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570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docx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

  【导学方法】

  ①情境法:

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探究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③其他方法:

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习方式】

  学案导学

  →自研自探

  →

  合作探究

  →

  展示提升

  →

  质疑点拨

  →

  总结归纳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

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

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

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

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

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哪三国?

你知道吗?

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兴趣)

  学案导学(我学习,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

)(仿宋体字部分是学生供学生使用的学案)

  要求: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

  活动一:

知战役,以少胜多

  步骤一:

归纳比较

  两次战役比较表

  名称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情况

  结果

  胜方战术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步骤二:

分析探究

  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步骤三:

历史感悟

  是非成败,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做好标记或作答;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此活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活动综合性较强,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多设台阶,多点拨。

  点拨(或追加问题):

  1、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让学生探讨曹操最终统一北方的主要原因。

  2、学生在展示两次战役学习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讲述战役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打算。

”的问题设计,过渡到“赤壁之战”。

  4、学生在探究学生展示时“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可能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尽量把思维打开,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5、谈启示时不要只拘泥于战役,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谈具体一些。

  活动二:

话三国,三足鼎立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三国鼎立知识表:

  、图中的A、B、C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正确的位置填出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

  国

  名

  都

  城

  建立者

  经济发展

  A_____

  a_____

  B_____

  b_____

  C_____

  c_____

  

  2、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设计图旨在通过图片的直观性以用表格的比较性,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提高学史的兴趣,也为学生掌握、记忆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

  点拨(或追加问题):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三国”建立的概况

  2、全班交流“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三国建立后,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设计,过渡到“三国经济的发展”。

学生了解其基本情况即可。

  4、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时,追问:

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夷洲有往来?

夷洲就是今天的哪里?

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三:

品文化,精彩纷呈

  襄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一外宾想参观襄阳地区与三国相关的名胜古迹,他想参观几个地方,大饱眼福,你能帮帮他吗?

  活动要点:

  1、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2、重点展示襄樊地区与“三国”有关的历史知识

  设计说明:

  此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热爱襄樊,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四:

评人物,各抒己见

  1、我们先说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

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2、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

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

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A、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活动要点:

  1、老师提醒大家: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2、全班积极讨论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

  此活动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由于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相对较窄,此活动设计时,对人物评价特从几个方面进行提示,以此降低学习降度,更好达成情感目标落实。

  活动五:

谈感悟,学史增智

  历史使人智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活动要点:

  1、大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

  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谈学习后的收获:

①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

②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

③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谈我的启示;④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什么;⑤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你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总结归纳,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

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随堂检测(请同学们认真做下面的问题,以检测本课的学习是否取得了成功)

  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播放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问:

历史上最早进入三国的时间是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29年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4)在这一战役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5)归纳这次战役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课堂延伸(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

  1、游览三国名胜古迹──隆中、赤壁,寻觅历史足迹,开发三国历史文化。

  2、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

  3、搜集曹操的诗词。

读读有关“三国”的故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