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626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3

期中检测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题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1~5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4)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5)郦道元的《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雨,滋润万物,孕育生命。

古诗词中有很多与“雨”有关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4分)

(1)国民党反动派军无斗志,纷纷________(kuìtuì)。

(2)在夏天,棚屋里面________(zàorè)得像温室。

(3)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

(4)这张脸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  )思想的囚牢。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洁,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B.亚太地区各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眼花缭乱。

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4.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①河北省历史悠久,数千年来积淀的丰厚的文化资源,哺育了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艺术家和英雄模范人物。

②这些燕赵志士仁人的奋斗精神和道德风范,是我们一笔宝贵的。

③他们或者是河北籍的,或者是在河北这块土地上生活奋斗过,或者与河北有关,他们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做出过重大影响。

(1)第②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

2019年4月14日至15日,第14届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9全国知名实体书店CEO峰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陕西省出版物发行协会、陕西省书业商会、西安市图书发行行业协会提议,由参加本届大会的实体书店共同发起成立“全国知名实体书店联盟”。

材料二:

(1)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漫画所反映的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6~23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2题。

(15分)

(苏轼)自密徙徐①,是岁,河②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③泄。

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

“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公履屦④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卒长呼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⑤,吾侪⑥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⑦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⑧。

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

卒全其城。

【注】①自密徙徐:

从密州调任徐州。

②河:

黄河。

③时:

及时。

④屦:

粗布鞋。

⑤涂潦:

道路泥泞积水。

⑥侪:

同辈,同类的人。

⑦锸:

锹。

⑧三板:

古代长度单位,六尺高。

8.《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徒”的义项有:

①徒步,步行;②徒党,同一类的人,同一派别的人;③被罚服劳役的人;④空;⑤只,仅仅。

“徒跣”中的“徒”,应选的义项是(  )(填序号)(2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富民若出         若:

______________

(2)驱使复入复:

______________

(3)使官吏分堵而守使:

______________

(4)卒全其城全:

______________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2分)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

(10分)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将对天宫“太空加油”

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

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零窗口”送“快递小哥”入轨

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

它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

”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

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本次发射首次采取“零窗口”发射模式,按照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日19时41分,让火箭准时点火升空。

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也不简单,它是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

这是它首次成功将天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将开展3次对接3次“加油”

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

期间,天舟一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

按计划,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说,此次“太空加油”采用无增压气体损耗的气体回用法,通过两个航天器的燃料储箱之间产生的压力差,将推进剂从天舟一号自动输送到天宫二号上。

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

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

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

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在天舟一号之前,中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耗时两天左右。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以来,25年间始终按“三步走”战略分步推动实施。

当前,空间站研制建设阶段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国计划在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

天舟一号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将对后续运送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等任务起到重要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减)

13.本文以小标题连贯全篇有什么好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句中“约”字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要与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

通过阅读文章,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说明一下这三次对接的时间和任务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

(11分)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李良旭

①夜色渐浓。

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

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

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

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

“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

”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

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②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

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③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

④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

肖老师笑道:

“在看什么呢?

⑤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

“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⑥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肖老师含嗔道:

“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⑦王小朋说道:

“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⑧“什么问题?

”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⑨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⑩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地说道:

“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

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B11王小朋自言自语道:

“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B12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

“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B13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B14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B15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

肖老师开口说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B16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

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

“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

”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

“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

”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

“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B17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

她感慨万千地说道:

“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

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

”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B18肖老师最后说道:

“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B19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17.根据文义,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2分)

主要事件

起因

一道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

经过

(1)

结果

(2)

18.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指出并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1~23题。

(9分)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

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认识的人告诉我说:

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

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

”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

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21.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

请举一例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4题 50分)

24.作文。

(50分)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

参考答案与点拨

1.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相顾无相识 (3)老骥伏枥 (4)万里送行舟 (5)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6)示例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示例二: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2.

(1)溃退 

(2)燥热 (3)jiàn (4)ɡù

3.C(“锐不可当”的意思是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在这里形容水资源短缺不合适)

4.

(1)应在“宝贵的”后面加上“精神文化遗产”。

(2)应将“做出”改为“产生”。

5.

(1)2019全国知名实体书店CEO峰会在西安举行 

(2)在手机看书、网购书、电脑看书等形式的冲击下,实体书店无人问津,陷入发展困境。

6.B(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7.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边塞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8.④

9.

(1)如果 

(2)再 (3)派遣 (4)保全

10.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11.

(1)(只要)我在这里,就绝不允许洪水冲毁城池。

(2)太守尚且不躲避洪水,(这是)我们这些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

12.勇于承担,身先士卒,大公无私,舍己为民。

【译文】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这年,黄河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

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躲避洪水。

苏轼说:

“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

(只要)我在,就绝不允许洪水冲毁城池。

”于是,将富民们再赶回城中。

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叫出对他说:

“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态很紧迫,即使是禁军也应当为我尽力。

”卒长说:

“太守尚且不躲避洪水,(这是)我们这些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

”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从戏马台起始,一直到城门口。

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墙仅有三板没有淹没到洪水里。

苏轼就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

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13.三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不能删去,“约”是“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去掉后就成了“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为2吨”,与事实不符,“约”字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5.“块头虽大”是说天舟一号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细腻的‘心’”是指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又轻又强壮。

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天舟一号的特点。

16.第一次:

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

第二次:

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

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进行推进剂补加。

第三次:

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