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049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7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docx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素问·厥论》中的厥证是指:

E

  A.气机逆乱B.清窍阻塞C.突然昏倒D.不省人事E.以上均是

2.《素问·玉机真脏论》说:

“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__。

”D

  A.五证B.五盛C.五症D.五实E.五候

3.《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偏氵且”是指:

A

  A.偏身出汗B.偏瘫C.偏身无力D.偏枯E.以上均不是

4.《素问·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__。

”B

  A.风痹B.行痹C.着痹D.痛痹E.麻痹

5.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猝然厥逆、头痛、眩仆等,《内经》称此证为:

D

  A.煎厥B.大厥C.暴厥D.薄厥E.昏厥

6.冬伤于寒,春必__病。

D

  A.寒B.凉C.热D.温E.发

7.“阴搏阳别”,见《素问·阴阳别论》,为脉象的一种,多见于:

A

  A.妊娠B.阴阳两虚C.阴阳离决D.亡阴亡阳E.阴阳失调

8.《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有__则生,无__则死。

”C

  A.神B.气C.胃D.命E.根

9.《素问·移精变气论》说:

“得__者昌,失__者亡。

”A

  A.神B.气C.胃D.命E.根

10.《内经》说:

“治病必察其下。

”其中的“下”是指:

E

  A.下身B.下体C.下部D.下阴E.二便

11.《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__病者,上行极而下;__病者,下行极而上”。

A

  A.阳阴B.阴阳C.上下D.下上E.表里

12.《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清气大来,燥气胜也,风木受邪,__病生焉。

”D

  A.心B.肺C.脾D.肝E.肾

13.《素问·五行运大论》: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__。

”E

  A.风B.热C.火D.燥E.暑

14.《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伤于湿者,__先受之。

”B

  A.上B.下C.表D.里E.脾

15.《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伤于风者,__先受之。

”A

  A.上B.下C.表D.里E.肺

16.《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其中的“阴气”是指:

A

  A.脏气B.腑气C.阴血D.津液E.精血

17.《灵枢·五味篇》说: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__”。

E

  A.心B.肺C.肾D.脾E.胃

18.根据《内经》,“净府”是指:

E

  A.干净的脏腑B.清净脏腑C.通利小便D.疏泄膀胱E.膀胱

19.根据《灵枢·本输篇》,“中精之腑”是指:

B

  A.胃B.胆C.大肠D.小肠E.膀胱

20.根据《内经》,“精明之府”是指:

E

  A.肾B.脑C.髓D.目E.头

2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旦慧是因为:

A

  A.人气始生,病气衰B.人气长,长则胜邪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E.人气抗邪,卫外为固

22.《内经》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E

  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平衡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

23.《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之间的:

B

  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

24.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互根的关系:

C

  A.阴在内,阳之守也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C.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D.阳在外,阴之使也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25.《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血府”是指:

D

  A.心B.肝C.脾D.脉E.女子胞

26.《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

D

  A.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C.脾能运化水液D.脾能运输水谷精微

27.《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人卧血归于:

A

  A.肝B.心C.脾D.肾E.冲脉

28.《素问·逆调论》称“水脏”为:

D

  A.三焦B.脾C.膀胱D.肾E.肺

29.根据《素问·逆调论》,卧不安是何不和:

D

  A.心B.神C.胆D.胃E.脉

30.《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生之本是:

A

  A.心B.肺C.脾D.肝E.肾

31.《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

B

  A.脾B.肾C.贲门D.幽门E.食道

32.《素问·灵兰秘典论》之“中正之官”是指:

A

  A.胆B.胃C.心D.肝E.肾

33.《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中的“膻中”是指:

E

  A.胃B.胸C.脑D.肝E.心包络

34.《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

D

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月刍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

35.《内经》: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明阴阳之间的:

D

  A.相互转化B.相生相克C.相互对立D.互根互用E.消长平衡

36.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

37.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法则,治宜:

C

  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壮水制火D.益火消阴E.以上都不是

38.“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C

  A.阴阳的互根B.阴阳的对立C.阴阳的转化D.阴阳的消长E.阴阳的相互制约

39.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E

  A.春夏重在保养阳气B.秋冬重在保养阴气C.保养阳气的重要性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40.“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

