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819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科试卷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的皮肤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存在某些相同的酶

B.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C.温度不同,酶的活性就一定不同

D.与硝化细菌呼吸有关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需要高尔基体加工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的化学本质、影响因素的理解。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分化,但不同的细胞可能发生相同的生理反应,如呼吸作用、转录等。

【详解】同一个体的皮肤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存在某些相同的酶,如呼吸酶,A项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B项错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抛物线形式,温度不同,酶的活性可能相同,C项错误;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等膜结构细胞器,D项错误。

【点睛】关于酶的8个易错点

项目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产生场所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化学本质

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蛋白质

作用场所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合成原料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只有氨基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细胞核等

只有核糖体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

B.光合作用产生ATP的过程不一定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C.酒精发酵的全过程都有ATP生成

D.洋葱根尖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ATP、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考查对ATP结构、合成途径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不同生物、不同细胞的结构不同,ATP产生途径不同。

【详解】ATP的名称为三磷酸腺苷,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A项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B项正确;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没有ATP生成,C项错误;洋葱根尖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可以在线粒体产生ATP,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对不同细胞的结构理解不清。

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

3.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B.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

D.真核生物细胞分裂方式只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分裂方式只有无丝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考查对细胞增殖方式、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

明确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项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B项正确;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C项正确;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只有二分裂,D项错误。

【点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的细胞壁由壳多糖组成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

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主要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

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可遗传变

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细胞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氨基酸的密码子

B.DNA分子中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C.双键DNA分子比单链DNA分子更稳定

D.环状DNA质粒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DNA,考查对DNA结构的理解。

DNA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交替链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详解】密码子是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A项错误;每一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异性,B项正确;单链DNA分子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双键DNA分子比单链DNA分子更稳定,C项正确;环状DNA质粒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D项正确。

【点睛】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多样性:

具n个碱基对的DNA具有4n种碱基对排列顺序。

(2)特异性:

如每种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3)稳定性:

如两条主链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不变,碱基对构成方式不变等。

5.用DNA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无任何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保温时间长、短的控制对本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

B.搅拌的目的是: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充分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于上清液中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使实验结论更可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对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的理解。

噬菌体的结构包括DNA和蛋白质外壳两部分,32P可用于标记DNA。

【详解】用DNA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无任何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体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升高,保温时间长、短的控制对本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A项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B项正确;充分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C项错误;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

【点睛】“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6.已知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红果(A)对黄果(a)、子房二室(B)对多室(b),分别为显性。

现将该种植物的某一未知植株与黄果子房多室品系杂交(均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子代(数量足够多)表现型有4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必定为AaBb

B.该未知植株必定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或雄配子

C.该未知植株必定能产生4种雌配子或雄配子

D.若该未知植株自交,则其所得子代的基因型理论上应该有9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黄果子房多室品系为隐性纯合子,某一未知植株与黄果子房多室品系杂交,属于测交方式,据此可判定该植株的基因型。

【详解】一未知植株与黄果子房多室品系杂交,子代表现型有4种,则该植株可产生4种配子,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必定为AaBb,A项、C项正确;子代4种表现型的比例未知,因此该未知植株产生的4种雌配子或雄配子比例未知,B项错误;该植株可产生4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借鉴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则该未知植株自交,则其所得子代的基因型理论上应该有9种,D项正确。

【点睛】本题容易判断B项正确,错因在于审题不细,习惯性地认为子代4种表现型所占比例相等,认为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通过交叉互换产生4种配子,后代也会出现4种表现型。

7.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主动向胞外分泌的大小为30~150nm、具有膜结构的微小囊泡的统称。

其内含物包含蛋白质、mRNA、microRNA(是一类长约19~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单链RNA)和脂质等物质。

(1)分离得到外泌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应使用_________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外泌体能特异性地与靶细胞结合,这主要与其膜上的____________(化学成分)有关。

(2)外泌体与靶细胞融合,体现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性;融合后其内含物进入受体细胞中发挥对靶细胞的调节作用,这体现了外泌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内含物中的microRNA能与受体细胞中某些同源、成熟的mRNA结合并降解之,从而阻止受体细胞相关基因的______________过程。

两者结合过程中具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差速离心(超高速离心或离心)

(2).电子(3).蛋白质(4).一定流动(性)(5).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6).翻译(表达)(7).A—U(U—A)、G—C(C—G)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基因的表达,考查对细胞膜结构、功能、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

准确理解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特点、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1)外泌体是具有膜结构的微小囊泡,分离得到外泌体可借鉴分离细胞器的方法,采用差速离心(超高速离心或离心)法,该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外泌体能特异性地与靶细胞结合,主要与其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2)外泌体与靶细胞融合,依赖于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融合后其内含物进入受体细胞中发挥对靶细胞的调节作用,体现了外泌体具有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3)内含物中的microRNA与受体细胞中某些同源、成熟的mRNA结合,使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阻止了受体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两者结合过程中具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U—A)、G—C(C—G)。

