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9326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科版)

  

  第九《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文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学习本生字、新词。

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点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红军战士夺桥时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时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三)熟读文,初步了解文内容。

  教学重点

  

(一)初读文,了解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分段,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夺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

还知道本文所记叙的中心事是“飞夺泸定桥”。

文是以中心事来命题的。

  从题上看,你认为文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从题目上看,应该先写谁向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夺桥,然后写怎样飞夺泸定桥,最后写出夺桥的结果。

  

(二)介绍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出示挂图),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

193年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

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大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花费多少日子啊!

70多年前,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贻误战机而全军覆灭,成为千古恨事。

能否及时渡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

蒋介石曾扬言,让红军到大渡河,作石达开第二。

所以一桥系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三)教师范读文。

  老师读文,同学边听边认真思考,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检查预习。

  .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本生字较多,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如:

“撤”h6、“召”zh4是翘舌音,要提醒学生读准,特别是“召”字声调是四声,容易读成平声。

  “援”字的右边易写错,写成“爱”;“键”和“健”易混,从字义中加以区别;“撤”的中间是“育”易写成“”;“榴”的右边笔画较多,提醒学生共有10画。

  3.查字典或结合文内容解释词语。

  天险:

自然形成的险要地方。

  阻拦:

阻止、拦挡。

  增援:

增加人力、物力来支援。

  妄想:

狂妄地打算。

  诡计:

狡诈的计策。

  关键:

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击溃:

打散、打垮。

  阻击:

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的进攻、增援或逃跑。

  索性:

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疑心:

怀疑。

  瓢泼:

形容雨大得像用瓢向下泼一样。

  宿营:

军队在行军途中或战斗之后住宿。

  心惊胆寒:

形容令人十分害怕。

  直泻:

直直地向下急流。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极大,好像要把耳朵震聋了。

  工事:

保障军队发射火力和隐蔽安全的建筑物。

  疯狂:

发疯,比喻猖狂。

  霎时:

极短的时间。

  突击:

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而迅速的攻击。

  千钧一发:

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号召:

召唤(群众共同去做某一事)。

  奋不顾身:

奋勇向前,不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

顾,注意,照顾。

  狼狈: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英勇:

非常勇敢。

  浩浩荡荡:

水势广大的样子,借喻声势壮阔广大。

  奔赴:

奔向定好的目的或目标。

赴,前往。

  前线:

作战时双方军队接近的地带,跟“后方”相对。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

近义词:

  挺进——跃进   防守——镇守

  阻拦——阻挠   增援——支援

  妄想——妄图   诡计——阴谋

  击溃——击退   索性——干脆

  疑心——怀疑

  反义词:

  湍急——缓慢   密集——稀疏   胜利——失败形近字: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再根据字义组词。

  援(支援)     键(关键)

  暖(温暖)     健(健美)

  撤(撤兵)     瓢(瓢泼)

  撒(撒手)     飘(飘扬)

  链(表链)     泻(倾泻)

  涟(涟漪)     泄(泄气)

  榴(石榴)     召(号召)

  溜(溜冰)     沼(沼泽)

  钧(千钧一发)  狈(狼狈)

  均(平均)     坝(堤坝)

  赴(奔赴)     赶(追赶)

  (五)理清结构。

  .读文,了解文内容。

  2.细读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分段,并概括段意。

  这篇文讲述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事,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在分段过程中有不同意见,只要有道理就行。

本文既可以分成三段,又可以分成四段,还可以按五段来分。

  三段:

第1自然段为一段。

  第2~8自然段为第二段。

  第9自然段为第三段。

  四段:

第一段

(1)

  第二段(2~)

  第三段(6~8)

  第四段(9)

  五段:

第一段

(1)

  第二段:

(2)

  第三段(3~)

  第四段(6~8)

  第五段(9)

  这里按五段分法学习。

  第一段

(1) 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泸定桥。

  第二段

(2) 讲红四团

  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段(3~) 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段(6~8) 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段(9) 讲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六)作业。

  .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文。

  教学反思:

  第二时

  教学目标

  

(一)讲读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点

  

(一)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一)理解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题《飞夺泸定桥》,想一想“飞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神速,像飞一样攻下的意思。

  “泸定桥”什么样?

请一名同学读文第6自然段。

  通过读这部分,让学生初步感受泸定桥的险及周围环境的恶劣。

这座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从几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的?

