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863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docx

精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8月)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2018.08.27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诗歌多义性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

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

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

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

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于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英国的恩普逊在其《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一书中,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的暧昧语、含糊语,固然有其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诗歌艺术的研究。

所谓多义并不是暧昧和含糊,而是丰富和含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词汇学的解释,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很,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

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

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感情的波澜。

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诗的情趣,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

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

可见,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另外,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

如果孤立地看,一个多义词固然有多种意义,但在具体运用的时候,一般说来,一次却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

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

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合的作用,“诗无达话”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自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歌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下列关于“诗歌的多义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取得多义的效果,变得丰富和含蓄,这说明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有相通之处。

B.诗人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抒情状物,并艺术地运用词语构成意象和意境,会使诗歌最终产生多义性的效果。

C.无论是诗人写诗时部分地强调或改变词义,还是读者读诗时因人因时体会不同,都会让诗歌中词语的意义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

D.人们读诗时会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的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论述了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的共通之处,以及二者的区别并以论述后一方面为主。

B.作者以恩普逊的书为例,一方面说明诗歌多义性研究与语义学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引出下文对二者区别的论述。

C.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从诗人创作和读者阅读两个方面,分析了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

D.文章最后两段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词汇学中词的多义性与诗歌多义性的区别,并论及二者的高下和优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普逊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的暧昧语、含糊语,不等于对诗歌艺术的研究,因此它不能作为研究诗歌艺术的一个角度。

B.与词汇学中用词时通常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不同,诗歌中的词要尽可能地有歧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从而使诗歌耐人寻味。

C.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中“凭栏”除有“倚靠着栏杆”之意,还会令读者有抑郁悲苦的联想,这就体现出诗歌的多义性。

D.“诗无达话”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歌因其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则是完全正确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奇医·奇方

张舟平

先生姓宋名华,幼时聪慧过人,饱读诗书。

十岁便随父习医,深得祖上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即成阿城名医。

宋先生的药铺开在阿城的东街上,号“一文堂”,意即有一文钱可求医问药,无一文钱也可求医问药。

药房门前大书一联: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宋先生怀有超绝的接骨医术。

无人就诊时,他就在后院练手功。

他将瓷碗砸成碎片和着胶泥装在一条布袋里,双手伸进去捏着,摸着,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

久之,那双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

遇到腰酸腿痛的,只需他轻轻一捏,便立时见效;折胳膊断腿儿的,一摸一捏也就接上了;有在别处断骨没有接好,到了宋先生手上,只见他冷观一眼,然后一个箭步冲上前,朝那坏腿弯膊处猛地一推,一提,一拉,一捏,眨眼功夫,就给弄好了。

就这样,宋先生每日坐诊“一文堂”,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

有时,也有人请他去出诊。

他从不要求来人为他配马备鞍,只骑着自家那头毛驴前去,嘚嘚嘚,洒一路清脆的蹄音,奔走四方,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这年秋天,日本鬼子打进了阿城。

原阿城驻防司令麻五摇身一变当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阿城第一号大汉奸。

一天夜里,宋先生正襟危坐在八仙桌旁捧读一本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突然,寂静的大街上传来一条游狗狺狺的惨嗥,似遭受了什么重物的捶击。

接着一串哒哒的马蹄声响过来。

随后,就有人跳下马,咚咚地砸门。

宋先生打开门,面前那人提着一盏马灯,影影绰绰一身军人打扮。

军人十分恭敬地问候宋先生。

宋先生垂眼一瞅,知道来人是已投靠了日本人的麻五的副官。

副官叫宋先生上马。

宋先生略一沉吟,说,是你家哪位姨太太不舒服吗?

副官说,是麻司令。

他老人家今晚就寝前不知怎么回事瘫软不能站立了,有劳先生去看看。

先生笑了,这就去吗?

副官一只手提着马灯,一只手紧按着腰间盒子枪的枪套,语气冷冷地,马上去!

宋先生扫了一眼副官,又微微一笑,说,好的。

先生说着便去后院牵出了他的那头小毛驴。

另一个伪军模样的人走过来,欲扶宋先生。

先生摆摆手,抓住鞍辔,腿一跨,很矫健地上了毛驴背。

走吧,他说,走吧。

宋先生是在子夜时分走进麻五的驻地的。

麻五在床上蛤蟆样哼哼着,见了宋先生,一连声说,先生救我,先生救我!

这阵儿只觉着浑身酥软,像没有骨头似的。

说着就要往起爬,竟是动不了。

宋先生乜一眼一摊稀泥样的麻五,上前看了看病情,说麻司令病得不轻呢,我给你开几剂方药吃吃看。

这里有两样药引子,是万万不可少的,你要务必弄到,方能见效。

说罢端坐到一张紫檀方桌前,铺开纸张,挥笔就是一剂方药。

药引子另纸附上,写的是:

石松籽五钱,夏枯草五钱。

三天后,麻五的副官骑着马又上“一文堂”来了。

其时宋先生正在药房配药,见到麻五的副官,宋先生也没放下手头的活,只散淡地问一句,麻司令的病好些了吗?

