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436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6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docx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舞起来》

课时

4—1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2.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

跳吧!

》的节奏、旋律、速度、曲式、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音乐的美好。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

重点

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

教学

难点

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的掌握。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精讲探究:

(一)听赏歌曲《跳吧!

跳吧》

1.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的,它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名字叫《跳吧!

跳吧!

》。

2.提问:

请你们听一遍,然后告诉朱老师:

(1)这首曲子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从歌词、旋律入手)

3.学习切分节奏:

(1)XXX

斯洛伐克的切分节奏,重拍在第一个半拍。

(2)XXX

(3)第一句视唱歌谱,划旋律线

(4)第二句视唱歌谱,划旋律线

(5)这两条旋律线,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一样的)

(6)师:

这种将音符整体“搬家”的创作形式叫旋律模进。

(7)师:

让我们来看看歌曲的第三乐句是怎么写的?

(8)师:

歌曲的第四乐句的前两个小节稍作变化,用了一个八度音程,但后两个小节还是按照旋律模进进行的。

(9)完整的演唱前四句歌曲的旋律。

(二)学唱歌曲《跳吧!

跳吧!

1.学唱第一部分:

(1)加上歌词

(2)复习重音记号

(3)加上重音记号演唱第一部分

2.学唱第二部分:

(1)师:

大家观察一下第二部分歌谱,它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两条旋律有什么特点?

(两个乐句基本相同)

(2)分别视唱一下

(3)师:

在第一部分中出现的切分节奏,第二部分有吗?

(4)复习附点音符:

XX

(5)加上重音记号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3.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练习展评:

集体舞《跳吧!

跳吧!

1.第一部分节奏:

2.跟着音乐舞蹈

3.第二部分节奏

4.跟着音乐舞蹈

5.集体舞《跳吧!

跳吧!

 

五、反思拓展:

 

六、小结下课!

总结波尔卡?

师:

波尔卡是十九世纪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

波尔卡在波希米亚语中是“半”字的意思,说明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

从这点上,也可以想象出波尔卡是一种活泼欢快的舞蹈。

主要的舞步有两种:

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花之圆舞曲》、《马刀舞》

课时

4-2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欣赏《花之圆舞曲》,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及特点。

2.通过欣赏器乐曲《马刀舞》,使学生对乐器的表现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能逐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和情绪,培养学生对欣赏器乐曲的兴趣。

3.学生能在美好的歌声中获得和表达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能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音乐的表现及创造力得到提高。

教学

重点

教学重点:

了解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了解和感受器乐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表现特点。

教学

难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欣赏器乐曲的兴趣;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欣赏《花之圆舞曲》:

1.了解《胡桃夹子》的创作背景及地位:

(1)师:

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呢?

(圣诞节)

(2)师:

圣诞节你会怎样过呢?

(3)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国外很多人都会走进剧院欣赏舞剧来度过自己的节日,而这天所有的剧院只上演一部舞剧是什么呢?

实际呀小朋友每天都在听其中的乐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在哪里听到?

2.介绍作品背景和内容:

师:

说的很好,这首乐曲选自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舞剧《胡桃夹子》,剧本的原作是德国作家恩斯特·霍夫曼于一八一五年写下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

故事讲述了:

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

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兵同老鼠作战。

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3.了解圆舞曲的音乐特点和相关知识:

(1)聆听《花之圆舞曲》

(2)揭示乐曲的音乐体裁——圆舞曲。

(3)介绍圆舞曲和作曲家

师:

圆舞曲,也称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

4.介绍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19世纪的俄国作曲家。

他创作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音乐作品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深受全世界听众的喜爱。

5.分析《花之圆舞曲》

(1)再次聆听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你听到旋律1了吗?

