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9188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9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docx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

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所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来源,而且还是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

培训教育网页的出现和发展也正给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便捷而有效的在线学习的平台。

本毕业设计是基于Web的网站,使用JSP技术平台搭建服务器;后台数据库采用了成熟和兼容性好的MySQL。

本毕业设计使用微软的MySQL构建了培训教育网页的数据库。

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个人注册、登录以及留言等。

论文论述了系统的开发背景和设计目标,并对系统开发所采用的技术进行相应的简单介绍。

在系统分析中,对系统的模型进行简单分析,明确系统的操作流程,并对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在目前的条件下,开发留言板信息管理系统是可行的。

在需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

接着对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模型设计,包括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

本文以培训教育网页建设为例,系统介绍网页的需求、系统分析及设计方案,最终并给出JSP技术实现网页的过程。

关键词:

网站;JSP技术;Java;数据库;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rainingeducationwebpage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to our lives are constantly affecting and changing our lives. Networks provide to us is not just a source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more is a mutual exchange of space.

The emergence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webpage, and development are to the vast number of learners, providing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Web site. Technology platform using JSP  build server. Background database, and compatibility with a mature good My SQLGraduation built using My SQL. Graduation main function are:

 individual registration ,login and message etc.

Thepaperdiscussesthebackgroundofdevelopmentofthesystemandthedesignofthetarget,andintroducestheteckniquewhichusedtodevelopsimply.Intheanalyseofsystem,proceededthesimpleanalysistothemodelofthesystem,madesuretheoperationprocessofthesystem,proceedtheanalysetothesystem,ensurethatunderthecurrentterm,developingMessageBoard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isfeasible.Atthefoundationofrequirementwiththeanalyseresult,proceedingtheprovidingofthefunctionmoduleofthesystem.Follow,designingthedatabasemodel,includingthedataflowdiagram,entityrelationdiagramanddatatables.Inthispaper,buildingpersonalwebsitesasanexample,thesystemdescribesthesiterequirements,systemsanalysisanddesign,andgivesthefinalprocessofASPtechnologysite.

Keywords:

Website;JSPTeaching;Java;DataBase;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现在,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工作像以往一样准备讲课稿,像以往一样按照约定的时间上课。

所不同的是:

上课的地点不再是集中的固定的现实地点(比如培训中心的固定班级)而是单位在这个网络系统平台上开设的固定班级,一个网络班级。

上课的内容仍然是教师备课好的内容,只需要将讲课稿文件“打开”到讲课板上,整个网络班级的学员都能异地看到内容,当然前提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登陆到了该班级。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报读你单位开设的课程,免去了劳途奔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极大的增加了学习的方便性,同时不乏现场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教育品牌,招生和授课不再受地点限制,可以拓展整个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源市场。

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教学方式。

同时网络以其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符合国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对学习环境提出的要求。

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来看,定义网络教学要从学习方式分析入手。

网络教学的狭义定义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

它的教学活动组织要在传统的课堂、网络等方面同时展开。

如今中国社会的学生大多个性鲜明、思想独特、富于创新。

纵观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我们会发现,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的缺乏,教学形式的古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家长与孩子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三角平行关系,已经严重制约了今天孩子的学习的发展。

据统计,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不是因为所学习的内容,而是学习这些内容的整个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统学习中的古板,输灌式的学习形式,而非课本中的学习内容。

而网络和教育的结合,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帮助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网络教学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新颖,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他满足了学生希望主动参与掌控自己学习的心理需求。

(2)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3)学习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丰富孩子的视野。

(4)学习的随机性,可以让孩子在遇到学习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查缺补漏,不遗留学习问题。

(5)学习的便捷性,网络提供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孩子以不同学习形式进行学习,同时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觉得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6)学习的公平性,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现在在什么学校学习,无论你在这之前学习成绩如何,只要你进入到网络学习的平台,就可以享受公平的学习机会。

(7)师资力量雄厚,保证学习内容的权威性,学习效果的可靠性。

(8)是家长和老师的好帮手,网络教学提供了一个把学生—家长—老师结合在一起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帮助老师、家长、孩子解决好各自的问题。

