.刘世吾    C.钱文    D.张思远

4.《蝴蝶》描写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形象是(B)。

A.林震    B.张思远    C.曹千里    D.钟亦诚

5.王蒙12岁起就“奉为圭臬”的苏联小说是(C)。

A.《这里的黎明静悄悄》B.《在医院中》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6.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D)。

A.《杂色》    B.《蝴蝶》     C.《古船》    D.《布礼》

7.20世纪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C)等。

A.《三家巷》   B.《白鹿原》    C.《芙蓉镇》   D.《长恨歌》

8.《白鹿原》的作者是(B)。

A.古华    B.陈忠实    C.张炜    D.王安忆

9.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A)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10.作家以自己爷爷、红军时期中共特科成员项与年的生命历程为素材,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是(A)。

A.《英雄无语》  B.《历史的天空》  C.《我是太阳》  D.《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多项选择题

1.“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等。

A.《三里湾》    B.《林海雪原》    C.《红旗谱》    D.《红岩》

2.“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古华的《芙蓉镇》 B.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C.张炜的《古船》D.黎汝清的《皖南事变》

3.《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等。

A.沙基惨案    B.省港大罢工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4.《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主要有(BCD)等。

A.林震     B.王清泉     C.韩常新     D.刘世吾

5.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ACD)等。

A.《恋爱的季节》B.《失恋的季节》 C.《踌躇的季节》 D.《狂欢的季节》

6.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ABC)等。

A.林震    B.钟亦成    C.钱文    D.曹千里

7.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等。

A.刘世吾    B.钱文    C.张思远    D.犁原

8.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A.《芙蓉镇》   B.《古船》   C.《白鹿原》   D.《红岩》

9.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B.都梁的《亮剑》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D.吴强的《红日》

10.石光荣、李云龙、梁大牙等形象出自长篇小说(BCD)等。

A.《英雄无语》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亮剑》 D.《历史的天空》

三、填空题

1.“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3.《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4.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5.《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6.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7.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8.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

9.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0.邓一光的中篇小说《父亲是个兵》和长篇小说《我是太阳》为代表,继续讴歌革命的作品以豪放、壮丽的气势令人耳目一新。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A.在刻画林震的工作热情时,作家勾勒出三个各有特点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专横跋扈的王清泉、回避矛盾、忙忙碌碌的韩常新和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刘世吾,具有“政治小说”(“官场小说”)的意义。

B.在官僚主义者的形象中,刘世吾的口头禅是“就那么回事”,但他并没有彻底麻木,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性的批判官僚主义,而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意义。

C.小说并没有止于欣赏林震的理想主义热情,而是通过林震的经历说明生活斗争比书本更复杂,具有“成长小说”的意义。

2.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

A.既有《芙蓉镇》和《古船》对居心叵测的人们利用革命以营私的无情揭露,也有《白鹿原》和《长恨歌》对革命其实改变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深长思考,

B.更有《父亲是个兵》、《我是太阳》以及《英雄无语》这样缅怀革命、讴歌英雄又有所感伤、有所困惑的浪漫主义新浪潮。

C.这些不同的主题表明:

当代作家对于革命的思考已经成功超越了前辈作家充满革命理想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色彩的革命颂歌,进入了更丰富、更阔大的文学境界:

既有对于历史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探讨,也有对于革命与日常生活、革命与农民性的独到思考。

专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2.有研究者认为剧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是剧作家对自身甚或知识分子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将戏剧台词艺术的文学性推向了令人瞩目的高峰的话剧是(B)等。

A.《蔡文姬》   B.《关汉卿》   C.《茶馆》   D.《谢瑶环》

3.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D)。

A.茅盾    B.巴金    C.田汉    D.老舍

4.《茶馆》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其中,作品的主人公“裕泰大茶馆”老板是(A)。

A.王利发   B.常四爷   C.秦仲义   D.马五爷

5.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C)。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6.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和(A)。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7.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  B.《车站》   C.《绝对信号》   D.《野人》

8.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实验话剧是(A)。

A.《绝对信号》  B.《车站》   C.《正红旗下》   D.《野人》

9.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的是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C)。

