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81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杨柳古今演变略考文档格式.docx

周初有童谣曰:

“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春秋后语》:

魏哀王以田需为相,惠子谓需曰:

“子善事左右,今天树杨,横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

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

《世说新语》:

蒲柳之质,望秋先陨;

松柏之质,隆冬转茂。

以上诸条,均摘自宋人吴淑编撰的《事类赋注》一书中关于“柳”这一词条的历代诗文记载。

[1]从中不难看出文中出现的“杨”其实就是“柳”。

那我就可以推断,在古代,至少在宋代以前“杨”与“柳”其实是同一种树。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假设,因为在今天已没有人会把杨树当作柳树,而是认为杨树与柳树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植物。

例如我学过的初中旧教材有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指出杨树干挺,枝叶向上的特点。

我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字典《新华字典》就是这样解释的。

”[2]“杨树,落叶乔木,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

”[3]但是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代咏杨柳诗中重复出现的“杨花”、“垂杨”等词语。

例如在王维的诗中,就出现不少这样的诗句“杨花惹暮春”、“杨花轻易飞”、“复有垂杨拂酒杯”,还有李商隐《隋宫》诗: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刘禹锡有“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系画船”。

南宋范成大《横塘》: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如果我的假设,即在古代,至少在宋代以前“杨”与“柳”其实是同一种树成立的话,那么,文中的“杨花”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为“柳絮”了,“垂杨”也就可以理解为“垂柳”了。

但光有大胆的假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小心地求证,证明我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为此我查证了历代的训诂著作及其他与“杨”、“柳”有关的作品、辞书。

成书于汉代的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字的形、音、义的巨著。

一般来说,被解释的字见于《说文解字》就可以认为是已识字。

《说文》是这样解释的:

“柳,小杨也。

”“杨,木也。

”“柽,河柳也。

”[4]

作为我国训诂学筚路蓝缕之作的《尔雅》是这样解释的:

“柽,河柳。

旄,泽柳。

杨,蒲柳。

”[5]

晋代郭璞的著作《尔雅注》说:

“杨,可以为箭,《左传》谓之董泽之蒲。

”[6]“河柳谓之河旁赤茎小杨也。

”[7]

先秦古书中的文字和意义,屡经转变,阅读困难,所以汉魏以来有不少学者加以注释。

唐代陆德明探究诸本,搜访异同,编成[《经典释文》一书,其中就有《尔雅》二卷,但在文中“杨”依旧作“蒲柳”解,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宋代陈彭年等人重新修订了《广韵》,撰《钜宋广韵》一书说:

“杨,赤茎柳。

”[8]

宋代刑昺作《尔雅注疏》说:

“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以为箭材。

”[9]

宋人陆佃著《埤雅》说:

“柳柔脆易生与杨同类,从横倒植之皆生。

”[10]

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说:

“古诗南杨北柳分为二,其合称为杨柳兼杨与柳言之,非杨即柳,柳即杨,一物异名也。

”[11]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他在文中说:

“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

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

”[12]

清代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说:

“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

”[13]

清代另一训诂大家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注释最为详尽。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

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散文则杨柳亦通称耳。

”[14]“《尔雅》云:

今曰水杨、青杨。

”[15]“按杨叶扬起,柳叶下垂,夏小正,正月柳稊,三月萎,杨截然。

”[16]

编于1908年的《辞海》是这样解释“杨”与“柳”的。

“柳,木名。

枝条柔韧,叶狭长,常与柳合称。

”[17]“杨,木名。

与柳同科异属,惟枝上挺,其实亦成白絮飞,但古诗中杨柳常通用的,如垂柳亦称垂杨。

”[18]

编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是这样解释的。

“杨木有数种。

水杨,一名青杨,《尔雅》谓之蒲柳。

有青皮白皮二类。

叶圆阔而尖。

枝短劲,可充箭材,花与柳同。

白杨木高大叶圆似梨而且大有尖。

青杨有锯齿,叶可以救荒。

老叶可以作酒曲。

材细白而坚。

”[19]