它是由下列哪件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圆号、单簧管)请模仿它演奏的样子随音乐做一做。

(3)旋律2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当听到绿色方框处旋律时,可举手示意。

(4)完整地聆听全曲

6.管弦乐合奏

师:

通过刚才的聆听,同学们听出了在这首乐曲当中出现了弦乐器和管乐器,因此这首乐曲是管弦乐曲。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四、欣赏《马刀舞》:

1.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花之圆舞曲》,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器乐曲,那么这首曲子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先来猜个谜语。

2.谜语:

它的肚皮长得怪,

能大能小变化快,

肚里装的尽是歌,

一伸一缩乐开怀。

(猜一件乐器)

3.出示手风琴,教师进行演奏

4.欣赏乐曲《马刀舞》

(1)初听一遍

师讲解乐曲

师:

此曲选自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加雅涅》中的一首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小提琴曲、木琴曲、手风琴曲等等。

全曲热情、豪放、气氛炽热,舞曲风格鲜明。

(2)再次听乐曲

要求:

听音乐做动作,并说出乐曲共分几个部分?

(3个)

(3)再次听乐曲

师:

三个部分的情绪怎样?

(4)听音乐,分别用手势或肢体动作来表现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反思拓展:

听音乐,用图形和颜色来表现歌曲《马刀舞》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我的家在日喀则》

课时

4-3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欣赏藏族风光和音乐,感受藏族的特点,产生对藏族的兴趣。

2.运用聆听、唱谱、律动、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特点。

3.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舞的基本动作,并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舞蹈,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

教学

重点

重点:

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

难点

难点:

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一、律动

课前

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律动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伴着欢快的歌曲,边模仿老师,律动,放松心情。

 

二、导入

师:

从《爱我中华》这首歌中,我们了解到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56)瞧!

藏族的卓玛姑娘,今天邀请我们到她的家乡做客。

西藏位于我国西部,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大家想去吗?

跟着卓玛一起来吧!

 

三、出示课件,欣赏日喀则

日喀则在藏语中的发音是“喜葛次”,意思是“如意庄园”“最好的庄园”。

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拉萨以西的楚河和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那里是色彩最丰富的地区,既有辽阔的草原牧场,也有肥沃的河谷良田,还有茂盛的亚热带丛林和高海拔的冰雪世界。

雄伟壮丽的寺庙建筑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那里的人们勤劳朴实,衣着粗犷,身穿长袖短褂,外面穿着宽大的长袍。

她们喜欢用金银和珠宝把自己的衣物装饰的绚丽夺目;节日里他们载歌载舞尽情放松,尽情欢乐;藏族有一种特殊的礼物哈达,藏族人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吉利。

她们会把哈达献给最尊贵的人。

瞧!

淳朴热情的藏族人们正手捧洁白的哈达迎接我们呢!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赶快向藏族朋友介绍一下你是哪儿的人?

你的家乡在哪里?

四、学习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1.你的家在哪里?

我的家在xx。

师生有节奏的问答。

藏族的人们不但热情好客,而且能歌善舞。

想不想一起去感受一下呢?

今天卓玛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我的家在日喀则》。

愿意学吗?

2.出示歌曲和节奏:

xx  xx  ︱  x  x

跑跑跑跑 走走

  我的 家在   哪里

1用跑、走的方式读节奏谱

2按照节奏读歌词。

③认识称词:

歌词中哪一句的意思你不明白啊?

阿索阿索马里啦这叫称词。

表示情绪没有意思。

如:

《洗手绢》里的唉啰唉啰唉啰唉,唉啰唉啰唉。

又如大家喜欢的周杰伦,他的《双截棍》里的,“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

老师也用一个称词表示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嘿嘿︱嘿嘿嘿我还可以边拍这个节奏,边读歌词呢?

④完整的手拍xx︱xxx节奏读歌词。

(为学习歌曲大下基础)

3.学唱歌谱:

①学生念歌谱。

②教唱歌谱。

③一问一答唱歌普。

(加强孩子的识谱能力)

4.学唱歌曲:

①逐句教唱。

唱准确

②师生对唱。

③一起唱。

注意情绪

④跟范唱。

完整性

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

藏族的歌曲欢快、活泼,藏族的舞蹈奔放、动人。

5.学跳藏族舞蹈

①吸腿

②玄子

③踢踏

组合起来完整的跟音乐表演。

(感受藏族舞蹈的欢快、奔放)

 

五、延伸:

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配伴奏

六、总结

让我们载歌载舞唱起来,跳起来,敲起来吧!