比如:

师生比例失调,老师照顾不过来;学生不好意思问老师;家长辅导不了孩子等等。

1.2教学网页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网页作为网站的表现形式,随着网站的诞生到后来这股旋风席卷全世界,网页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伴随着网页的发展,一些制作网页技术也应运而生。

1.2.1国外研究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早已应用网络媒体进行网络教育,网络教学已逐渐成为国外大学、中学乃至小学的重要教学形式。

美国早年就开始实施“第二代Internet(NGI)计划”,使连接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高速网络比原有的Internet快100-1000倍。

1988-1997年,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使美国600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快速校园网并联上Internet,开发了30多门完整的信息化课程。

美教育部支持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建立了一个容纳900个教案的图书馆,并利用全国性的专家网和数据库来解答教育者提出的问题。

到现在为止,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联上Internet。

在网上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虚拟学习情景,研制网上虚拟实验室,探索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等等,美国的网络教育发展得相当成熟。

英国拟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E.University”计划,要整合英国各大学的力量,建立一个网上大学,向全球提供网络远程教育。

到2002年,全英国的大中小学就都能联网学习。

德国教育科技部与电信部签署了一份关于在三年内使10000所学校联网的协议。

同本在1996年就推出了全国教育网络化战略,实施“100所中小学联网”实践研究,使每间教室连通Internet,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千所以上的学校建立校园网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实验。

马来西亚、新加坡也都拟定了教育信息化计划,拨出专款实施网络教育工程。

1.2.2国内研究状况

在国内许多专家看来,网页未来很可能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网络、应用和服务融合

今后网络的发展将由应用服务主导,由智能终端将各种应用叠加起来,叠加之后网络对应地要做到服务的融合,而服务的融合则会推动网络的融合。

   

(2)计算机系统重新整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包括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前在计算机里面做的东西会慢慢拿到网络上做。

  

(3)网络进行整合

以前网络的层次分得很清楚,是完全分开的。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前没什么关系的技术也会融合在一起,比如说,以前光是光、路由是路由,现在随着新的技术出现,比如路由技术,变成了光的IP转换。

(4)计算机系统结构改变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带宽越来越宽,网络一样可以有总线,就是说,CPU——外设、CPU——内存中间的总线功能是网络可以实现的,这个改变带来的好处是出现新的概念:

虚拟系统总线。

虚拟总线可以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虚拟化,共享会更理想。

将来计算机本身也会变,现在很多设备本身就在改变,比如把外设拿出来,但没有把内存拿出来。

以后会达到把内存拿出来,已经有一些新的技术往这个方向走了。

当然,出现的问题有很多,网络教学系统到现在为止发展不是很好。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在网络教学系统上的组织形式没能让它们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课件上不应该只是课件下载而已,而是一个知识库,根据知识点组织起来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也不是简单数字化的数据库,而是已经把各个知识点关联起来的知识库。

(2)网络教学系统在交互设计上陷入了瓶颈。

在交互设计上,国内很多网络教学系统都只是停留在留言板答疑的水平上,并没有把Web2.0[1]的理念融进去。

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很多教学单位或个人并没有真正把网络教学系统重视起来,而是简单的把它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想法到了网站设计者那,当然也就不会设计出多好的网络教学系统来了。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上,是不能忽略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在网络教学系统上缺乏一种评价策略。

目前,我国相关的研究也只局限于介绍评价方法、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如何量化调查结果等。

至于具体的评价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还是空白,而这些在国外已经开始建设这一评价体系[9]。

即使在美国等网络教学发展较完善的国家,通行的认证原则也是一些定性的指导思想[10],进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就是为了促进网络教学系统不断改进质量,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

1.3课题内容

建设一个基于培训的教学网页,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方便学生对课程的不定时,不固定地点学习。

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效性。

教师在这个培训教育网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对该网页中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维护。

同时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培训效果,总结培训经验。

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要听取学生建议,寻找和运用一种较适当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以达到最终的培训目的。

