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174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

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

读—思—写

1.读:

画面组成要素。

2.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

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

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

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

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

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

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

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

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

第二步,揭示寓意:

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

掌握了这些答题技巧,加上平时注意凝练语言,多练笔,就能轻松搞定图文转换题。

2.

高考语文高三《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激趣导入课题

2、考点阐释

出示近三年高考的图文转换题分布图

明确:

1、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这种题型经常考。

2、图文转换有三种题型:

图表题、图形题和漫画题。

3、试题位置和分值:

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3、引出课题、出示目标

4、了解预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困惑(了解学情)

5、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疑点进行讲解.

以"某公下蛋"为例,谈漫画的特点(标题画面寓意)

方法点拨:

审读画面合理想象类比联想

6、明确漫画题型(描述画面寓意或主题理解加标题)

7、题型训练及规律探寻

预习作业小组合作讨论检查(彼此合作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探讨漫画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

明确:

画面描述原则:

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

寓意或主题理解:

挖掘隐含信息,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加标题方法:

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8、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探究正确答案。

(活动目的:

1、本环节所选的题目都来自于近年的高考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对学生来说又极富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做题兴趣。

2、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实现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通过接触高考题,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消除神秘感,积累做题经验,培养自信心。

9、自我小结:

针对刚才自己的做题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于笔记本上。

10、小结:

千言万语总关“图”,生活处处皆语文。

从建国后曾风行一时的“小人书”,到近来流行的朱德庸的《涩女郎》和几米的绘画读本,继日本漫画风靡少年一代后,毫无疑问,读图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通过图文转换转换,让我们用更轻松更直接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感。

例、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注意:

不能以“无题”为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主题和拟加标题。

这幅漫画的表象内容是: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它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

可以做这样的联想:

画面中的“大树”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人,“小树”则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小孩。

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

此题可概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3、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根据讽喻的主体,可拟为“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可拟为“溺爱之下难成材”。

从讽刺主体命名:

“溺爱”

“沉重的爱”

“扭曲的爱”

从呼吁主体命名:

“妈妈,请给我阳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从两者的关系:

“爱与碍”“庇护与妨碍”

从寓意角度:

“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

“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3.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使用“无题”作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

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1)标题:

孔夫子讲学。

(2)启示:

学生使用手机,遗害无穷。

【解析】【分析】此题画面叫简单,孔子正在讲学,下面的学生都看手机,孔子说“子路,收一下手机”,拟题可从画面内容的角度切入,启示注意从手机对学生的危害的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标题:

孔夫子讲学。

启示:

学生使用手机,遗害无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4.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不超过20字)

(2)针对这幅漫画写一则短评。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

(1)一群小学生提前放学,急盼家长来接。

(2)孩子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从小刻苦锻炼,将来方可成有用之才。

作为父母,对孩子不可娇惯和溺爱,应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解析】【分析】

(1)要求答出画面的内容。

从图上看是一群小学生,从他们的语言中,可知他们提前放学了,关键是他们等家长来接,并且表现的很急切。

(2)根据画面内容写短评。

从第一题中可体会到绘画的观点倾向。

这么多孩子等家长来接,着实让人担扰。

可见再在的孩子没有自立能力。

而做为家长对它们过分溺爱,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故答案为:

⑴一群小学生提前放学,急盼家长来接。

⑵孩子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从小刻苦锻炼,将来方可成有用之才。

作为父母,对孩子不可娇惯和溺爱,应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描述图画的内容及蕴意。

画中的文字通常都为解题作出提示,在仔细对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联想、想象等)这个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

答题前要仔细观察画面,要看清,看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明确画所指内容,包括画中的文字。

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5.阅读下图《当你老了》,完成下面小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片主要内容。

(2)试不超过6个字地概括图片主题,并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两条建议。

【答案】

(1)一只年轻而有力的手托住一只饱经风霜的手。

(2)主题:

老有所养。

建议:

①子女赡养,亲戚协助;②政府、市场齐努力,共建社会化养老。

【解析】【分析】⑴答题时注意图片中两只手,一只是年轻的手,一只是布满皱纹的饱经风霜苍老的手,年轻的手托住苍老的手。

⑵由年轻的托住苍老的手这个细节可以得出“老有所养”“赡养老人”等等社会问题。

结合社会现实从子女义务、社会责任、社会文明方面给“赡养老人”问题提两条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

⑴一只年轻而有力的手托住一只饱经风霜的手。

⑵主题:

老有所养。

建议:

①子女赡养,亲戚协助;②政府、市场齐努力,共建社会化养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分析画面,明确画面内容,然后根据画面中描述的漫画内容,用简洁地语言进行表述。

⑵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及提出建议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干中的提示认真读图,读懂寓意才能正确答题。

6.下面是某校选取校级三好学生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个人先提交申请,经班委会审核通过后由班级全体成员表决,通过后,个人撰写材料,经班主任审核、个人修改合格后上报学校,班委会审核和班级全体成员表决不通过者,自动淘汰。

【解析】【分析】这是选取校级三好学生的流程图,首先是学生个人提交申请,接着班委会审核,这一环节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通过即淘汰,一种是通过,然后由班级全体成员表决,不通过的淘汰,通过的学生就要撰写材料,由班主任审核这些材料,合格的话即上报学校,如不合格就要重新撰写材料。

故答案为:

个人先提交申请,经班委会审核通过后由班级全体成员表决,通过后,个人撰写材料,经班主任审核、个人修改合格后上报学校,班委会审核和班级全体成员表决不通过者,自动淘汰。

