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833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19高考政治二轮练习精品书稿: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最新考纲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本课概览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______的观点和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__________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提醒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__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

提示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是由______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______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______作用。

(2)部分是______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________,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____________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__________;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__________;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____________;要求我们用________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高频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核心突破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含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

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3、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4、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联系的观点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个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这些对它影响和制约的事物就是它存在和变化的条件。

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功能就会不同,所以,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只有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7广东文综·33

2017新课标全国卷·19

2017广东单科·40

(1)

此考点主要采用主客观题的形式,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说明唯物辩证法联系的特征,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命题点1联系的客观性

训练1(2017·广东文综)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说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命题点2联系的特征

训练2(2017·广东单科)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误区警示

易错点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提醒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至于到底和什么事物相联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那么要从其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出发去具体分析。

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不能将“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两个根本不同的观点混为一谈。

训练3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之为“药源性致死”。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

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

这说明()

A、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的状态也不相同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们无法改变

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D、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高频考点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核心突破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

部分

区别

内涵

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和功能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方法论要求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联系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为整体

2.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和要素是相互区别的

①二者各有不同特点: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素具有个别性、局部性、多样性、差别性、不可分割性、不确定性。

②地位和功能不同:

系统有着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新功能。

(3)系统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①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能离开作为整体的系统而孤立地存在。

②当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尤其是关键性要素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引起系统整体功能状况的改变。

(4)方法论意义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

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

3、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条件性、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7浙江文综·28

2017重庆文综·30

2017安徽文综·37

(2)

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理解。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命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

命题点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训练4(2017·浙江文综)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那么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

这意味着()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训练5(2017·安徽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7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联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说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命题点2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训练6(2017·重庆文综)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

这说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误区警示

易错点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提醒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训练7《管子·兵法》中说:

“和合故能谐。

”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表达了()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界的收支平衡,从而导致大自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而全球气候变暖即是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能源(如石油、煤炭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2017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该议题历经艰难达成一致。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各国人民的长远发展。

3、规律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客观联系必然受到惩罚。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时,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所引起。

这说明()

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

B、任何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

C、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3、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通过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措施,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表达的认识论道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C、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能起指导作用

D、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4、2017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各国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分歧严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说明,温室气体已达到创纪录的浓度,提醒人们采取行动的紧迫性。

某校高三

(2)班同学商定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解读生活

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以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勇于实践

同学们普遍认为,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节能环保,低碳生活。

(2)请你至少列举三个以上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基本要求或具体措施,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1、对于近来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统称)发展面临的税费负担偏重、融资难等问题,2017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九项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国家之所以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从联系观来看()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②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④非公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电影《2018》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8》,以至有人怀疑:

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

假设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3、IPHONE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

这说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

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

C、人们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

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

4、要使园林显得生机勃勃,情趣幽逸,设计时必须坚持“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

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的理念。

这一设计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认识事物应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②系统优化要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在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中认识事物④价值选择要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基础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强化全省的海洋意识,按照陆海统筹原那么,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1)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思路是如何表达联系的观点的?

材料二2017年以来,山东省认真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并推广。

实施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强省。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哲理?

课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据此回答1~4题。

1、2017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了特大海啸,特大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

日本的核泄漏又使得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核安全问题,反思本国的

核电发展战略。

这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联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④联系具有条件性,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A、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

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

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漫画《同途异归》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联系是普遍的,存在于任何事物之间

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2017年1月18日,长春市上空出现三个太阳。

专家称,该现象为“幻日”,属于大气的一种光学折射现象,由于冬季云层比较高而且云层由冰晶组成,经过偶然的排列形成一种特殊形状的反射体,当阳光照射在这种反射体上产生折射,最终就会形成这种自然现象。

这说明,“幻日”现象()

①否定了客观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②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③表达了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④其本质和规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据此回答5~9题。

5、苏轼在《琴诗》中写道:

“假设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假设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说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整体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

材料表达的哲理是()

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②部分居于主导地位,部分统率着整体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④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下面漫画中所述地区在资源开发中的做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A、没有树立全局观念,缺乏整体意识

B、没有充分发挥局部的功能

C、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D、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

8、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

材料表达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②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表达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

这说明()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