1.4课题研究的目的

现在网上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绝大多数培训机构是针对学生来开展,通过网上培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网上培训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弥补学校学习资源不足的缺点。

同时网络培训能够增加我们跟更多人交流的机会,更多的交流能够促进我们不断的进步,并融合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短处,认识自己;它为我们提供了倾听来自不同立场的声音渠道;设想我们的网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个人培训学习的网页,这些培训网页都处在同一个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时,不管你是否在线,我们可以通过网页留言板进行交流。

你也可以在你的个人学习网页上发布一些公告或是学习心得、需求的文字信息等,其它同学通过浏览你的个人网页就能够知道你的情况,及时的交流。

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解决了一些同学因为路途远,交通不发达,家境困难失学等因素引起的学习问题。

此次培训教育网页的设计的目的就是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能够继续学习,获得与其它同学一样的受教育机会。

1.5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

该培训教育网页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硬件方面需要联网PC机一台,还有关于网页开发、JSP[2]、MySQL等方面的参考书籍,这些书籍可以从图书馆借阅。

技术可行性。

该培训教育网页是一个可视化的页面,主要作用是将一些教程、课件发布到网站上,以供学生学习所用,并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

该网页主要是用DreamweaverCS6[2]开发,用JSP[10]实现可视化界面,用MySQL实现用户的注册、登陆、留言。

开发可行性。

该网页开发工具为DreamweaverCS6[7],开发平台为WindowsXP下的MyEclipse编程环境,后台数据库使用MySQL[5]。

 

第二章教学网页相关技术和工具简介

2.1JAVA介绍

Java[20]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

Java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个人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

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一方面用Java可以实现HotJava浏览器显示Java的魅力:

跨平台、动态的Web、Internet计算。

因此,Java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均支持Javaapplet。

另一方面,Java技术也不断更新。

Java平台由Java虚拟机和Java应用编程接口构成。

Java应用编程接口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标准接口,可分为基本部分和扩展部分。

在硬件或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一个Java平台之后,Java应用程序就可运行。

Java平台已经嵌入了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

这样Java程序可以只编译一次,就可以在各种系统中运行。

Java应用编程接口已经从1.1x版发展到1.2版。

常用的Java平台基于Java1.4,最近版本为Java1.7。

与传统程序不同,Sun公司在推出Java之际就将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

全球数以万计的Java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Java软件必须相互兼容。

“Java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Sun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

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

Sun公司对Java编程语言的解释是:

Java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2.1.1JAVA语言特点

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C++语言。

Java是一个纯粹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

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运算符重载、多重继承等特性,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担忧。

在Java发展过程中,Java又引入了泛型编程、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

Java不同于一般的编译执行计算机语言和解释执行计算机语言。

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二进制字节码,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

从而实现了“一次编译、到处执行”的跨平台特性。

不过,每次的执行编译后的字节码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

编辑Java源代码可以使用任何无格式的文本编辑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可以使用记事本程序。

2.2JSP介绍

1998年,JSP[19,21](JavaServerPages)技术问世。

这是以美国的Sun公司为首推出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JSP[22,23]技术与ASP[3]技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是在传统的HTML页面中插入Java代码和JSP标记来实现的。

JSP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下进行系统的部署和运行。

由于Java语言是一种完全面向对象的可移植的编程语言,使用它进行的系统开发具有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优点,代码在一般的情况下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

但是,JSP[4]技术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为了极大的实现跨平台的特性,使得产品的复杂度会急剧增加。

该技术为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Web[6]页面提供了一个简捷而快速的方法。

JSP技术的设计目的是使得构造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更加容易和快捷,而这些应用程序能够与各种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浏览器和开发工具共同工作。

JSP规范是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交易系统、以及开发工具供应商间广泛合作的结果。

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html)中加入Java程序片段(Scriptlet)和JSP标记(tag),就构成了JSP网页(*.jsp)。

Web服务器在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片段,然后将执行结果以HTML格式返回给客户。