通过对上文的材料分析,一条关于“杨”和“柳”的历史演变脉络就逐步清晰起来了。

基本上就可以证实我的假设是正确的。

至少在南宋以前,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杨”是被作为“柳”的一种来解释的,“杨花”指的就是“柳絮”,“垂杨”就是指“垂柳”是可以确定的。

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假设的正确性。

我找到了另一条新的线索,从《诗经》入手。

《诗经》是产生于我国周代的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也是两千多年来备受推重的儒家经典之一,流传极广,影响深远。

诗歌大量地涉及大自然中的草木、鸟兽、虫鱼等。

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对其作注释,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朱熹的《诗集传》,我引用其中的三条注解。

《诗集传》:

“杨,柳之扬起者。

”[20]《毛诗故训传》:

“柳,柔脆之木。

”《诗集传》:

“柳,杨之下垂者。

”[21]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大家,故根据他的《诗集传》也可以有力地证明在南宋以前,“杨”依然作为柳树的一种来解释,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杨树。

在上文我引用历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历代训诂著作及历代《诗经》注解三个方面有力地证明了我的观点。

接下来推测一下“杨”大致是在何时完成了它的词义转移的。

元明两代是训诂学衰弱时期。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对汉文化大力压制,在其统治的90年间基本无有名的训诂著作,这样就很难考证“杨”“柳”在元代的变化。

但到了明代,实践科学家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已提出了异议,他从两种树的不同特性对两种树作了初步的区分。

(参见注释

)至清代训诂学走到了鼎盛,他们对“杨”“柳”的古今演变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特别是朱骏声,他从两种树的枝、叶、茎、皮入手作了比较。

可以清楚地看到,到了清代“杨”与“柳”其实已经是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树。

从清以后的《辞海》、《中华大字典》来看“杨”与“柳”都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树被解释的。

这样,就可以大致推断出“杨”“柳”的词义演变大致开始于元明,完成于清代。

对于元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杨”,基本上都可以作为“柳”的一种来理解。

这一结论有助我们理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减少一些困惑。

在像考古工作者那样把“杨”与“柳”小心翼翼地清理出来,挖掘出这两个字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之后,就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料,来整治当代人由于缺乏对“杨”和“柳”历史演变的了解而产生的几种以古律今的毛病。

误解一:

师为公在他的《趣味语文》一书中这样写道:

“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

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

时有谣言曰:

‘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

’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

《醒世恒言》及《隋唐演义》演绎了以上‘杨柳’之事。

因此杨柳又专指‘垂柳’,杨为姓字。

”[22]

隋炀帝杨广给垂柳赐姓,本属无稽,不过出于传奇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把传奇拿来当作事实,并且用来证明“杨柳”这一名称的起源,那就犯了常识性错误了。

因为至少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人在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先秦著作《山海经》中有“平丘山有杨柳”。

[23]《南齐书》中有“王敬则当使魏,于此馆种杨柳”。

[24]可见,“杨柳”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隋朝以前早已有之。

根据上文已掌握的资料可以知道,早在上古时期“杨”就是一种“柳”,“柳”就是“杨”,所以这两个词很自然就可以组成了同义合成词“杨柳”,这在古汉语语法中是很常见的,例如“膏腴”、“蒲柳”、“柽柳”等,硬是不顾“杨”和“柳”的固有演变历史而想当然地造出一个“杨柳”是很容易发生误解的。

误解二:

《新民晚报》2000年4月22日吾三省先生《春风杨柳万千条》短文,至少有两处错误,现在全文引用。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杨柳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

”短短的二十六个字,从植物的形态,从文字的音义关系,准确地说明了杨和柳的异同。

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上,杨和柳是同科而不同属的两种树木,它们之间大致有这样几点分别:

第一,杨树一般都很高大,柳树比较矮小一些。

第二,柳树栽培很广,水边习见,杨树比较不耐水湿。

更重要的是第三,杨树的枝条挺拔上扬,叶片宽阔,柳树的枝条纤柔下垂,叶片细长;

旧时文人常以“柳腰”形容女子的腰姿,取义于纤柔,又以“柳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取义于细长。

