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7540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docx

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

2012年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

礼乐中学中考专题复习13:

健康地生活

复习指要

传染源

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组成:

皮肤和粘膜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组成: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免疫的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计划免疫: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人工呼吸:

常用口对口吹气法

胸外心脏挤压

急救毛细血管出血:

伤口处加压止血

外出血及止血静脉出血:

血管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动脉出血:

血管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健康的概念:

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典例解析

例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健康的猫、狗C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解析:

疟原虫是引起人患疟疾的病原体,疟蚊能散播疟原虫使人患病,从这个角度看疟蚊是传染源;另外,疟蚊叮人时,将疟原虫传播给人,从这个角度看,疟蚊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答案:

D

一、填空题

1、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能够散播传染病的人或动物叫。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任何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3、传染病是由引起的,具有和流行性等特点。

二、选择题

1、将下列①至⑨项的内容,用代号填写在下表中的有关项目内。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①隔离传染病患者②易感者不接触传染源③加强体育锻炼④给病人打针吃药

⑤进行预防接种⑥消毒病人用过的器具和住过的房间⑦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⑧及时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⑨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

A:

控制传染源B:

消灭病原体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护易感人群

3、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隔离传染病患者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

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

4、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

A:

消灭传染源B:

消灭病原体C:

控制易感人群D:

切断传播途径

5、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

带狂犬病毒的狗B:

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D:

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6、食用不洁的毛蚶会的患甲型肝炎,这种不洁的毛蚶是甲肝流行的()

A:

传染源B:

病原体C:

传播途径D:

易感人群

7、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2)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3)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A和C

9、我国政府规定,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

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计划免疫

10、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

这些行为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

11.天天的妈妈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B.能抵抗杀虫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C.杀虫剂性能不稳定D.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

12、下列几种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龋齿B心脏病C高血压D蛔虫病

1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细菌、病毒、寄生虫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能传播疾病的生物

D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14、某医院接受一位传染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开始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以上三者都是

15、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C给医疗仪器消毒

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16.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措施分别称为()

A.抗原,消灭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

17、缺少下列哪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A、B、C中任何一个

18.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指()

A.患者的生活空间B.患流行感冒的患者C.流感病毒D.患者用过的毛巾

19.经医生诊断某人得了传染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把病人居住的房间进行消毒②把病人隔离起来,不需要治疗③病人的家属可以探望

④给生活在病人周围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B.贫血C.高血压D.近视眼

21.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

()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22.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

A.抗原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

23.大灾之后要防大疫。

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改善生活条件19.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24、今年四月份,我国某些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这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政府号召大家搞好饮食卫生,不与患者接触,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25、禽流感发生后,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A将病禽深埋或焚烧B严禁将疫区病禽销往外地C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D给未感染的家禽注射疫苗

26、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27、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28、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进行隔离治疗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是

2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B艾滋病可通过握手、近距离交谈而感染

C艾滋病可使人的免疫功能缺损D艾滋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30、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依次是()

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

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填空题

1、和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免疫。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组成,功能是产生,消灭,属于免疫。

3、人体某部位皮肤受伤,病菌入侵,白细胞聚集到受伤部位,伤口周围红肿,这种现象在生理学上叫发炎,在免疫学上属于。

4、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可以预防,这种免疫属于免疫,其中卡介苗属于,婴儿体内产生的抵抗该病的特殊蛋白质属于。

5、一定的抗体与一定的结合,从而促进的吞噬作用,将清除,或使失去致病性。

二、选择题

1、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D、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2、某人被毒蛇咬伤后,在医院进行抢救,医生为他注射一种解毒生物试剂,全力挽救他的生命。

这种生物制剂最可能是()

A抗毒血清B麻醉剂C毒蛇的血液D低浓度的蛇毒素

3、下列有关免疫的作用机理,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能吞噬病原体B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吞噬病菌来起免疫作用

C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

D吞噬细胞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4、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胃液的杀菌作用C.注射狂犬疫苗D.白细胞吞噬病菌

5、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A.抗体B.消化酶C.溶菌酶D.生长素

6、人的胃液能杀死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保卫人体的第四道防线

7、早在10世纪中叶,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

豆浆所起的作用和人体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8、在医学上,器官移植困难是因为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

那么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A病原体B受损伤的组织C抗原D抗体

9、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

A免疫监视功能过强B自身稳定功能过强C特异防御机能过强D免疫机能过弱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儿童发烧时打退烧针B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针C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11、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A病毒B抗原C病原体D细菌

12、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不会再患麻疹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一次天花的人不会再患第二次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1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14、在正常情况下,人能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具有()

A免疫监视功能B自身稳定功能C特异性免疫功能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5.免疫的功能是指()

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C.抵抗抗原的侵入D.以上三项都是

16.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健康的皮肤,原因是()

A.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抗原B.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C.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排异现象D.B和C两项

17.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下列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进行预防接种B.洁身自爱,根除不良行为

C.不输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D.不用不清洁的针头注射和皮下注射

18.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种免疫

叫做()