【点评】 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7.请根据图画,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几年,一些地方雾霾频发,越来越多的家庭①________,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

但是,②________也随之而来,做家用电器的、健康产品的纷纷开始卖空气净化器,有的企业甚至直接贴牌销售,有的商家浑水模鱼,③________。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晰产品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已成当务之急。

【答案】购买了空气净化器;滥造概念、价格虚高等问题(或“空气净化器市场乱象”);欺骗消费者(或“危害消费者的权益”)

【解析】【分析】第一空,结合“一些地方雾霾频发,越来越多的家庭”“随之而来,做家用电器的、健康产品的纷纷开始卖空气净化器”等分析,此处主要讲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空气净化器;第二空,结合“但是”及图画内容分析,此处主要讲空气净化器市场也出现了滥造概念、价格虚高等问题。

第三空,结合“有的商家浑水模鱼”及空气净化器市场出现的问题等分析,此处可以写欺骗消费者,或者其他意思相近的内容也可。

故答案为:

购买了空气净化器;滥造概念、价格虚高等问题(或“空气净化器市场乱象”);欺骗消费者(或“危害消费者的权益”)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归纳漫画蕴含的道理。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有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的关键。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8.下面是某市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

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

【解析】【分析】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申请人提交材料、受理、审查、审核决定、办结。

注意不予受理的和审核不合格的要告知理由。

故答案为:

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

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

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

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9.在经历了三月的乍暖还寒,四月杏花春雨的飘飘洒洒、淅淅沥沥后,夏季里的节日——端午便如期而至了。

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

人们在端午节的假期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品味着传统文化的韵味。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自己对端午节的个性化解读。

要求:

紧扣节日内涵,与示例句式相同。

示例:

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凋落,清扫祭台怀亲人。

(2)龙舟竞渡的一支参赛队要在彩旗上印一“龙”字,同时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

下列最适合印在彩旗上的一项是(  )项,并说明理由。

A.

B.

C.

D.

【答案】

(1)端午节——仲夏五月,粽叶飘香,划动龙舟吊贤人。

(2)选D,运用草书的方式,潇洒飘逸,现象出此气势。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核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合乎句式的要求,节日要写端午节,然后写出节日的特征,最后写出节日中代表性的活动;

(2)结合书法的特征选择,注意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如选D,运用草书的方式,潇洒飘逸,现象出此气势。

故答案为:

⑴端午节——仲夏五月,粽叶飘香,划动龙舟吊贤人。

⑵选D,运用草书的方式,潇洒飘逸,现象出此气势。

【点评】⑴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

做仿写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感情一致,风格类似;②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

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同或类似;③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④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本题基本句式为:

四字句+四字句+七字句。

可从所给节日中任选一个,表达它们的特点和寓意。

⑵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10.看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画面当中是一座山,紧贴山的左侧有个扶梯直通向山顶,扶梯上错落地站着四个男人,山顶上则站着通过扶梯已先到达的三个。

他们都西装革履,体面轩昂,有的还拎着成功人士的包。

而山的右侧则陡峭嶙峋,两个负重的女人,背上连着防止跌落的绳索,在艰难地攀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考查考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做这类题,首先要读懂画面,然后揣摩画面中蕴含的意义。

然后把漫画表达的信息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

漫画题含义题,要读懂漫画的含义,联系实际来谈,不要偏离主题。

故答案为:

画面当中是一座山,紧贴山的左侧有个扶梯直通向山顶,扶梯上错落地站着四个男人,山顶上则站着通过扶梯已先到达的三个。

他们都西装革履,体面轩昂,有的还拎着成功人士的包。

而山的右侧则陡峭嶙峋,两个负重的女人,背上连着防止跌落的绳索,在艰难地攀爬。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

寓意解题的思路:

先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然后与活动联系。

本题中,要注意描绘的顺序和内容的完整,不能遗漏信息。

1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构成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①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并且父亲手上拿着自己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拼图递给儿子;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放入父亲给他的拼图,他就完好无损了。

②寓意:

这幅画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日渐衰老;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解析】【分析】本题漫画主要传达了“奉献与索取”的主旨。

本题中,①漫画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注意细节: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

②寓意: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故答案为:

①构成:

漫画是一幅画着两个人的拼图,一个父亲,一个儿子。

拼图上父亲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并且父亲手上拿着自己身上取下来的一块拼图递给儿子;儿子身上只剩下一块空白,放入父亲给他的拼图,他就完好无损了。

②寓意:

这幅画表现了父母为了子女无私付出,日渐衰老;而子女在成长中对父母一味索取,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馈赠。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归纳漫画蕴含的道理。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有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的关键。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12.下图的图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会徽,请简要说明主体图形的寓意。

【答案】①主体图形像海浪(或海字的偏旁),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主题。

②主体图形像海鸟,寓意展翅高飞,乘风破浪。

③主体图形像桥梁,寓意国际合作。

④主体图形像胜利的“V”,寓意合作共赢。

⑤主题图形像“众”,寓意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为徽标题,是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会徽,所有元素都应和主题有关。

解读名称,主题图形应和海有关,从而可看出海浪和海鸟的形状;从汉字和英文角度考虑,其形状,像桥梁及“众”,又像表示胜利的“V”。

把以上解读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主题:

奋进、合作、共赢、齐力,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

①主体图形像海浪(或海字的偏旁),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主题。

②主体图形像海鸟,寓意展翅高飞,乘风破浪。

③主体图形像桥梁,寓意国际合作。

④主体图形像胜利的“V”,寓意合作共赢。

⑤主题图形像“众”,寓意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