表达对藏族景色,对藏族人民,对藏族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雪域高原的神秘让人神往,藏族人们的歌舞让人难忘,最让老师高兴的是能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喜悦。

今天的藏族之旅就到儿,大家挥挥手和藏族朋友们说声再见吧!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竖笛曲《弦乐小夜曲》、成长的足迹

课时

4-4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吹奏《弦乐小夜曲》,正确地演奏好保持音、断音、与连音。

2.成长的足迹。

教学

重点

保持音、断音与连音的吹奏

教学

难点

保持音、断音与连音的吹奏

课前

准备

竖笛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竖笛练习

(一):

《弦乐小夜曲》片段

1.欣赏弦乐五重奏版的《弦乐小夜曲》,引导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2.学吹竖笛曲《弦乐小夜曲》

(1)听范奏

(2)教师提吹奏的要求:

歌谱中的保持音、断音与连音要正确地演奏好。

(3)学生自由地练习吹奏。

(4)请个别学生上台吹奏,师生共同评价。

(5)学生再次练习。

(6)男生、女生分别吹奏一遍,老师引导学生有表情地吹奏。

(7)全体一起吹奏,老师在台上指挥。

四、成长的足迹:

1.视唱下列旋律,并与同伴合作唱一唱,注意声部间的均衡哦。

2..跟同伴合作边唱边跳《我的家在日喀则》。

 

五、小结下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五月的夜晚》

课时

4-1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五月的夜晚》,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有关匈牙利的有关知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

3.知道保持音和跳音的不同演唱方法,感受音乐的美妙,唱出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

重点

教学重点:

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

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歌谱中“重复”的创作手法,唱出歌曲中的保持音和跳音。

2.歌曲的表达和处理。

课前

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精讲探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想知道是哪儿吗?

今天我们将要去的地方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匈牙利

1.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部,它和多个欧洲国家相邻。

在它的西边和著名的音乐王国奥地利紧密相连,他的首都是布达佩斯。

这是匈牙利的国旗——三色旗  

2.匈牙利的音乐文化:

  

匈牙利有著名的音乐宫叫佩斯音乐宫。

,每年在这里都要上演一场精彩的新年音乐会。

这座雄伟的建筑是李斯特音乐学院,是匈牙利最高的音乐学府。

李斯特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钢琴演奏家,他为匈牙利创作了十五首《狂想曲》,是匈牙利人民的骄傲。

  

3.匈牙利的美丽风光:

  

郁金香是匈牙利的国花。

匈牙利还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如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著名的伊丽莎白大桥横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

向远处望去,那座金壁辉煌的建筑是匈牙利过去的王宫,现在的国会大厦。

  

 4.匈牙利的舞蹈:

  

 匈牙利人民能歌善舞,那儿的人们拥有与生俱来的舞蹈天赋。

  

(二)学习歌曲   

看来匈牙利真是个美丽的国家,值得去走一走、瞧一瞧。

其实匈牙利的歌曲更有特色,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首,想不想来听听?

请同学们仔细听,待会儿老师有问题要提问。

  

1.聆听歌曲  

(1)听了这首歌,你们仿佛闻到了哪些花的香味?

    

(2)除了闻到花香,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生陈述歌词)  

(3)你觉得歌曲的情绪如何?

  

这首歌的歌名叫《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

歌曲描写了匈牙利五月的夜晚那浓浓的春意。

虽然匈牙利的春天来得比较迟,每年五月他们那里的春天才悄然而至,但一点也不比我们这的春景逊色。

  

 一听到这首五月的夜晚的音乐旋律就仿佛感受到那种晚风吹来的舒适,花儿绽放瞬间的惊喜,白雾缭绕,轻沙弥漫。

  

2.演唱歌曲

(1)下面我们放慢速度,跟琴轻声地用la来哼唱,体会那种美丽的景色。

(2)这首歌一共有五乐句,歌曲中两句旋律(一、二乐句)有什么特点?