没有。

副官说,先生你开的药剂好像疗效甚微。

药理全对,怎能无效?

这就奇了。

宋先生放下手里的活,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家司令吃了枯草,可除草性;吃了松籽,当具松质。

怎会无效呢?

副官一脸茫然。

宋先生缓缓地说,麻司令他把药引子吃到哪儿去了?

当然是肚子里呀!

副官觉得宋先生的话有些愚蠢。

宋先生双手一拍,难怪不管用,我是要他把药引吃到心里去呀……

副官莫名其妙地去回话了。

当天,有人看见宋先生提着药箱,骑着毛驴去城外出诊了。

从那天起,阿城的人们再也没见过宋先生。

后来,有人传说,宋先生明里是个坐堂的郎中,暗里却在给城外赛虎岭上的抗日游击队供应着紧缺药品。

传说又说,麻五的副官那天回去将宋先生的话一五一十学说给麻五后,麻五当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五官扭曲得极可怕。

宋先生的那番话惹恼了麻五,他想暗害宋先生,但宋先生早已经参加八路去了。

传说还说,宋先生当了八路,一身戎装,一改书生派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带领除奸队干掉了狗汉奸麻五……

抗战胜利后,宋先生的名字和那张奇方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传统的传奇小说模式交代了人物的姓名、身份、成长经历,为下文具体描写这位奇医作了铺垫。

B.文中在表现宋先生的接骨神技时,用泥中拼碗训练肉中拼骨,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原理相同,有科学依据。

C.汉奸麻五突如其来的瘫软怪病,有巧妙的隐喻作用;而宋先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子,其实是暗讽麻五没骨气。

D.小说通过描写药铺的典型环境,比如“一文堂”的店名、门前大书的对联、“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等来烘托人物。

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位宋先生“奇”在何处。

(6分)

6.小说最后用人们的种种传说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1.6亿辆。

如果按照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的国际通行标准来计算,那么目前国内汽车停车位总需要量约2.16亿个。

而截至到2015年,我国传统停车位有6935万个,我国停车场供给缺口巨大。

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

(单位:

万辆,万个)

(图片来自《中国智慧城市》)

材料二

大白天,小区里车位空着,附近办公区停车却“一位难求”。

张斌在四川成都一处20多层的写字楼上班,楼下配建车位远远不够,为了抢车位,每天得提前1个多小时到公司。

如果选商业停车场,停一天要60多元,一个月下来停车费要花销1000多元。

最近,公司附近的小区满庭芳园出现了共享车位,“丁丁停车”就是一个共享平台,给居民车位安装智能车位锁,将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

打开“丁丁停车”APP上面的车场地图,张斌就可以获取空闲车位信息,并且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停车花费大大减少了。

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共享车位也成了一些创业公司的“金矿”。

目前,一线城市车位的平均价格在20万元左右,假设白天空闲8个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20万元的1/3。

如果能把这些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不仅能减少稀缺资源的浪费,也会给车位所有人带来收益。

(摘编自常钦《分担停车费划算了》)

材料三

近来,一些互联网平台在成都推广“车位共享”来缓解停车难的压力。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六个小区,调查发现“共享车位”虽然听上去很美好,但推行中却面临着四大难题。

其中一款较为成熟的共享APP上线一年半以来,认证的共享车位却仅有3000个。

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

①理念接受难。

据相关APP平台负责人透露,特别是成都一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的考虑,不会轻易打开车位“共享之门”。

②安全风险高。

虽然停车APP平台表示,愿意对营运过程中发生的车辆擦挂,给出最高1000元的补偿,以及车辆失窃最高10000元的补偿,但因为怕担责,很多物业方仍然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③物管服务压力大。

共享车位,就意味着物业要承担更多的事情。

④利益分配不理想。

有相关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车位共享需要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三方面的关系,目前的利益分配不够理想。

(摘编自涂文全《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

材料四

共享停车,具体怎么操作?

①个人或商业物业提前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

②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找到“共享停车”的板块,点击预定车位,系统就会按近远顺序给出可供选择的停车位。

③即到即停,即时计费。

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费用从手机自动扣除。

(摘编自闫枫《又一个行业要变天,共享停车真的来了!