杨和柳本是两种树木,但在古代诗文中,“杨”“柳”两字却经常混用,尤以用“杨 

”代“柳”的情况为多(这与“杨”字平声,“柳”字上声有一定关系),且举两个例子:

秦风》:

“阪有桑,隰有杨。

”——隰是低洼地,生长的应当是柳而不是杨。

《老残游记》第二回: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枝叶下垂的只能是柳而不是杨。

“杨柳”并列,可以作为杨和柳的合称,但通常专指柳,如:

“杨柳依依”,如“春风杨柳万千条”。

再要说一说柳花和柳絮。

柳花为淡黄色,花褪结果,果实成熟后裂开,种子带有一簇白色丝状长毛,随风飘散,落地后集为一团,称为柳絮或柳绵。

古人不加细察,往往花絮不分,如虞信所说“二月杨花满路飞”,李白说“杨花落尽子规啼”,两句都错把絮当作了花,无怪乎后来东坡先生也对此感到有些迷惑莫辨,只好说“似花还似非花”了。

吾三省先生的错误,第一是认为“杨”与“柳”本是两种树木,批评古籍用“杨”、“垂杨”作“柳”是错用。

但根据“杨”“柳”的古今演变情况来看,南宋以前,“杨”本就是“柳”的一种,“杨”“柳”是不分的,两者就是同一种树。

吾三省先生还认为“隰是低洼地,生长的应当是柳而不是杨”。

但他如果知道在上古“杨”作“蒲柳”解释的话,就不会犯这样的以今律古的错误了。

而《老残游记》写于清末,“杨”已完成了词义转移,在日常口语中已作为“杨树”来解释了,但在文学作品中活用古语是很正常的。

刘鹗在文中沿袭了古语“垂杨”是完全可以的,“垂杨”很明显指的就是“垂柳”。

第二认为“古人不加细察,往往花絮不分”,批评古人错将“杨花”当成了“柳絮”。

但若明白宋以前“杨”就是“柳”的一种,“杨花”就是“柳絮”之后,就不会有这样语言理解的“代沟”了,就不会怪古人花絮不分,因为那时花絮还是一家人。

没有依据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而以今天的知识去要求古人,并且认为是古人分不清“杨”“柳”,这无疑是犯了“刻舟求剑”这样的错误了。

误解三:

王维的《老将行》诗句: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唐诗鉴赏辞典》是这样解释的:

“他昔日有后羿射雀而使其双目不全的本领,但久不习武,双臂就如同生了疡瘤,很不利落了。

古人常以‘柳’谐‘瘤’,并且‘杨’‘柳’通假。

”[25]这个错误很明显是由于不了解在古代“杨”与“柳”的关系而造成的。

在古代这两个字不同部,柳是来母幽部,杨是喻母阳部,无由通假。

如果知道在唐代“杨”就是“柳”,“柳”也就是“杨”的话,王维的诗句就很容易理解了,“垂杨”就是“垂柳”,而“柳”与“瘤”谐音,这样意思就很明显了。

这也是今人不了解“杨”“柳”的古今演变历史而造成的,做出了各种莫须有的猜测而产生误解。

遥想孔夫子当年独立河边长叹一声“逝者如斯夫”已时隔两千多年了。

岁月流逝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代代人,同时也带走了同时代人使用的语言,被岁月的泥沙逐渐湮没,仅留下些破碎的纸片和文物出现在几千年后的人的视野里。

谁也无法想象,那时人们使用的语言与今天我们使用的语言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例如“杨”与“柳”,如果不是查证了那么多的古籍,真的不敢相信至少在宋代以前,那些朝代的人们竟称杨树为柳树。

这层岁月的泥沙真厚啊!