(旋律相同)  

(3)同桌合作,自学这两句歌谱。

  

(4)师手势做旋律走向唱第一句歌谱,生接口跟唱第二句。

(5)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旋律了?

是哪句?

(三、四乐句)(在乐谱上画“~~”)师生直接跟琴接口唱这两句,并做旋律走向手势。

 

(6)跟琴唱歌词。

(唱两遍)  

3.歌曲出理

(1)保持音与跳音唱法的对比  

a师:

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在音符下面做了什么变化?

大家认识这个记号吗?

  

这一记号叫做“保持音”。

保持音的作用就是把音保持住,唱足了音符的时值。

同学们听听老师这么唱对不对?

(师故意用顿音唱旋律)不对在哪?

(没有唱足一拍和两拍的时值,好像唱的是“跳跳鼠呀跳呀跳”的感觉,那这样唱呢?

(师示范正确的保持音唱法,学生比较一下,加了保持音效果更好)  

师总结:

保持音记号我们要唱的连贯、饱满,一起来把这两句唱一唱。

  

b再来看最后一句“树上”两字的音符下面有什么变化?

大家认识这个记号吗?

  

 师引导:

仿佛透过白色烟雾,在朦胧中看到不远处的苹果树开满了花,同学们的心情怎样?

(激动)  

这一记号与保持音的作用相反,不能唱得连贯、饱满,而应唱得像“跳跳鼠”的感觉,轻巧、跳跃、有弹性。

“花”的时值要唱足。

一起来唱这一句。

  

 c“五月晚风多清凉,轻轻吹我脸上。

紫色丁香正开放,花儿多么芬芳。

”这两句我们可以介于保持音唱法和跳音之间来唱。

听老师唱一遍。

生模仿。

师弹琴生随琴唱三个部分。

  

⑵完整且有感情地按每句正确的唱法跟琴演唱这首歌。

(一遍)  

 ⑶力度的处理  

  a看到这美丽的夜晚景象,谁能不为之激动、高兴呢?

这首歌除了唱好保持音、跳音和非连音外,在歌声的强弱上还可做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加上mp、mf、f记号。

  

b按我们的力度处理把这首歌唱一唱,唱出美感。

(一遍)

四、练习展评:

1.我们继续来听这首歌的范唱  

你听出了什么?

歌曲第二遍唱时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

(轮唱)轮唱是如何进行的?

(如何进入?

如何结束?

)  试着进行轮唱。

  

 2.这样的轮唱是从头进行的,还可以进行怎样的轮唱?

师生合作,生听辩。

一、二两乐句齐唱,在歌曲的第三乐句开始,进行间隔两拍的轮唱,先唱的同学把“树上开满”唱两遍。

试着进行这样的齐唱与轮唱。

 

 

五、反思拓展:

花语情丝

 

六、小结下课!

《五月的夜晚》这首歌给我们送来了丁香花的美丽与芬芳。

花是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花不仅可以供人欣赏,花还象征着最美好的祝愿,不同的花寓意也不同。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花送给大家。

我们来欣赏一下。

  

玫瑰:

爱情、爱与美、

百合:

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康乃馨:

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向日葵:

爱慕、光辉、忠诚

山茶花:

可爱、谦让、理想的爱

菊花:

清净、高洁、

牡丹:

圆满、浓情、富贵

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花朵给我们带来了最美好的祝愿,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更好地爱护这些花朵,只有这样,花才会开得更艳,人类和花朵共存的自然才会更加美丽与芬芳!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我们的田野》

课时

4-2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随音乐进行体态律动,感受音乐带来的田园意境之美。

2.比较歌曲乐句的强弱和旋律的起伏变化,能用柔美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理解怎样进行简单的歌曲创编,乐于与他人合作,一起完整地演唱和表现歌曲。

教学

重点

重点:

能在钢琴伴奏下,准确并富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

难点

难点:

1.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有层次地表现歌曲。

2.唱好“OXXX”的节奏、能区分连线的两种形式。

课前

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精讲探究

(一)律动导入,聆听激趣

1.律动小游戏:

“0X XX”

Duda dada 通过捻指、跺脚等身体律动初步感觉弱拍起唱。

2.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我们美丽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1.初赏歌曲 感受音乐意境

播放歌曲:

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思考:

歌词是怎样描绘我们的田野?