学生默读、体会。

  (泸定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险,书中称之为“天险”。

  从三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它的险:

桥上人走过去像在荡秋千;桥下叫人心惊胆寒,是从河水的色彩、气势和声音来突出的;桥对岸敌人的两个团已经筑好了工事,时刻准备堵截红军战士。

  齐读这部分,读出它的险。

  

(二)讲读第1自然段。

  这样危险的泸定桥,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呢?

自由读文第1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后,画出重点词句,加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红军北上抗日要渡大渡河,河水湍急,两岸高山峻岭。

只有一座铁索桥——泸定桥。

“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

)(板书:

北上抗日 必须夺桥)

  (三)讲读2、3自然段。

  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指名读2、3自然段。

其他同学思考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画下来。

教师边提问题边板书:

(飞夺)

  出示幻灯:

  什么是关键?

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关键的意思是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

  第一句话强调抢在前面的重要性,要突出抢时间是胜利的保证。

  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词语。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距离120公里。

敌人两个旅的援兵也同时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即:

时间短,路程远,敌有援兵,必须抢时间。

  这里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可以画简图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

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懂得抢时间的重要性。

简图如下:

  (板书:

抢时间)

  (四)讲读4、自然段。

  默读4、自然段。

思考:

红四团的战士们是怎样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

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的?

分别用“—”和“~”画出来。

  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画批加深对的理解,经过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点拨体会的中心。

  重点点拨:

把敌人抛在后面,“抛”字是什么意思?

“抛”说明抢时间取得了胜利。

  困难:

①饥饿和疲劳;②对岸出现敌人火把;③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

①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②摸黑冒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④高声答话智斗敌人;⑤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

  指名分句读文。

两名同学,一个只读“困难”的句子,另一个读“克服”困难的句子,交替进行。

要求读出语气。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呢?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红军战士具有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五)讲读6~8自然段。

  到达了泸定桥,我们随同红军四团战士们再看一看这天险大渡河,齐读第6自然段。

  出示投影片或小黑板,解决后思考、练习3

(1)。

  (这些词语突出了泸定桥的“险”,它是极不容易通过的。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详细地描写泸定桥的险?

  让学生认识本自然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对中心思想的作用。

这部分突出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反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这就是环境描写对中心的衬托作用。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这里的“飞”字与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意思不一样,这里的“飞”的意思是“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快的意思。

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插上翅膀飞过去。

  红四团的战士们,面对滔滔江水,面对疯狂的敌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向天险大渡河发起总攻。

自由读7、8自然段。

  想一想:

红四团的战士是怎样攻天险的?

画出表示夺桥动作的词语。

  教师边提出问题边板书:

(攻天险)

  (拿着 背着 带着 冒着 攀着 冲到 穿过 冲进 搏斗)

  指导学生抓动词深入内容,理解体会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板书: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

  什么是“千钧一发”?

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的时刻?

  (“千钧一发”的意思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

  突击队员刚冲到对岸,敌人在桥头放起大火,突击队员被大火包围,形势万分危险,所以称之为千钧一发的时刻。

  出示投影片或录像演示攻天险的内容。

  结合画面说一说红军战士是怎样攻夺天险的?

  这部分是的重点部分,但仅仅几个动词难以表示出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战士们奋勇杀敌人的战斗情形,很有必要放录像片或投影片,补充必要的战斗场面,加深学生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读出战斗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斗争精神。

个别读、齐读相结合。

  (六)讲读第9自然段。

  红四团的战士们英勇夺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又

  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奔赴抗日最前线。

齐读第9自然段。

  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首尾呼应。

第1自然段决定夺取泸定桥,结尾渡过天险大渡河,奔赴抗日前线。

这样结构十分严谨。

  (板书:

渡过天险,奔赴前线)

  (七)总结文。

  看板书,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总结的写作方法。

“按一定的顺序写”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通过板书引导学生,了解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起因:

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经过:

抢时间、攻天险。

结果:

渡过天险,奔赴抗日前线。

)通过“抢时间,攻天险”这部分内容,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八)解决后练习第4题。

  指导用带点词造句。

  ①理解“关键”、“千钧一发”的词义;②读词所在的句子,并体会在其中的意思。

举例:

  关键:

上专心听讲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千钧一发:

在洪水将要冲塌王大伯家房屋的千钧一发之际,是解放军战士把王大伯抢救了出来。

  (九)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第十《丰碑》教案

  第一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整体感知文内容;

  3.深刻领会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海拔XX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这节,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文“丰碑”。

(教师板书题)

  

(二)教师范读文

  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文

   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文。

   3.投影本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丰碑:

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袭击:

本指出其不意的打击。

   恶劣:

非常不好,很坏。

   严峻:

严肃、严厉。

   覆盖:

遮盖。

   晶莹:

光亮而透明。

   冰坨:

成堆的冰块。

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

  安详:

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

   考验:

通过具体事、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

   镇定: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再读文,思考:

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1)在整篇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2)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

(或:

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研究问题

  1.自读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

(抓重点词:

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

  

(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

  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

  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

(天气冷,装备差。

  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

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

(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

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

  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

(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

  (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

  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①句子对比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

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

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教学反思:

  第二时

  教学目标:

  .结合对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文

   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

   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

   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

  

(二)学习写作方法

   1.快速浏览文,体会:

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

  (三)总结

  分小组讲自己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

  (五)布置作业

  .熟记本的生字。

  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五

  草地夜行

  教材简析

  这是《红军长征回忆录》中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红军老战士寻找到掉队的红军小战士“我”,为了帮助“我”赶上大部队,在出现险情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突出了老战士为了革命,为了他人,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设计理念

  由有感情地朗读引出理性的思考,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学习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幸福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文,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认识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在本文中的读音,积累相关词语。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理解文内容,体会通过对环境、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教学时间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教师简介背景:

过草地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到处笼罩着迷蒙的浓雾。

最可怕的是在每一块草皮下面都可能是深不见底的泥潭,一不小心陷进去,很快就会被吞没。

那里的气候十分恶劣,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大雨倾盆,时而冰雹骤至。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就是70年多前在这种环境下发生的感人故事。

(板书题)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

  默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感知大意。

  三、阅读文,引出重点

  学生自由朗读文第1、2自然段,找出小红军在行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的。

  板书:

困难重重一步一挨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老红军和小红军之间的对话(第3~10自然段),找出令自己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

  

(1)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

  请为大家读一读。

  

(2)老红军见到“我”为什么大声嚷?

是批评“我”吗?

  请大声读一读他的话。

  板书:

见面激励谈话鼓劲

  (3)老红军为什么要背“我”走?

  板书:

天色渐暗背上“我”赶路

  (4)老红军掉进泥潭后,是怎样舍己为人的?

(引导学生抓住动作和语言来体会老红军的优秀品质。

  ()认真朗读描写老红军牺牲那一刻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红军拼尽全力喊出“要记住革命”,饱含着他对小红军的希望:

克服困难,走出草地,赶上部队,继续革命,充分体现了老红军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崇高思想境界。

  “顶”和“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红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沉着冷静,竭尽全力帮助小红军脱险。

  板书:

突陷泥潭临终嘱咐

  (6)两人从相识到永别是那么短暂,甚至还来不及熟悉老红军的音容笑貌。

可是他们的言行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吧。

  请同学们先自己选好角色练习朗读,然后小组分角色朗读。

(播放音乐,学生朗读,老师巡视指导。

  3学习文最后一段。

  还是一样茫茫无际的草地,仍是孤身一人的小红军,此时此刻的环境更加恶劣,道路更加险难,他为什么会迈开大步向前进呢?

这与开头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认真朗读文的开头和结尾,细细体会一下。

  老红军的牺牲以及他的嘱咐,激励了小红军下定决心:

一定要赶上革命队伍。

请同学们用心朗读,读出小红军的决心。

  四、感悟深化,拓展延伸

  让我们再一次朗读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的。

  作者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对人物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别具匠心,意味深长,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请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内容读一读,再想一想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说吗?

(播放音乐)

  3大家还知道什么感人的长征故事,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推荐自己读过的长征故事)

  五、认识生字,扩展阅读

  出示要认的字,学生自己认读。

  2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认一认要认的字。

  3教师出示字卡,检查认字情况。

  4出示“落”,学习它在本中的读音“là”,再分别用“luòlà”的音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读一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第2《草地颂歌》,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引导学生注意停顿及语调的抑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熟读成诵

  根据提示背一背。

  提示:

……远征……,万水千山……。

  五岭……,乌蒙……。

  金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