只有小心翼翼地拨开上面的那层厚厚的尘埃,历史才会隐隐约约露出那么一角。

我觉得自己已看到了那么一点点,也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

注释:

[1][23][24]吴淑编撰.事类赋注.中华书局,1989年12月第1版第496—497页

[2][3]新华字典.商务书馆,1998年5月第9版第311页第566页

[4]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第117页

[5]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08页

[6][9]宋代刑昺著.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57页第159页

[8]宋代陈彭年著.钜宋广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267页

[10][11]中文大辞典(17册).台湾省中国文化学院和国文研究所,1968年第1版第320页第334页

[12]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99页

[13]清代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245页

[14][15][16]朱骏声著.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98年第1版第880页

[17][18]辞海(合订本).商务书馆,1988年7月第1版第840页第867页

[19]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7月第1版第111页

[20][21]冈元凤(日本).毛诗品物图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17页第110页

[22]师为公.趣味语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92页

[2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145页

参考文献:

[1]吴淑编撰.事类赋注.中华书局,1989年12月第1版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3]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4]宋代刑昺著.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5]宋代陈彭年著.钜宋广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6]中文大辞典(17册).台湾省中国文化学院和国文研究所,1968年第1版

[7]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8]清代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9]朱骏声著.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98年第1版

[10]辞海(合订本).商务书馆,1988年7月第1版

[11]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7月第1版

[12]冈元凤(日本).毛诗品物图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3]师为公.趣味语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4]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感受·

对话·

深究

——文本阅读鉴赏教学策略之探究与实践

吴怡瑾

文本的阅读鉴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客体与阅读者主体相互交融、对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整合再创的过程。

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先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外在的文学因素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感受;

再通过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撞击;

最后反复品味体悟,深入探究挖掘,将信息加以整合,真正实现文本的再创造鉴赏。

一、感受

语文教育界长期以来对“内心世界”这个问题较为忽视,教师对学生更多强调的是“观察”而非“感受”。

语文教育学专家王尚文先生对感受的定义是:

“通过感受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

”如果说观察强调的是科学的客观态度,那么感受就是强调主体的嵌入,或者说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主客体的统一,因而真正是文学的。

1、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其一,鉴赏文本,一定要投入情感。

费尔巴哈说:

“情感只能为情感所了解。

”刘勰曰: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前者指出了感情的特点,后者则道出了文学的本质。

文本就好比一条河,作者在左岸,读者在右岸。

鉴赏就像划船过渡,双方的情感如河水,河水只能与河水交融汇流。

在处理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哀江南》时,我个人的体会是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

因而在教学中我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比较轻松地走进文本。

《哀江南》的每一景致都渗透着亡国之痛、家国之悲,所以我在课前播放《松花江上》一曲,营造出一种体验的氛围,并从九·

一八谈起,让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沉思与想象的状态;

然后呈现出南明灭亡后南京兴盛的图片,在鲜明的对比中触动学生的心灵,这些铺垫对于激发学生有效的情思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倡导“主体性阅读”

其二,阅读鉴赏教育要倡导一种“主体性的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兴致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引导他们大胆抒发自己初读文本的感受,或许他们认知事物的路径并不一定与预设一样,他们思考和感受的结果可能流于表面、片面幼稚、模糊不清,但更生动鲜活,多样奇异。

如在上台湾诗人郑愁予美丽而又伤感的诗篇《错误》时,我什么也没说,只范读了一遍,把学生带入了“规定的情境”,再让他们自己品读,等到“心有戚戚”的时候,学生们自动交流起了自己的感受:

情感比较细腻的引用了罗丹的名句“艺术的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说读完之后内心轻漾着莫名的忧伤,水样的春愁;

知识面比较广的则联想到张爱玲的散文名篇《爱》,并由此生发出对人生无限的感慨和惆怅;

有一定古诗词积淀的学生则将本诗与古代闺怨题材的诗词作对比,大大拓宽了文本的容量;

还有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一些意象,就意象营造氛围情境谈了自己的体会……在这种主体性阅读的感受交流中,我获益匪浅,也不禁反思道:

如果按照比较严密的课堂预设流程,学生的思维会如此活跃吗?

