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9034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 实验及实验设计.docx

浙江省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实验及实验设计

高三生物高考专题复习实验及实验设计

一.教材实验

(一对教材实验内容的识记

这类对教材实验内容的再现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做过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器具、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现象等的掌握情况。

例1(2004·广东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

(二对实验原理的分析与应用

这类试题不是教材实验的机械重复和再现,但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教材实验的,考生需将学习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新的实验情境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例3.(2004·广东某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时,若要进一步确认这些细胞是否为活细胞,请你为该同学介绍一种判断方法。

简述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并说明该方法能判断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的理由。

例4.实验室有2瓶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由于不慎丢失了瓶上粘贴的标签,请你用活细胞作材料设计一个鉴别的方案。

材料:

2瓶质量分数均是30%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色洋葱鳞片叶,清水。

用具:

刀片、滴管、载波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结果预测:

(表示在坐标内

二拓展性实验

(一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以实验为背景,通过图、文、表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实验情境,要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解读、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等,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腺粘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

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粘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验假设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脱氧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粘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

为什么?

例6.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3~9的盛有等量

过氧化氢(H202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oC温度。

结果每个试管都

产生气体。

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

两次实验

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请据图回答:

(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

(1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相对值最低点位

于同一直线上?

(3B是第次实验的曲线,理由是。

(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热处理,再进行第3次试验,结果是

其原因是

(二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这类试题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者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去分析和预测实验的可能结果,一般是从已

知去推未知。

例7.前苏联科学家V.S.Chardakov设计的简单有效的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组织水势

的方法。

(如下图

说明:

①a、b为一组,同组试管内溶液浓度已知并相等。

建立多个组别,并形成浓度梯度。

②a试管溶液中放置植物组织,b试管溶液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

略不计。

③从b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小心地滴到a管中,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溶液小滴将漂浮在无色溶

液上面;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溶液小滴将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

查达科夫法测试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方法简单,易于观察,很适宜在田间应用。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第一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则进行第二步操作时发现

蓝色小滴往下沉。

(2如果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二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往下沉,实验应该如何进行下去?

(3实验进行第一步操作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约5-15min进行,以减少误差,因时间长而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

(4尽量利用不切伤的组织进行测量,否则也会产生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于

而产生的。

例8.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将某种细菌引到不同的琼脂平板上,然后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并加盖

(1解释4号和5号琼脂平板上实验结果及产生的原因:

①4号琼脂平板原因。

②5号琼脂平板原因

(2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3号琼脂平板Q和P区域也长出菌落。

请先推测可能的原因,

然后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三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还可以通过对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与结论的分析与评价的方式来考查。

这也是近几年来高考的常见类型例9.(2004.北京)一种主要利用地下茎繁殖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高度10m、50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

在同一生长发育阶段,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生长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生长的野菊株高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显著变矮。

为了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春天将海拔高度500m、1000m处的同一发育阶段的野菊幼芽数株,同时移载于海拔高度10m处。

②第二年秋天,测量并计算野菊的平均株高,记录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密,缺乏对照,说服力不强,你的意见呢?

如果你认为有对照组,请写出对照组;如果你认为没有对照组,请设计对照组。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直观,便于结论的推导,常将有关数据列成表格,请根据题意设计合理的表格以记录该实验的数据。

(3)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移栽至海拔高度10m处的野菊株高与原海拔高度处的原地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说明。

②移栽至海拔高度10m处的野菊株高与海拔高度10m处的原地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说明菊株高高,说明。

③移栽至海拔高度10m处的野菊株高比海拔高度10m处的原地野菊株高矮,比原海拔高度处原地野6

(四)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实验设计,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也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当前教学改革特别是考试改革的要求,因此是一类很好的题型。

从解题技巧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了解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分析。

实验方案设计:

完善设计型、完全设计型1.完善设计型

(1)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例10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用具:

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实验步骤:

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冷却到室温(26℃)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实验记录:

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右图)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pH时间(s)②③④⑤

(2)实验结论:

(3)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

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

pH=58pH=67pH=76pH=87.5

(1)完成实验步骤:

7

(2)评价和纠正给定实验步骤例11.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根据已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了如下实验方案。

你认为该方案存在哪些问题?

1.用恒温水浴锅、烧杯和铁架台调好水浴装置。

2.将量好的酶溶液和天平称取的蛋白质块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一定时间,使试管内外温度一致,再将酶溶液和蛋白质块(将鸡蛋煮熟后的蛋白部分切成的小块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蛋白质块消失所需的时间。

3.将酶溶液改成等量的蒸馏水,重复步骤2,并注意与步骤2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行对照实验。

4作好观察记录。

2.完全设计型例12.现提供新鲜柑桔60个,塑料桶篮数个,松树针叶适量,蒸馏水、清水、无色透明保鲜袋若干,医用APC(保鲜剂、温湿计、台式天平、量筒和空调机等。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在室温24C的条件下,探究松树针叶是否有保鲜作用。

o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