【点睛】正确区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是指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具体表现为细胞的胞吞、胞吐等涉及膜融合的生命现象。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也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是指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具体表现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生命现象,胞吞、胞吐等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8.某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可作为中药入药。

为提高药材产量,探讨不同遮荫处理对铁线莲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对其叶绿素、根茎生物量、比叶面积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

请参照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遮光比例(%)

叶绿素a/b

叶绿素(a+b)(mg/g)

根及根茎生物量(g)

比叶面积(cm2/g)

0

4.99

2.17

3.3

136

30

4.84

2.34

4.23

153

50

4.72

2.33

3.83

170

70

4.54

2.45

2.86

201

90

4.28

2.95

1.79

210

 

(比叶面积是指叶片单面面积与其干重之比,比叶面积越小,说明单位质量叶面积越小)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教材关于色素分离实验的色素带中最宽的色素带颜色为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提高铁线莲药材产量的重要措施是遮光比例为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试归纳总结铁线莲能适应较弱的光照条件的机制:

__________。

【答案】

(1).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2).蓝绿色(3).30%(4).通过增加比叶面积(增加叶的总光合面积/增加单位质量叶面积)、增加总叶绿素[或叶绿素(a+b)]和增加叶绿素b含量及降低叶绿素a/b值,从而加强对弱光的利用、适应弱光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功能、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理解。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但总叶绿素[或叶绿素(a+b)]含量增加,且比叶面积增加,根及根茎生物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情况。

【详解】

(1)叶绿体中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光能,并把光能转换为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各种色素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最宽,颜色为蓝绿色。

(2)根据表中数据,在遮光比例为30%时,根及根茎生物量最高,因此提高铁线莲药材产量的重要措施是遮光比例为30%。

(3)据表中数据可知,当遮光比例增加时,叶绿素a/b值降低,但总叶绿素[或叶绿素(a+b)]含量增加,且比叶面积增加,使叶的总光合面积增加,从而加强对弱光的利用,适应弱光环境。

【点睛】叶绿体中四种色素颜色、含量、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滤纸条上扩散速度的比较:

色素种类

色素颜色

色素含量

溶解度

扩散速度

胡萝卜素

橙黄色

最少

最高

最快

叶黄素

黄色

较少

较高

较快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较低

较慢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多

最低

最慢

9.蛋白质与核酸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将酵母菌的16条染色体融合为1条染色体,人工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酵母菌株。

从DNA分子结构角度分析,融合成功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2)1981年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的tRNA(用tRNAYAla表示),tRNAYAla的生物活性是指在_______(填转录/翻译)过程中既能携带丙氨酸,又能识别mRNA上丙氨酸的密码子;在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YAla活性时,科学工作者先将3H-丙氨酸与tRNAY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YAla,然后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

若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_________,则表明人工合成的tRNAYAla具有生物活性;也有科学家先将3H-丙氨酸直接放入含有tRNAYAla的蛋白质生物合成反应体系中,既发现了tRNAYAla携带3H-丙氨酸,也发现另一种tRNA携带3H-丙氨酸,原因是___。

(3)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为验证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你的实验思路是(实验动物为:

糖尿病小鼠若干只;供选择使用的材料有:

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生理盐水、无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每条染色体上DNA均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独特的双螺旋(分子)结构

(2).翻译(3).放射性或“3H”或“3H-丙氨酸”(4).丙氨酸有不同的密码子或“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转运丙氨酸的密码子也不止一种(5).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并检测各组小鼠的实验前血糖含量,分别注射等量的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糖含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血糖调节,考查对DNA结构、翻译过程的理解和验证性实验的设计,理解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1)染色体中的DNA均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均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具有独特的双螺旋(分子)结构,所以可以将酵母菌的16条染色体融合为1条染色体。

(2)tRNAYAla在翻译过程中可识别并携带丙氨酸,通过识别mRNA上丙氨酸的密码子,把丙氨酸运至核糖体中参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在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YAla活性时,将3H-丙氨酸与tRNAY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YAla,然后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若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放射性(“3H”或“3H-丙氨酸”),则表明人工合成的tRNAYAla具有生物活性;丙氨酸的密码子不止一种,识别并转运丙氨酸的tRNA也不止一种,将3H-丙氨酸直接放入含有tRNAYAla的蛋白质生物合成反应体系中,会发现不仅tRNAYAla携带3H-丙氨酸,还会发现另一种tRNA携带3H-丙氨酸。

(3)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验证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可进行是否注射胰岛素的的对照实验,并进行注射胰岛素前后的对比。

可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并检测各组小鼠的实验前血糖含量,分别注射等量的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糖含量。