他们唯有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样的话便无法挖掘出他们最新鲜、最真切、最原汁原味的艺术感受了,也失去了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二、对话

文本的鉴赏阅读,还要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振,受到感染和影响又不被俘虏,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如果把“对话”这一概念再扩大一点说,在教师引导下的文本的阅读鉴赏活动,实际上存在着多重的“对话”关系:

不仅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本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我认为,真正理想的文本阅读课,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即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和意义的分享。

在指导学生阅读鉴赏《人是什么》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最有感触最能产生共鸣的语句并交流,有学生对雨果的悲观主义论断“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情有独钟,从《圣经》中的失乐园谈到了幸福与自由的不可兼得,谈到了自身的现状;

有学生偏爱加缪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谈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意义;

还有学生结合06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对孔子的主张“生无所息”提出了质疑,举了庄子、陶渊明,林和靖等人的例子加以反驳,提出人生应追求“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学生的评价中都渗入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也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前面两位学生比较黯淡的回答,我觉得教师作为较成熟的对话者,应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引导他们走出悲观主义的阴影,即由传统意义的知识传递者转化为心理诱导者,因而我也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谈了一些想法:

“人的确是永远的西西弗斯,也都是罪人。

只要活着,谁不在用力推着巨石,这既是人生的责任,也是人生的寄托,人生的希望。

当我们挥汗如雨推着巨石一点点上山的时候,内心不是涌动着成功的喜悦吗?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思不就体现在这不懈追求的过程吗?

生命固然不能承受太重的压力,但生命照样不能承受之轻!

西西弗斯的一生是悲剧,我希望大家去寻找一块想推的巨石,推出生命的奇异色彩!

在这样的情感共振中,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进行平等互动的对话,放飞心情,感悟生命。

在这样的对话中,双方都有新的感悟并由此达到了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升华。

2、映日荷花别样红

与文本的对话,还应该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的理解,对文本不鹦鹉学舌,不人云亦云。

这不仅符合文本模糊性、多义性的特征,而且也是文本教育的目的所在,唯有这样的创造性阅读,才能从根本上开发学生内在的才能,炼就“文学的眼睛”“自己的眼睛”。

比如,在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时,绝大多数同学都认可焦仲卿是懦弱、孝顺而又忠于爱情的,但也有学生对焦仲卿懦弱的定位提出质疑:

“焦仲卿在面临爱情与孝道的冲突时有时的确显得无能为力,但这正表现了他的善良和无奈,一面是自己钟爱的妻子,一面是自己敬爱的母亲,在鱼和熊掌之间,这样取舍实在太难,我们无理由去挑剔他,更无理由去责怪他,刘兰芝固然是忍受负重,但焦仲卿何尝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其中的酸苦比起刘兰芝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兰芝的遭遇令人同情,焦仲卿的作为更令人叹惋不已,他最后的殉情兑现了生前的誓言,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可见他骨子里是充满反叛精神的。

”学生大胆的质疑与传统对焦仲卿的定位显然不一致,但却充满了主动的思考和创新的智慧,回味着学生的发言,我不禁扪心自问;

如果让自己来分析,难免会落入习惯性的思维中,即使涉及到了这个层面,别的学生能理解得这么透彻吗?

正因为从个性出发,才能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着眼点去感受、理解、丰富、再造文本。

只有鉴赏个性的千差万别,才能造就文学鉴赏的万紫千红。

三、深究

有句格言说得好:

“在沙滩边捡贝壳,入浅水者捞虾米,涉深水者见蛟龙。

文本鉴赏过程也一样,光有主体性的阅读感受、多元互动的对话是不够的,还需要进入文本深入地探究。

深究,即是再玩味、再体悟、再品赏,这是建立在前面二者基础之上的,可以通过发现---生成---探究一系列的过程,将薄弱的环节加以充实,将肤浅的地方加以深化,不断挖掘文本更深的内涵,净化师生的文化认同感。

1、反复品读,发现生成

古典小说思想艺术都堪称登峰造极之作的《红楼梦》,其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绝伦,可谓是“用语十分,下语三分”,因此必须仔细琢磨,细心玩味,方能领悟到语言的精妙,因而在处理节选章节《林黛玉进贾府》时,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不断探究发现,对文本张力的自觉追问,才能极大提升阅读鉴赏的审美高度。

以其中的人物肖像分析为例,主要通过:

一让学生置身于阅读情景中,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产生疑问;

二是指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