》)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可知2007—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B.“丁丁停车”共享平台,将居民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

C.有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考虑,不愿接受共享停车理念。

D.有些人不愿将空闲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是因为没有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停车场的供给缺口很大。

B.材料二中张斌如果用“丁丁停车”,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一个月就比选商业停车场节省1800多元。

C.若个人或商业物业未能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客户需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预定车位方能找到停车位。

D.共享停车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这就给某些不想掏停车费的人以可乘之机。

9.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解决共享停车四大难题的基本途径。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戬(jiǎn),字天休,苏州吴县人。

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

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

举进士。

授太常寺奉礼郎。

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

判国子监。

权知开封府。

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注]藏禁书者,戬穷治之。

辞连宰相吕夷简等,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

既而士元流海岛,绌罚者十余人。

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

徙权三司使,复转运使考课格,分别殿最。

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钱塘湖溉民田数十顷,钱氏置撩清军,以疏淤填之患。

既纳国后不复治,封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

戬发属县丁夫数万辟之,民赖其利。

事闻,诏本郡岁治如戬法。

迁给事中,又徙永兴军。

建言:

“凡军行所须,愿下有司相缓急,析为三等,非急罢去。

”先是,衙吏输木京师,浮渭泛河,多漂没,既至,则斥不中程,往往破家不能偿,戬奏岁减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以劝民积粟。

迁尚书礼部待郎。

行边至镇戎军,元昊拥兵近塞。

会暮尘起,有报敌骑至者,戬曰:

“此必三川将按边回,非敌骑也。

”已而果然。

及疆事少宁,诏还,知永兴军。

知并州。

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戬不以闻。

诏遣使问其故,戬对曰:

“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

”有弃地曰草城川,戬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

初,兵兴,用不足。

河东行铁线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戬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

拜奉国军节度使,卒。

谥文肃。

(选自《宋史·郑戬传》,有删改)

[注]赇:

贿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B.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C.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D.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居注,是由史官撰写的关于皇帝的日常言行与生活的记录,作为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B.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类似现代的大学。

C.考课,朝廷依照法规,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依其表现,予以升职、赏赐。

D.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考试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戬不畏权贵,严厉治贪。

有小吏非法谋利,他穷追猛打,从宰相的儿子入手,牵出一大批人,最后包括宰相在内的很多人遭到惩处。

B.郑戬治理水利,造福百姓。

钱塘湖水利一度荒废,他征调人去整治,给百姓带来好处,皇帝下令州里每年按郑戬的办法治理钱塘湖。

C.郑戬判断力强,颇有主见。

他边境巡视时,有人报告敌人来了,他认为是自己人,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他对契丹与元昊交战淡定处之。

D.郑戬精明干练,为政务实。

他建言有关部门分清事情的缓急,不急的应取消;下面给京城运木材给人们带来困苦,他请求予以缓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

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

(5分)

(2)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

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

②登顿:

指上下山。

③合沓:

重叠聚集。

④顾刀环:

看刀上之环。

“环”与“还”谐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

D.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15.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

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第II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1月9日,朝鲜接受韩方举行会谈的提议,表明韩朝政府间会谈终于重启,此消息真是石破天惊。

②政协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终如始,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③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提醒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一定要重视复试,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功亏一篑。

④他对喜爱京剧艺术的青年学生关爱有加,热情帮助,不胜其烦地给他们说唱腔、教身段,任其录音录像。

⑤黄大年秉持“祖国的需要至上”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处心积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⑥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清末民初的线装书《千家诗》,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那些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一个难题在于推动协同创新、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限制、围绕大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

B.此次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供给侧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方面能否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是最重要的。

C.冰壶世界杯作为确定北京承办冬奥会后首个落地中国的冬季项目国际赛事,承载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积分赛的重要使命。

D.姚剧《王阳明》通过悟理、立功、治理社会等情节,以传记体的方式,揭示了他格竹、剿匪、传道讲学等文治武功的一生。

19.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下列选项中,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3分)()

①女士们、先生们:

②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

③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

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

⑤目前,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

⑥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一睹长城的风采吧!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人体所有的器官里,内脏处于骨骼和肌肉的重重保护之中,皮肤也有角质层作为屏障,只有眼晴,①。

这意味着,眼晴很容易丢失水分,也经常接触外来物质,如花粉、细菌等。

你可知道,在结膜内存在着杯状细胞和免疫细胞?

前者可以分泌粘液和水分,②;后者会想办法应对各种入侵物质,从而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三段论是以一个大前提(一般性原则)以及一个小前提(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引申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特殊化陈述)的过程。

请根据示例,判定题目所给的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写出序号,并依据示例的形式,写出正确结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5分)

题目:

假定:

(1)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2)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

(3)绝没有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

(4)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

请根据以上条件,判定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1)A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2)A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正确结论:

大前提:

小前提: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河北男子齐海亮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热爱骑行的他已经有10年的“骑龄”,全国各地他都去过。

说起带女儿的这次旅行,齐海亮说,常年忙着做生意的他在一次回家时,感慨女儿正在渐渐长大,决定要多陪陪她。

他希望将骑行中领略到的不一样风景分享给女儿。

去年9月4日,齐海亮带着4周岁多的女儿六一沿着中国边境线开始了骑行中国的旅程。

两个人,一条狗狗,一辆自行车,加上一个迷你“小房车”,越过山峰、走过江南、经过热带雨林,一路上虽遇到过风雨,经历过苦难,但女儿的世界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至今,父女俩已经走过1.3万多公里。

但对于带如此小的孩子骑行,网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入学考试语文答案

1.D(颠倒因果,“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的特征”是因,“人们读诗时会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果。

2.D(“并论及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