歌曲情绪怎样?

2.再赏歌曲,理性学唱

(1)了解歌曲——学唱铺垫——寻找“美”

师:

这首歌好不好听?

描绘的风景美不美?

什么地方“美”了?

谁能说出它的作曲是谁?

(介绍歌曲:

《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张文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音乐作品。

1953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

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的流传开来,久唱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还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

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音乐更是别具特色,词曲珠联璧合,成为儿童歌曲创作的一个典范。

(2)寻找音乐小秘密——学习音乐知识——理解“美”

优美的歌曲中总会隐藏着一些小秘密,就是这些小秘密让我

们的歌曲这么好听,现在咱们一起来找找《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中的小秘密。

弱拍起唱。

一共出现了几处,能找到吗?

应该怎么唱

② 连线:

分为延音线和圆滑线,讲解它们的不同。

反复记号(跳跃反复记号),讲解本首歌中反复记号的作

用。

④讲解“色地”和“一会儿”的唱法。

(3)学唱歌曲——自信表现——表现“美”

①师范唱歌曲,师: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

学唱曲谱,生看黑板曲谱,师放歌曲音乐,生边听边模唱

曲谱,感受旋律的美。

随琴视唱一遍曲谱,师提醒注意唱好刚才找到的小秘密

(弱拍起唱、连线)。

学唱歌词。

 注意聆听音乐,随伴奏小声、轻声唱歌词一遍。

 师生接唱歌曲。

 有感情演唱。

师:

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

学生回答:

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4)音乐盛宴——多形式的聆听演唱

师:

同学们,同一首歌但是运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出来

的音乐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今天什么学习的这首歌,也是有很多种演唱的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

同学们听赏采用不同方式演唱(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四、小结下课!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们的田野》,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也寻找到了一些音乐的小秘密。

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知道用连线的表现歌曲的优美,你们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带着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演唱了这首歌,让老师很感动。

孩子们,其实美好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时都有,处处都有,我们要怀有一颗音乐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去表现生活中的美。

下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

欣赏

课时

4-3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乐器柳琴,知道柳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和音色。

2.通过听赏《美丽的村庄》,能感受到音乐的欢快情绪,并能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3.欣赏《晓风之舞》,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年代、历史背景和表达的思想内涵。

教学

重点

能较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的句法。

教学

难点

在演唱中充分体现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能听辨出音乐中重复出现的素材,音乐记忆力有所提高。

课前

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欣赏《春到沂河》:

1.提问:

乐曲一共分为几个部分?

2.乐曲第三部分重复了上面的哪段旋律?

(书上P8)

3.感受段落之间速度的对比与音乐形象的变化

四、欣赏《美丽的村庄》

1.师: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张老师先要考考大家的耳朵,老师播放一段大家熟悉的音乐,看谁能最先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及它的演唱者是谁?

(学生观看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

2.师: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来自美丽的音乐之乡意大利。

今天我们一起去帕瓦罗蒂的家乡看一看,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

3.师:

你们觉得情绪是怎样的?

4.识唱乐谱

5.歌词欣赏

(1)师:

唱完动听的旋律,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歌词

(2)师:

多么美丽的村庄,多么令人自豪的家乡!

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美丽的村庄》(生齐读歌词)

6.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师:

同学们朗读得非常有感情,现在老师为大家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在心中默默跟唱

(2)“歌曲接龙”游戏

(3)完整演唱歌曲

7.表现歌曲

讲解“力度记号”

 

五、欣赏《晓风之舞》

1.提问:

这是一首什么独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