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463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docx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学习资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

  1.价值

  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是人创造自我的存在即为自由人。

价值包括本体、源泉、结果及核心本质.人即价值本体,人本身是价值的根本对象;人的行为即价值源泉;人的发展即为价值结果。

价值包涵人的意识与生命的整体发展,包涵人与外在自然的整体发展。

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价值体系是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

  3。

核心价值体系

  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体系时,就有可能形成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形成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是对林林总总事件的发生、运行或物体存在样式进行了统括性的精简提炼后所得的核心要领,能够反映现实,具有“普世价值”的坐标体系,给人们一种认识世界、指导行动的原点和维度依据。

  

(2)任何社会都会推行反映根本制度和要求、服务于自身需要、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以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整合社会意识,更好地巩固经济和政治制度。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3)核心价值体系是揭示阶级、政党、国家的核心价值,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阶级、政党、国家的生存发展起核心作用的思想体系。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主张、巩固执政地位、维护统治秩序的基本途径,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成熟、先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4)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的本质,指导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抓住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理论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的价值体系。

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系统地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凝练在一起,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和谐的精神和理念,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我们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性质和方向。

十八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所谓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理想决定行动。

有共同的理想,才能有共同的步调。

理想是有层次的。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要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3。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十八大报告指出: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这个总和产生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是民族传统文化所熏陶、融汇而成的精神内涵。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基本趋势并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心愿、意志和精神追求,体现于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时代的客观潮流是第一性的,时代精神是第二性的,时代精神的能动作用归根结蒂取决于它对时代潮流反映的程度.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它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变化发展。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十八大报告指出:

“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内容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作为肯定的“八荣"与作为否定的“八耻"的有机统一,现代社会优秀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社会评价与自我意识的有机统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

十八大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2。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3。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让社会凝聚成一个能集体行动的共同体,赋予人们行为以意义,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民奋发向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世界在变化、变革、变动,各种思想文化在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价值判断呈现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可变性.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迫切地需要思想引领、精神旗帜、文化导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要继续认真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具体要求,即“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对于世界、事物、物质的价值属性和能力的观点,就是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社会生活和行为的指南针。

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一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一个社会内部,成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就如一盘散沙提不起放不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提炼、高度概括和“总纲领”,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展开形态和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引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存在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轴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

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但是,社会上和学术界一直有一种看法,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并提炼出简单、清晰、明了的“语录”,几句话、几个词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上和学术界认为,无论是中国的历史,还是当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它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期间,各民族、各地域、各时段、各流派、各宗教文化及社会的上层与下层的价值主张与追求各不相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样态,但从总体上来说,占主导地位的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四维”,即“礼、义、廉、耻”。

以这些内容为核心的儒家核心价值观,应该说提炼得非常精确,从精神、观念层面维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秩序,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离开这个核心.

  希腊文明中关于自由、民主、理性、科学、秩序、节制等以及罗马文明中关于“私有财产、法治、权利、公正、共和”等重要观念都构成了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提出了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

“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博爱"。

它作为维护和推动西方社会发展共同准守的准则,还被作为一种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在全世界广泛推销.应该说,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中不少有价值的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

  社会上和学术界还认为,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各种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越简洁明快越好。

比如“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或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简洁明快,人人知晓。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表述简明、深入人心的规范要求,比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道德规范的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四有”新人的提出,公民“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的践行。

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冗长、生涩、复杂,不便于记忆,就会难以大众化。

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

  十八大报告起草者之一、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括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新认识,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了更加严整的理论指南。

大道至简,任何传承深远的真理、信念、规范等,都是很简单的.越简单、越质朴,越能贴近和反映广大民众所要求的价值观,越具有感召力、影响力、践行力和生命力.“三个倡导”,内容丰富、清晰凝练,简单质朴、通俗易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

第一个层次国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

 富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价值目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达到“共同富裕”。

判定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要看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程度和水平。

“共同富裕”既是人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更是一种最高层面和谐关系的体现。

  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十八大报告指出: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

文明是文化的载体,物质文明成果是文化的物化;精神文明成果是文化的现象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和谐:

和谐,是天地万物之间最自然、最平衡、最协调的正常状态。

和谐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长期孕育形成的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取向,是一种不懈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十八大报告指出: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最集中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公平正义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原则,宽容理解是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的良策,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2.第二个层次社会: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更是对人民平等发展权利的维护,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

自由:

十八大报告指出: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由自己作主,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

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平等: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

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

今天所讲的平等,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公正:

就是不偏私,正直。

公平正义是价值目标,是核心价值,是社会价值判断的最后准心。

在中国古代,“正义”、“公正"往往指道德修养,并且是没有个人之私的近乎圣的一种美德,并无作为评价制度、规则的价值内涵。

公正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社会公正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

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二部分把“公平正义”列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重要目标。

指出: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到“公平"。

比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法治:

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

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

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3.第三个层次公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价值和个人道德的普适要求,与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仁爱德义不谋而合。

这一倡导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爱国: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普通的道德准则,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是公民的生活规范。

爱国主义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社会大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也是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敬业:

敬业精神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敬业守职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反应和体现,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

人生最本质的需求、最美丽的经历是敬业、做事情,一个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