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922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爱生命 传染病及其预防.docx

关爱生命传染病及其预防

关爱生命,让爱充满人间”——《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南实验初级中学    侯学林    2010年8月11日12:

29

孙凤琴于10-8-1115:

26推荐教学设计新颖,分三个模块进行,把生活实例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交流。

刘光尧于10-8-1117:

02推荐依据课标,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推荐.

 

课标

要求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关注生活中常见传染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情感目标:

探讨传染病的危害,关注艾滋病等传染病。

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健康,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观念。

重点

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身边的事例来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各种常见传染病材料,课件,艾滋病宣传展板。

学生准备

搜集甲型H1N1传染病的相关材料。

关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家庭学校都采取什么有力措施。

 

第一板块:

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背景:

2009年H1N1甲型流感流行时期。

(一)教师活动:

设置情境,巧妙导入

1.XXX同学今天怎么没来上课啊?

他今天发烧,老师说甲流盛行时期,为保证同学们的健康安全,让家长带他去医院看病了。

2.你对甲型流感知识了解多少啊,为什么学校和老师都这么重视呢?

(二)学生活动:

领会新课意图,愉快参与课题

1.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甲型流感是一种传染病……

2.各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并积极进行回答。

3.明确本节课主要探究的内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主线:

大家都在关注学校门口的甲型流感专题展板,从里面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展板就是我为学校为每个学生制作的。

我们今天就看看这个展板里都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吧!

【分析】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源于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情境、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学生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正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并构建自己学习的目标。

(此外,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为学生、为学校做相应的知识宣传例如做展板、报告等,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营造学校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确定目标,筹划策略

(一)教师活动:

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

问题情景:

什么叫传染病?

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并结合甲型流感病毒解释什么是病原体,(病原体图)进而,根据展板中病原体的介绍,找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教师:

为什么说它是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通过什么传播途径传播的呢?

传染病还有其它类型,其它传播途径吗?

根据以前的知识基础,你能尝试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吗?

 

(二)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问题,积极动脑讨论交流。

 

【分析】教学目标宛如路标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是教学的起点与落点,而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分步达成教学要求的基本方式和多元互动过程,故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教材特点、《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其中,立足学生实际是关键,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追问,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不可割裂;可与学案同步投放,也可导入课题后与学生互动投放,还可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有目标意识。

 

第二板块: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

一、诱思探究,互动求知

教师:

仅有传播途径的环节,能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吗?

还需要有哪些环节呢?

举例练习:

甲型流感流行的三个环节,结核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甲肝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二、创设探究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教师:

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如何阻止传染病流行起来呢?

学生:

 根据平时感冒经历,甲型流感期间家庭、学校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说出:

打针吃药、消毒、勤洗手、隔离病人……

教师引导,这些措施是针对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的。

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总结出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巩固练习:

1、结合展板中插图,考虑属于那种预防措施。

 

2、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搜集到的身边老师等采取的各种操作思考分别属于那种预防措施。

 

【评析】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亲眼看到或感悟到;根据情境提出的问题也应让学生通过思考或讨论能够领悟到;值得注意的是,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情境呈现后,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第三板块:

适时交流成果,对知识进行梳理

 

(一)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归纳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学生活动:

自我演练升华,归纳整合提高

1、依据学案中“知识运用,实践创新”中问题的设置,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活学活用。

2.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可根据新知识的主干,构建出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结构形式)。

3.梳理思路,归纳方法

①区分传染源、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概念。

②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解决一些具体的事例。

③针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评析】新课程的实施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驱动自己的学习动机机制、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所以,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来增长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

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第四板块:

课外延伸、拓展学习

1.结合世界“艾滋病日”向学生介绍艾滋病等传染病知识。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正常交往途径不会被传染,使学生摆脱社会上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培养健康的积极的一颗关爱之心。

2.设计小活动:

准备:

(图)寄托祝福和心愿的圣诞树(材质,吹塑板);彩色小图钉若干;红色彩条制成的象征艾滋病的标志,用彩色小图钉穿过标志中心。

在温馨的《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曲中,学生自发的将寄托关爱的红丝带钉在圣诞祝福树上。

(去年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全部有秩序的把红丝带悬挂到祝福树上,印象深刻)

在充满温馨和爱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

 

【评析】在课堂临近结束时,注重知识的发展延伸,让学生站在新的知识水平上重新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想探究与之相关的哪些问题?

”拓宽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激励学生进行课下的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收获同时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没有传统的小结或者布置作业结束本课,而是在情感升华,充满爱的氛围中结束。

让此时此刻的感受永远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