程序片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以及发送email等等,这就是建立动态网站所需要的功能。

所有程序操作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网络上传送给客户端的仅是得到的结果,对客户浏览器的要求最低,可以实现无Plugin[8],无ActiveX[9],无JavaApplet[11,12],甚至无Frame[2]。

2.2.1JSP的特点

JSP技术在多个方面加速了动态Web页面的开发:

(1)将内容的生成和显示进行分离:

使用JSP技术,Web页面开发人员可以使用HTML或者XML[13]标识来设计和格式化最终页面。

使用JSP标识或者小脚本来生成页面上的动态内容。

生成内容的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JavaBeans[14]组件中,并且捆绑在小脚本中,所有的脚本在服务器端运行。

如果核心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Beans[15]中,那么其他人,如Web管理人员和页面设计者,能够编辑和使用JSP页面,而不影响内容的生成。

在服务器端,JSP引擎解释JSP标识和小脚本,生成所请求的内容,并且将结果以HTML[16]页面的形式发送回浏览器。

这有助于作者保护自己的代码,而又保证任何基于HTML的Web浏览器的完全可用性。

(2)强调可重用的组件:

绝大多数JSP页面依赖于可重用的,跨平台的组件来执行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更为复杂的处理。

开发人员能够共享和交换执行普通操作的组件,或者使得这些组件为更多的使用者或者客户团体所使用。

基于组件的方法加速了总体开发过程,并且使得各种组织在他们现有的技能和优化结果的开发努力中得到平衡[8]。

(3)采用标识简化页面开发:

Web页面开发人员不会都是熟悉脚本语言的编程人员。

JavaServerPage技术封装了许多功能,这些功能是在易用的、与JSP相关的XML标识中进行动态内容生成所需要的。

标准的JSP标识能够访问和实例化JavaBeans组件,设置或者检索组件属性,下载Applet[17],以及执行用其他方法更难于编码和耗时的功能,通过开发定制化标识库,JSP技术是可以扩展的。

并且,以后第三方开发人员和其他人员可以为常用功能创建自己的标识库,这使得Web页面开发人员能够使用熟悉的工具和如同标识一样的执行特定功能的构件来工作。

JSP技术很容易整合到多种应用体系结构中,以利用现存的工具和技巧,并且扩展到能够支持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

作为采用Java技术家族的一部分,以及Java2[18]的一个组成部分,JSP技术能够支持高度复杂的基于Web的应用[9]。

2.2.2JSP知识体系和技术原理

JSP是一种基于Java的脚本技术。

在JSP的众多优点之中,其中之一是它能将HTML编码从Web页面的业务逻辑中有效地分离出来。

用JSP访问可重用的组件,如Servlet、JavaBean和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

JSP还支持在Web页面中直接嵌入Java代码。

可用两种方法访问JSP文件:

浏览器发送JSP文件请求、发送至Servlet的请求。

1998年,JSP技术问世。

这是以美国的Sun公司为首推出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JSP技术与ASP技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是在传统的HTML页面中插入Java代码和JSP标记来实现的。

JSP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下进行系统的部署和运行。

由于Java语言是一种完全面向对象的可移植的编程语言,使用它进行的系统开发具有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优点,代码在一般的情况下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

但是,JSP技术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为了极大的实现跨平台的特性,使得产品的复杂度会急剧增加一。

(1)JSP文件访问Bean或其它能将生成的动态内容发送到浏览器的组件。

当Web服务器接收到一个JSP文件请求时,服务器将请求发送至WebSphere应用服务器。

WebSphere应用服务器对JSP文件进行语法分析并生成Java源文件。

Java源文件的生成和编译仅在初次调用Servlet时发生,除非已经更新了原始的JSP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WebSphere应用服务器将检测所做的更新,并在执行它之前重新生成和编译Servlet[10]。

(2)发送至Servlet的请求生成动态内容,并调用JSP文件将内容发送到浏览器。

该访问模型使得将内容生成从内容显示中分离出来更为方便。

WebSphere应用服务器支持HttpServiceRequest对象和Http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