【点睛】密码子、反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1)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

(2)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转运。

10.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有众多品系。

现将籽粒凹陷糊粉层有色和籽粒饱满糊粉层无色的两个纯合玉米品系杂交,F1全为籽粒饱满糊粉层有色,F1相互授粉,F2表现型及比例为籽粒饱满糊粉层有色:

籽粒饱满糊粉层无色:

籽粒凹陷糊粉层有色:

籽粒凹陷糊粉层无色=a:

b:

c:

d(a/b/c/d可能是包括0在内的任意值,且无遗传致死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亲本杂交后应收集并统计______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和母本”)上所结籽粒。

籽粒饱满和籽粒凹陷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F2的表现型比例(a:

b:

c:

d)可能有多种情况:

若____________(用a/b/c/d构成的数学公式作答)说明籽粒形状(饱满或凹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若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分别都符合分离定律,请预测F2的表现型比例并指出出现该比例应满足的前提条件(假设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①若a:

b:

c:

d=9:

3:

3:

1,应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a:

b:

c:

d=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满足上述①中的前提条件。

(3)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抗除草剂玉米,若某转基因玉米的二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成功整合了一个抗除草剂基因(T),该转基因玉米自交,理论上子代中抗除草剂个体(至少含有一个T基因)所占比例为______。

【答案】

(1).母本

(2).(籽粒)饱满(3).(a+b):

(c+d)=3:

1(或(a+b)/(c+d)=3或(c+d)/(a+b)=1/3或(c+d):

(a+b)=1:

3或3(c+d)=(a+b)(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5).2:

1:

1:

0(6).15/16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明确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依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1)籽粒凹陷糊粉层有色和籽粒饱满糊粉层无色的两个纯合玉米品系杂交,F1全为籽粒饱满糊粉层有色,据此可判断籽粒饱满糊粉层有色为显性性状,杂交过程中父本只提供花粉,母本提供卵细胞,玉米亲本杂交后应收集并统计母本上所结籽粒。

若籽粒形状(饱满或凹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则F2中籽粒饱满:

籽粒凹陷=(a+b):

(c+d)=3:

1。

(2)①若a:

b:

c:

d=9:

3:

3:

1,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亲本的基因型,F1产生含籽粒凹陷糊粉层有色基因和含籽粒饱满糊粉层无色基因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籽粒饱满糊粉层有色:

籽粒饱满糊粉层无色:

籽粒凹陷糊粉层有色:

籽粒凹陷糊粉层无色=a:

b:

c:

d=2∶1∶1∶0。

(3)若某转基因玉米的二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成功整合了一个抗除草剂基因(T),则两个T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该转基因玉米自交,理论上子代中不含T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抗除草剂个体(至少含有一个T基因)所占比例为15/16。

【点睛】验证遗传定律的方法和判断依据:

验证方法

结论

自交法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11.嗜热链球菌属于一种乳酸菌。

分离出优质的嗜热链球菌是酸奶工业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嗜热链球菌的有关分离纯化与鉴定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

从国家乳业技术中心获得混合发酵剂(含多种乳酸菌),用无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

第二步:

取等量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接种于Elliker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

选取疑似菌落分别穿刺接种于ABC三种糖发酵半固体培养基(成分及现象如下表)中培养,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

第四步:

将生化鉴定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进行扩大培养并保存。

成分(g)

胰蛋白胨

牛肉膏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溴甲酚紫

NaCl

琼脂

现象

A培养基

10

3.0

5.0

0.04

5.0

5.0

紫色变为黄色

B培养基

5.0

紫色变为黄色

C培养基

5.0

不变色

说明

溴甲酚紫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为深红色,而在酸性时呈现黄色。

2.将上述成分溶解,pH调为7,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第一步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步中,利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可根据菌落_______特征来选取疑似菌落。

(写出两点)

(3)第三步中,如果接种的疑似菌落确实是嗜热链球菌,根据生化鉴定现象归纳其代谢特点为:

利用_________(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作为主要碳源,并可以经____(无氧/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底物,且在代谢产物中一定有____(酸/碱/中)性产物产生。

NaCl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4)第四步中,如果要长期保存分离出的菌种常采用____的方法,并将其置于___℃冷冻箱中保存。

【答案】

(1).便于形成单菌落,利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将细胞分散,便于形成单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3).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凸起等(4).葡萄糖和蔗糖(5).无氧(6).酸(7).维持正常的渗透压、提供无机盐(8).甘油管藏(9).-2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考查对培养基成分、接种方法、菌种保存方法的理解和识记。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乳酸,使培养基表现为酸性,结合表中实验结果可判断嗜热链球菌的主要碳源,根据穿刺接种方法可判断其异化方式。

【详解】

(1)第一步中稀释的目的是降低菌体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