A

  A.互根互用B.消长平衡C.阴阳交感D.对立制约E.相互转化

41.《素问·五脏别论》称“实而不能满者”。

是指:

C

  A.脏腑B.五脏C.六腑D.奇恒之腑E.以上都不是

4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B

  A.心主血脉B.心主神志C.心脉相连D.心为阳脏E.心肾相交

43.“属心而络于胞中”的经脉是:

B

  A.冲脉B.胞脉C.任脉D.督脉E.带脉

44.下列哪项不是“天癸”臻熟的条件:

C

  A.肾气充盛B.脾气健旺C.年已18岁D.精血充实E.肾阴充盛

45.《素问·风论》“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中的“疠风”是指:

A

A.麻风B.疠气C.中风D.风证

46.《灵枢·本神》认为凡刺之法先必本于:

E

A.血B.脉C.气D.精E.神

47.《灵枢·天年》提出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而好步为:

C

A.10岁B.20岁C.30岁D.40岁E.50岁

48.《灵枢·百病始生》说: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__独伤人”。

B

A.能B.不能C.必D.或

49.《灵枢·大惑论》说: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并指出精之窠为:

A

A.眼B.瞳子C.黑眼D.白眼

50.《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女子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为:

D

A.二七B.三七 C.三八 D.四七 E.四八

51.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A.阳气B、肾气C、血气D、天癸E、精神

52.男女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最确切的是哪个:

D

A.形体强B.胃气强C.脾气强D.肾气强E.肝气强

53.阴阳热亢盛,损伤阴精出现的昏厥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

B

A.薄厥B.煎厥C.热厥D.血厥E.大厥

5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其“本”中指:

D

A.脾胃B.肝肾C.病因D.阴阳E.主症

55.《素问·六气藏象论》之“藏象”的概念是指:

E

A.内脏的形象B.内脏的生理现象C.内脏的病理变化

D.内脏的阴阳属性E.内脏及其外象

56.五味之中,过用哪味,会导致“脾气乃绝”:

E

A.甘B.苦C.辛D.咸E.酸

57.《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是指肾的什么功能:

C

A.肾主生长发育B.肾主骨C.肾主藏精D.肾主髓E.肾主管水液代谢

58.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邪引起的病证特点是:

E

A.动B.红肿C.干D.浮肿E.濡泻

59.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邪引起的病证特点是:

D

A.动B.红肿C.干D.浮肿E.濡泻

60.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热邪引起的病证特点是:

B

A.动B.红肿C.干D.浮肿E.濡泻

61.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重”宜:

B

A.扬之B.减之C.彰之D.竭之E.决之

62.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下述哪项可引起“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A

A.味过于酸B.味过于咸C.味过于苦D.味过于甘E.味过于辛

6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浊阴”:

D

A.出上窍B.发腠理C.实四支D.归六腑E.走胸腹

64.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最难治的是:

E

A.治皮毛B.治肌肤C.治筋脉D.治六府E.治五脏

65.至阴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指:

C

A.胆B.肾C.脾D.肝E.肺

66.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过食酸味会引起:

A

A.肝气以津B.心气喘满C.肾气不衡D.脾气不濡E.胃气乃厚

66.“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

B

A.上古天真论B.四气调神大论C.生气通天论D.阴阳应象大论E.六节藏象论

67.《阴阳应象大论》的“神明之府”是指:

C

A.心脏B.五脏C.阴阳D.天地E.神志思维

68.《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实者:

A

A.散而泻之B.按而收之C.引而竭之D.因而越之E.泻之于内

69.据《素问•痹论》所述,“痹聚于心”的表现是:

B

A.喘息B.忧思C.气竭D.中气喘争E.肌绝

70.据《素问•痹论》所述的发病规律,在何季节感受风寒湿邪易患皮痹?

