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090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docx

初三化学教研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一: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是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液态的水

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水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为蓝色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在两支试管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震荡

研碎前后的胆矾

蓝色固体慢慢消失,得到蓝色溶液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无新物质生成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

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有新物质生成

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慢慢变小,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新物质生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水蒸气液化、胆矾的研碎、胆矾溶于水四种变化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他新物质,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向石灰石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两种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其他新物质。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注意:

我们日常看到的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水铸成锅、电灯发光等都是物理变化。

而木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变质、酒和醋的酿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现象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注意:

①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②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为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为化学变化判断时关键是看爆炸前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如果一种化学变化中出现了某一现象,我们说这个变化开始了,而当现象消失时,说明变化结束了。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改变

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技巧:

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所有的燃烧现象均属于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2)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注明条件。

由于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

(3)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标准大气压)

物质

颜色和状态(通常状况)

熔点/℃

沸点/℃

无色液体

0

100

银白色固体

1535

2750

银白色固体

660.37

2467

氧气

无色气体

-218.4

-182.9

(4)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知识点三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在汉语表述中物质的性质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

如汽油能燃烧表述了汽油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汽油燃烧表述了汽油发生的化学变化——燃烧的过程。

(2)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变化,而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又能体现物质的某些性质。

如木炭能燃烧是木炭的化学性质,它是在木炭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木炭的固有属性;而木炭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是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变化的过程。

又如汽油挥发是物理变化,汽油易挥发则是汽油的物理性质。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点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与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古代炼丹和炼金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①发明化学实验器具

②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③发明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知识点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观察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或步骤):

1、观察对比:

实验前物质、实验后物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等

2、实验过程中:

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声音等现象

3、分析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

(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2)蜡烛及其燃烧步骤实验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

线状外壳:

较硬

由石蜡和棉线制作

2、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

状态、形状、气味

白色、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

蜡烛为乳白色、红色等颜色;固态;形状不固定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

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

3、点燃蜡烛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蜡烛燃烧,火焰明亮呈黄色,并伴有黑烟,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其中外焰最亮,焰心最暗

石蜡有可燃性

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碳化变黑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

③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熄灭时

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

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汽,而后燃烧。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一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石蜡是否能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4)

知识点三: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我们可以通过查询得到以下信息:

①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越浑浊,二氧化碳(CO2)气体越多(前提条件:

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

②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

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

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的。

实验中我们主要观察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变化。

步骤一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

步骤二排水集气法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注意:

①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示瓶内气体收集满了

②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是毛玻璃,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盖好集气瓶。

③当收集到一部分气体时,要用手压住集气瓶,防止因为水的浮力使集气瓶上浮而漏气。

④能用此方法收集的气体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向集气瓶中加水时必须排尽集气瓶中的所有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净。

步骤三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

步骤四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向两种气体中滴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空气样品中无明显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步骤五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呼出的气体中玻璃片上水雾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结论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中水分含量较多

小结: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有水凝结

结论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入的空气

较多

较少

较少

呼出的气体

较少

较多

较多

知识点四: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常用仪器

(1)实验室常用仪器

仪器

用途

使用规则

试管

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①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②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应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①从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②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③使用时,手指不得按在短柄上

玻璃棒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也可用于醮取试液

搅拌时,不能碰撞容器壁或底部

酒精灯

用于加热

①添加酒精灯时,不得超过酒精灯溶积的2/3,也不能少于1/4

②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④熄灭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加热

①加热时,应擦干烧杯外壁并放在石棉网上,以使其均匀受热

②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集气瓶

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器。

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反应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铁架台(带铁夹、铁圈)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以防破裂

量筒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①不能加热,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③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择合适的量筒④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胶头滴管滴瓶

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①滴液时,滴管应竖直悬空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②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漏斗

用作加热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在装上滤纸后也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

过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蒸发皿

用于蒸发少量液体或浓缩溶液、结晶

①可耐高温,能直接用火加热,②热的蒸发皿应避免骤冷或被溅上水,以防炸裂③用完之后要清洗干净④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溶积的2/3,加热时注意及时搅拌

(2)常用仪器的分类

仪器分类

仪器

反应容器

直接加热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间接加热

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

存放容器

固体

广口瓶

液体

细口瓶、滴瓶

气体

集气瓶

加热仪器

酒精灯

分离仪器

漏斗

取用仪器

块状或大颗粒物体

镊子

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药匙

少量液体

胶头滴管

取用一定量液体

量筒

夹持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

石棉网、玻璃棒、水槽等

知识点二实验室基本操作

(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①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标志