A.后天性免疫B.计划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19.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得天花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给患者注射青霉素D.打麻醉针

20、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B.给新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D.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

21.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

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

C.天花病毒的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22.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染B.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D.淋巴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23.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的原因是()

A.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了抗原B.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了抗体

C.患过麻疹的人不容易再接触麻疹病毒D.A和C二项

24.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要用自己的健康皮肤,不能用别人的皮肤,原因是()

A.植自己的皮肤颜色相同B.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C.植自己的皮肤时体内不会产生排异现象D.B和C两项

25.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其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由于失血过多,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特异性勉疫力降低

D.由于皮肤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26、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青霉素的过敏反应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吞噬细胞清除病原体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27、刘丽同学不小心被狗咬了手指,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

你认为其中运用的生物学原理和注射的药物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体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C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28、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

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

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一种遗传病B这种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

29、下列各项不属于计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B吃脊髓灰质炎糖丸C注射血清蛋白D注射乙肝疫苗

三、综合题

30、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分组第一次处理第二次处理

方法结果方法结果

甲组绵羊注射脱毒病菌无病症注射活性病菌无病症

乙组绵羊不注射任何病菌无病症注射活性病菌有病症

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选填“甲组”或“乙组”)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31、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曾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流行,在政府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后,该病现已得到有效控制。

(1)SARS病毒引起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肺受到损伤。

(2)将非典病人与非典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向群众宣传预防非典的知识,动员群众喝中药预防,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4)用已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非典病人,这是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SARS病毒的。

而已康复的

病人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性免疫。

32、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感染了HIV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病毒将人体免疫力破坏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不传播。

(1)HIV是艾滋病的________________。

(2)与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握手是否可以传播该病?

答______________。

(3)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

3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灾害之后发生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一般包括5个方面的疾病:

和水密切相关的疾病;和人群密集相关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

材料二:

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

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

便前便后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34.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新京报5月31日报道,四川省卫生厅30日公布了灾区传染病发生情况。

5月中下旬,四川灾区累计报告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205例,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

四川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

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

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计划,从6月1日到10日,重点区域内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

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___________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传播。

(2)“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____________,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

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人民日报》于5月18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见下图。

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图C告知:

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区要采取强制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

第三节用药和急救

1、药物可以分为和;在用药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以确保。

2、当遇到某人忽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可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如、等。

3、健康是指一种、和的良好状态。

二、选择题

1、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的药物属于()

A非处方药B处方药C中药D西药

2、某人大腿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成喷射状,则损伤的血管以及止血的部位分别是()

A静脉,远心端B静脉,近心端C动脉,远心端D动脉,近心端

3.当你做一件事没有成功时,应该()

A.自暴自弃B.埋怨别人C.敌视成功者D.接受现实,并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

4.目前在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A.艾滋病B.血吸虫病C.心脑血管病和癌症D.烈性传染病

5.下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容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A.偏食B.酗酒C.吸烟D.熬夜

6、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叙述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考试前经常熬夜到凌晨B.用酒精来消除烦恼C.为减肥而不吃早饭D.不挑食,规律作息

7.合理用药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之一。

下列有关人们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A.越贵的药物,疗效越好B.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C.俗话说“是药三分毒”D.进口的药物疗效一定比国产的好

8.晚自习放学回家的某同学,发现房间里煤气泄露,母亲昏迷。

这时他不应该采用的做法是()

A.关闭煤气阀门B.打开电灯实施急救C.打开门窗通气D.将母亲搬到通风良好的场所

9.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紧急的抢救方法是()

A.赶紧送医院B.止血带近心端捆扎C.远心端压住止血D.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10.下列关于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药无贵贱,效者灵丹B.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

C.对症下药,药到病除D.多吃补药,利于健康

11.对“健康”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疾病B.身体健康C.心理健康D.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志是()

A.OTC与ABAB.CTK与RC.R与OTCD.R与PGA

13.下列各种生活方式中,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烦脑时用打枕头来发泄B.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C.烦脑时吸少量的烟使自己平静下来D.平时坚持体育锻炼

14.安全用药是指()

A.选择适当的药物B.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C.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D.以上三项都是

15.“快乐的人比忧郁的人更容易恢复健康”,这说明()

A.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聪明B.快乐的人身体都健康

C.忧郁的人得不到很好的治疗D.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16.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A.身体健康B.心情愉快C.成绩优异D.以上三项都是

17.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你必须讲清楚的三点是()

A.你的地址、姓名、症状B.你的单位、地址、症状

C.病人的名字、发病的原因、发病的症状D.天气情况、地址、症状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下列选项中全是毒品的是()

A.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B.海洛因、鸦片、冰毒、尼古丁

C.焦油、海洛因、吗啡、冰毒D.冰毒、尼古丁、焦油、海洛因

19.酒精对人的害处是()

①对心脏、血管等有害②使脑正常兴奋③使脑过多兴奋或麻痹

④神经衰弱、智力减退⑤活跃思维、增强智力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