D

A.春B.夏C.长夏D.秋E.冬

71.一患者感受风寒,又复冒雨,病延月余,症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屈伸不利,舌淡苔薄、脉浮而缓,投以防风汤,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

此病当属:

A

A.行痹B.病痹C.着痹D.热痹E.肌痹

72.胞痹的主要症状是D

A.多饮数小便B.烦满喘而呕C.发咳呕汁D.少腹膀胱按之内痛E.善胀

73.风寒湿邪伤人而患痹病,必与人体何气相合?

A

A.营卫之气B.五脏之气C.六腑之气D.经脉之气E.元气

74.下列哪条不属于痹证的病因病机?

C

A.营卫失调B.风寒湿杂至C.远行劳倦D.饮食过倍E.脏腑损伤

75.下列哪一种治法属于反治法?

C

A.散者收之B.劳者温之C.甚者从之D.客者除之E.坚者削之

76.某患者患腹痛泄泻,泻下稀黄水,呈喷射状,肛门灼热,尿短赤,身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按“病机十九条”归类,此证属:

C

A.湿B.风C.火D.热E.脾

77.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塞因塞用”?

D

A.理中汤治虚寒腹满B.人参养营汤治女子血枯经闭C.黄芪汤治气虚便秘

D.麻仁丸治大便秘结E.肾气丸治小便不通

78.《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暴强直”者,病多属于:

A

A.风B.热C.湿D.燥E.寒

79.《营卫生会》“漏泄”一词的含义为:

B

A.大便泄泻B.汗泄如漏C.便血如崩D.滑精E.遗尿

80.《灵枢•本神》提出“狂妄不精”是何伤所致?

B

A.魄伤B.魂伤C.意伤D.志伤E.神伤

81.《灵枢•本神》提出“思”的概念是:

C

A.心有所忆B.意之所存C.因志而存变D.因虑而处物E.所以任物

82.《灵枢•水胀》所述:

“按其腹水而不起,腹色不变”病属:

B

A.水胀B.肤胀C.臌胀D.肠覃E.石瘕

83.据《灵枢•水胀》所载,女子生于子宫内的肿块病,称为:

E

A.水胀B.肤胀C.臌胀D.肠覃E.石瘕

84.据《灵枢•水胀》所述,肠覃的起因为:

E

A.瘀血B.水气C.热毒D.湿气E.寒气

85.《灵枢•百病始生》指出: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

B

A.上部B.下部C.中部D.五脏E.六腑

86.喜怒不节则伤人的:

B

A.形体B.五脏C.经脉D.上部E.下部

87.《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阳络伤则病:

B

A.吐血B.衄血C.便血D.尿血E.以上都不是

88.《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阴络伤则病:

E

A.鼻衄B.齿衄C.肌衄D.咯血E.便血

89.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E

A.赤欲如白裹珠B.白欲如鹅羽C.青欲如苍壁D.黄欲如罗裹雄黄

E.黑欲如地苍

90.《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行则偻附”,是“”。

C

A.府将坏矣B.肾将惫矣C.筋将惫矣D.骨将惫矣E.精神将夺矣

91.“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的病机是:

C

A.髓海不足B.精神将夺C.神明之乱D.肝魂不藏E.气血亏虚

92.“背者,胸中之府”,胸中指的是:

A

A.心肺B.胸腔C.五脏D.肺E.脏腑

93.《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秋脉的部位:

E

A.在皮B.在肤C.在筋D.在骨E.下肤

94.《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辨别新病与久病的方法是:

C

A.色诊B.脉诊C.色脉合诊D.尺肤诊E.以上均不是

95.治疗热病,病在三阴当:

A

A.泄热B.攻下C.发汗D.逐瘀E.和解

96.六经病的共同症状是:

E

A.腹满B.水浆不人C.不知人D.烦满E.发热

97.外感热病中,暑病的治疗禁忌是:

D

A.泄热B.攻下C.凉血D.止汗E.利湿

98.《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凝滞:

A

A.经脉B.肌肉C.脏腑D.关节E.筋骨

99.《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D

A、《史记》B、《伤寒杂病论》C、《甲乙经》

D、《汉书•艺文志》E、《隋志》

100.最早注释《素问》的作者是:

A

A.全元起B.杨上善C.张景岳D.王冰E.张志聪

101.下述各种哲学思想中,对形成《内经》理论体系影响最大的是:

C

A.兵家B.墨家C.道家D.名家E.法家

102.《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明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是:

C

A.春夏养阳B.秋冬养阳C.法于阴阳D.服天气E.去世离俗

10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E

A.肾精B.肾水C.肾气D.月经E.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

104.《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地道不通”是指:

D

A.小便不通B.六腑气机不通C.大便不通D.月经闭止E.三焦气道闭塞

105.《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E

A.阴气充沛B.阳气强盛C.阴阳俱盛D.阴气平顺E.阳气固密

106.《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主要说明:

E

A.阴精阳气的平衡协调B.阴精阳气的对立消长C.阴精阳气的相互转化D.阴精阳气的相互制约

E.阴精阳气的互根互用

10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气所伤所胜的论述,热邪的致病特点是:

A

A.热伤气B.热伤血C.热伤神D.热伤心E.热伤形

108.《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其华在:

B

A.毛B.发C.面D.爪E.唇四白

109.《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C

A.生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罢极之本E.仓廪之本

110.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脾气:

E

A.通于秋气B.通于春气C.通于冬气D.通于夏气E.通于长夏气

1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得代脉说明病人:

A

A.气衰B.气盛C.气滞D.气陷E.气脱

112.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盛之脉所主的病证是:

E

A.喘满气逆B.胁肋胀痛C.小便不利D.大便秘结E.腹部胀满

113.《素问•经脉别论》“浊气归心”的含义是:

E

A.邪毒归心B.热陷心包C.痰浊蒙闭心窍D.心血瘀阻E.水谷精微注入心脉

11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但必因于:

C

A.肺B.心C.脾D.肝E.肾

115.《素问•热论》认为伤寒“热虽甚不死”的机理是:

B

A.正气盛,邪气衰B.邪气盛,正气未伤C.正气已伤,但邪气不甚D.正气未伤,邪气未盛E.热能胜寒

116.《素问•热论》所言,“两感于寒”的病变机理是:

B

A.正胜邪却B.邪胜正衰C.正虚邪却D.邪正交争E.邪正俱盛

117.《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A

A.肺B.胃C.肾D.心E.脾

118.《素问•举痛论》认为“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是因为:

A

A.寒气客于背俞之脉B.寒气客于胃肠之间C.寒气客于经脉之中D.寒气客于脉外E.寒气客于冲脉

119.《素问•举痛论》认为“视其五色”,寒者见:

C

A.黄B.赤C.白D.青E.黑

120.《素问•痿论》认为发生脉痿的病变脏腑是:

A

A.心B.脾C.肝D.肺E.肾

121.《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热瞀瘛”的“瘛”,是指一种怎样的病状:

C

A.神志昏迷B.视物不清C.手足抽搐D.狂言乱语E.寒战口噤

122.《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之法,可治哪种病证:

D

A.寒邪束表所致无汗B.实邪内结所致大便不通C.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小便癃闭D.脾虚失运的痞满证E.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

123.《灵枢•本神》认为“伤魂”的原因是:

C

A.愁忧不解B.盛怒不止C.悲哀动中D.怵惕思虑E.喜乐无极

124.《灵枢•本神》指出,精舍:

E

A.魂B.意C.神D.魄E.志

125.《灵枢•营卫生会》所言“上焦如雾”,指:

C

A.脾肾气化水湿的功能B.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吧C.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D.肝疏泄条达气机的功能

126.《灵枢•水胀》指出,鼓胀不同于肤胀的特有症状是:

D

A.腹胀大B.身尽肿C.皮厚D.腹筋起E.按其腹窅而不起

127.据《灵枢•水胀》所述,石瘕不同于肠覃的特有症状是:

B

A.状如怀子B.月事不以时下C.日以益大D.大如鸡卵E.按之则坚

128.《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外感热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

A

A.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B.阴阳的胜衰C.气血的多少

129.《灵枢•百病始生》所言的“三部之气”是指:

E

A.上焦、中焦、下焦B.头部、躯干部、足部C.表、里、半表半里D.气口的寸、关、尺

E.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

130.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输(脉)的病症是:

A

A.肢节痛腰脊强B.心痛彻背C.体重身痛D.胸痛及背E.胸腹胀痛

131.据《灵枢•百病始生》,邪在络的病症是:

A

A.肌肉痛,时痛时息B.肌肉拘挛C.四肢肿胀D.手足麻痹E.体重身痛

132.《素问•厥论》指出,阳气衰于下则为:

A

A.寒厥B.热厥C.大厥D.煎厥E.薄厥

133.《素问•厥论》所述“寒厥”的主要成因是:

C

A.嗜酒过度B.饮食不节C.秋冬夺于所用D.重感寒邪E.春夏夺于所用

134.《灵枢•癫狂》所言的“癫痫”,其总的病机是:

B

A.脏腑失调B.气血逆乱C.阴气偏盛D.营卫失调E.阳气亡失

135.《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疾病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其原因是:

D

A.病气性质使然B.气血盛衰使然C.藏气相胜使然D.四时之气使然E.体质强弱使然

136.据《灵枢•天年》,年四十开始出现的征象是:

D

A.目始不明B.好卧C.皮肤枯D.发鬓斑白E.言善误

137.据《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十二脏功能,肺为:

D

A.将军之官,谋虑出焉B.仓廪之官,五味出焉C.作强之官,伎巧出焉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38.据《灵枢•决气》所述,“耳聋”由于:

E

A.气脱B.液脱C.津脱D.血脱E.精脱

139.据《灵枢•决气》所述,“液脱”的症状是:

D

A.耳聋B.目不明C.汗大泄D.脑髓消,屈伸不利E.色白,夭然不泽

140.《素问•逆调论》指出“肉苛”的主症是:

E

A.人身非常温,非常热B.人身非衣寒也C.四肢热,逢风如火炙D.身寒,然不冻慄E.皮肉麻木,肢体不用

141.《素问•平人气象论》强调脉气以……为本:

E

A.肾气B.神气C.精气D.肺气E.胃气

142.据《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述,挛痹多生于:

B

A.东方之民B.南方之民C.中央之民D.西方之民E.北方之民

143.《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真气”是指:

D

A.宗气B.肾气C.营气D.正气E.卫气

144.《金匮》中指出的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可同治的一种病症是:

(E)

A.虚劳腰痛B.支饮C.正水D.消渴E.狭义痰饮

145.可用大、小青龙汤同治的病证是:

(B)

A.支饮B.溢饮C.肺胀D.风水E.湿病

146.下列那一项是外湿为病的主证:

(C)

A.身重,汗出,恶风B.骨节疼烦掣痛,不可屈伸

C.发热身重,骨节疼烦D.发热一身尽痛

E.诸关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

147.可以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和人参汤治疗的病证是:

(C)

A.胸痹饮阻气滞B.胸痹痰浊壅胜C.胸痹气结在胸

D.胸痹缓急者E.以上都不适

148.生大黄6克,厚朴12克,枳壳6克此方方义与下列那一条方最相似:

(C)

A.小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厚朴三物汤D.厚朴大黄汤

E.以上都不适

149.仲景治呕有几首姜夏同用的方剂,但炮制及煎法各不相同,下列那方用顿服法?

(A)

A.半夏干姜汤B.黄芩加半夏生姜汤C.半夏泻心汤

D.生姜半夏汤E.小半夏汤

150.治疗腹满兼表的最佳方剂是:

(D)

A.桂枝生姜枳实汤B.桂枝五味甘草汤C.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汤

D.厚朴七物汤E.厚朴三物汤

151.脚气上入,小腹不仁;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妇人烦热不得卧,转胞不得溺,上述病证选用下列何方治疗为妥:

(C)

A.温经汤B.五苓散C.八味肾气丸D.白虎加人参汤

E.猪苓汤

152.下列错误的是:

(D)

A.林亿最早对《金匮要略方论》进行校勘整理。

B.赵以德最早对《金匮要略方论》进行全面注释。

C.王洙最先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

D.魏念庭著有《金匮要略编注》。

E.尤在泾著有《金匮要略心典》。

153.女,54岁,周身皮肤肿胀,随按起而无凹陷,腹部胀满尤为明显。

肚脐周围出现如栗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