腐蚀品

有毒品

爆炸品

自燃物品

易燃固体

易燃气体

有害品

 

②化学实验室“三不”原则---身体部位从上到下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不要用嘴去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③节约原则

规定用量时

未规定用量时一般取最少量

取用药品量应严格按照规定用量量取

固体

液体

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2ml

④“一要、三不要”原则--用剩药品处理原则

一要

用剩的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三不要

用剩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不要随地丢弃、不要带出实验室

⑤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万一眼镜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千万不能用手揉眼睛,要不断的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2)固体药品的使用

①存放: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②取用工具:

药匙(也可用纸槽代替)、镊子。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③取用方法

药品类型

取用方法

速记口诀

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

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在把容器慢慢地树立起来。

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一横、二放、三慢竖

固体粉末状药品

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

一斜、二送、三直立

(3)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

常用倾倒法取用,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取用液体的量

取用方法

速记口诀

较多液体(倾倒)

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先把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要使瓶上标签向着手心;使瓶口紧靠在试管口上,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量,以防倾倒过多;最后要把试剂瓶口在试管上刮一下;倒完液体后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一倒、二向、三靠、四刮、五复原

少量液体(滴加)

使用滴管时,应竖直于仪器口的正上方,悬空滴入。

四不要:

胶头不要伸入仪器内,更不能接触仪器内壁;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橡胶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滴管;不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竖直、悬空、四不要

规律总结:

液体药品的取用

拿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要认真。

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溅出。

量少要用滴管取,一捏二吸悬空滴。

倒完液体即加盖,放回标签要朝外。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使用量筒,要领是“一选、两平、两不”。

一选:

量筒的选择注意“量一次,选最小”,即在一次量完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量筒小的量筒。

两平:

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两不:

量筒不能加热,不能直接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的容器。

规律总结:

量筒的使用口诀

讲规格、放平稳,凹面低处视线平;

俯视读数大,实际量不足;

仰视读数小,实际以超出。

(4)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托盘天平的精确度:

0.1g

②托盘天平的组成:

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及调节天平平衡的平衡螺母组成。

③托盘天平的调零方法: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将游码移回标尺的零刻度处,

将托盘天平放在平稳的桌上

 

④称量方法:

称量时称量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用镊子夹取。

称量未知质量的物质的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在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用镊子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称量一定质量的物质时,砝码、游码按要求调整好,在左盘通过加减药品的量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规律总结:

天平使用口诀

一放平,二调零,三调螺母量平衡。

先放大,后放小,左物右码要记清。

如若物码位置反,本来相加变相减(指游码示数与游码示数)。

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拨回“0”处。

注意: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片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粗盐等,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如小烧杯)中称量。

知识点三: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①检查灯芯是否烧焦

②检查酒精灯内酒精的量,少于酒精灯容积1/4时应及时添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添加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过满容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

使用时

①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因为侧倾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

②在酒精灯燃着时不准向内添加酒精,否则极易引起火灾,因为此时“明火”的周围存在着酒精和酒精蒸气。

③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最充分),因此用外焰加热。

④事故处理:

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用湿抹布盖灭。

使用后

①熄灭酒精灯只允许用灯帽盖灭,决不能用嘴去吹②存放: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或等内酒精浓度太低,都会导致下次使用酒精灯不易点燃。

(2)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①给固体物质加热

可以用干燥试管或蒸发皿

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给液体物质加热

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试管可直接加热,烧杯、烧瓶需加石棉网加热

试管外壁应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1/3;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45°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冷水冲洗。

注意:

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要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在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给试管里的固体和液体加热都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炸裂。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均匀受热后可以在药品处集中加热;给液体加热,均匀受热后也要不时的移动试管。

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底部炸裂。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试验台。

知识点4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管,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浸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注意:

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免刺破手掌),将其插入。

规律总结:

左拿塞,右拿管,左定右动,水湿润,慢转动。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把插入胶皮管的玻璃管口用水浸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找原因,直至不漏气后才能进行实验。

知识点五:

洗涤玻璃仪器

(1)洗涤方法(以试管为例):

先倒掉试管内的废弃物,在注入半试管水,震荡后倒掉,连洗几次。

若容器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以用试管刷刷洗。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2)洗净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凝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经洗涤干净(形成均匀水膜)。

(3)洗净后的试管等仪器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