A.《恋爱的犀牛》   B.《茶馆》   C.《天下第一楼》   D.《车站》

10.《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的表现农业合作化的话剧主要有(BCD)等。

A.夏衍的《考验》B.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C.海默的《洞箫横吹》D.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

2.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创作有(ABCD)。

A.《蔡文姬》   B.《茶馆》     C.《关汉卿》    D.《胆剑篇》

3.20世纪60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ABD)等。

A.《红灯记》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奇袭白虎团》

4.老舍在1949年从美国归来到文革初含冤辞世的17年间,共创作了23部戏曲作品,主要有(ACD)。

A.《龙须沟》   B.《四世同堂》   C.《茶馆》     D.《西望长安》

5.《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6.《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ABD)。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  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C.抗战爆发后日本人的奴役  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

7.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A.《白毛女》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红色娘子军》

8.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灯记》、《沙家浜》和(ACD)。

A.《智取威虎山》  B.《龙江颂》    C.《奇袭白虎团》  D.《海港》

9.《沙家浜》“智斗”一场的主要人物是(ABD)。

A.阿庆嫂   B.胡传魁   C.沙奶奶   D.刁德一

10.《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ABC)。

A.黑子    B.蜜蜂    C.小号    D.狗熊

三、填空题

1.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孙芋的《妇女代表》等优秀作品。

2.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3.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4.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5.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谢民的《我为什么死了》、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刘会远的《绝对信号》、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和《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

6.1985年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朱晓平等的《桑树坪纪事》,以及魏明伦的川戏《巴山秀才》、《潘金莲》等。

7.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黄纪苏和孟京辉等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以外死亡》,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8.何冀平除了话剧创作外,还创作有影视作品《新龙门客栈》、《西楚霸王》、《黄飞鸿》、《创业玩家》、《香港故事》、《新白娘子传奇》等。

9.《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10.廖一梅编剧、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是实验戏剧与商业戏剧结合得比较成功的作品。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A.在“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下,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而只是聪明地截取了三个横断面,三幕戏相对独立,多达70多个人物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浓缩在“裕泰”这所普通的茶馆之中。

B.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成功地表现了重大的主题。

2.在《红灯记》中,是怎样描写李奶奶向李铁梅“痛说革命家史”的?

A.先以李奶奶炸雷般地对李铁梅说“爹不是你的亲爹!

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

”开头,接着,是“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的思绪难平的大段唱腔进行厚重煽情的铺垫蓄势。

B.然后,是作为全剧核心的长达80多句的掷地有声的大段念白,把情绪绷到了最大张力,再接一段“闹工潮”的唱段,把诉说家史之“痛”导向希望后继有人的绵绵不绝的情感渠道。

C.最后,李铁梅顺势而进,接过红灯唱出“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的誓言,把观众情感推向高潮。

五、分析题:

要求:

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在答题时应做到:

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通过三幕相对独立的戏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

试结合作品主人公王利发的形象塑造加以说明。

2.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茶馆》中仅有的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在作品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4.为什么阿庆嫂能够周旋于胡传魁和刁德一之间,见招拆招,滴水不漏?

试结合“智斗”一场的具体台词和唱词,分析阿庆嫂的形象。

5.《车站》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新的尝试,在内容上又融入了作家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什么看法?

你是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的?

[评分标准]A.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

(扣5-10分)B.论述不清晰或不明确。

(扣5-10分)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

(扣3分)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

(扣3分)E.有错别字或病句。

(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专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   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2.艾青把自己复出后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命名为(B)。

A.《重放的鲜花》  B.《归来的歌》    C.《归来》    D.《归来的时刻》

3.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     B.《星星》     C.《诗刊》     D.《萌芽》

4.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B)。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5.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C)。

A.郭小川    B.贺敬之    C.蔡其矫    D.流沙河

6.将形象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直抒胸臆,从内心和世界和精神状态多方面去思考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的生活态度、人生道路,展现出“战士诗人”独特风采的诗人是(A)。

A.郭小川    B.贺敬之    C.蔡其矫    D.流沙河

7.“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的诗人是(A)。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8.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作者是(A)。

A.谢冕     B.孙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